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DDIE 教学工作坊在提升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02-02陆巧葱梁蒙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导师人文

陆巧葱,陈 谦,梁蒙娜,吴 毅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随着进入生物—社会—医学时代,医务人员倦怠率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担心医务人员的同理心会随之降低,因此,应考虑如何确保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1]。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而基于现状调查,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2],不能满足当前医疗实践的需要[3]。在学校,医学人文课程主要是选修课,即使是必修课,也只占很少的学分。许多医学生将重点放在了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忽略了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要性[4]。而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实践中,带教教师也往往偏向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教学医院没有系统的医学人文临床教学课程及教学规范,医学人文临床导师队伍师资较薄弱,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应用[3,5-11]。因此教学医院建设医学人文临床导师队伍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不可或缺[12]。ADDIE 模型是一套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系列核心步骤,包括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ation(实施)、Evaluation(评估)[13]。这5 个步骤在保证课程设计与实施高效性的同时也使抽象的教学设计理论变得可视化,该模型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4-19]。工作坊是起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学习方式[20],是以经验丰富的主讲人为核心,成员在其指导下采用小组讨论、短时演讲等多个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21],后逐渐被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有着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等优点[22-25]。因此本研究以ADDIE 教学模型为框架,结合工作坊形式,探索提升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样选取佛山市50 名参与ADDIE 教学工作坊的临床医学人文导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医学人文临床教育经历;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培训期间中途退出;未参加所有培训课程;培训期间同时参与其他医学人文教学相关培训。

1.2 教学方法

1.2.1 组建工作坊ADDIE 教学工作坊以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服务管理中心为主导组成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包括1 名组长和7 名组员。(1)准入标准:有ADDIE 模型学习与运用经验;主持或参与市/省级或以上的科研基金立项课题;在期刊发表过教学论文≥1 篇或有发表SCI 论文的经历;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工作经验≥10 年[26];中级及以上职称。(2)职责分工:组长负责项目协调,如课程建设与推广、质量控制、项目进度审核、项目成果汇报。组员负责构建工作坊模式、课时培训、现场主持等。

1.2.2 质量控制 项目组组长目前任职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优质护理创新委员会副主委、南海区医学人文与优质服务管理专业的主任委员等,并参加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举办的人文护理师资培训班,获人文护理师资培训项目优秀奖,连续3 年获广东省教育厅教学管理创新项目,具有丰富的医学人文教育及实践经验。由项目组组长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目的及意义、课程实施的目标、实施方法、评价指标等。

1.2.3 工作坊的培训 采用知识集中授课形式,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医学人文课程及培训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管理专家及医学人文专家的意见,确定本次课程内容[27-29]。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人文与优质服务、医患关系、管理与实践3 个板块,涵盖医学人文理论、医患沟通技巧、礼仪规范与话术训练、服务创新与PDCA、患者期望与需求分析、精益管理在服务中的应用、投诉与纠纷的法与情、如何讲好一堂课、叙事医学的实践和应用等,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分组讨论,互相讲述自身经历、教学体验等,培训结束后分享参与此次培训的感想以及心得体会,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回院工作后拟订本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开展实践工作,并由导师线上指导学员进行相关调整,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1.2.4 ADDIE 模型在工作坊中的应用(1)分析(Analysis):分析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需求,明确培训重点。①一般资料的收集。了解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培训经历、培训方式、培训需求等。②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问卷调查法编制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医学人文教学素养三部分,明确“教”与“学”的难点,例如临床教学思路缺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实施困难等。③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对培训的认可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但此问卷为是非量表格式,不适合做信效度分析。

(2)设计(Design):细化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培训经历、临床教学需求、临床教学难点以及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得分来制定培训计划,见表1。

表1 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培训计划Table 1 Training plan of teaching for medical humanities clinical tutor

(3)开发(Development):搭建互学、促学交流平台,广泛开展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学习,通过文献回顾,以“ADDIE model”“医学人文”“培训”“教学”“工作坊”“workshop”“nursing”等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CINAHL、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而了解ADDIE 模型及工作坊概念、发展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本研究的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将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用于评估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

(4)实施(Implementation):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策略。分为线下理论培训、线下小组讨论、线上指导3 个阶段,共计40个学时。①线下理论培训:根据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情况反映的现状来确定课程目标、课时及形式设置、分配师资力量、制定课程内容、演示文稿资料等。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人文与优质服务、医患关系、管理与实践3 个板块,涵盖医学人文理论、医患沟通技巧、礼仪规范与话术训练、服务创新与PDCA、患者期望与需求分析、精益管理在服务中的应用、投诉与纠纷的法与情、如何讲好一堂课、叙事医学的实践和应用等。②线下小组讨论:结合临床教学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学员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③线上指导:将50 名学员根据各自需求分为3 个小组,包括医学人文理论组、医学人文教学设计组、医学人文实践组,由3 名指导教师根据各自专长分别负责。课程结束后,学员还有疑问的地方可与指导教师提前预约时间,运用微信线上平台进行个性化指导,指导教师通过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分析医学人文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医学人文临床教学中的重、难点。

(5)评估(Evaluation):培训效果评估。评价指标包括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对本次培训效果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效果评价

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团队自行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性别、职称、年龄、最高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临床带教年限等。

2.2 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

研究团队自行设计,具有较高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0.877),信度高;因子分析KMO=0.851(>0.5);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P=0.001<0.05,所有提取值都大于0.7,信效度较好。在医学人文导师参加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自评,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5 个等级,其中非常不符合计1 分,不符合计2 分、一般计3 分、符合计4 分、非常符合计5 分。

2.3 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对ADDIE 教学工作坊的认可度调查表

内容包括:认可此次医学人文临床教学能力培训内容;ADDIE 教学工作坊培训可提升医学人文临床教学能力;ADDIE教学工作坊小组讨论模式有利于营造学习的气氛;培训后可使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ADDIE 教学模型)进行临床医学人文培养;对ADDIE 教学工作坊总体评价满意。每个问题分为非常认可、认可、一般、不认可、非常不认可5 项。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性别:女性40 名,占80%;男性10 名,占20%。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1.00±7.02)岁。临床带教年限:<5 年12 名,占24%;5~10 年30 名,占60%;>10 年8 名,占16%。最高学历:专科2 名,占4%;本科48 名,占96%。职称:初级职称30 名,占60%;中级职称12 名,占24%;高级职称8 名,占16%。所在医院级别:“三甲”18 家,占36%;“二甲”22 家,占44%;社区医院10 家,占20%。

3.2 培训前后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比较(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的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eaching ability of medical humanities clinical tutor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score)

表2 培训前后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的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eaching ability of medical humanities clinical tutor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score)

项目 培训前培训后t P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素养总分21.03±3.52 24.20±3.39 16.06±2.57 67.72±10.06 24.72±4.86 26.20±4.09 18.79±4.42 72.89±10.18-3.891-2.202-3.064-2.356 0.001 0.036 0.005 0.026

3.3 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对ADDIE 教学工作坊的认可度(见表3)

表3 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对ADDIE 教学工作坊的认可度[n(%)]Table 3 Recognition of ADDIE teaching workshop by medical humanities clinical tutors[n(%)]

4 讨论

4.1 ADDIE 教学工作坊提高了医学人文临床导师的教学能力

本研究组织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参加ADDIE 教学工作坊教学培训,结果显示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增强,由培训前的(67.72±10.06)分提高到培训后的(72.89±1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系统学习医学人文临床教学理论和知识,教学素养、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各维度分值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以往的培训往往是采用单独讲座的形式,并且也没有提前进行评估,难免会有片面性[30]。而本次ADDIE 教学工作坊针对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分以及实践薄弱点进行课程设计。ADDIE 教学工作坊将集中培训讲授教学法转变为引导学员主动学习的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此过程中受培训的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围绕授课的典型案例深入交流讨论,培训教师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31],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回顾知识、思考临床案例资料,全面梳理、整合各方位知识点,确保每位受培训的医学人文临床导师能掌握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同时运用ADDIE 教学工作坊线下理论教学、小组讨论、线上指导等混合式培训方式,优化并整合了培训资源,提高了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壮大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团队贡献力量[32]。未来将在提升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方面进一步探索,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方式,进而激励医学生成为有能力、有参与感和有爱心的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33]。

4.2 ADDIE 教学工作坊得到医学人文临床导师的认可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对ADDIE 教学工作坊的认可程度较高,原因可能是ADDIE 教学工作坊以研讨式教学为主,学员间有互动的机会。另外,授课不仅运用幻灯片演示,还运用了案例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培训形式丰富。“ADDIE教学工作坊小组讨论模式有利于营造学习的气氛” 认可度最高,说明此次ADDIE 教学工作坊学习形式得到医学人文临床导师的认可,ADDIE 教学工作坊学习形式注重研讨式教学理念的渗透[22],小组共同讨论、情景模拟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感。“培训后可使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ADDIE 教学模型)进行临床医学人文培养”的认可度也较高,可能原因是此次工作坊按照ADDIE 模型来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计划框架较科学,实现了“理论+实践+反馈+改进”的交互模式[34]。因此,ADDIE 教学工作坊值得在医学人文临床导师的培养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4.3 ADDIE 教学工作坊模式得到当地政府认可

此次ADDIE 教学工作坊提高了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佛山市南海区医院管理中心非常认可此次培训活动,强调需重视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训,不仅要培养有能力、有技术的医生,更要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医生。为了弘扬医德医风,紧跟新时代医疗服务新需求,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佛山市各医院也开展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培训活动,以本次ADDIE教学工作坊模式为参考,各医院积极报名参加,作为“领头羊”的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也对其他医院的医学人文临床导师培训活动进行追踪、反馈和指导,反响较好。

5 结语

本研究以ADDIE 教学模型为框架,结合工作坊形式对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目标、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结合医学人文临床导师的培训需求,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形成定期有效的培训模式。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评价指标为医学人文临床导师教学能力自评量表,其结果易被受试者“社会期许”的分数干扰,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开发更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另外,由于此研究仅在佛山地区开展,样本量较少,未来可在多中心多地区进行研究,扩大样本量,使研究更具说服力。

猜你喜欢

工作坊导师人文
人文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V eraW an g
导师榜
人文绍兴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人文社科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