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01-31胡霞
胡霞
【摘要】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可靠抓手.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优化,宏观思路就是要将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建构过程交给学生,要在努力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以及具体的问题解决需要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提高数学知识建构与运用的效率,从而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可以表述为:从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出发,基于最近发展区去设计学习过程,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用积极的学习心态与作业动机,去引导学生面对课堂上的学业与课后的作业.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政策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GS[2021]GHBZX24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拉开了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的大幕.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且通过专门的文件来指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实施方向.具体到学科教学中,要将“双减”真正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的效率很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体验、在课后面对作业的时候态度积极,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谈不上过重的负担.所以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双减”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一、“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背景理解
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视教育的宏观背景.客观来讲,对宏观教育背景的忽视,在以往教育理念下并不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但是在客观上却形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真实结果.如果关注不到这一逻辑关系,也就很难理解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背景,而一旦缺失了理解,那么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深入探究“双减”政策,要将自己的学科教学与“双减”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能够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理论认知.
数学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学科,对基础学科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学科知识本身.教师在看到数学学科知识能够影响学生几乎所有知识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时,还应看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品质,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影响.因此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为坚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基础,还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学习之后,一方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认知,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课程认知.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不少学生也形成了数学学科较难的内在认知.在学生形成的所有认识中,必然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乃至于整个初中学习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数学学习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从师生教学的角度来看“双减”政策及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在“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在数学课堂上理解所学知识点,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内化,而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则需要对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可以将“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解为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也是“双减”政策落实的主导者.认识到这一客观现实,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师具备在课堂教学中将“双减”政策落地的显性教学意识,同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概括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基于“双减”政策的理解而形成宏观的教学视角,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就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就会判断学生的学习负担,就会思考通过怎样的课堂教学优化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双减”也就可以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且这一落脚点一定是坚实的.
二、“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理解了宏观层面的“双减”政策及其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背景认识之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形成当然是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双减”政策最重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应是这样的:基于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基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判断,设计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过程,并采用包括分层教学在内的思路,去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考虑到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异,对于“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的优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依据应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重要的抓手是学生的作业过程,要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进行双线判断,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认知发展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支撑.基于这样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让初中数学有效地“行走”在“双减”的“轨道”之上,而对于这样的基本思路,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其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要时刻关注“双减”要素.由于包括应试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知识的教学与运用,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负担之感.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时候,都要思考会不会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学习负担.数学教师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这一判断的时候,通常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防止以自己的主观经验代替学生的学习实际.如果教师注意不到这一点,再给学生布置一些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业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会很重.
其二,要以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作为抓手,让“双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良性循环.落实“双减”是一个新的课题,“双减”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准确把握与判断,而这正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相关.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认真缜密的教學现场观察,要多与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交流,判断他们的课堂学习过程是否顺利,判断他们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否顺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学生负担较重的信息,那么教师就要及时调整并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闭环”,“双减”政策的落地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按照上述教学思路,“双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有保障的.当然,这样的理论分析还只能提供宏观的框架,具体的实施还依赖于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落实.有同行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教学课堂教学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激发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简教学,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设计练习,巩固学生解题能力.这里提到的兴趣激发以及精简教学,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来努力的,而设计练习及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则与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直接相关.如果要将这样的努力进一步提升的话,笔者以为“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还可以表述为:从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出发,基于最近发展区去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用积极的学习心态与作业动机去引导学生面对课堂上的学业与课后的作业.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教学策略,将之运用到具体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演绎.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是学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所面对的一个具有应用性质的学习内容.通过对人教版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内容能够体现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起到巩固坐标知识的作用.此时教师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那么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有可能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的衔接中迷失,最后不得不通过大量的题目来巩固本节的知识.反之,教师如果关注到学生的学业负担,那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同时在生活运用中进一步形成关于坐标的深刻认识.下面就来谈谈笔者所进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过程.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紧扣教材中的“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这一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完成这一具有任务驱动性质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预设相关的任务,如让学生用坐标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表示自己学校在周边环境中的位置,表示自己的家庭住址在区域中的位置.这些任务实际上视角是不同的,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可以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位置尤其是地理位置的表示,又可以让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体验.通过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表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时,进行得都比较顺利.究其原因,是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在整个教室课桌编排中的位置所在,因此只要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起来,学生立刻就能够准确确定自己在坐标中的位置.此时的精彩之处在于,如果确定的原点位置不同,那么对最终位置的描述也是不同的.学生的这一发现可以成为激活学生情感的载体,鼓励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进一步完成任务,因此可以成为消减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方式.
在用坐标表示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理位置的时候,困难相对而言大一些.学生通常会将学校或家庭旁边的十字路口作为参考,然后去画平面直角坐标系,但是在确定坐标的时候,往往会有着多元观点.在不少学生感到茫然的时候,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先在某一象限确定地理位置,然后用刻度尺量得横坐标和纵坐标的长度之后,去确定分成几格可以获得整数等分.当这样的方法为更多的学生所认同时,实际上也就深化了学生对坐标的认识,客观上也让学生对坐标在确定地理位置时的运用变得更加熟练.
在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与作业时,笔者注意到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完成新的任务也有所期待,这就打下了作业布置的基础,同时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体验过程.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所解决的问题也一步步从狭小的空间走向了宽阔的视野,问题形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在重复运用坐标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价值所在,这自然就能够促进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因教师的评价而放大,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情绪,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产生期待之感,这种感觉延续到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形成面对作业的较强动机.学生由于有了完成作业的动机,自然就不会感觉到完成作业的过程是有负担的过程.当然,这还与教师所布置作业的数量以及形式有关,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多给学生布置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那么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时候同样会因为有强烈的动机而消解负担之感.
结 语
综上,“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对“双减”政策的认识,积极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挑战,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导引学,以学定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就可以真正站到课堂这一舞台的中央,教师就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情感需要.如此双线融合,才能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双减”政策的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婷.“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3(3):88-90.
[2]张华,陶涛.“双减”背景下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3(19):57-59.
[3]成爻兵.“雙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新教育,2023(19):36-37.
[4]黄瑞娇.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J].中学数学,2023(16):78-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