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1-31

大众文艺 2023年2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思想

杨 燕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0)

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服务工作,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的自愿行为即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自愿的,且不获取任何报酬,是大学生实践活动当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公益宣传、环保项目、比赛活动等。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深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可以在认知和行为各个方面促使学生做出正向的选择,让他们能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有用人才。

第一,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大学生了解自我有着很重要的帮助,通过参与活动,大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明白自我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了解自我在这些社会活动里欠缺的实践经验[1]。大学生在志愿活动里,也可以更仔细地去了解社会,增加人生经验,为自己将来真正的步入社会打下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也能让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发生更多的思考,进而不断调整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第二,参加大学生志愿活动能丰富情感,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在志愿活动中,往往都需要大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志愿活动对象的帮助也会给大学生自己带来满足感,让其体会人生中的悲欢,同时也在付出的同时获得正向的情感反馈,获得友谊、关爱等情感能量[2]。参与志愿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信仰。同时,志愿活动还能让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更加热爱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当下的大学生涯里学会用踏实苦干的态度去应对各种挑战,充实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在面对未来时也更加积极主动,自信乐观。

(二)有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大学生为别人做好服务工作,这个过程里,大学生的付出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同时也得到了强烈的认同感,因为自己的付出行为被认可,自己的价值被肯定,这能给予大学生极大的鼓励,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而且,能够把自己多年学习的知识和观点应用于社会,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让他们更愿意投身学习,以充实自我的知识结构,为后续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准备[3]。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很多案例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那些具体生动的志愿活动案例,能引发很多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投身实践活动贡献自我力量的激情,进而会给志愿活动吸引来更多的人才,也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得到拓展。

(三)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统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将内在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等通过外化的各种活动展示出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个体意识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在行为动机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但另一方面,这些内在的思想道德必须通过外在的行为展示出来,而这种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化过程,就必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大学生志愿活动就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实践活动[4]。大学生志愿活动倡导志愿者“奉献”“助人”“友爱”“互助”,是完全无偿的一种行为,它要求志愿者用自己的行为奉献他人,是“利他”的。参与这些活动,能让大学生在行为上养成良好的“利他”习惯,在行为当中能自觉的约束自我,克制自己的私利,并且把原有的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实施,让内在的道德规范真正的转化成为自我的日常行为,从而实现知行统一。

二、以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高等院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在凝聚力、行动力、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手段。不过,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当中,仍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缺乏对志愿精神的忠实与融入;管理上并不科学,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志愿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活动时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等等。因此,在实践当中,高校要找出这些不足之处,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去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5]。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志愿精神,使学生甘于奉献

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爱心、平等有爱、和谐互助、公益利他的凝结,是公众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共事务的内在驱动力,始终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6]。高校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在理论角度融入志愿精神,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让其形成坚定的志愿服务精神,并且把自己的所学所用奉献到志愿活动工作当中。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个平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内容的讲授,要结合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深入的剖析志愿精神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价值有着全面的了解和体会。

其次,在具体的大学生志愿活动当中,高校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正确引导。要派遣相关的领队和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大学生懂得乐于助人、奉献自我的价值,并且在具体的活动里,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比如在公益活动中,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学生应当如何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当发现学生的思想产生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纠正。

最后,教师要多构建大学生自己探讨和思考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的内容对自我的思想、行为进行解构和剖析,以找到不足的地方,并及时地进行修正。例如,当一项志愿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复盘和探讨,通过对自我以及同学在活动当中的表现,来讨论各自在活动当中获得了哪些思想价值。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领悟能力,夯实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并让其社会责任感获得提升。

(二)科学整合社会各层面资源,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

要强化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需要结合社会各层面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让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获得最大化的发挥。

首先,在政策上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不能只是盲目的推进活动,而应当是按照各项法规文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推行相关的志愿活动项目。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志愿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深入的认知,了解志愿者所有的权利以及所应当承担的义务范围,在这个基础之上,高校要对服务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力保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而且,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告诫学生不要私自参与不规范的志愿项目,如果发现项目有违规行为,一定要向教师、高校报告,以避免发生问题。

其次,联合多方资源,创造更多的志愿活动项目机会。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服务于社会的,社会上的各类企业、单位、组织也应当为其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平台。因此,高校要和地方组织、企业等及时沟通,并争取到相关资金、资源,开发更多的志愿活动项目,让大学生有活动可以参加,也让各级组织、单位能获得实惠[7]。

此外,高校还可以把志愿活动项目与高校的课程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再者,与媒体合作做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宣传工作。高校要及时地对学生参与的志愿活动有正向的反馈,一方面,要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考核挂钩,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另一方面,要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塑造先进典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而且宣传的内容也要包括普通志愿者。同时,利用好网络平台发布志愿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报名和参与,以更科学的配置志愿活动资源。

(三)实现志愿主题教育常态化,使志愿服务真正融入大学生内心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服务,并非心血来潮而进行。这就需要将志愿服务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为了使志愿服务真正融入大学生内心,高校就需要从内部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日常主题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志愿主题教育常态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高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教育,可以以月、学期为阶段,组织学生开办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其次,要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以“寻找优秀的志愿者等”“最美志愿者”等为主题开展大型的活动,通过让学生调研、演讲的方式,将志愿者的优秀事迹宣传给更多的学生指导,引发大学生的共鸣,让其能自愿的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最后,要做好主题教育平台的构建。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志愿服务的主题教育内容放到平台上,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8]。

(四)强化志愿活动的内容设计

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活动项目的内容设计,要让大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首先,活动的内容要融入更多大学文化的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这种积极昂扬的大学生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其中蕴含着青年的无穷力量,高校要把志愿活动项目的内容和大学生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多设计一些学生更愿意参加的项目。

其次,活动的设计要立体化和全面化。大学生志愿活动是长久的活动,而并非单次、偶尔性质的活动,项目的内容要具有逻辑性、连贯性,并且要具备一定的深度,让学生能持续地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能通过长期的参与,增加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为之后真正参加工作、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

再者,活动的设计要贴合实际,要更加接地气,不能只是为了学生参与而盲目的设计空中楼阁式的项目活动,要切实地保证活动的内容能为社会和民众带来益处,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志愿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志愿活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一是要具有正向引导的特性,内容要展示社会对于志愿者的认可和肯定,要让大学生明白,志愿者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是伟大而光荣的,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二是要塑造积极向上的优秀志愿者的形象,给大学生以模范指导。模范形象有助于大学生对志愿者角色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所以,主题教育的内容要突出优秀志愿者的形象,他们应当是高大、美丽的,而且内心善良,不忘初心,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三是主题教育内容要更加接地气,要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更深入的关联,让他们了解到,自身的贡献和服务对于班级、学校、社会都有着重要的贡献,要让其从心底去认同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自豪感[9]。

三、结语

以上,笔者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入手,对以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展开了分析和探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大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积极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志愿活动提供平台、做好主题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其能积极地投入到志愿者群体当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为自我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探寻各类实践策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的丰富做好创新。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思想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