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分析

2024-01-31周星羽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

周星羽

摘 要: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参与度,不断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而增强其定居意愿。在分析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增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提出几点实践策略。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实践策略

农村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迁徙选择不仅影响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因此,探索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无疑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的体现,其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吸引力和包容性。对于农村流动人口而言,他们能否获得优质公共服务,对其定居意愿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概念界定

(一)城市公共服务

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者其授权的私人部门提供给城市居民的一种无差别、基本的和必要的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分为基本和非基本两大类。其中,基本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共机构等。而非基本主体则是指由政府提供的需要政府与人民群众各自承担一部分成本的公共服务。这些部门和组织以公益为宗旨,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约,向城市每个角落延伸均等、高效、无歧视的公共服务。城市公共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其服务对象应该是全体城市居民,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城市公共服务的目标是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所有城市居民享有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权利,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是城市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种公共设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等内容。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共享资源服务等新型公共服务项目也逐渐被纳入其中。总体而言,城市公共服务是一种社会公益性质的服务,它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从户籍所在地移动到其他地方居住或工作,且没有在新的居住地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它涉及的主要是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流动人口没有在流入地办理户籍迁移手续,他们的户籍仍然留在原来的户籍地;其次,流动人口通常会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移动;最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时间通常较短,流动性较强。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他们的流动也带动了人口结构的调整,对城市的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及人口增长率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流动人口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可能在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平等的现象。由于他们在流入地没有户籍,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如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可能无法享受。此外,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增加城市的人口压力,对城市的环境、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人口流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结构,又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和管理,既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要找到合理的办法来解决引发的问题。

二、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城市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教育服务。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大,比农村更具有吸引力。如果农村流动人口的孩子能够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无疑能够增强他们在城市定居的意愿。二是医疗服务。城市医疗服务设施完善,专业人才众多,技术水平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相对较高。对于农村流动人口来说,如果能够在城市享受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无疑能够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增强他们的城市定居意愿。三是住房服务。政府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一定的安居条件,无疑会对农村流动人口产生引导作用。如果他们能够获得相对满意的住所,那么他们在城市定居的意愿也将大大增强。四是社会保障服务、交通便利性。社会保障服务可以有效减轻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他们的定居意愿;交通便利性则可以节省农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定居意愿。可见,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又反过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必须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增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实践策略

(一)保障农村流动人口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

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不难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城市中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要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需要保障他们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具体来说,应该从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一是教育方面。许多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就学存在一定困难,如学位紧张、学费较高等,导致部分农村流动人口放弃在城市定居。对此,政府应增加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就读机会,降低其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成本。可以采用公私合营、社区带动等办学模式,以及为农村流動人口子女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资助,以此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二是医疗方面。城市的医疗费用普遍较高,而农村流动人口的收入并不高,导致他们在生病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对此,政府应在医疗保障上下功夫,如建立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优质且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加大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村流动人口了解政策、享受医疗服务。三是住房方面。城市房价较高,很多农村流动人口无法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居所。对此,应该优化城市住房供应结构,建设更多的公租房,为他们提供符合其支付能力的住房。四是社会保障方面。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经常面临就业不稳定的困境,存在失业风险。对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如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以此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同时,还要拓展农村流动人口享受社会保障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在城市也能有稳定的生活保障。由此可见,要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必须确保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要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尤为关键。要基于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将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嫁接在一起,从而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要根据农村流动人口的分布和工作性质搭建。这个平台上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各种公共服务信息。例如,浙江省立足本地农村流动人口基础条件,开展了“互联网+社区服务”项目,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工具,将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省覆盖的“智慧社区”,有效增强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利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提供共享型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流动人口提升就业技能。例如,为农村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各种家政、装饰装修技能培训课程,使他们有机会提升自身技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就业岗位,增强其就业稳定性。另外,利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满足农村流动人口的基础设施方面需求。例如,推动建立集租赁、共享为一体的公共住房资源平台,利用共享模式让农村流动人口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城市公共住房资源,以此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总之,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除能够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外,还能够帮助农村流动人口提升就业技能、改善居住环境,从而保证农村流动人口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

(三)分类施策,满足农村流动人口的不同需求

要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就需要对农村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施策。一是对于年轻农村流动人口,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多数年轻的农村流动人口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技能,他们期望在城市找到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可以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以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二是对于中年农村流动人口,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是稳定的住房和医疗保障。这个年龄段的农村流动人口往往家庭压力更大,需要解决住房和医疗等实际问题。因此,政府应投入更多资源,采取提供公租房、简化购房程序、扩大医疗保障范围等方式,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对于老年农村流动人口,他们的需求是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他们大多已无法从事繁重的劳动,需要有稳定的养老保障。所以,政府应该完善養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农村流动人口的养老金待遇。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和关怀。四是对于女性农村流动人口,要更加关注她们的特殊需求和权益保障。女性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可能面临就业歧视等问题。所以,政府应该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杜绝性别歧视。此外,还应加大对女性农村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总的来说,只有对农村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施策,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城市定居意愿,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者差别对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既是现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公平性,消除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歧视,确保农村流动人口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关注农村流动人口的个体需求,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从而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

参考文献:

[1]郭晓欣,钟世虎,李子健.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发现[J].中国人口科学,2023,37(4):51-66.

[2]彭丽娜,徐家鹏,姜志德,等.数字经济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23,29(4):31-46.

[3]马金辉.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3(2):131-133.

[4]满江虹,杨建辉.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3):301-310.

[5]温兴祥,郑子媛.农村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维贫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56-69.

[6]冯建喜,汤爽爽,杨振山.农村人口流动中的“人地关系”与迁入地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6,35(1):148-162.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实践探索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
市场导向下汽车维修教学创新发展研究
风电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