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教学中的情感构建及色彩的特性表现

2024-01-31彭宝秋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运笔国画颜色

彭宝秋/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0 引言

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色彩运用深受人们喜爱。在国画教学中,情感构建和色彩的特性表现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画教学中情感构建及色彩特性的表现方式,为国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国画教学中情感构建的方法

1.1 主题选择和意境塑造

对于国画创作而言,主题选择是情感构建的起点。[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时,要注重意境的塑造,通过画面中的山水、花鸟等元素,传达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在初中美术《花的变化》这个主题下,我们可以以花朵的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构建的创作。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花朵,并了解不同花朵的特征、季节和象征意义。随后,通过学习国画的绘画技法,如笔法、墨法和水墨渲染等,学生可以将自己对花朵的情感与美感融入到创作中。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花朵,感受它带给人们的情感和美感。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鲜花的形态、颜色、香味等细节,让他们深入感受花朵的生命力与变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素描和素色练习,在捕捉花朵的形态和结构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线条、质感和层次的理解。通过细致观察和描绘,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花的美感表现出来,并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情感共鸣。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水墨技法,创造出花朵的变化和意境。例如,使用湿笔、干笔、鼠须等技法,营造出花开花谢、花香四溢的氛围。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明暗、虚实、湿润与干燥等对比关系,表现出花朵的生命力与变化。最后,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花朵的象征意义,并将其融入作品之中。例如,玫瑰代表爱情和美丽,梅花寄托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学生可以在绘画时,通过运用适当的色彩、构图和题材,去传达他们对于花朵的情感和理解。

1.2 技法运用

国画的技法对于情感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如笔墨运用、线条质地、渲染效果等都能通过柔融或刚硬的表现手法来传达不同的情感状态,并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2]教师在国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传统技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技法的灵活运用来准确表达情感。在初中美术《图案之美》这个主题下,我们可以以图案的创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对国画技法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应重点讲解国画的基本技法,如毛笔的运用、传统的线条处理方法、水墨的运用和渲染效果等。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技法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运用毛笔绘制出不同质地的线条,如干磨、湿润、浓淡等,以及如何把握水墨的精致和渲染效果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笔墨运用来表达自己对图案之美的理解与感受。例如,通过运用柔软的笔触和流畅的线条来绘制曲线图案,传达出柔和、优雅的情感;而利用刚硬的笔墨和锐利的线条来绘制角线和直线的图案,则可以传达出稳重、有力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渲染技法,如倒笔渲染、拍仙窄渲染等,来丰富图案的质感和层次感,进一步凸显情感表达。例如,在绘制花朵的图案时,可以通过渲染花瓣的浓淡变化、阴影的处理等方式,表达出花朵的柔美、娇艳和生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来创作独特的图案作品,让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线条和点来构建图案,通过运用鲜明的对比和错落有致的布局来传达情感的张力和动感。在初中美术《图案之美》这个主题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画技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技法,并引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法来准确表达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方式来创作独特的图案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色彩在国画中的特性及其表现方式

2.1 色彩的象征意义

国画中的颜色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决策,它涉及到对事物本身以及情感的表达。[3]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与视觉效果,从而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国画中,红色和黄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喜庆、热情等积极的情感。红色是中国文化中代表幸福、喜庆的颜色,它具有明亮、温暖的特点,常用于绘制节日场景、喜庆的花草等元素。黄色则常被用来表达温暖、光明的情感,它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常用于描绘金黄色的秋天、璀璨的太阳等场景。这些颜色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欢乐、热烈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喜庆和活力。相比之下,蓝色和灰色往往传递出沉静、冷静等冷静的情感。蓝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澈的感觉,常被用于描绘水与天空的场景。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宁静和沉思,表达出安静、冷静的情感。灰色则具有中性、稳重的特点,在国画中常用于描绘山石、古建筑等老旧事物,营造出一种深沉、古朴的情感氛围。这些颜色的运用可以使作品给人以静谧、凝重的感受,让观者感知到思考和内省。当然,并非仅限于这些颜色,国画中还有许多其他颜色可以被运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绿色常被用来描绘自然与生机,给人以清新、活力的感觉;紫色常表示神秘、高贵的情感,常用于描绘山水中遥远的背景或花鸟作品中的花卉;白色常表示空灵、纯洁的情感,常用于描绘云雾、水波等柔和的元素。每个颜色都具有独特的情感含义,对于国画的创作来说,正确运用合适的颜色对于对事物本身以及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综合考虑主题、情感以及对观者的引导与沟通。在选取颜色时,需要明确表达的情感,并选择与之相符合的色彩。例如,在描绘一幅描绘秋天的国画作品时,可以选择黄色、橙色和红色等暖色调来表达秋天的温暖、欢乐和丰收的情感;而如果要描绘夜晚的山水,可以运用蓝色和灰色来表达沉静、宁静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和情感,让他们从感性上认识到颜色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授课、以色彩为基础的练习和创作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不同颜色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在作品创作中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情感。[4]

2.2 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协调

国画中的对比和协调是构建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它们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对比可以通过使用互补色、冷暖色进行实现,而协调则是在不同颜色之间进行和谐搭配,使整个画面更加统一。对比是国画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在选取颜色时,使用互补色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撞效果。互补色即位于彩色光谱中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等。当这些互补色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时,它们会相互显得更加鲜明,并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这样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引起观者的注意。此外,冷暖色的运用也可以达到对比的效果。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给人以冷静、遥远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则传递出温暖、热烈的情感。通过将冷色调与暖色调相对比,可以创造出鲜明的对比效果,突出画面中的主题或情感。

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比与协调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创作、分析经典作品以及进行色彩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对比与协调所带来的不同效果。通过观察、感受和分析实践中取得的结果,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对比与协调的原理和运用技巧,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和创作活动。通过给定特定的主题或情感,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对比和协调方式来设计和完成作品。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比与协调在国画创作中的实际运用,并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2.3 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

明暗构成是国画中色彩特性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通过深浅明暗的变化,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意境。[5]在国画中,明暗的运用是通过墨的浓淡程度和不同的笔触来实现的。通过调节墨的浓度,画家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例如,在山水画中,通过使用深墨和浅墨的交替运用,可以绘制出山峦的起伏和远近的感觉。同时,还可以通过墨的厚薄、清浑与否的差异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和形态。运用墨的深浅明暗能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中事物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运笔技巧。运笔技巧包括线条变化和质感表现。线条变化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粗细、长短、曲直的线条来表达画面中事物的形态和轮廓。例如,在花鸟画中,使用细长的线条来描绘花朵的纹理和茎叶的细节,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同时,通过线条的交错和重叠,也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质感表现则是通过运用不同笔触和墨的质地来表现物体的光滑、粗糙、细腻等特征。通过快速挥洒的笔触可以表现出水流的激烈与柔和,通过干湿墨的变化可以创造出物体表面的光泽和质感。

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对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经典作品和分析实际画家的实践,让学生了解明暗和运笔技巧在国画中的重要性和创作方式。其次,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创作,通过亲身操作展示明暗的构成和不同的运笔技巧,并解释其表达效果和艺术原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练习和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的运用,并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达能力。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是国画中色彩特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合理运用明暗的深浅变化和不同的笔触,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意境。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对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观察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明暗构成和运笔技巧的运用,展现个人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

3 情感与色彩在国画教学中的相互影响与共同表现

在国画教学中,情感和色彩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情感在作品中的表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可以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和观众的感受。情感和色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颜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感联想,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观者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比如,红色往往与热情和活力相关联,而蓝色则与冷静和深远的情感有关。因此,在绘画中,选择适合情感表达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色彩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在创作时选择与主题和情感相符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可以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例如,在描绘大自然的作品中,学生可以使用鲜艳的颜色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使用柔和的色调来表现秋天的沉静和思考。

色彩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通过运用明暗和明度的变化,画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和质感。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通过调节明度的变化可以传达出画面中事物的光影效果和情感变化。同时,运用明度的变化也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不同明暗对比的色彩来表现画面的深远和戏剧性效果,使观者更加有代入感。此外,运笔技巧也是进一步增强作品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出画面中事物的质感和形态,可以使观者更加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和笔触的力度。例如,在描绘山水的作品中,可以使用干湿相间、疏密有致的笔触来表现树木的茂密和山石的凹凸有致,从而传达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宏伟之感。教师在国画教学中可以示范不同的运笔技巧,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这些技巧,以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情感与色彩的关系,并通过实际创作来锻炼学生对情感和色彩的把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经典作品,让学生领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色彩运用技巧和运笔技巧,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情感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4 结语

国画教学中的情感构建和色彩的特性表现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感构建,学生能够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绘画情感表达能力。而色彩的特性表现可以表达景物的氛围和情感,营造画面的层次和结构,强化作品的主题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猜你喜欢

运笔国画颜色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写意青蛙
字钉运笔
国画欣赏
学习书法如何运笔
特殊颜色的水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