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悲剧的思想史研究》简介
2024-01-30
宁波大学包玉刚青年拔尖学者、特聘研究员阳晓伟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 年9 月出版。
公地悲剧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8 年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公地悲剧》——20 世纪后半期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经济人假设和将公地先验式地假定为完全开放进入式公共资源等原因,哈丁式公地悲剧理论未必适合分析现实中的某些公共资源滥用问题。通常认为公地悲剧的根源在于竞用性资源的排他性缺失/不足。于是尽可能多地创建资源的排他性机制,就成为了应对公地悲剧的首选。然而排他性越强,资源使用的效率就越高吗?著名法学家赫勒的研究表明,资源排他性过强会导致现实中某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在哈丁的语境下,资源要么是开放进入式公地,要么是排他性私地。然而在现实使用场合许多资源并非如此泾渭分明,而是两种产权属性兼而有之且平分秋色、互相影响的。哈佛大学史密斯教授据此提出半公地理论。
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基于田野调查,并利用荟萃分析法对公地治理领域的案例进行系统研究证实,即便不借助外界干预或私有化,公地使用者社区也有可能成功走出公地悲剧。该方案被许多学者誉为公共资源,乃至经济社会治理的第三条道路,但是社区自治方案在中国场域下的适用性存在继续探讨的空间。
前人往往只考虑到物品的竞用性和非竞用性,忽视了负竞用性的存在。该书试图证明:使用之于物品造成的未必都是减损性影响,还有可能给被使用之物(如平台)带来增益性影响,即负竞用性。该书批判了对生产和消费做完全二元对立的理解方式,并用生产型消费为负竞用性的存在提供初步解释框架。借助负竞用性,论证了平台类物品的特殊性;如果找准规律充分挖潜负竞用性,有望将公益性平台这类特殊公地治理成“公地喜剧”。
该书不仅对历代先贤关于公地悲剧思想的探索做了系统梳理,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文献参考,为现实中个体理性下的集体非理性行为困境,尤其是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政策启示。该书还有望在基础理论层面对传统公地悲剧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物品分类理论做出边际贡献;负竞用性的提出有望重新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消解消费使用领域必然零/负和博弈的思维定势,走向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享的发展轨道。在奥斯特罗姆社区自治基础上提出的政府引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或许更加契合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