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开放科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与交流模式重构

2024-01-31赵文青狄冀丰宗明刚胡绍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印本学术交流科研成果

■赵文青 狄冀丰 宗明刚 胡绍君

1)江苏大学杂志社,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212013 2)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212013 3)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212013 4)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丽水路2号 221018

开放科学确立了一种可重现、透明、共享和合作的科学研究新范式,影响着科研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学术期刊而言,开放科学主要给其出版与交流模式带来了较大影响[1]。为应对此类影响,国外期刊界通过积极尝试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出版新模式[2],探索学术期刊与数据、预印本等的融合出版[3-4],提供学术服务产品支持[5]等,以适应开放科学变化。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中国学术期刊的开放科学实践稍显滞后,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OA、数据出版和预印本的讨论上,如:丁佐奇等[6]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OA出版特征进行了调查;许洁等[7]从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的角度对数据出版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思考;也有学者针对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数据出版实践进行了研究[8-9]。在预印本是否会替代学术期刊的讨论上,有学者认为预印本将会同期刊共同塑造新的学术交流局面[10],并给出了学术期刊与预印本融合发展的建议[11]。

纵观国内国外研究和实践,国外注重对新技术的利用,而国内对新技术的应用则较为初级,且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开放科学研究和实践大多针对开放科学的单一要素,未能在充分理解开放科学本质和结合学术期刊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和应对措施。为更好了解我国学术期刊开放科学现状,制定与我国现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开放出版和学术交流措施,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调研、网络分析、案例分析、思辨研究等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开放科学实践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开放科学运行机理,基于系统分析法提出构建一个以学术期刊为主导,集多元融合出版、开放学术交流、科研全流程服务等于一体,以平台思维运营的学术期刊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国学术期刊开放科学实践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1 多元融合出版格局尚未建立

虽然在学术期刊开放出版和学术交流的理论研究中,关于OA出版、数据出版、预印本平台等的讨论较多,但上述实践在现实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一项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OA出版现状的调查发现,“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中OA期刊占比较高,超过了我国期刊的整体水平,但是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OA规范等不足[6]。此外,OA作为一种应对期刊“涨价”危机而出现的出版形式,其运营思路是从读者付费转向作者付费,这一形式的公平性、合理性值得商榷[12],且虽然OA提高了学术成果交流的效率,但也易产生新的公地悲剧[13]。

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产出,具有可验证、可重用等特性,有利于节约科研时间成本,促进更广范围内的合作创新,其开放共享是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的数据出版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数据仓储、数据期刊、数据和论文联合出版。数据仓储作为数据出版的主流模式仍存在诸如建设完备性差、质量控制不到位、数据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目前我国专门的数据期刊较少,《中国科学数据》是国内创办较早的数据期刊。中国期刊关联数据出版的行业认可度和政策完善性等还有待提升[14]。

开放科学环境下,以预印本为代表的开放科学平台拓展了科学发现的发布渠道,其快速的同行评议也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向科学界以及公众展示的时滞。科研人员能从各开放科学平台了解到最新的科研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避免重复性研究,公众也能及时了解科学界的研究现状,重塑对科学的信任。尽管我国一直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共享,中国科学院主导的预印本发布平台ChinaXiv也汇聚了多学科的科研成果,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预印本发展尚不充分,主要体现为我国学者对预印本的接受程度显著偏低[15]、大部分科研管理单位未将预印本成果作为考评的依据[10]。

从上述实践可以看到,虽然开放出版平台给学术期刊带来了挑战,但短期内仍无法取代学术期刊,而是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开放科学实践以单一形式的开放出版为主,而融合多元出版形式,发挥各自出版平台优势、深度融合,不仅关乎科研成果的更好交流,也是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国际化、开放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6]。

1.2 重传播渠道建设轻知识内容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科学信息和知识传播方式。学术期刊不再仅依赖纸本载体,期刊网站、数据库、微博、微信等平台均成为我国学术期刊推广、开放科研成果的渠道[17]。一项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期刊开展了融媒体建设;另有调研显示,大多数中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学术期刊对新媒体传播日益重视[18]。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价值功能不仅体现在发表和传播科研成果上,还体现在连接科研活动上下游研究主体上[19]。因此,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必须深入科研全生命周期,参与学术交流,更好地服务科学研究。从科研前期的准备阶段,到科研中期的研究开展阶段、成果投稿阶段,再到科研后期的成果评价、推广、传播、交流、转化阶段,实现科研全周期的学术交流和服务支持。当前,中华医学会整合旗下系列期刊资源建设语义知识库,CellResearch等国内出版的单刊也在尝试数字学术服务,但国内整体知识服务水平不高[20],期刊无法有效融入科研、服务科研。

1.3 开放同行评议任重道远

在传统的科学交流体系中,期刊执行同行评议和“三审三校”制度,由学术期刊编辑部主导完成,主要经历编辑部初审、外审专家评审、主编终审,有些期刊还会有编辑部主任复审、栏目主编审稿、编委会审稿等环节,评审周期较长。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侧重于评估研究选题的创新性和影响力,每位编辑和审稿人对论文创新性、逻辑性、语言质量的评判标准不一,编辑和审稿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评价意见并不对外公开,同行评议无法得到有效监督。

开放科学倡导的开放同行评议主要包括公开评审人信息、公开同行评议报告和开放公众参与3种形式,有助于揭开论文评审的神秘面纱,增加评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令评议过程公正透明化,解决同行评议中的偏见问题,推动学术交流与发展。近年来,《编辑学报》在其纸刊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一些开放同行评议的尝试,但仅限于公开同行评议报告。以预印本平台为例,理论上作者将论文分享至预印本平台,即开始接受科研人员在预印本评论区或学术社区对该论文的非正式、广泛的开放交流和评价,以更好地完善成果,促进创新。而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预印本平台的评论和交流区留言寥寥,可见国内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同行评议的热情并不高,部分评审人出于对公开个人信息和评论内容的忧虑并不接受开放同行评议[21]。一项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顾虑的调查也揭示,科研人员认为开放同行评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22],同时也认为评议流程不规范、评议资质有参差。

1.4 学术期刊平台运营思维欠缺

预印本、科研社交网络、开放知识库、自媒体、开放数据出版、开放同行评议、OA出版等开放交流模式和方法不断出现,部分学术期刊也积极进行尝试,主要开展与单一开放科学要素的融合,如与预印本的融合、与数据出版的融合等。学术期刊应思考在学术期刊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一个能很好地融合开放、合作、共享的开放科学思想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交流模式,并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平台化思维运营[23],促进运营效率的提升。

期刊要有“面”的意识。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不应只满足于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丰富的、低成本的学术资源信息,而应有意识地参与科学研究全流程,做好在科学共同体内的知识服务,在科学研究的每个环节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支持。学术期刊肩负的公益性使命也要求学术期刊放眼全社会,开展更广泛的科学教育。

2 中国学术期刊的应对

2.1 构建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

学术期刊作为开放科学运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其传统的出版与学术交流体系受到开放科学的不断冲击,但其作为学术把关人对科研成果的质量控制能力依然是其目前的显著优势之一。学术期刊应发扬这一优势,跳出传统的纸刊思维,积极探索开放科学下新的出版与学术交流模式。尤其对于中国学术期刊来说,积极适应开放科学发展有利于打破国际出版商和国内数据库的信息垄断,这对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搭建一个以平台思维运营的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学术期刊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模式整体框架

2.1.1 建立多元融合出版平台

有调研显示,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的出版时滞也是我国高质量科研成果外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4]。科研论文从投稿到发表动辄需要1~2年的时间,且期刊界明确禁止“一稿多投”,更是提高了作者投稿的时间成本,极易导致作者失去科学发现优先权。因此,为留住国内高质量科研成果甚至吸引国外优质成果,我国学术期刊应尽可能节约作者发表时间,保护作者科学发现优先权,使科学发现尽早实现共享从而继续推动科研创新。

多元融合出版平台应满足科研工作者快速发表和交流的需求,以提供科研成果和科研数据等科研要素的出版功能为主。预印本能很好地解决科研成果发表的时滞问题,但预印本因为缺乏严格的同行评议,暂未能列入学术评价。如果将学术期刊的严格把关制度同预印本出版结合,则能较好地解决出版时滞问题,满足科研人员尽快发布共享科研成果的需求。同时,期刊出版除了必要的审查、编校流程外,还包含组版和印刷环节,而OA模式可以实现单篇出版,节约了组版和印刷时间。科研数据的提前出版又能为科学研究节约大量时间,促进合作创新。多元融合出版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多元融合出版业务流程

研究人员将完成的论文提交至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的编辑在进行必要的形式及学术审查后,对不符合要求的论文予以退稿,对符合要求的通知作者提交预印本平台。提交到预印本平台的论文需接受两次同行评议:一次同行评议为预印本平台的开放评论,另一次同行评议来自期刊组织的审稿专家。学术期刊在综合两次同行评议结果后做出退稿、退修或录用的决定,并将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完善并通过学术期刊评审专家审查的论文(如有数据也一并提交期刊进行审查)可进行后续的OA出版、数据出版和期刊出版,同时更新预印本版本和上传同行评议报告。

2.1.2 搭建开放学术交流体系

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开放学术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和科研数据等科研成果。在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中,学术论文的交流范围仅限于科学共同体内,且作为科学研究过程的重要产出,科研数据一直未能很好地实现开放、共享、交流。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让全社会受益,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成果的开放共享不仅要面向科学共同体,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科普化传播,以科研成果为基础进行更广泛的开放教育和公民科学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学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新方式,学术交流也从线下转向更为开放的网络空间。社交媒体使得学术交流更加便捷和高效,学术期刊的品牌社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信息分享、成果发现和传播、合作创新的学术平台[25]。

传统的交流体系中,读者只能被动接收期刊发出的信息,读者无法将反馈信息有效传递给学术期刊。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应构建更为多元、开放、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主要交流渠道,以品牌社群、学术社区等为主要交流形式,形成交流反馈机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期刊同作者、作者同作者的沟通交流,促进科研合作、科学知识生产,关于期刊发展和管理运营等的问题也可能在该学术交流模式中得到解决方案。搭建的开放学术交流体系详见图3。

图3 开放学术交流体系示意图

2.1.3 开展科研全流程服务

学术期刊是辅助和支撑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工具,在数字化转型要求下,学术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和用户优势,开始由纯学术出版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开放科学对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期刊必须朝着服务科学研究全流程目标前进,以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流程包括分析研究趋势、产生研究思路、设计和组织项目、申请项目、进行实验、收集组织数据、分析数据、发布交流研究成果、保存成果以及利用成果等[5]。

学术期刊服务科研全流程具体工作描述如下。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学术期刊可无缝对接各大数据平台和工具,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具个性和定制化的科学信息检索发现、文献查找等服务,为科研人员了解学术前沿、发现研究机会、追踪研究动态、寻找科研合作者提供帮助。学术期刊还可基于优质的内容和人力资源优势,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和写作方面的指导。在科学研究的开展阶段,学术期刊可基于用户需求为科研人员提供知识挖掘、数据分析、知识图谱构建、科研画像以及翻译润色等服务。在科研成果投稿阶段,学术期刊可为科研人员提供期刊投稿指导和同行评议等服务。在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后,学术期刊要及时以多形式、多渠道开放共享和推广传播研究成果;提供成果评价服务,并支持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深度挖掘内容资源,开发知识产品,如以开放教育形式加强科研成果利用,为科研人员的学习培训、交流互动、科研合作提供平台;以科普化形式将科研成果向青少年及全社会普及,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学术期刊科研全流程服务支持框架见图4。

图4 学术期刊服务科研全流程框架

2.2 以平台思维运营学术期刊

随着开放科学的推进,学术期刊传统的出版与交流体系不断受到挑战,学术期刊围绕开放科学议程提出了众多新举措和新方案。当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后,学术期刊有必要采取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和思维方法以促进具体方案的落地。

所谓“平台”,就是给相互影响和依赖的双边或多边群体提供的一个空间(或系统),目的是满足不同群体在这个空间中的利益需求[26]。学术期刊通过平台的打造,串联起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从而使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本研究对学术期刊利用平台思维开展运营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有战略意识,在对总体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业务:先局部业务再全局业务,先内部业务再外部业务。其次,做好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改造。传统的以职能分工为主的组织架构并不能适应当今多变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应考虑业务导向的组织架构,提高协同效率,同时以模块化分工整合学术期刊业务流程[16]。再次,做好与各数据库、知识库、数据出版平台、预印本平台、网络平台等的对接工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定制化的学术资源信息。最后,高效配置平台内各项资源,如科研工作者既是学术期刊的读者又是学术期刊的作者,对于部分有意愿参与开放同行评议等开放科学实践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可吸纳其参与学术期刊建设。

3 结语

为应对开放科学对学术期刊出版与交流体系带来的影响,国外期刊界积极拥抱开放科学,采取了各项措施。我国学术期刊的开放科学实践稍滞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尚存在多元出版格局未建立、重传播渠道建设轻知识内容服务、开放同行评议任重道远、学术期刊平台运营思维欠缺等问题。针对我国学术期刊实践情况,应通过建立多元融合出版平台、搭建开放学术交流体系、开展科研全流程服务、以平台思维运营学术期刊等方式适应并融入开放科学发展。

本文提出了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的总体思路框架,但从思路到实践还可能面临如何实现学术期刊同各平台之间的协同合作、如何分配各方利益以及单刊和刊群如何制定各自的开放科学策略等具体操作问题,有待后续研究。此外,为更好推动中国学术期刊的开放科学实践,未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知识服务功能的拓展、科研人员及学术编辑的开放科学素养培养等方面,科学界、期刊界甚至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探索。

猜你喜欢

印本学术交流科研成果
2022年国际预印本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研究
科研成果转化
《六十种曲》初印本考述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国际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分析*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