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
2024-02-02庞晓琳周波
庞晓琳 周波
摘要:学生资助是一项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而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学生资助的核心,其职业发展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资助育人成效。高校应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扩大专职人员规模,健全激励机制,畅通职业晋升通道,完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化发展,优化培训体系,提高专业素养,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强化反馈机制,从而提高资助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1-0017-0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JY136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当今社会环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与科技革命让学生容易受到海量信息的影响。新形势下,学生资助工作不再局限于经济援助,而是转向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资助体系。因此,学生资助工作者的角色愈发重要,他们不仅是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更是资助育人的引领者,其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着受资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提升资助成效。本文探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必要性,对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内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对策。
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指在高校中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工作的人员,主要由校级专职行政人员和学院兼职人员组成。校级资助专员负责制定和推行全校资助政策,归校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院级兼职工作人员由辅导员担任,负责实施具体资助政策和育人服务。
2.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职业化是指职业逐渐具备职业标准、职业考核、职业保障制度,有一定职业认同和职业伦理,把临时性和不稳定的职业,逐渐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职业甚至终生事业的过程[1]。专业化是指由于劳动分工形成专门的职业,需要从业者经过专门培训来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从事专门性工作的过程。资助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内涵包括健全职业准入、考核、保障制度,为从业者提供职业发展路径,将学生资助工作当成长期甚至终身发展的职业。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内涵是资助工作者经过培训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将工作人员培养成为行业专家的过程。学生资助队伍的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而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又会促进其职业化的提升。二者相互促进,保障学生资助队伍的可持續发展。
1.职业化专业化是适应教育环境的重要保障
新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面临新变革。一是资助形式多元化,从单一经济资助到“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资助模式。二是经济增速放缓,资助需求不断增多,财政对资助资金投入增速趋缓,高校要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发挥社会合力,减轻财政压力。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则资助工作者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使其能紧跟教育趋势,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有能力应对环境变化产生的新问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学生资助队伍能灵活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处于适应变化的状态。
2.职业化专业化是提高职业认可的有效措施
资助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能对转变高校传统认知起到关键作用。专业化的学生资助队伍能够把工作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提供学生资助服务和解决资助问题的过程中更精准、科学、有效,体现出职业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能增强学生和家长对资助工作的信任。
3.职业化专业化是提升资助成效的关键举措
资助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新时代下高校贫困学生的需求增多且复杂,除了经济上的援助,还强调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专业化的学生资助队伍能精准识别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使其积极融入大学环境。职业化的建设也迫使学生资助工作者以更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资助工作人员配置不足,队伍稳定性低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要求根据在校生规模1∶2500比例配备专职人员[2]。但部分高校对学生资助队伍建设重视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人员配置不足,队伍稳定性低。高校学生资助项目涉及“奖、助、贷、免、补”等多个项目,为保障资助金额及时发放,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必须快速处理全校学生的资助材料,核对发放资金,工作压力大且容错率低,使职业倦怠感增强,影响留任的意愿。此外,兼职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还需应对诸多任务,如学生就业、党团建设等,工作负荷大,导致频繁轮岗、调任,使得资助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队伍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文化。
2.激励机制不健全,晋升道路不畅
部分高校的学生资助队伍建设意识不足,缺乏针对学生资助队伍的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薪酬保障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资助工作绩效奖励方案和岗位津贴,资助队伍的薪酬待遇与同级人员差距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二是晋升机会有限,职业发展受阻。专职学生资助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职称晋升,晋升需要有规定的工作量和学术成果,而资助工作重心在审核资助材料、发放资助资金中,难以量化工作量和展现亮点,资助科研立项和学术成果产出低,在职称评审中没有优势。高校编制有限,大部分资助工作者仍是编外人员,即使有编制身份,职称晋升的停滞也会阻碍职务上的提升,使得工作动力受到削弱,出现“躺平”式的职业生涯高原状态[3]。
3.专业素养不足,创新意识缺乏
高素质的资助工作队伍是实行精准资助、促进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的关键。然而,当前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尚未满足发展需求。一是学校缺乏学生资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工作需求不匹配,如兼职辅导员缺乏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能使用数据来驱动科学决策,工作上容易陷入经验主义。二是资助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高校将资助工作视为技术含量低的事务性工作,未制定明确的岗位标准来确定人员的任职资格,具体表现为将无法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安排在专职资助岗位,制约了资助工作质量的提升。三是缺乏专业培训体系和提升渠道。高校的资源主要向教师和科研人才倾斜,导致资助队伍缺乏培訓规划和资金支持。另外,除了高校组织的线下岗前培训外,缺少线上或直播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限制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
4.考评体系不健全,整体素质提升困难
科学的考评体系对专业性和职业行为有着约束和激励作用,对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起着积极影响,但部分高校对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关注度不足,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一是缺乏统一的考核程序。高校缺乏资助工作者的独立考核机制,资助工作者的考核管理主要由各学院学工部门负责,但各个学院的管理模式不同,造成资助工作管理缺乏统一性。二是现有考评制度未结合基层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考核项目设置未能结合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内涵,资助工作者常要在寒暑假开展家访慰问、举办资助育人诚信活动等工作,这些都没有对应的加分指标。高校对行政人员统一采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几个等级,但结果区分度不高,从而使资助工作者产生“做多做少无差别”的想法,考评的约束作用未发挥实效,让资助工作人员形成消极应付的心理,影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1.提高重视程度,扩大专职人员规模
政府部门和高校应高度重视资助队伍的建设,二者共同负责管理学生资助队伍。其中,政府部门需承担顶层设计和指导职责,明确资助队伍建设的标准,为高校制定队伍建设指导性政策。高校则应依据政策制定完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以保障资助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一是扩大专职队伍。高校应严格遵循政策文件要求,按照1∶2500严格配备专职人员,逐步提升专职人员比例,建立学院专职资助人员制度,规定专职资助工作者不占用其他岗位名额,并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防止专职资助工作者身兼数职和随意调岗,以保障资助专员的主业责任[4]。二是规定岗位服务年限。规定从事资助岗位工作最低服务年限,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允许申请转岗和调离,并有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提升队伍的稳定性。
2.健全激励机制,畅通职业晋升通道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提升资助队伍积极性与满意度。一是提高薪酬福利。高校应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基于资助岗位职责和任务制定绩效奖金方案,参考同级工作人员调整绩效工资,并设立岗位津贴。保障人员基本福利,公平分配住房及子女入学指标,消除员工不满意情绪,提升员工幸福感。二是引导职业规划,畅通晋升路径。高校要引导资助工作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岗期间形成员工职业跟踪曲线,鼓励和支持资助工作者考取如心理咨询师、统计师等职业证书,或进行学历深造、岗位进修等。三是畅通职业晋升通道。在职称晋升上,高校可尝试建立专职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晋升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对于在资助岗位连续服务五年以上的辅导员优先给予职称晋升[5]。在职务晋升方面,高校可将表现优异的资助工作人员列为学校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优先予以提拔,增强其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推动资助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3.完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化发展
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保障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资格准入考核制度上,美国高校规定从事经济援助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FAAC誖资格认证考试。申请FAAC誖资格认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二是具有至少一年的经济援助管理员工作经验。FAAC誖资格认证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申请人必须获得至少60分的培训学分才能再次申请认证,FAAC誖资格认证可提高入行标准,从源头上保障经济援助管理队伍的专业度[6]。政府部门可借鉴上述经验,探索学生资助从业者职业资格制度,要求从事学生资助的工作人员通过资格认证考试,并规定时间进行复核考试,对未通过考试人员实行退出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职称制度,设立初级到高级“资助管理员”三级职业等级考试。同时,高校应配合开通职业技术职称评审通道。通过职称评审后,资助工作者可享受与同等职称的高校教师相同的待遇[7]。
4.优化培训体系,提高专业素养
加强资助队伍专业培训是实现学生资助队伍专业化的关键途径,高校要把资助队伍的教育培训放在首位,加快建设科学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多层次培养模式,包括岗前培训、主题研修和挂职锻炼,并根据个人需求和基础安排不同层次的培训。二是设置有针对性培训课程,根据工作需求开展理论基础和应用式教学,涵盖资助政策和法规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数据统计分析等课程[8]。三是拓宽培训平台,政府牵头建立资助工作专家库和高级资助人才培训基地,开设研修班,组织研讨会,并提供线上课程和网络直播等培训方式,减少培训人员时间成本,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资助队伍的参与度。四是重视培训的质量监控,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内容设置考核项目,通过考核成绩和实际工作成效综合评估,优化培训方案,确保专业化培养取得实际效果。
5.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强化反馈机制
绩效考评有利于提高资助队伍的职业技能和整体运行效率,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一是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应涵盖工作技能和工作素养两部分,工作技能方面可考核政策熟悉度、信息系统操作能力等,工作素质方面可评估服务态度、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使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和权重,确保考核内容的量化和准确性。二是根据360°考评法的原则采取多主体考评方式,让上级领导、职能部门同事、学生等共同参与考评,使访谈调查的主观评价与绩效考核表的客观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三是将考评结果与薪酬、奖惩、职称晋升挂钩,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达到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进而推动资助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系统工程,但目前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和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扩充专职人员数量,畅通职业晋升路径,建立资助岗位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培训和考核体系,加强资助人才专业化技能提升和职业化路径探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加快推动我国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徐吉洪,李帮彬,陈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析———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2):218-223.
[2]高国丽.高校资助育人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04):225-226.
[3]周慧莲,王锴,李晓波.人职匹配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涯高原的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7):85-86.
[4]黄帅,董慧.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的创新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3):179-180.
[5]陳丽雯,束仁龙.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班级学生资助专员队伍建设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03):152-154.
[6]陈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实证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32(05):116-120.
[7]谈传生,胡景谱,刘文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中部某省51所高校3176名辅导员的实证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48-153.
[8]吴广宇,姚卫兵,范天森.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04):110-112.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the Student Funding Team in Universities
Pang Xiaolin, Zhou Bo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Province,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Student funding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related to educational equity and people’s well-being, and the student funding team is the core of student funding. I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level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funding an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tudent funding teams, increase emphasis, expand the scale of full-time personnel, improve incentive mechanisms, smooth career promotion channels, improv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timize training systems, improve professional literacy,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feedback mechanisms, and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unding work.
Key words: universities;studentfunding;teambuilding; professionalization; speci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