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同里的龙文化

2024-01-31刘会生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龙泉寺龙抬头胡同

刘会生

当您走进北京的胡同,可以听到乐器声、鸟鸣声、下棋声、童叟无虑的笑声,那声音让您流连忘返。当然,更让您念念不忘的是胡同背后深厚的人文积淀。适逢龙年,今儿我就和您聊聊胡同里的龙文化。

胡同命名用“龙”字

胡同是北京街巷的总称。它之所以成为代表性名词,就在于它拥有相当的规模,以及作为群体而集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

常言道:“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其中,以动物命名的胡同总计有452条,12生肖中,除了“蛇”外,其余11种动物都进入了北京的胡同街巷地名中。龙以35条位居第四,而前3名的马、羊、牛都是人类须臾都离不开的。而作为人类想象出的神话动物——龙,为何有这么高的地位呢?这不得不提到龙文化。

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大概有三百多件,其他类型的文献更是庞大。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龙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它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而龙文化对六朝古都的北京影响更为深远。含“龙”字的地名,一方面延续着农耕文明中的原始崇拜,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另一方面也深受皇权影响,皇帝所及之处,很多以龙或是天来命名。从永定门至钟鼓楼之间、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被形象地称为龙脉。环绕在其东南西北胡同的名子含“龙”字就成为必然。

南池子大街路西,原名飞虹桥胡同。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飞龙桥胡同,清朝属皇城,此地为明南城龙德殿的一部分,殿后原有飞虹桥,其桥南北有牌楼曰飞虹、曰戴鳌。因龙、虹音讹,胡同得名飞龙桥,今桥已无存。清宣统时称飞龙桥,民国沿称,1949年后称飞龙桥胡同。”

飞龙桥胡同位于东城区西部,东华门街道西。东起于南池子大街,西临劳动人民文化宫,长292米,宽3.2米。在胡同口可遥望红砖黄瓦的太庙,与故宫仅一路之隔。与天安门做邻居,可以说是离天安门最近的一条胡同。用白色石块砌成的飞虹桥,桥栏上精雕龙、狮、蛙、鳖、鱼、虾、海龟等,并凿有水波纹饰,图案甚为壮观。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窖胡同并入,“文革”中一度改称葵花向阳路七条,后恢复原名。

当您来到飞龙桥胡同,所见一片安宁静谧的景象。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短短的距离,却浓缩了老北京传统的胡同韵味。地面和民居外墙用小青砖铺就,门户刷为朱红色。走在胡同内,时宽时窄,偶尔见到胡同口聊天的大爷大妈。徜徉在这里,我感叹:北京胡同里的时光,就在这颇具趣味的京韵京腔声中流逝了。

地处菜市口大街东侧的龙泉胡同。因胡同中的龙泉寺得名。该寺为元代建筑,明成化四年(1468年)改建,清康熙年间重建。寺内原有龙泉井,水味甘甜。1949年以前附近多为菜地、苇坑,仅有几十户居民,此后逐渐形成街巷。1960年寺内建筑拆除改建,1965年邻近的街巷被定名为龙泉胡同。

而在龙泉胡同西侧,有龙爪槐胡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龙爪槐胡同原称龙爪槐,因地原有龙树寺,寺内有古槐,树状似龙爪,称龙爪槐,故寺定名龙树寺。龙树寺周围也因寺内古槐,称为‘龙爪槐’。晚清,龙树寺是文人雅士游览吟咏酬唱之地。”早年这一带空旷荒凉,1949年后渐成居民区,1965年附近街巷定名为龙爪槐胡同。

龙头井街、二龙路、龙须沟路、龙潭路、龙凤里,这一个个以龙命名的胡同街巷名穿越历史,让那拐弯的小路,那高峭的墙,那青苔的石板,那低垂的老梧桐,那盘旋的青瓦,那远望的一线天光充满了更多的人文内涵,为胡同文化增添了浓郁的色彩,凝聚并创造着北京城市的历史记忆。

胡同里的龙民俗

我的父母亲一生中养育了8个孩子,就我一个男孩。俗话说:八亩地一棵苗。母亲生下我后,真是捧在手里怕碎,含在嘴里怕化。他们不仅宠我,还给我认了一个住在东城区腊库胡同的干妈。逢年过节,我都要在父母的带领下,从石景山坐公交车到城里看望干爹干妈。对胡同里的龙文化印象深刻。

走在胡同里,我常看到:有钱人家大宅子的屋脊上都有装饰的走兽,不仅寄托着古人祈求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而且让这些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韵味十足。走兽中的第二位都是龙。民俗专家王涌坚告诉笔者,龙文化源于图腾文化,古代帝王均以龙为自己的象征符号,自称“真龙天子”。在老百姓心目中,龙是一种吉祥的神物,能带来快乐和好运。因而,以龙吻为主要标志的屋脊走兽成为胡同一景。

在胡同中,龙年扎堆生龙子龙女成为一大景观。与干妈家一墙之隔的“准妈妈”王茹在岁末时写下一句:“龙年,迎接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的到来。”自从得知怀孕的消息,等待龙宝宝出生成了全家人“压倒一切”的主题。这个“龙宝宝”天生好动,王茹把手放在一天天鼓起的肚皮上,脸上凝结着等待新生命的喜悦。一家人享受着生龙子、龙女的快乐时光。

胡同里的邻居得知这一好消息,都会前来祝贺。普通百姓住在以龙字命名的胡同里,春节吃龙耳(饺子)、嚼龙鳞(烙饼),用筷子将细如头发丝的龙须面放入嘴中的喜悦,加上元宵节舞龙、耍龙灯带来的欢乐,传统节日过得其乐融融。

龙抬头,抬出一年好兆头。到了农历二月二,过“龙抬头节”又成为胡同的热闹时刻。据说古人根据天象观察,每逢农历二月二日,龙就会从潜伏的狀态中苏醒,出现在地表之上,刚刚崭露头角之时,故这一日被人们称为“龙抬头”。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将这种期盼寄托于“龙”的身上,认为龙抬头是一个纳祥转运的好日子。

到了这一天的清晨,各家腿脚利落的老人都要在5点至7点之间,趁着太阳升起从家中出门到室外,面向东方,深深吸上5口气,让全身充满力气和精神,也就是所谓的“采龙气”;男子都要理发剪龙头。据说:明清更替,清政府下令汉人要剃发留辫,古人为了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就留下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实为“思旧”,可经人讹传变成了“死舅”。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待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大家纷纷赶去理发店修剪头发。

家中的年轻人起来后,要抓上一把粮食虔诚地撒在粮囤最小圈的中间,便被称为“打囤”,以实现“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祈愿在新一年里,一家人富足有余,吃喝不愁。

这一天,小孩儿早晨起来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要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这种“仪式”,我小的时候还赶上了。母亲说:“这一天给龙磕头,将来长大就能仰起头来做人。”

这一天,有的人家起床前,还要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胡同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胡同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到了中午,家家餐桌上都要摆上猪头肉和龙须面。根据传统习俗,人们要吃龙食,猪头肉就是其中之一。古人认为猪是“地龙”,猪头寓意龙头,吃了猪头肉就代表着抬起了龙头,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被卤成酱红色的猪头,吃完也寓意鸿运当头;又细又长的龙须面在龙抬头这日也是传统“龙食”之一,二月二龙抬头食用龙须面,代表“扶龙须”,表达了对龙王的尊重和敬佩之情,并期望龙王可以庇佑全家,保家人平安健康。在龙抬头这天还要吃春饼,一张张又圆又薄的春饼被人们看作“龙鳞”,吃了春饼就代表摸了龙鳞,自然会收获好运。

此外,这天,还要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他面和好后,做成各种小生物,如蜈蚣、蝎子等形状,在饼铛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儿。因为“惊蛰”,不但把龙给惊醒了,也把其他冬眠的虫子给惊醒了。这些虫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所以要“熏一熏”。

老北京胡同的“二月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民俗,那就是“引龙”。怎么引“龙”呢?老北京人是喝井水的,为了用水方便,家家都备有水缸。龙离不开水。水在“五行”当中“主”财。因而,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只有引“龙”进家,一年当中才会有财运。

“二月二”一大早儿,家里的大人要抓几把青灰,从院门口开始往地上撒,一直撒到家里的水缸这儿,算是把“龙”给引到家了。但这还不算完,因“龙”是“地行仙”,您不把它拴住,引进来,它还会跑。

所以,家里的大人还要接着撒青灰。围着水缸撒一圈儿,这叫“回龙”。“龙”让您这么一“回”,就跑不了了。这一年,“龙”在您家就算“住”下了,保您和家人一年风调雨顺,行大运,发大财。您瞧,这是老北京胡同人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作“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沧桑胡同龙历史

1951年2月,话剧《龙须沟》在北京首次上演。《龙须沟》的诞生,缘于当年轰动北京的整治北京下水道。龙须沟在天坛北边,解放前是外城的一条排水明沟,城市污水和雨水都经龙须沟汇集,因为缺乏整治,这里成了北京最大的一条臭水沟,也是北京最大的贫民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修沟,工程预算为693.4万斤小米,约占全市预算支出总额的2.25%。

老舍说:“我就抓住臭沟不放,要达到对人民政府修沟的歌颂。哪怕自己还不成熟,我也要反映它。”为此,刚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深入到北京南城体验生活,据说他当时没有带任何笔记本,只是很随意地和老百姓拉家常,如缝袖口能挣多少钱之类的,在了解了底层民情之后,创作了三幕话剧《龙须沟》。

因为《龙须沟》的巨大影响力,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12月授予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而这一切就发生在皇城边上,天子脚下的现如今城南的龙须沟路。

“二龙路”南起太平桥,北到辟才胡同,您可能在这里找不到一条“龙”,但它却一直敢叫“二龙路”! 据传明末清初时,这里因靠近元代郭守敬开掘的引水工程金水河,曾有积水形成的两个大水坑而得名。水坑有多脏?诗人闻一多在《死水》中曾这样描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过您要就此看低了二龙路,那便是立马被打脸的节奏,因为在清代,这里却吸引来了一家皇亲国戚,给二龙路平添了富贵之气。

二龙路西街及东邻的大木仓胡同,在清代是郑亲王府的地盘。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崇德元年(1636年)以军功封和硕郑亲王,是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享世袭罔替特权。顺治皇帝福临即位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起辅理国政。他死后,顺治帝为之辍朝七日,赐银万两,置守园10户,立碑纪功,称其“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

龙泉胡同位于陶然亭西侧,北邻陶然亭路,南北走向。有记载说:在陶然亭西北面,聚一汪水,叫“野凫潭”,潭的北面有一座大庙,就是龙泉寺。大体位置建在龙泉胡同与龙爪槐胡同之间的一片区域,龙爪槐胡同那处建于一二米高台之上的高墙大房,应该就是龙泉寺的旧址所在,也是龙泉寺留下的唯一宝贵遗存。

龙泉寺建有山门殿、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正殿、方丈院、僧舍、廊庑等建筑。光绪三十二年的1906年,龙泉寺住持心学和道兴和尚在龙泉寺首先创办了孤儿院,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僧立第一初等小学堂,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市立(公立)小学。北京的寺庙多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紧密相连,这里也不例外。

1937年7月赵登禹将军殉国,龙泉寺僧偷偷将遗体收殓,灵柩藏于寺内,直到1946年公祭后起灵下葬。赵登禹女儿赵学芬在《爱国、爱民、爱家的赵登禹将军》一文中回忆:赵登禹牺牲后,由于形势紧迫,随行卫兵临时把他的遗体掩埋在青纱帐中后,向北平方向撤去。

南城龙泉寺方丈闻知赵登禹殉难,出于对抗日爱国将领的敬仰,他便带领4名僧人连夜出城,在大红门附近的高粱地中寻找烈士遗体,经过艰难寻找,终于发现将军浅葬之处,随即抬回寺院,将遗体装殓在一口黑漆棺材里,藏匿在寺中,也不敢标明真实姓名。直到日本投降后,将军的家人经多方寻找,才知道赵登禹将军的尸体隐藏在陶然亭龙泉寺内已经8年了。

如今的京城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即使摩天大楼上遍布的光幕玻璃让人目眩神迷,五彩霓虹包围的城市日日充满着动感和奔放,然而静静伫立在城中央那一片古老的矮房和小巷,却永远不会脫离每一个北京人的记忆。细数我对老北京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胡同中龙的印迹,龙民俗给家家户户带来的欢乐,那龙的传人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励志故事,将激励新一代龙的传人在新时代奋发向上,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阳光灿烂,绚丽辉煌。

猜你喜欢

龙泉寺龙抬头胡同
塞外珍宝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二月二 龙抬头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龙抬头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二月二,龙抬头
龙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