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2024-02-02陈玉红吴北霞刘春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步行出院心功能

陈玉红,吴北霞,周 慧,罗 霜,刘春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大血管病引起心脏舒缩功能障碍或负荷过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我国目前老龄化进展迅速及慢性心血管病的流行,造成CHF 患病率不断升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当前约有890 万人患有心力衰竭[2]。CHF 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出院后需居家调养。临床上常把心功能改善情况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治疗和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3]。但大部分患者居家期间常因疾病知识掌握不足、居家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导致反复住院,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迫切需要延续护理的支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6],延续性护理可减轻患者病情,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大部分医院仍在实施传统的延续性护理,比如电话随访,这样会造成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度低、失访率高,影响整体的护理效果[7]。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大批新技术如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应运而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优化了医疗卫生业务流程。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和善于应用“互联网+”的方式学习知识。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开始被应用于许多慢性疾病护理,并取得了显著效果[8-9]。本研究顺应“互联网+医疗”的趋势,借助微信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对CHF 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9 月在我校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6 例CH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胸部X 线及心脏彩超检查、美国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评估,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10]确诊为心力衰竭;(2)病情平稳,意识正常且具备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3)会使用手机微信功能。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无法交流者;(2)半年内使用过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者;(3)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6 分钟步行试验者;(4)患其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疾病、糖尿病、脑卒中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 例。对照组:年龄51~70 岁,平均年龄(61.1±3.2)岁;男性16 例,女性12 例;NYHA 分级Ⅱ级18 例,Ⅲ级10 例。试验组:年龄53~71 岁,平均年龄(62.2±4.1)岁;男性15 例,女性13 例;NYHA 分级Ⅱ级16 例,Ⅲ级12 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护士向患者发放出院指导卡片,内容包括CHF 疾病相关知识、加重或诱发因素、服药清单、运动处方、心率和血压监测方法及目标值等,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院外采用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每月1 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进行指导,嘱其定期复查,持续3 个月。

试验组:出院时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出院指导卡片,依托微信成立院外延续护理小组进行离院后3 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组建微信院外延续护理小组,共5 人。创建“呵护心脏,你我参与”微信群,护理小组由心内科专业人员组成,组长由1 位高年资的主管护师担任,成员包括1 名专科医师,1 名护士长,2 名专业护士。(2)具体干预方法:①患者出院前加入微信群,并修改为真实姓名,明确身份。充分利用微信群进行出院随访和诊疗。②微信交流。微信全天开放,患者可在群内随时咨询问题,患者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治疗心得,学会通过自我肯定强化治疗的信心。每周日晚上19:00 到20:00 护理小组集中在线答疑和定期收集问题,不仅可以线上实时互动解答患者问题,还可以针对患者反馈较集中的问题,如饮食、运动、服药等进行专题讲解。每周由组员发放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的科普知识,每2 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健康饮食、运动疗法、正确用药等。专题讲座后设置1小时互动时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健康问题,增强患者的归属感。③心理支持。根据患者在微信群中的交流情况,对配合较好的患者给予表扬,鼓励其遵医嘱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用药习惯;对于消极的患者耐心与其交流,了解其居家期间遇到的困难,如发现患者存在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异常,则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同时联合其家属为其提供关爱、陪伴,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11]对CHF 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药物管理(5 个条目)、饮食管理(3 个条目)、心理/社会适应管理(5 个条目)、症状管理(7 个条目)4 个维度,共20 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总分8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2)心功能。采用6 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 分钟的步行距离,以此为依据将心力衰竭划分为轻、中、重3 个等级:>450 m 为轻度心衰,150~450 m 为中度心衰,<150 m为重度心衰。(3)生活质量。采用朱燕波等[12]于2010 年翻译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中文版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身体领域(8 个条目)、情绪领域(5个条目)和其他领域(8 个条目)3 个维度,共21 个条目。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总分105 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试验组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对照组试验组组别 干预前40.78±5.20 41.07±5.70 0.196 0.845 t P干预后46.50±6.53 60.50±5.27 8.82 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试验组的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显著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6-minute walking 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6-minute walking 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对照组试验组组别 干预前345.08±18.97 348.56±14.76 0.769 0.445 t P干预后400.13±20.96 428.52±25.96 4.503 0.0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LHFQ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MLHFQ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试验组的MLHFQ 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LHFQ 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LHFQ 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对照组试验组组别 干预前37.32±8.16 38.46±8.17 0.524 0.602 t P干预后32.93±6.75 28.68±6.05 2.480 0.016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CHF 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具有病情不稳、反复住院等特点。CHF 病程漫长,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居家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主要以药物、康复治疗为主,但随着出院时间延长,患者常常不能按时服药,饮食不合理,康复锻炼不达标,且常规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效果很难在出院后持续发挥作用,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13-14],大多数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不到40%,预后较差[15]。本研究基于微信对出院后CHF 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结果显示,干预3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与曹春晓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和善于使用微信,微信具有众多优势,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都可以通过微信推送,并可以随时提醒患者及时观看和参与互动。在线答疑、定期收集问题、互动交流、健康知识主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以随时随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大大促进了患者在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的行为管理,进一步加深了患者对CHF 的认识,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3.2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能改善CHF 患者的心功能

心功能是评价CHF 患者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17]。本研究主要采用6 分钟步行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CHF 患者的心功能。究其原因可能为,通过微信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使患者获得专业的知识指导,在生活中关注心力衰竭发作的一些诱因,从而进行规避,比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等。同时,通过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可以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鼓励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这对改善其心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CHF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除降低死亡率之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重要的评估CHF 临床疗效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LHFQ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MLHFQ 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通过微信推送健康饮食、运动疗法、正确用药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强化治疗的依从性,提升医患治疗的配合度,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CHF 患者由于长期受躯体和心理折磨,常常伴随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将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儿茶酚胺等释放增加,导致心室重构加重,心功能下降,影响其生活质量[18]。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会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能使CHF 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专业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居家期间的身体康复。本研究依托微信进行院外延续护理,顺应了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趋势,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如在筛选研究对象时纳入标准要求患者会使用手机微信功能,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部分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若是纳入这部分患者实施本研究,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因此老年人对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续护理的参与是今后信息化延续护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猜你喜欢

步行出院心功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从步行到奔跑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