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性提示降低错误信息的分享意愿 *

2024-01-31陈婉婷张逸飞何清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假新闻控制组准确度

陈婉婷 张逸飞 何清华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2 四川省纪检监察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6)

1 引言

错误信息(false information) 包括不实信息(misinformation)、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假新闻(fake news)等(Meel & Vishwakarma,2020)。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阻碍了真实信息的有效传递(Zhang &Ghorbani,2020),对个人决策(金花 等,2021; Meel &Vishwakarma,2020) 及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Lewandowsky et al.,2017; Singh et al.,2022)。因此,为阻断错误信息的传播,厘清个体分享错误信息的动机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尤为迫切。

信息真假辨别能力(truth discernment)是影响错误信息分享的重要因素之一(Pennycook & Rand,2021)。信息的真实性对分享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个体更倾向于分享准确度高的信息(Pennycook et al.,2021)。然而,个体在无法正确辨别错误信息的情形下,很有可能将其视为真实信息而进行分享。此外,心理动机也是个体选择分享错误信息的因素(李艳红,刘佳诺,2022)。基于认知协调理论,当个体接触到与原有信念冲突的信息时,为了避免认知失调并维持自有信念,个体可能会忽略信息的准确性,选择接受甚至分享与自己信念相一致的错误信息(Moravec et al.,2019)。

个体在分享信息时常常忽视信息的真实性,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前人研究发现,信息分享意愿与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存在脱节,个体进行分享时往往缺乏对信息准确性的关注(Pennycook &Rand,2021),即准确性忽视。以往研究发现,在分享前评估信息准确度能够提高信息分享的质量(Pennycook et al.,2021)。Pennycook 等人(2020)和Roozenbeek 等人(2021) 将此结果推广到COVID-19 相关的错误信息中,再次证明了对信息真假的忽视是错误信息分享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表明准确性提示具有助推高质量信息分享行为的潜力。

相较于事实核查(fact-checking)、媒介素养教育 等干预方式(Guess et al.,2020; Porter & Wood,2021; Vinhas & Bastos,2022),准确性提示不仅可以提高个体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还可以保护个体在选择过程中的自主权利(何贵兵 等,2018)。该方法操作简便,拓展性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实施(Pennycook & Rand,2021),是干预错误信息分享的便捷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准确性提示对不同信息领域的干预效果有限且效应差异较大(Pennycook & Rand,2022a,2022b; Roozenbeek et al.,2021)。以往研究仅在政治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中验证了准确性提示的效果(Pennycook et al.,2021; Pennycook et al.,2020),对于其他领域(如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事件等更广泛的信息类型)的适用性仍不明确。因此,重复并评估准确性干预在不同信息领域中的效果,对于干预多领域的错误信息传播尤为重要。以往的研究对材料的选取多集中在近期事件,对以往存在且具有长远影响的错误信息(如,社会类假新闻)的关注较少,因此,准确性提示在干预错误信息分享方面的有效性及普适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我国错误信息传播与分享的情况与西方不同(Wang et al.,2022),例如,西方的政治假新闻传播甚广,而我国假新闻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李艳红,刘佳诺,2022)。以往准确性提示的研究样本更多源于西方(Pennycook et al.,2021),对我国错误信息传播干预的效果并不明确。因此,在我国背景下,探究准确性提示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对于打击网络谣言及错误信息传播至关重要。

2 实验1:准确性提示在热点事件不实信息传播中的有效性验证

实验1 以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较广且具有时效性的不实信息来考察错误信息分享和准确性提示干预的有效性。本实验选择2022 年3 月初在微博上讨论度高的热点事件相关信息作为研究材料,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微博作为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允许用户创建和发布信息,且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这些特点使得热点事件引发的不实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因此选取该材料有较高的生态效度。第二,先前关于准确性提示的研究材料集中在即时性较强的政治信息和新冠疫情相关信息上(Pennycook et al.,2021; Pennycook et al.,2020)。因此,本实验选取近期热点事件相关信息作为实验材料,以保持时效性的一致,同时验证准确性提示在热点事件不实信息传播中的有效性。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使用G*Power 3.1.9.2 软件对所需样本量进行事前估计,考虑中等效应量f=0.3,统计检验力0.85(1-β)的情况下,针对独立样本t检验,估计每组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为201,共需402 名被试。

本研究使用问卷星在线收集数据。相较于实验室情境,较大程度地还原了个体在社交媒体中信息浏览行为的情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度。为了保证被试的作答质量,在题目中设置了注意力检测题,结合数据分析时对答题时间处于极端范围的被试进行排除,保证了所收集到数据的有效性(Ulitzsch et al.,2022)。

研究在线招募了698 名大学生(3 月17 日至22 日),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控制组或实验组的任务中。控制组有371 名被试,剔除无效数据后,剩余有效数据356 名(180 名女性);实验组有327 名被试,剔除无效数据后,剩余有效数据292 名(205名女性)。若将所有被试纳入分析,结果依旧稳健。

2.1.2 研究材料

在港口发展方面,江海联动、功能互补的港口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一批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性港区正在崛起,干线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主要港口为核心的内河港口体系逐步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珠江水系拥有生产用泊位2092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超过6 亿吨;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超过1000 万吨的港口总数达11个。

研究采集了2022 年2 月24 日至3 月10 日期间,在微博社区管理中心被判定为“不实消息”且与当前热点事件相关的信息作为主要材料。选取被广泛误用的视频/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的来源,截取相关视频具有代表性的一帧和已被误传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将不实消息/更正后的信息作为相关标题置于图下(字数为16~18 字),形成10 例图文信息材料(5 例真实信息,5 例不实信息)。图文材料统一标准化为PNG 格式,分辨率为960×720 像素。另外,以近期热点事件相近主题信息5 例(3 例为真实信息,2 例为不实信息)、中性信息5 例(与热点事件完全无关;2 例为真实信息,3 例为不实信息)作为控制材料。最终包含10 条不实信息,10 条真实信息。

2.1.3 实验设计

采用2(组别:控制组、实验组)×2(信息属性:真实、不实)混合设计。组别为被试间变量,信息属性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分享意愿。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在分享前对每一例图文信息都进行了准确度评价,即准确性提示。本研究假设实验组与控制组分享意愿的差异是由准确性提示引起的,准确性评价的正确率反映了被试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2.1.4 实验流程

图文信息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所有被试在实验前阅读实验指导语了解实验内容。所有被试均需对所有图文信息进行分享意愿(1=“非常不愿意分享”,6=“非常愿意分享”)及材料熟悉度评定(1=“非常不熟悉”,6=“非常熟悉”)。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进行分享意愿及熟悉度的评价前,需先对信息的准确度(1=“非常不准确”,6=“非常准确”)进行评定。

在图文信息评定结束后,被试需要完成注意力检测题目,对准确度的理解(实验组)、使用社交媒体时长、每天用于了解新闻的时长以及对近期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

2.2 结果

图1A、图1B 分别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不同信息属性下分享意愿的分布情况,表1 表明不同组别在不同信息属性下分享意愿详情。以分享意愿作为因变量,对真实和不实信息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组中,不实信息的分享意愿显著高于真实信息[t(355)=–2.98,p=0.003,Cohen’sd=–0.16];在实验组中,不实信息的分享意愿与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不存在差异[t(291)=–1.02,p=0.308]。

表1 实验1 不同组别在不同信息属性下的分享意愿(M±SD)

图1 实验1 不同信息属性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分享意愿及分享频率

以分享意愿作为因变量,组别为自变量,浏览新闻的时长、对近期热点事件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图文材料的熟悉度作为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若未纳入协变量,结果不变),组别主效应显著,表现为控制组的总体分享意愿高于实验组,不论是真实信息[F(1,643)=22.51,p<0.001,=0.03],还是不实信息[F(1,643)=28.26,p<0.001,=0.04],结果如图1C 所示。即使将信息材料分为热点事件以及非热点事件纳入分析,组别主效应依旧显著(Fs>11.04,ps<0.001)。

将分享意愿分为两类(1~3 编码为“不愿意分享”,4~6 编码为“愿意分享”)探讨被试在整个实验中的分享频率。结果如图1D 所示,不论在控制组还是实验组,真实信息与不实信息的分享频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s<1.63,ps》0.05);但组别主效应显著[F(1,643)=33.04,p<0.001,η=0.05],表现为控制组的分享频率高于实验组,不论是在真实信息还是不实信息的分享频率上(Fs>29.85,ps<0.001,η>0.04)。

在实验组中,准确度评价得分与分享意愿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69,p<0.001)。准确度评价,1~3 编码为“低准确度”,4~6 编码为“高准确度”,结合分享意愿,分为四种反应类别:a.认为该信息准确并分享;b.认为该信息不准确却进行分享;c.认为该信息准确却不分享;d.认为该信息不准确且不分享,结果如图2A 所示。被试倾向于将信息评定为不准确并选择不分享(M不实信息=0.42,M真实信息=0.41) 以及评定为准确并选择分享(M不实信息=0.29,M真实信息=0.30)。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降低了38.87%的不实信息分享率,因错误辨别导致的错误信息分享占47.22%(图1D)。

图2 实验1 四种反应类别占比及准确性提示的干预效果

在实验组中,被试对于不实信息(0.51±0.35)与真实信息(0.51±0.32)的辨别力并无差异[t(291)=0.10,p=0.921]。图2B、图2C 分别显示了图文信息的辨别准确率(所有被试正确辨别该图文信息真假的频率,反映图文的可辨别性)、准确性评价(所有被试对每条图文信息准确性评价的均值,反映被试主观上对图文信息的准确性感受)和准确性提示干预效果(实验组分享率与控制组分享率之差)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实信息的辨别准确率与干预效果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03),被试对图文信息的准确度评价与干预效果显著正相关(r=0.81,p=0.005),而真实信息的辨别性、对图文信息的准确度评价与干预效果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s<0.28,ps>0.05)。

2.3 讨论

实验1 使用微博上广为流传的近期热点事件不实信息探究错误信息的分享原因以及准确性提示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准确性提示显著降低了错误信息的分享意愿,尤其对容易被辨别和被评价为准确性较低的不实信息效果更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准确性提示可能会引导个体将注意力转移到准确性上,不过干预效果也受个体对信息的准确性感知的影响(Pennycook & Rand,2022b)。

本实验结果表明,准确性提示对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也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真实信息因被辨别为错误信息而未被分享。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网络上分享信息,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Pennycook et al.,2021),这意味着个体更倾向于分享他们认为是真实的信息(Ecker et al.,2022)。在本实验中,错误的判断使得个体降低了对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表现出总体分享意愿的降低。

总之,本实验验证了准确性提示对热点事件不实信息分享意愿干预的有效性,同时强调了信息真假辨别能力的重要性。虽然热点事件在当下社交媒体中讨论度高,但该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与特殊性(杨志,2023)。因此,研究进一步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信息是否会导致更多的分享以及准确性提示的可推广性。

3 实验2:准确性提示在社会类假新闻传播中的有效性验证

实验2 选择社会类假新闻作为实验材料,有以下原因:首先,假新闻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无法消除的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繁盛”状态(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 等,2021);其次,国内假新闻的研究方法侧重于现象学的定性分析,在应对策略上的制定多依赖于思辨式的思考,缺乏量化研究的支持;最后,假新闻假借新闻形式更具欺骗性,且我国假新闻高发于社会领域,受众更多(Wang et al.,2022)。根据Wang 等人提出的分析模型,未来我国假新闻的主要类型将是社会类新闻,因此在社会类假新闻中验证准确性提示的有效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被试量估计同实验1。研究在线招募了748 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将被试分配到控制组或实验组。控制组有354 名被试,剔除无效数据后,剩余有效数据259 名(129 名女性);实验组有394 名被试,剔除无效数据后,剩余有效数据255 名(144 名女性)。若将所有被试纳入分析,结果依旧稳健。

3.1.2 研究材料

从事先建立的假新闻库中(均被报道过且被证实为假的新闻),选取语言准确度较高的62 例社会类假新闻作为材料的基础来源。之后在官方媒体中找到主题与已有假新闻内容和字数区间较为一致的真新闻59 例,构成本实验的材料库(121 例新闻)。为了与实验1 材料数量匹配,本实验从上述新闻材料库中随机抽取10 例真新闻以及10 例假新闻,真假新闻在字数上以及语言准确度上(|t|s<0.07,ps>0.05)并无差异。同时,为了避免新闻来源对准确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隐去了报刊名称。

3.1.3 实验设计

采用2(组别:控制组、实验组)×2(信息属性:真新闻、假新闻)混合设计,操作同实验1。

3.2 结果

图3A、图3B 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不同信息属性下分享意愿的分布情况,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以分享意愿作为因变量,对真新闻与假新闻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在控制组[t(258)=2.15,p=0.033,Cohen’sd=0.13]还是实验组[t(254)=2.89,p=0.004,Cohen’sd=0.18],真新闻的分享意愿均显著高于假新闻。

图3 实验2 不同信息属性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分享意愿及分享频率

表2 实验2 不同组别在不同信息属性下的分享意愿(M±SD)

以分享意愿作为因变量,组别为自变量,新闻材料的熟悉度作为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若将新闻浏览时长以及社交媒体使用时长纳入协变量,结果不变),组别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控制组的分享意愿高于实验组,不论是真新闻[F(1,511)=55.14,p<0.001,η=0.10]还是 假新闻[F(1,511)=45.70,p<0.001,η=0.08],如图3C所示。

如图3D 所示,真新闻与假新闻的分享频率在实验组或控制组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s<1.28,ps>0.05);不同组别在假新闻的分享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F(1,511)=40.94,p<0.001,η=0.07],表现为控制组分享假新闻的频率高于实验组,在真新闻中发现了一致的结果[F(1,511)=43.90,p<0.001,η=0.08]。在实验组中,准确度评价得分与分享意愿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64,p<0.001)。实验组对于真假新闻的反应类别如图4A 所示,被试更多地将信息辨别为真并进行分享(M假新闻=0.46,M真新闻=0.50)。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控制组,在假新闻的分享意愿中,实验组因准确度忽视导致分享占21.98%,因错误辨别导致的分享高达64.62%(图3D)。

图4 实验2 四种反应类别占比及准确性提示的干预效果

被试对于真新闻的分辨能力(0.77±0.03)显著高于假新闻(0.32±0.03),t(254)=13.87,p<0.001,且被试更倾向于将新闻判别为真(击中+误报;0.73±0.26)。与实验1 不同,实验2 并未发现新闻的辨别准确率、准确度评价与干预效果的相关关系(|r|s<0.49,ps>0.05),如图4B、图4C 所示。

3.3 讨论

实验2 利用社会假新闻进一步验证了实验1 的结果:准确性提示降低个体的总体分享意愿。此外,实验2 的结果表明,个体倾向于相信这些新闻材料为真,对于假新闻的辨别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因为社会新闻来源于大众生活(卢超,2017),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增加了被试对于假新闻描述事件的虚幻真相效应(illusory truth effect),因此更倾向于将信息辨别为真实,更有可能相信社会假新闻(Pennycook & Rand,2021)。

实验2 并未发现真假新闻的辨别性、准确度评价与干预效果的相关性。在本实验中,个体倾向于相信新闻为真,即对这些新闻的准确性感知差异性较小,因此,根据齐当别模型(equate-todifferentiate)(汪祚军 等,2010),个体在进行分享决策时可能将差别较大的另一维度作为最终抉择的依据(例如,新闻事件的正性/负性)(陈婉婷,何清华,2023; Pennycook & Rand,2022b)。这提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准确性提示是如何影响后续信息分享意愿的。

4 总讨论

错误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Lazer et al.,2018)。本研究利用热点事件不实信息和社会类假新闻对准确性提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探讨分享行为内在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两个实验,本研究稳健地验证了准确性提示在减少错误信息传播方面的有效性。Weng 等人(2012)的研究指出信息质量和快速传播之间存在脱节,Qiu 等人(2017)进一步证实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Edmunds & Morris,2000)及个人有限的注意力是促进信息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交媒体上过多的信息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并影响其分享意愿(Pennycook & Rand,2022b)。其次,尽管个体认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准确信息很重要,但社交媒体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功能改变了个体对信息真实性的优先排序(Pennycook et al.,2020)。因此,社交平台的环境可能会吸引个体的注意力,使得在分享决策中准确度往往不是主要考虑因素。而准确性提示启动了个体对于准确度的关注,改变了个体的注意资源分配(Pennycook &Rand,2022b),因此,在随后的分享决策中,信息准确性得到了更多重视(Simon & Newell,1971),降低了因准确度忽视导致的错误信息分享。基于准确性忽视理论,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支持准确性提示作为一个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并在不同的错误信息中得到了证实。

在本研究中,准确性提示也会降低个体对于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这与前人研究存在差异(Pennycook et al.,2021; Pennycook et al.,2020)。本研究提供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以往研究发现,个体认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是他们分享信息时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Pennycook et al.,2021),因此如果个体将错误信息辨别为真实信息,有可能会导致错误信息的再次传播;而将真实信息辨别为错误信息,也会导致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降低。实验1 发现,准确性提示对于容易被识别的错误信息效果更显著,而对真实信息的错误判断导致分享意愿降低。即准确性提示仅改善因准确性忽视而造成的错误信息分享意愿,无法改变信息的真假辨别能力(Pennycook & Rand,2022b)及错误辨别带来的分享意愿的改变。其次,实验2 的结果表明,即使个体在辨别真实新闻方面表现良好,准确性提示仍降低了个体对真实新闻的分享意愿。结果提示,除了准确度以及信息分辨能力之外,准确性提示可能还唤起个体的其他考虑(Pennycook &Rand,2022b),导致分享意愿的普遍下降。这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深入探究准确性提示对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发现,准确性干预的效果与西方存在差异。在Pennycook 等人(2021) 的西方样本研究中,准确性忽视在错误信息分享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因此准确性提示显示出较强的干预效果。然而本研究发现准确性提示的干预效果有限。可能存在以下原因:首先,在以往西方样本中,个体对于假新闻的辨别能力较高,因此关注信息准确性能够改善分享质量(不改变真实信息的分享意愿,仅降低错误信息的分享意愿)。在本实验中,个体对于实验材料的辨别能力较低,这导致即使关注准确性,也无法避免因错误辨别带来的分享质量低下。其次,被试选取的差异可能也是原因之一,Pennycook 和Rand(2022b)的元分析表明,准确性提示对年龄较大、反思性强、注意力更集中的个体影响更大,这提示,个体某些特质/状态可能会影响准确性提示的结果。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本研究主要数据来源于自我报告,无法完全代表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真实行为,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网络社交媒体中进行验证。其次,除了准确性忽视及辨别能力不足外,研究未对其他因素进行测量,无法进一步推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测量个人信念、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及其他相关因素。最后,本研究只在近期热点信息以及社会假新闻领域进行验证,未来的研究可以跨信息类别探究其普适性。

5 结论

准确性提示在不限制个体选择自由的情况下,巧妙地引导个体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减少错误信息的分享。虽然准确性提示能够改善错误信息分享倾向,但信息辨别能力依旧是干预的核心。

猜你喜欢

假新闻控制组准确度
给商品起名字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