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2024-01-31杨秀花马香品
杨秀花 马香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2023年,是我们深入落实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努力践行“两个结合”的关键之年。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贵州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有天然的契合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党政和哲学根基[1]。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地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体现出其民族性、区域性,更有助于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有效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与城镇地区的方式方法明显不同,形式上较单一、内容上较浅显。而思想政治教育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以其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推向实践,在实践中得以检验[2]。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曾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3]为我们提供了理论遵循。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不仅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新的理念、提升新的境界,而且可以使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民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进而提升认识高度,正确把握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及实质[4]。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来说,通过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有温度、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可以不断提高民众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教化作用不断传统给当地民族地区的人们,进一步涵养其精神世界,给其以启迪和激励。通过当地历史人物“邓恩铭”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受教育者从身边故事中感受到浓烈的爱国情怀。通过儒家“仁、礼、孝悌、忠信”、墨家“兼爱”等思想宣讲,强调德育思想与现时社会需要的高度契合,不断培养民族地区农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人积极进取、提高道德修养[5]。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在贵州民族地区,如传统技艺、传统民族节日(“四月八”)、思想文化等。对于苗族人来说,传统的“四月八”是为了纪念古代民族英雄亚努。可以通过四月八节日,利用纪念民族英雄的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人们不忘先人进而上升到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
第一件事是严济慈每年都给熊家送来一袋小苹果,据说是1960年那次送苹果受到师母表扬以后养成的习惯。然而师母表扬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的大背景下,并非师母嗜好小苹果。一番心意熊老夫人不好拒绝,而这样的苹果又实在不好吃,于是就把它们晒干。她喜欢做干花,将晒干的苹果和干花放在一起,用来做装饰,倒显得别有情调。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0~75岁,平均(54.75±12.89)岁;肿瘤位于左侧者7例,位于右侧者5例;肿瘤最大径2.8~12.3 cm,平均(6.02±2.92)c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65~31.77;所有患者中因肉眼血尿就诊者5例,因发热就诊者2例,因腰腹疼痛就诊者3例,例行体检发现肿瘤者3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表现为腰痛及发热;所有CDC患者均依据UICC/AJCC 2010版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3例,Ⅱ期0例,Ⅲ期7例,Ⅳ期2例;最后随访时间2018年3月(表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况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为了更好地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现状,作者利用教育实习期间发放问卷以及对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并选取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重点参考观察对象,共发放281份调查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37份、教师问卷13份,回收280份。同时结合一线中学政治教师进行相关访谈。
博大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精神、鲜明的理想人格,将生动形象的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来,通过名人名言和典故的引用来体现当下所倡导的理念,用邓恩铭“学业不成死不还”激励当地学子刻苦学习,通过宣讲邓恩铭英雄事迹,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自觉将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紧紧联系起来;也可以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品格教育人民,使人民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特殊的自然条件,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发展本地区特色旅游业和农业;也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推荐富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通俗易懂的视频、音频,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较强的契合性。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多处于远离交通沿线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群众对物质的需求迫切,要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性,不断提高贵州民族农村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有两者密切相结合才能提高当地人民的兴趣、才能增强当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6]。
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本情况
多彩贵州,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其少数民族成分仅次于云南和新疆,世居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城乡人口: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 806.62万人,在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整体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并且多居住在农村及远离交通沿线的边远山区。
两者有机融合,有利于启智润心,可为培育农村人民的价值提供精神内核,可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的融入度,进而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也随着转变,对不同文化的选择性呈现较大的包容性。通过调查,发现贵州民族地区,多数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数据显示:79.00%的人认为有比较重要的作用,21.00%的人认为有非常重要作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贵州民族地区发挥的作用上,被调查者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调查数据汇总可知,当地人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贵州民族地区,人们对社会和民族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和团结意识进一步提升,对“四个自信”有了新的认识,丰富当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励当地人民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等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尝试工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
1.融合度不深
2.融合方式方法单一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存在差异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内容以国家政策解释教育为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和渗透有限,在没有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忽略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使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农村地区挖掘力度不足,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指导,只是教育者的个人摸索。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不多,调查数据表明,融入的较少的人数达到73.67%,占了绝大部分。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更趋多元化,生活理念更为不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加多样化。但是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生搬硬套,方法陈旧、创新动力不足仍是主要问题。
3.文化理论储备薄弱
基于贵州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当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数停留在实用技术技能上,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的投入不够,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储备还不足,教育者或者是传播者对其理解还停留在较浅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具体情况结合仍不够明晰,整体对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储备的根基不牢。
(三)具体原因分析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在贵州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还不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多,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人们对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自身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没有更多的理解,诸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无法很好地传承。例如,农村基层干部和基础教育者,在进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多把精力放在抓经济和抓学业上,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上的倾注精力显然不足,重视程度相当不够。
2.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4.多元文化的冲击
疾病确实是训练宝宝勇敢、坚强性格的好时机。在健康状态的生活事件中,还真是很难找到这么好的素材来培养宝宝勇敢、坚强的性格品质。可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父母在宝宝接受治疗的时候悲悲凄凄,甚至眼泪还不时地在眼眶里打着转。父母尚且不勇敢,宝宝怎么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说,《必由之路》是一部非常鲜活的教科书,展现出中国人从昨天怎样走到今天,怎样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
(4)彰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对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论支撑。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借助“结构—位置—性质”三者的神秘关系,可比较顺利地进行元素的推断。同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也决定了相应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而决定了相应物质的用途等。利用这层关系推断(或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高考试题早已层出不穷。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以本专业学科理论为主和教育理论为主,很少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门开设或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研究,此方面的方法和理论基础需自我总结凝练积累经验。同时,在受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限制,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的作用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在民族地区一些乡镇学校系统为教育者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几乎没有、教育队伍的年龄偏大,缺少新鲜的教师力量等。
3.教育者队伍薄弱
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教育中,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以讲授为主,缺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与契合点。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用载体很多,但很少使用,融合手段落后的问题比较明显。当地的教师年龄偏大,课程比较传统,多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主线,多以单调乏味的演讲、宣传等方式,缺乏喜闻乐见的形式,引不起人民群众的兴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然不顺畅。
多元文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当代年轻人更乐于追求新鲜事物,崇拜新鲜事物所带来的享受,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复杂的网络环境会对受教育者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容易形成错误价值观念倾向,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更难发挥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
2.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创新融合内容
有的孩子为了吃糖,会预谋好几个月,然后偷拿家里的两三角钱去敲那么一小块麦芽糖。“敲”是我们对买卖打糖、分割打糖的一个模糊动词。看着卖打糖的人将钢钎刀放到打糖边缘,轻轻地砸一小锤,一块打糖便被分割出来,这时孩子们的眼睛会盯着货郎的手一动不动,心情特别激动。
传统基层并机双层摊铺技术在保障路基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本文通过分析超厚宽幅摊铺施工工艺的技术优势,并结合实际工程总结超厚宽幅摊铺技术施工工艺,然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超厚宽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在路面全幅范围内较均匀,且有效解决上下基层层间黏结不足问题,在车辆荷载作用基层结构内部应力及应变随深度增加呈直线降低趋势,基层结构整体性较好。
(二)创新宣传方式方法
民族地区农村与城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上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己的特征,不能只照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方式,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科学,与民族地区的具体特征和发展变化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改进[7]。如:不再局限于标准的普通话,适当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宣传教育,亲切的语言可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长时间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民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包括网络的宣传、当地的节日庆典、电视电影的宣传。以黔东南州端午节为例,人们在端午节这天要杀鸡敬祖、包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通过讲解节日的来源、组织人民参与包粽子游戏、唱山歌等,颁发有纪念意义的奖品,让人们记住爱国先辈屈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8]。形式多样,做到寓教于乐,让人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
(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国家层面上,要强化师资培训,完善师资培训体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的培养,提高师资管理的层次,培养综合型教师队伍。地方层面,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适当政策倾斜,注入更为新鲜的力量服务于农村基层的教育者,注意完善教育基础设施[9];学校层面,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多学科教师,既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的学校增强教育力量,向外界寻求和招收支教志愿者,可缓解学校教师压力;个体层面,只有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质,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灵用运用。因此,适当开展系统的教师培训,加强教育者政治理论知识的扎实学习,时刻紧跟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和路线政策,结合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四)营造恰当的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基层党建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思想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的认同;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故事、典故等,通过文化墙的设计等形式,组织当地人民或大学生志愿者,把富含教育意义的图画、诗句和名言绘制到墙上,使人民的周围环绕着浓浓的教育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通过举办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人们主动参与其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并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0]。例如接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宣讲活动或者演出,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通过每天早上定时定点的广播播放,让人民群众天天接受熏陶,从而起到促进当地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时光的流转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必将传向世界各地,为人类所利用。通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融合,使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贵州民族力量。
1.2 标本采集 抽取孕妇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装入真空普管中。待自凝后取血清3 000 r/min低温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22°冰箱保存待同批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