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为例

2024-01-31陈轶群袁赛前彭超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科技期刊学报

■王 超 陈轶群 袁赛前 彭超群

1)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605号 410017 2)中南大学出版社,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410083 3)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6号 266071

2019年8月16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出版集团,使我国科技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1]。2021年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对于学术期刊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详细要求[2]。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推动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方面的深度融合,对于打造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科技期刊逐渐更新传播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渠道、尝试各种新媒体传播形式,传播效果显著提升[3]。目前国内科技期刊主要通过各大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来进行学术内容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呈现方式将会越来越多,用户对于学术信息的需求也会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学术用户媒介素养的提高和学术需求的升级,科技期刊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流程冗杂、出版发行周期长、传播渠道不畅、全媒体传播人才缺乏,此类问题导致科技期刊发展滞后,难以推动融媒体发展和传播效果提升。同时,科技期刊传统的学术用户服务范畴也无法满足当下学术用户需求,无法形成学术用户与科技期刊双向互动的媒介平台。因此,亟需对科技期刊开展传播策略研究,使科技期刊抓住技术升级、需求升级的机会,谋求更多的学术价值增长点,应对学术成果传播渠道和形式单一、学术用户满意度低等诸多挑战。目前,研究者从传播机制创新、传播内容创新以及传播理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4-12]:朱晶晶[4]从传播机制创新、传播内容创新以及传播理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科技期刊提高传播力提供了借鉴和依据;《中山大学学报》根据网络数据资源,对“天琴计划”专题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同时开展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0];高存玲等[12]认为科技期刊应实施移动出版优先战略,利用移动互联网丰富多样的渠道平台拓展出版渠道,同时还应探索利用视频、VR、音频、动画等媒介形态进行富媒体出版。然而,基于“学术用户需求”角度对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策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设计出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策略,以期使科技期刊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加丰富和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功能、更加多元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服务学术用户,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融媒体传播能力。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科技期刊满意度、科技期刊融媒体的功能进行调查。“使用与满足”理论立足于用户的立场和视角,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情况来考察大众传播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效用。1959年,美国社会学者卡茨首先提出,传播学研究除了应该研究媒介对人做了什么,也应该研究人对于媒介的影响,基于用户视角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诞生[13]。“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在某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着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14]。当学术用户的需求能够在科技期刊融媒体上被满足时,期刊的传播效果增强,从而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学术界影响力。基于此,通过了解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科技期刊融媒体在能够帮助学术用户展开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从而提高学术用户的满意度,实现更好的传播。

主要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为研究对象。《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创办于1991年10月,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高科技、基础性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调查学术用户对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满意度,2021年5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从7个方面对学术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期刊网站、学术交流群、科学网、学术微信公众号以及学者人际传播5种投放渠道,投放一周后,共收回调查问卷205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97份。被调查者中,高校师生占比为76.65%,企业科研人员占比为13.71%,科技爱好者占比为4.06%。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其中:20~30岁的用户占比为46.19%, 31~40岁的用户占比为28.43%,41~50岁的用户占比为16.24%,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用户分别占4.06%和5.07%。对用户满意度调查的作答选项分别按区间值赋予了分值:十分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基本满意为3分,不太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调查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评分。科技期刊学术用户对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满意度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5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学术用户对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的期待和真实需求,2021年6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从学术用户中选择10位关心期刊发展的学者作为访谈对象,采用线上音频通话的方式进行访谈。专家在访谈中的提及内容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21年6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访谈结果

2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的不足和困境

根据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可以发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融媒体传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和困境。

2.1 传播服务意识不足

科技期刊本身是科技共同体内部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办刊本质就是做好服务(服务科技交流、服务行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一流的期刊也是一流学者和行业专家的聚集平台、一流的学术交流或行业服务平台。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可以看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传播服务意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用户个性化阅读需求,没有提供个性服务。另外,面向学术用户的互动和交流缺失,没有提供可供学术用户评论和咨询的交流平台。

2.2 传播平台建设落后

建设科技期刊传播平台有利于塑造一流期刊品牌、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强大的传播平台能够让优质的科技期刊内容得到广泛传播,从而获得学界以及业界的关注。但是,在融合出版传播背景下,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尚未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平台形成规模化优势。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可以看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缺乏传播平台建设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也没有针对多元媒体平台制定精准的传播策略,融媒体传播力较弱,传播平台形式单一、陈旧。《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没有发挥出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也没有充分发挥不同媒体平台的优势,难以形成传播合力。主要的宣传平台仅为官方网站,内容仅为每月发布一次的期刊目次和不定期发布的通知,而且网站样式陈旧,功能不全。

2.3 传播内容质量不高

在科技期刊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一直是学术用户特别重视的方面。目前国内科技期刊传播中普遍存在内容少、形式匮乏的问题。以微信公众号运营为例,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日常推送仅局限于期刊论文,基于学术热点的原生内容、原创内容较少,科技期刊尚未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缺乏差异化传播内容,传播内容以文字居多,而音频、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内容较少。缺少特色内容,难以实现传播力的进一步扩大。

2.4 传播效率低下

科技期刊的传播效率受到审稿、校对、排版和出版效率的共同制约,而以上环节又普遍为单向流通作业,流程是割裂、闭合的。《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传播效率上没有达到学术用户的期待,从投稿到正式出版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这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投稿体验和科研成果传播的时效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传播效率。

3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的实践与效果

从2021年5月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根据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媒体传播实践,在传播服务、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3.1 优化传播服务

(1)以人为本,贯彻学术用户服务理念。《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学术用户服务理念,在实现科技传播的过程中,把控各项服务和服务实施效果,通过科技传播内容的浏览量、学术用户对于各服务的使用量、用户满意度等指标确定可行性较强的学术服务项目,将其应用在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平台打造和推广中。同时,借助“小木虫”学术论坛、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期刊用户微信群等途径进行调查,并开展下一阶段的学术服务。通过对学术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通过对出版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全面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为搭建传播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点带面,借力编委拓展学术用户群体。《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通过科学网、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面向全体学术用户招募青年编委,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与编委共同承担起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学术内容国内和国际传播的职责。学术用户群体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同时担任着“传者”和“受者”的角色。通过“老用户”不断向“新用户”进行辐射,能够高效地拓展学术用户群体,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转变传播态度,拓展数字出版服务。《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利用现有的网站资源和最新的数据库技术,自主开发移动应用客户端,实现互联网出版和移动网络出版多媒体复合出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跨平台全息传播,提高信息传播交流的准确性、时效性。加强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发布单篇论文推荐、专刊专题、会议信息、品牌推广等学术内容。同时,大力搭建与作者和读者的便捷沟通平台,组建3个青年学者微信群和1个青年编委微信群,增强学者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使其能够自觉、自愿为期刊开展宣传和推广,从而极大地扩大了期刊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提高期刊知名度。

3.2 建设传播平台

(1)以微信为着力点,搭建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平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传播平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微信公众号自2020年12月运营至今,发布原创推文500余篇,总阅读量达到60万次,关注人数从1700升至17000,实现粉丝数量增长1000%。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TOP 10”。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数据平台,学术期刊可以方便快捷地收集学术论文的社交网络浏览、转发分享数据,从而推断出学术用户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热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内容的选题和策划,紧跟研究热点和用户需求开展传播内容组稿工作,同时组织各类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资源分享活动,助力用户研究和行业发展。

(2)因刊制宜,丰富网络媒介形式。《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开通了微信视频号“有色牛”,逐渐尝试学术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目前制作并发布的学术视频主要分为3类:学术培训视频、学术活动视频、科技期刊宣传视频。同时,通过微信视频号进行学术讲座直播,成功策划“高水平论文写作系列讲座直播课”,在中国知网、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研云直播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大量科研人员观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用好资源,开展线下传播活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搭建传播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2021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南大学成功举办。大会邀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8位院士、10余位高校校长、200余位行业专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知名度、扩大了稿源范围。

3.3 优化传播内容

(1)做“专”,提升传播内容质量。科技期刊的专题或专刊能够针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集中进行报道,内容质量较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围绕国家政策和方针、重大科研进展、前沿科研团队、重大学术会议以及重要历史节点等,策划了一系列专题和专刊来提升传播内容的质量。专题和专刊传播需要传播技术、传播渠道、学术用户的多方支持,与行业学会、知名高校和科研团队进行合作也是专题和专刊的重要组稿方式。

(2)做“精”,深度挖掘传播内容。在学术信息海量传播的时代,深度挖掘传播内容,将科技传播内容做“精”,是科技期刊进行融媒体传播的着力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微信公众号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精细加工,在推出期刊目次和导读之外,定期推出虚拟专辑,评选出高影响力论文,在提高关注度的同时,促进用户学术交流,提供科研新思路。同时,邀请相同研究领域的编委对当前热点论文进行解读和剖析,针对期刊特色找准定位。

(3)做“新”,传播内容紧跟研究最新动态。《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充分利用中南大学的学科、领域、平台优势,聚焦学科前沿,紧跟热点,努力引导一批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优质论文发表,掌握学术话语权。学术会议是科研界进行学术交流、激发科研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科技期刊可以根据大数据检索科研热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组织形式,不断通过学术会议吸纳新的学术用户群体,借助用户群体建立专家库。

(4) 做“特”,提升传播内容吸引力。《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主要围绕着有色金属科技这一科技传播领域创作特色内容,以“繁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努力打造有色金属领域的特色栏目。借助传播矩阵,特色内容覆盖有色金属领域行业动态、图片视频直播、技术交流会展报道等。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基于个性化阅读需求,建设专业垂直领域知识服务平台“有色金属在线”,为用户提供特色服务。

3.4 提升传播效率

(1)精准推送,提升内容审核速度。科技期刊可以自建审稿专家库和用户信息库,根据学术用户的科研信息精准匹配审稿专家,并在融媒体传播平台上实时更新内容审核动态,接收用户咨询,从而提升内容审核效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将400余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增加到审稿专家队伍中,充分调动青年学者的积极性,提升了审稿效率,显著地缩短了审稿时间。

(2)技术更新,缩短数字出版时间。《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全面使用方正云排版系统,对出版流程进行重塑,基于单篇稿件生产、发布、传播的基本流程,实现对编辑、校对、运营等环节的有效管理。通过校样上传、比对、转交等功能,实现信息的交互和传递,消除了生产流程中的空间、时间阻力,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渠道“时空错开,同步并联”的优势。

(3)网络首发,打破纸媒传播的时空限制。对于科技传播的迟滞性问题,科技期刊可以运用网络首发予以解决。从2021年8月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所有录用稿件在修改完善之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中国知网和自建官网双平台优先出版,且《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网络首发专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录用稿件从投稿到网络首发的平均时长为2个月,相比之前的出版方式,用时缩短了10个月左右。

3.5 实践效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2022年2月进行了第二次用户满意度调查。两次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单选满分为5分)。通过两次用户满意度调查,可以清晰直观地发现融媒体传播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10个月的时间后,用户满意度总分从3.98提至4.36,7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提升。评分提升幅度较大的指标是新媒体运营和用户服务与管理,分别提升了0.55和0.49。在中国知网近期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期刊发展深度分析报告》中,第三方机构明确指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近两年来各项关键指标呈现回升态势,且回升幅度较大,进步明显,建议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以创新高。由此可见,《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开展的融媒体传播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实践前后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4 策略与建议

科技期刊亟需通过提高学术服务水平和融媒体传播能力,不断吸引新的学术用户运用科技期刊融媒体平台获取学术服务和科技内容,并依托庞大的学术用户群体和高质量的科技传播内容,建成可持续发展的融媒体传播平台,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融媒体传播实践经验和数据分析结果,给出以下几点策略和建议。

4.1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延长出版服务链

面对数字化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科技期刊也应与期刊相关的学科网络(平台)、行业网络(平台)合作,基于期刊论文内容多途径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多维度服务。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作者和评审专家的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科技期刊与学者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组约稿件和策划选题提供支持。对于单个作者,科技期刊可以基于用户服务模式,延长出版服务链,为作者提供更多“出版后”服务,增强与作者的黏性。例如及时反馈各项指标数据、提供论文宣传帮助与指导、搭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供专题内容推送服务等。此外,也可以利用期刊作者和专家资源,搭建学科或行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借助期刊基于作者群、专家群的聚类作用,根据特色领域、学科方向组织学术会议,通过打造品牌会议聚集高水平稿件,凝聚学者与行业专家,繁荣学术交流,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4.2 充分发挥传播平台的作用,倾力打造多维度的传播渠道与运营体系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化技术的普及,读者的阅读方式向“阅读+分享”的模式转变。科技期刊需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搭建与作者和读者的便捷沟通平台。传播平台拥有极高的流量,可以迅速将已刊发论文传播出去。为了实现最广泛的传播,一是要为编委、作者和审稿专家提供精准推送(纸刊和电子刊)服务;二是要优化期刊官网、行业网站的直接传播服务;三是要尽可能搭建多种传播平台,实现多平台的无障碍传播;四是要借助各类社交平台,实现学术内容的立体化分享、转载、评价和讨论,以推进更深入的传播、理解和交流;五是要积极鼓励编辑成为“网红”,参与会议、论坛,开设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从整体上实现科技期刊的精准定向传播和立体化运营,推进科技期刊融合创新。

4.3 加强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前沿热点话题的组稿

期刊应重视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长期建设与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期刊重点学科内的发文机构,发现学科中科研产出较多、科研能力较强的机构。编辑部可以向这些机构的作者约稿,或者关注这些机构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增加互动,以此为组稿选题的依据。期刊必须不断优化期刊选题,密切关注学科热点话题、前沿话题,开展有目标、有方向的组稿。以期刊质量为基础,跟踪学科发展、关注领域内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动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组约热点、顶尖稿件,重点培育特色栏目。

4.4 重视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

出版时效是广大作者和读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期刊作为传播和交流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应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为特点。因此,缩短发表时滞、提高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刊发时滞短是优秀品牌期刊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出版时滞越短,期刊抓热点的能力越强。建议科技期刊充分利用网络首发出版平台,有效解决学术论文成果发布周期过长问题。网络首发能加速学术成果的传播,而且首发论文的下载率均高于在传统纸刊上发表的论文,网络首发大大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时效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期刊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大限度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科技期刊长远发展助力。

5 结语

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科技期刊需要升级传播策略和学术服务。本研究通过对学术用户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术用户对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功能和服务的需求。通过传播服务、传播平台、传播内容和传播效率4个维度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取得的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科技期刊体量庞大,基于学术用户的调查问卷样本量还存在局限性,且不同领域科技期刊学术用户的个体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后续研究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