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
2024-02-05常宁宁
常宁宁
[摘 要]大数据时代,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与方式正在面临改革,受信息技术影响,工作环境的优化推动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作为事业单位极为关键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能够直接影响单位的整体运行。对此,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展开分析,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调整并创新管理工作的模式,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绩效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1-0016-03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将大数据技术真正用于实践中,能够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用。事业单位应树立大数据管理观念,建立健全保障制度,逐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工作的效果,创新绩效管理机制,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重要性的同时,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人才任用模式,健全激励机制,为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事业单位管理有其特殊性,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并不重视。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不断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单位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受事业单位管理方法的影响较大,因此,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事业单位需要记录、梳理及分析各项信息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并改革单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大数据的高效应用,能够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各部门不仅可以了解彼此的日常工作状态,而且可以统筹管理重难点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综合质量。事业单位通过创造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单位凝聚力,使单位充分掌握人才资源的核心优势。另外,为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准,应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需求,有效配备人员,在深入分析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制订工作计划。在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增强信息内容的精准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一)树立大数据管理观念
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大数据管理思维,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树立大数据管理观念,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应加强对人的重视,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发展趋势,解决原有管理方式中的各种问题。在高效运用大数据思维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做到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效用,使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不断扩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为工作内容的收集、整合、记录与应用等各个环节赋能。在制订管理计划与方案时,应将其与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战略相结合,充分挖掘重点信息,增强管理优势。在社会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应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优化人才培训、薪资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在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对管理工作的高效指导。事业单位应以各项基础工作为主,辅之大数据管理理念,逐步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建设数字化的单位文化[ 1 ]。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相关管理机制的推行能够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应注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紧跟时代发展节奏的基础上,应通过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优化人才选聘机制,人才储备作为事业单位实现高效管理的基础,相关人员应在明确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切实发挥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对于事业单位的作用。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應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考核,结合具体情况,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了解相关信息,综合考量岗位的实际需求,确保应聘人员与岗位的高度匹配。
从岗位分析角度出发,应逐一分析岗位职责及其对职工能力的要求,建立高效的绩效管理机制,有效协调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管理,强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人力资源档案库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丰富档案内容。应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进行分类,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断细化管理模式,在结合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对全部职工实施统一管理,优化人才配置。另外,要完善评价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约束其工作行为,创新考核评价方式,逐步引导职工高效开展工作[ 2 ]。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如今,受大数据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效率。为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及技术培训的力度,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人才拥有应用信息技术及管理大数据的能力,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拓展引进渠道,强化对硬性条件的审核,着重选拔高学历且经验丰富的人才。同时,应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实现选拔人才的合理性。例如,平阴县发展和改革局为增强人才磁吸效应,通过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人才服务支持政策,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3 ]。
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实施综合考量,结合信息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制订培养计划。同时,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深入落实实践工作,使其掌握新技术及新理念,促进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创新。事业单位应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职工个人的工作情况并开展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要坚持合理化、人性化的管理培训方式,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基础上,满足职工个人发展需求。
(四)创新绩效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需求,创新绩效管理机制,分析职工及现行制度,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切实丰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数据信息,加强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利用,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可以收集职工信息,包括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后续的发展偏好,并制作成电子档案,进而构建人才信息库,以便后续的岗位调动及背景调查等。另外,应建立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与其他部门实施信息共享,可以在实现双向沟通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4 ]。
为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绩效水平,相关人员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掌握影响绩效的因素之后,制定管理绩效指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应建立自我评估机制,提升职工的自觉性,综合考量内外部环境因素,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制定短时间内的组织绩效目标,促使职工加深对其工作情况的认知,在改进与优化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能力的转化。事业单位应优化岗位配置,在整理职工信息的基础上,定期组织交流大会,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创造积极的内部工作环境,增强职工的参与感,切实提高岗位绩效。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作为大数据技术的直接体现,事业单位应增加其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树立大数据管理思维,使职工能够对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形成正确的认知,逐步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工作中,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同时,为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效应,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完善信息化平台,全面整理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综合考量工作需求,建立并逐步完善内部数据库。
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加强联动,在促进信息技术共享的基础上,提高沟通效率,便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单位内部的实际需求。通过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信息平台,确保各项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在符合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促进人力资源改革。
(六)提高数据分析质量
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期间,应明确该项技术的应用重点,对单位的关键信息实施全面整合,建立数据库,合理调配相关资源。对此,应加强对信息库的重视,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为各项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提升数据分析的可靠性。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库,直观展示各种信息,方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查阅。应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数据;针对职工的工作经验及相关个人信息,应深入考察,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坚持一人一档的记录方式,统计并分析职工学历学位等信息,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对全体职工的高效管理[ 5 ]。
同时,应结合可视化技术,调整组织结构,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加强基础信息管理,一旦产生异动信息,则可以及时报警。加强对合同内容的管理,对于合同编号、离职及岗位变动人员等多项内容实施综合管理。同时,加强对薪酬方面的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处理能力,制定科学的薪酬分配方案,确保其能够与岗位等多方面相契合。另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应结合信息化要求,制定长远管理规划,积极更新管理系统与软件,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七)优化人才任用模式
人才的合理任用能够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人才是影响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应注重对职工个人能力的考察,以此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升职工工作效果,提高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优化人才任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部的工作氛围。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改革岗位任用机制,在综合分析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加以考量。与传统的人才任用机制相比,改革后的人才任用机制能够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促使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
在评价职工时,应结合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及特长爱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采取图表的方式,展示职工特长及个人性格,有效提高其与岗位的契合度。在任用人才时,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客观性,避免因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降低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弱化评价工作的主观程度,通过有效解决人才任用方面的问题,选拔优秀、高质量的职工,为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提供保障。加大晋升机制建设力度,坚持多元化晋升原则,结合职工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适当的晋升途径,确保其能力与职位相匹配,使其充分发挥价值,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八)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合理应用能够增强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应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优化薪酬分配方案,建立高效激勵机制。其中,薪酬激励作为一种较为直接且重要的方式,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工作动力。构建合理的分配体系,能够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由于岗位及工作内容不同,应建立健全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应完善绩效奖金制度,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提高职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为促进组织的发展,应采取丰富的激励方式,强化工作安排的灵活性,提高机制成效。
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为职工提供合作机会,使其能够跨部门开展工作。这不仅能够使其增长工作经验,还能有效拓展其职业成长空间。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引入目标管理方案与OKR管理方法,增强职工的目标导向,使其在明确自身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注重目标的达成。另外,应以考核结果为参考,完善激励机制,在评价结果中,有效提取关键信息,激发职工的工作动力。对于职工能力发展情况实施评估,对于优秀职工,应给予晋升奖励,切实激发其内在的职业发展动力,切实提升组织的绩效成果,实现职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管理机制及管理观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实现长远发展,事业单位应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人岗的科学匹配;同时应推动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使其从多个方面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赋能,在发挥优势与价值的基础上,推动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1]李丹.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就业与保障,2023(08):79-81.
[2]孙佳梦.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路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16):42-44.
[3]张原康,李丹丹,张卫东.数字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3(08):274-275+277.
[4]李新岭,孙德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11):154-156.
[5]冯文静.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创新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23(05):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