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也可以遇到“天使”

2024-02-02马志国

保健与生活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念参加者善念

马志国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研究者让两组参加者给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诉第二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与那位女士的交谈非常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人要长。而第一组的参加者,很难与那位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这是因为,第二组的参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一个“天使”,把她看作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往,而第一组正好相反。

你看,实验真切地证明:把别人想象成天使,天使就会向你走来。

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你对人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这个人及其言行本身,而是你对这个人的认知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就是说,你怎么看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看待你。所以,如果你事先对别人有一种积极或消极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势必会在你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中,有意无意间流露出来。对方觉察到你的信息后,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于是,人际交往就有了不同的互动走向:如果你对人习惯于一种消极的认知评价,就会对人没有好态度,而别人也往往会以消极的态度回应你,人际交往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于是,即使是“天使”也会变成“魔鬼”;如果你对人习惯于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你就会对人有一个好态度,而别人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你,人际交往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于是,即使是“魔鬼”也会变成“天使”。

至此,我们可以坚信不疑了:要想让自己遇到“天使”,最根本的是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份好心态。这份好心态是什么?是心存善念,善解人意,善待他人,是用一颗美好的心念来看人,用一颗美好的心念来待人,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心理上对他人有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

为了经常遇到“天使”,你要坚信,世上永远是好人多,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所谓坏人也往往心存善念。即使对对方不是很了解,也宁可往好处想,而不是往坏处想。即使确实是对方不好,也寧可以德报怨,而不以怨报德。或许有人会说,这样我岂不是太吃亏了?可是,这样你就会经常遇到天使,遇到天使可是人生最可贵的福啊!

猜你喜欢

心念参加者善念
意聊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身体可随心念改变
清凉一下
我有
迎春分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让内心充满善念
“纸袋相亲”
当善念在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