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的思考

2024-01-31高诗月洪新颖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4期
关键词:任教学历体育教师

高诗月,洪新颖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近年来,社会对优秀退役军人教师培养计划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势在必行。同时,现阶段中小学的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有利于改善教师的学科结构和性别比例,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优秀退役军人在部队接受严格训练,政治思想端正,执行力强,富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和民族培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优势。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有利于充分发挥军人的社会价值和展现军人的社会地位,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军人队伍。

2022 年6 月14 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旨在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让退役军人走进校园,成为育人园丁。本文主要对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进行相关思考。

1 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的目的

1.1 “双减”政策下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要

“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是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于体育地位的论述。体育是德育和智育的根基所在,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6 ~22 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2020 年6 ~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为19%。面对当前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青少年体质健康要回归到学校体育教育。早些年,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主科的功利化追求,对学生施加课业负担,占用体育课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学生只会读书,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更达不到一定的体育强度,使得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影响学生身体发育。而随着2021 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学业的负担,提升了体育课的地位,让学校、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体育锻炼重视了起来,体育课的落地落实得到了重视。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增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却面临体育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专业能力强、教学能力优的人才进行补充。优秀退役军人,在部队接受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硬,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具有强烈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满足从教资格的退役军人,可以担任好体育教师的角色,进而缓解“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体育师资紧缺的压力。

1.2 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创业就业

服役期间军人为守护祖国边疆,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国家在2018 年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利益。根据我国现有的征兵政策,一般情况下,18 ~22 岁为入伍年龄段,但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社会青年不论是在社会经验还是专业能力方面大都是空白状态,待其回归社会后,知识及专业技能都是影响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因素,因此大多退役军人的综合条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力较弱。基于此,让优秀退役军人利用在部队习得的科学文化知识、护理技能在回归社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继续发光发热,同时要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机会,给予学费减免、转换专业、升学考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让优秀退役军人有更多机会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军人和教师都是受到全社会尊重的身份,军人“舍身报国、捐躯赴难”,将保卫国家重任扛在肩上,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将培养祖国未来背在身上,虽然职责不同,但都心系国家。如今在国家“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让退役军人在中小学任教有利于其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也有利于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难的问题,可谓是两全其美。

1.3 发挥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的优势

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且符合现实需要。优秀退役军人政治信念坚定、使命责任强烈、作风素养过硬,具备体育教师的潜质,是充实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人才。《意见》提出,要发挥好退役军人教师优势,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可以提供施展才能舞台空间,巩固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实施优秀退役军人教师的培养计划,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在教育事业上贡献力量,可以推动实现教育和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爱党爱国红色思想教育深入,有利于拓宽优秀退役军人就业途径,是新时代新形势下解决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优秀退役军人参军的经历赋予其良好的身份象征,独有的思想精神和行为作风,在从事体育教师行业时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带给学生一种阳刚向上的精神。同时,优秀退役军人进校园,也会潜移默化地对教师、家长,以及对校风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将优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精神融入学校教育。

2 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的困境

2.1 从业资格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获得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因此,优秀退役军人要满足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的条件,并通过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资格需要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根据规定,不同学段需要有相应的学历才能达到报考资格,这是优秀退役军人获得从业资格的首道门槛。

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背景下,2021年全国入伍新兵大学生占比超过80%,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占比超过95%,军人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应征入伍。虽然总体学历提升了,但也有一些专业能力强、文化基础薄弱的优秀退役军人因学历不达标而无法报名,即使学历达标,由于缺乏系统的备考导致笔试不通过,或者由于缺少体育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导致面试不通过。随着学校体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应地对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尽管国家颁布政策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但从业资格限制导致优秀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任教的难度增大。

2.2 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限制

关于优秀退役军人任教中小学体育教师,对非体育教育专业的优秀退役军人在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上仍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军队严格的环境使军人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身体素质,但由于环境的差异和资源的限制,常规的军事训练无法获得体育专业技能。例如:篮球、足球、武术等项目的技术运用和教学能力,以及对于不同学段开展不同项目的课堂组织能力。在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教师教授任何一门课,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体育课亦是如此。因此,未经过系统培训且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退役军人并不能达到中小体育教师的标准。同时,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一职业面对的教学对象为6 ~18 岁左右的学生,与优秀退役军人在部队中所接触的人存在很大差异。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组织课堂纪律,使用何种体育教学方法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优秀退役军人转变身份的关键所在。因此,非体育专业的优秀退伍军人缺乏体育技能专业技能,以及体育学科相关知识成为其担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要障碍。

从军人到教师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非大学生军人和非师范专业军人想要完成身份的转变,还需要经过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的转换,加强自身的体育教学专业素养,并通过职业技能考核才能持证上岗,这就需要学校和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对于优秀退役军人的专业培训,使其更好、更快地走上就业岗位。

2.3 就业制度限制

现有教师形式大致可分为5 类:省、市、县(区)教育局统一选拔考试的在编教师;国家政策下的免费师范生和定向师范生教师;各学校根据需求招聘的聘任制教师;学校签订的人力资源公司招聘并派遣到学校的劳务派遣教师;“双减”政策下学校根据特定岗位需求招聘服务教师。这5 类都是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但本质上有很大区别,也就是俗称的“编内”和“编外”教师的区别,在薪资、晋升和稳定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根据现有教师招聘制度,优秀退役军人很难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尤其是在编制内的岗位,主要原因有:(1)就业年龄限制。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的条件之一是年龄在27 岁以下本科学历,或年龄在35 岁以下研究生学历,而一些优秀退役士兵因为在部队服役年限时间长,退役后进行学历提升,导致年龄过大无法满足这一基本条件。(2)学历和专业限制。新时代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公告上严格要求本科或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要求应聘者所学专业为体育相关专业,甚至细化为体育教育,这对于优秀退役军人转型体育教师可谓是难上加难。(3)缺少特殊通道。各省(区、市)学校在招聘时会对高学历、优秀运动员开设人才引进通道,没有专门针对优秀退役军人开设绿色通道或专项名额。基于以上,优秀退役士兵在体育教师应聘时缺乏竞争力和机会。

3 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体育教师的对策

3.1 增加升学教育机会

在升学方面,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优化招生结构,扩大师范类学科“退役大学生士兵”体育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升本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计划,计划名额单列,不与普通招生计划冲突,为优秀退役军人更好地接受升学教育提供机会。同时,各学校应按规定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工作,优先开放师范类体育专业并提供体育专业补习帮助其转专业等。

3.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依托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军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需要就业创业的,可以享受相应扶持政策。优秀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培训有助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自主就业的优秀退役军人可以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定的承训机构免费接受体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其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在原有的技能学习选择上,增加体育教师资格培训,使有一定学历的优秀退役军人能够有机会考取资格证书。同时,制订专项体育教师培养计划,委托当地高校,招收有意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轻优秀退役军人,开展免费专项定制培养,帮助其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考取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等一些教师职业必备的资格证书,以达到体育教师招聘的基本条件。

3.3 开通优秀退役军人绿色通道

随着《意见》的推出,各省、市、县(区)教育部门要联合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为优秀退役军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1)放宽时间限制。可以对优秀退役军人实行先上岗后考证,在原先一年内需取得体育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年的时间期限。针对优秀退役军人大龄的问题,建议各单位在招聘时放宽最大年龄限制。(2)放宽专业限制。对于优秀退役军人的招聘优秀可以减少或取消所学专业的限制。(3)设置定向岗位。每年在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和优秀退役军人时,适当增加市属学校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指标名额,设定专门岗位招聘退役军人,增加公开招聘笔试成绩加分政策。通过退役军人绿色通道,让更多有学历、有实力的优秀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行列,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国防教育更好的发展。

3.4 多部门联动打破瓶颈

各职能部门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优秀退役军人体育教师培养工作,不断探索特色选拔培养模式,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完善地方政府、驻地部队、高校、中小学“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例如,成立退役军人学院,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本硕博师范教育体系,增强他们立德树人的能力,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在教育领域建功立业。此外,筹措专门资金,集中专门编制,率先开展试点工作,为在全国推开这项工作拓展了新渠道。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城市模式”,建议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跟进,学习借鉴先进有益的经验、策略,主动做好政策储备,积极寻求各部门的支持,为工作全面铺开及早谋篇布局。

4 结语

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是一件切实可行的、利教利民利军的好事。由于资格、能力和制度的限制,优秀退役军人难以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师行业。因此,解决优秀退役军人任教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问题是促进其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增加升学教育机会和加强职业技能培是重点,而开通退役军人绿色通道和多部门联动打破瓶颈是促进其任教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关键。在解决优秀退役军人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体育教师紧缺的现状。

猜你喜欢

任教学历体育教师
山西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入校任教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补考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
知识无力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华盖建筑(上):从共同“任教”到“创建”、“执业”的初期阶段(1928—1933)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