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下综合护理联合温针灸干预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01-30虞美华朱苏生
虞美华,朱苏生
浙江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 杭州 310016
中风又称为卒中,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见㖞僻不遂,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症见多的特点[1]。中风是临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的首位疾病,特征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2]。约75%的中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或肢体功能障碍,日常起居需他人协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3]。所以,探索有效的干预方式改善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温针灸是将艾灸与针灸结合起来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4-5]。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是指通过分析研究对象行为变化期间的心理状态,将针对性较强的行为支持提供给处于不同行为阶段的对象,经诸多措施指引,改变其不良习惯,从而实现人体健康的目标[6]。本研究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下综合护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和《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8]有关中风的诊断标准。症见神识昏蒙、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起病急骤,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 病发多有诱因,未发之前常有先兆症状;好发年龄多在40 岁以上。
1.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通过CT 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病程小于1 年;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伴有肌肉骨骼、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肢体功能障碍史;肺动脉硬化引发的中风;伴有肾、肝、造血、心功能不全。
1.4 一般资料选择2020 年6 月—2022 年1 月浙江康复医院住院诊治的240 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 例。对照组男72 例,女48 例;年龄45~74 岁,平均(61.26±6.33)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5.53±1.61)个月;疾病类型:46 例脑出血,74 例脑梗死。研究组男69 例,女51 例;年龄44~75 岁,平均(61.71±6.47)岁;病程1~9 个月,平均(5.73±1.69)个月;疾病类型:47 例脑出血,73 例脑梗死。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干预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①康复治疗包括肌肉牵伸、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功能训练、按摩治疗、运动功能训练等。肌肉牵伸:使患者保持坐位,分别牵引放松患侧旋前圆肌、指屈肌、腕屈肌、肱二头肌,每次5 min,每组5 次,每天4 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功能训练:主要对肩肘伸屈、前臂旋前旋后、腕背伸、坐起、站立、翻身、行走等项目进行训练,每次30 min,每天1 次。按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每次30 min,每天1 次。②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
2.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综合护理联合温针灸干预。
2.2.1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综合护理①意向前阶段:病人住院之后,尽量全面的收集病人的基本资料及疾病状况,以便准确判断病人的经济水平、病情、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同时详细介绍住院制度与科室环境,发放治疗与护理中风的宣传册。②意向阶段:责任护士每天同病人交流,并进行健康宣教,每天沟通3~20 min,对于病人出现的不良情绪应努力安抚,劝导病人乐观面对疾病及疾病对生活造成的困扰,同时重视病人主要不良情绪及压力,确保病人错误、片面的疾病相关认知及时被纠正。③准备阶段:设计中风自我护理手册,内容主要有心理疏导方法、服药提醒、饮食计划、作息建议、运动方案,同时嘱病人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指导病人家属实施居家护理,并监督病人完成自我日常护理。④行动阶段:出院之前,下发中风自我护理手册,建立中风微信交流群及公众号,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为解答疑惑、病友交流提供平台,每月举办1 次中风联谊会,通过电话、回访单等方式做好随访工作。⑤维持阶段:帮助病人纠正护理不当行为,同时逐渐巩固强化,对病人的服药、饮食、运动等状况进行严格监管,若病人存在行为不当的状况时,应及时纠正。
2.2.2 温针灸取穴:悬钟、足三里为主穴;加减:乏力懒言、自汗或无汗、肢体困重、便溏、纳差、腹满、脉细弱者加关元、血海;苔紫暗、头身刺痛、脉濡者加两侧血海;盗汗出、五心烦热、舌红、苔干黄燥者加两侧太溪。操作方法:患者保持卧位,75%乙醇消毒各穴位之后,依据部位选择合适的进针深度及角度,快速进针0.8~1.2 寸(以能支撑艾条段为宜),得气之后,选择平补平泻手法捻转2 min,针留置30 min;期间将艾炷插入针尾,点燃艾炷下段,使患者出现灼热感,每个穴位艾灸2 炷,放硬纸板于艾条下,避免烫伤患者,艾炷燃尽之后将灰烬去除。每天1 次。
2 组疗程均为21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遵医行为。选择浙江康复医院康复科自行编制的遵医行为量表评估患者的饮食、服药、情绪管理、运动4 个维度的遵医行为状况,分数越高提示遵医行为依从性越高。②认知功能。选择临床记忆量表记忆商(MQ)评分[9]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10]评分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功能越佳。③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偏瘫、误吸、跌倒、非计划性拔管等发生情况。④生活质量。经中文版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11]从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角色3 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量表有20 个条目,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3.2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4.1 2 组遵医行为比较见表1。干预后,研究组遵医行为量表中饮食、服药、情绪管理、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 组遵医行为比较()分
表1 2 组遵医行为比较()分
?
4.2 2 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见表2。干预前,2 组MQ、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MQ、MMSE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MQ、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表2 2 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3 2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研究组偏瘫、误吸、跌倒、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别为0、3.33%、4.17%、5.83%,对照组分别为10.00%、15.83%、20.83%、20.83%,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4.4 2 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干预前,2 组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角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2 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5 讨论
中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数病人都合并程度不同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症状为一组较为复杂的症候群,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阴阳失衡、气虚血瘀,故治疗多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为主[12]。温针灸又称针柄灸,于留针期间,捻裹艾条在针柄上燃烧,经针体传导热力于穴位,并通过艾条燃烧熏灼、温熨体表穴位,融合了针刺和灸法双重作用,发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功效。本次治疗所选穴位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有疏利肝胆、通经止痛、益髓补肾、舒筋活络的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通经活络、和胃健脾、通腑化痰、扶正祛邪的作用;关元属任脉,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具有温经散寒、温中通阳、活血通络的功效;血海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补血、调经统血、行血活血等功效;太溪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诸穴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相关研究显示,艾灸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13];而燃烧艾灸产生的甲醇提取物可发挥清除自由基作用,使产生的抗氧化物经过灸热渗入人体从而发挥治疗作用[14]。
行为转变理论又叫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其将个体行为分为不同的阶段,包含意向前、意向、准备、行动及维持阶段,于开展期间按照研究对象的当前需求及行为特点,逐渐改进策略,从而转变个体行为[15-16]。本研究中,行为转变干预的第1 阶段即意向前阶段,以收集中风患者一般资料为主,进而对病情、治疗难点、患者性格特征进行评估,为持续干预奠定基础;第2 阶段即意向阶段,加强护理人员同病人间的交流,对病人在干预期间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同时协助其保持乐观、自信的治疗态度;第3 阶段即准备阶段,通过设计中风干预手册,同时协助病人熟练掌握护理技巧,使病人的疾病知晓率及自护能力有效提高;第4 阶段即行动阶段,通过下发自护手册、成立微信交流群与公众号、开展联欢会等方法,给中风病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及医疗支持,协助病人建立与病情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5 阶段即巩固阶段,通过干预手段改进、问题分析及严格监督,使病人的自护能力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量表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MQ、MMSE 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给予综合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