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仰”精神的三维生命意识

2024-02-03方小凤谢小敏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万物宇宙维度

方小凤 谢小敏

“俯仰”一词可以追溯到《周易》,书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由此可见,“俯仰”一词,产生于“天、地、人”整体的关系中,“俯仰”是人与万物产生情感联系的基点,“俯仰”所呈现的视觉和心灵上的空间感和时间感,给了人情感衍生的参照点。

“俯仰”一词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的一种方式,古人用这种方式来体悟万物之道,感受生命的意义。“‘俯仰’不仅包含着以上观下览远近取与的形式去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经验行为,也包括与这种行为相一致的想象世界,构建自我的观念行为。”[2]

在对自然“俯仰”的过程中,主体一方面激活了自然的新生命,即所谓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一静一动,钟灵毓秀,化仁化智,香远益清;另一方面感悟到了自我的物理生命,升华了精神生命的境界,纯粹了良知与性情。再次,因“互渗律”的参与,自然与人的交互感应作为根深蒂固的集体表象(亦即集体无意识),一代复一代地积淀在人们的心灵底层。在主客二分的世界里,“俯仰”既是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审美观照,也是在体察万物的过程中的省视自身,更是在物我冥和的状态中的精神“远游”。

《兰亭集序》中,一共出现了三次“俯仰”,通过俯仰的方式,主体可以从自然世界过渡到审美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俯仰的途径,主体强调物我的交流,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和情感维度中进行以生命意识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俯仰”一词虽然在全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却贯穿了整篇文章,并且始终涌动着生命的意识,于不同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

一、“仰观俯察”:空间维度延展性展现流动的生命意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作者置身在兰亭这个客观的地点而发出的感慨。“仰”和“俯”都是短暂瞬间的动作行为,而“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则是广阔无限的宇宙空间与万物空间。这不是仅局限于兰亭的自然地理空间,而是兰亭之景使得主体的存在空间得以拓展,借由视觉而进入扩大化的视觉空间与无限化的精神空间。“俯仰是视点的无限扩大,它要求人们不要斤斤于物象,不要拘泥于个人身世之叹,不要为自己所处的狭小空间所局限,让精神腾挪开去,一路向上,从眼前转向邈远,从当下直入永恒,目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性灵无限伸展,以达到‘大人游宇宙’的境界。”[3]王羲之正是通过俯仰的方式而使客体获得了空间意识。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也是万物的一部分,人之所以能通过一仰一俯来完成对这个巨大空间的审视,正是因为宇宙与万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当中。人站在一点却能俯仰宇宙,这是点的无限扩大。仰观宇宙,空间不断向上兼容;俯视万物,空间不断向下延伸,这体现了在邈远时空中心灵的游动与逍遥。

王羲之通过俯仰的方式由个人客观存在的空间进入到宇宙的空间,由客观世界进入到主观世界进行“游心太玄”“自由逍遥”后,提出了“悟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不同的具体呈现空间。主体在不同的空间进行自我审视,但最终都走向“情随事迁”“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知老之将至”的结局。这体现了主体的客观存在空间只是情感实现方式的不同凭借点,最后人都会在“俯仰之间”突破空间对生命的束缚,感慨人生苦短,借流动的生命意识,寄托于永恒的世界万物之中,觉醒自我的生命意识。

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指出:“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到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诗人虽不必直用俯仰字样,而他的意境是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4]《兰亭集序》中主体正是通过俯仰的方式,由自然空间进入非自然的精神空间,去“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這体现了主体的生命意识在广袤空间的自由流动,逍遥地澄怀味象。这和相同时期的嵇康在《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中所写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所运用的途径相同,并且同样流露出了魏晋时期的文人在动荡的社会中,通过虚灵的胸怀、流动的生命意识来体味自然、发现自我的情怀。

二、“俯仰一世”:时间维度弹性呈现自觉的生命意识

时间的弹性呈现,既可以是某一时间节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该时间段可以是短暂的时间,也可以是持续性的时间。人在瞬间激发的主体意识,可以附着于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得以永恒存在。相反,持续贯穿人的一生的想法,也只是有限的想法,因为“有限不能自我产生无限,有限只能嵌入天地宇宙中方能获得生命的充实和精神的永恒”。[5]而《兰亭集序》一文正是通过俯仰的方式,自觉地将主体的生命意识融入宇宙的无限当中,赋予短暂涌动的生命意识以无限的时间跨度。

《兰亭集序》选取不同的时间维度,结合“俯仰”这一行为,带来了时间感受的强烈异变,体现了自觉的生命意识。文章的开头,“群贤毕至”于“暮春之初”,在万物复苏的时间节点,主体通过俯仰的方式,观赏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的景象,仰观高山茂林,俯览清流激湍,将暮春时节蓬勃的生命力展示了出来。人在这暮春之初的大好时光,本应体味自然实景带给人此刻最真实的感觉;但主体却通过“俯仰”的方式自主地进入了人的精神世界。即使此刻拥有良辰美景,却自觉地感受到生命的消逝,意识到人最终也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美好的时光在时间的维度里,也终是转瞬即逝,只有生命在时间维度里不断流逝的状态才是永恒的客观存在。时间借助于“俯仰”的方式,弹性地呈现了不同的时间形态,由“暮春”现实的时间节点,到生命流逝的瞬间,到不停流逝的时间永恒的形态,再到生命“终期于尽”的消失。不同时间形态的呈现,正是主体生命意识的自觉流露。在暮春时节,人通过俯仰天地,将天地万物此刻的生机景象尽收眼底。此时,人的时间是相对静止的。人主动自觉地通过俯仰的方式进入自然的世界,感受自然在春季开始新的生命轮回。同时,人也由俯仰进入自我的精神世界。俯仰自然万物,它们在生长的同时也在流逝。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时间在向前也在流逝,唯有时间的流逝是永恒的。

文章从俯仰宇宙万物进入精神世界后,提出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里将“俯仰”和“一世”两个不同跨度的时间同时呈现,突出了剧烈的时间变化,这体现了主体情感逻辑的异变。这种情感异变的歪曲,正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精神触觉的延伸。对审美逻辑进行还原,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艺术感觉和情感逻辑的异变,突出了主体将自身主动地融入宇宙万物之中,在宏觀的世界里,完成对生命流逝的审视。

文章最后提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主体通过俯仰的方式将古人、今人、后人连接了起来。这种纵向立体的时间感,体现了主体自觉的生命意识的永恒感。以俯仰天地的方式所建立的精神世界,与万物永恒的生命主体意识相连通,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与宇宙万物永恒地长存。

三、“俯仰之间”:情感维度审美式观照,体现永恒的生命意识

黑格尔说:“我们一般可以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6]而“俯仰天地这一文化想象和精神建构,不仅形成中国艺术独特的精神品质,而且也造就了与之相一致的审美结构”。[7]因此,《兰亭集序》中的俯仰方式是带有审美的观照,带有促使人灵魂解放的推动性,从而促使人进入情感维度的审视。

《兰亭集序》开篇描述一幅人美景美的和谐之景,发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感慨,由景入情,抒发“乐”的情感。当主体通过俯仰的方式进入精神世界,他们便自觉地进行心灵世界的俯仰,并由此找到精神的寄托点、情感的延续点,“以审美的方式完成精神的寄托”。于是,王羲之发出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他感慨人生苦短,但生命的存在却是永恒的。这样的感慨正是因为他感知了生命存在的永恒,而个人在客观世界的短暂生命只有通过俯仰天地的审美方式,与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才能获取自我生命的无限延续。“俯仰天地的方式,不仅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世界,而且开启了他们的精神追求,让他们形成了以给天地宇宙、万物自然以无限、自由和永恒的方式来迎取自我的无限、自由和永恒审美思维。”[8]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情感抒发,感慨时光的飞逝,通过审美式的观照,完成对上达宇宙、下至世间万物的审美关注,完成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情感体悟。“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9]由此可见,当主体通过“俯仰”的方式来观察宇宙时,宇宙(客观存在)对于人(主体存在)而言,就不再是一个分离的外部对象,两者是“一体化”的。这种“天人合一”审美方式的张扬,正是永恒的生命意识的体现。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王羲之的情感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抒发。他写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他感慨古人的情感竟然与自己的情感有相通之处,从而进一步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感叹。个体生命短暂微弱,其归宿难以逃逸,就是“终期于尽”,所以才“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所以才在情感的维度上达到了一致,千古同“悲”。纵观古今,人的情感何其相似!这正是永恒的生命意识的体现!由此可见,“痛”是个体的情感体验,是平面的、横向的;而“悲”是纵向的、立体的,是古人、今人、后人所构成的整个人类群体的永恒、生命意识的情感外化。作者在观察广袤天地、浩渺宇宙后,最终反观自身,将宇宙意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又回转最深层的内在生命,因此才出现了由“乐”转“痛”再到“悲”的情感变化,情感在强烈变异的矛盾中得到升华,在“俯仰”之间又渐渐形成了富有时空感的宇宙永恒的生命意识。

《兰亭集序》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情感维度呈现了多层面的“俯仰精神”内涵,形成了贯穿全文的自觉生命意识、流动生命意识,以及永恒生命意识。这种动态的、跨越时空的、达到情感共鸣的生命意识的展现,散发着深沉的生命哲思,展现了生命主体由浅入深地挖掘物我一体关联的精神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一)(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179.

[2][5][7][8]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10,119,120,18.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385.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67.

[6]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9]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29.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B17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万物宇宙维度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宇宙第一群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这宇宙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