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4-01-30张跃
张跃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科研处,重庆 401120)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民办高校的办学重心已从规模化扩张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但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师资队伍治理的长期缺失,导致其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就显得极为迫切。
1 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1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1.1 职称结构不合理健康的师资队伍应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职称结构,才能在满足其教学和科研需求的同时,为中低职称的年轻教师提供发展机会。以重庆市为例,目前重庆市共有24所民办高校,其中中、低职称教师占比约为49%,远高于公办院校;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约为35%,低于公办院校,且双师型、技能型教师数量较少,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1.1.2 学历结构不合理 目前,重庆市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以学士和硕士学位为主,分别占教师队伍的49%和46%,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总人数的5%。相比之下,公办学校教师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比例则为42%、39%和19%。其原因在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形式较为特殊,相比公办高校而言普遍缺乏竞争力,导致民办高校的师资通常以学士和硕士学位教师为主,对博士学位教师及其他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办学质量。
1.1.3 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民办高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有招聘应届毕业生、教师调配校外单位、返聘公办高校退休教师、聘请兼职教师和校内外非教师转岗五个渠道。虽然受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办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的教师来源渠道比例有较大差异,但总体而言,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比例明显高于公办高校。以重庆市为例,民办高校的专、兼职教师比例大约为6∶4,而公办高校比例则为9∶1,可见民办高校有大量随意性和流动性的兼职教师,不利于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建设[1]。
1.2 教师科研水平偏低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办高校逐渐从传统的规模式发展转向了内涵式发展,而科研能力则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标志。但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论文产出大多为普通教育期刊,很少收录到北大核心、CSSCI等核心期刊,且研究课题大多为省级以下级别,缺少具有高科研价值的国家级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少,缺乏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难以有效开展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1.3 自主发展能力不足
高校教师的自主发展程度会深刻影响其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失率较高,人才“断层”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学校存在缺少专业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加上民办高校通常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教师的工作内容较多,工作负担较重,缺乏进修和学习机会,且企业作为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教育主体,往往不愿意分担师资队伍建设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如培训时间、培训开销、薪资待遇等,也会导致教师的自主发展内驱力不足,不利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2 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问题归因
2.1 政策实施:政策法规落实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平等仅限于法律地位名义层面,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因现实阻力而出现不平等现象。其原因在于,民办高校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则是“企业化的员工”,民办高校在法人制度、财会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导致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加上近年来我国为推动高等教育的精细化转型,进一步提高了对公办院校的扶持力度,使以学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民办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2.2 组织建设:制度环境缺乏活力
民办高校的内部组织环境,主要受到组织文化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组织文化决定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品质,制度建设则能为组织文化的形成提供保障和指引。根据乔治·斯特恩等针对教育领域提出的组织气候指标,发展内驱力越强的学校越倾向于给予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而越强调规章制度和行为控制的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发展和成长机会越少。换言之,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必须以满足其智力、认知和社交情感需要为手段,通过给予其自由空间来满足教师的自我动机需要[2]。但就目前而言,民办高校以利益为核心驱动的办学初衷,使其往往倾向于采取科层制组织模式,强调通过基于秩序和控制的行政权力来强化组织管理。缺乏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照,导致民办高校大多缺少自由的学术氛围,难以构建科学、高效、公平、规范的人才选拔、培养、应用和保障机制,并最终影响了民办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力。
3 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纾解
3.1 政府层面:强化制度创新,落实政策支持
纾解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落实问题,应聚焦于制度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制度非均衡问题[3]。首先,应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办法,全面审核民办教育相关的歧视政策,并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民办和公办高校教师的平等地位,通过完善教师流动政策,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民办高校的人才吸引力。其次,应建立民办高校财政资助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福利保障和就业保障。设立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成本的专项补助机制,对建立年金制或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用的民办高校提供资金补助。最后,应开展教师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对于定位为应用型院校的民办高校,在职称评审上要将评审重点从论文产出转向成果转化,并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开展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培训工作。
3.2 组织层面:加强制度建设,激活内源动力
在组织建设层面上,民办高校需要加强组织文化和制度建设,从而激活自身发展的内源动力[4]。第一,要明确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理念。即从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出发,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目标、以人本思想为基本原则,建立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第二,要规范教师选聘标准和选聘流程。通过面试、笔试、试讲和性格测试,多方面考察应聘者的综合能力,确保应聘教师的品格、素养、知识、能力符合学校要求,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与学校保持一致。第三,要积极完善人才引进制度。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和中介的联系,不断拓宽优秀人才的招聘渠道,同时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优惠政策,使其能在房产购置、科研经费、职位晋升、子女入学、养老保险等方面得到特殊优惠,从而增强民办高校的人才吸引能力,推动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第四,应根据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的整体诉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方案,为教师提供包括入职教育、师德师风、教学方法等多元化的培训内容,并开展外派实践、在岗实习、集中进修、出国学习等一系列培训举措,从而通过教师培训加强本校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带头人的建设。第五,应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综合职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人才评估体系。职位管理侧重通过职位设置和任职资格评估,为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提出标准和目标要求,绩效考核则强调评价教师的实际表现,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薪资待遇、职位晋升对接,从而强化对教师的引导约束和激励竞争。第六,应建立以“优劳优酬”为原则的分配机制,不断探索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等新的分配方法,同时以吸引和激励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确定分配标准、设计分配体系,确保学校资金能够持续性地向高绩效、高贡献的人才倾斜。同时要加强养老、医疗、住房、生育等方面的福利制度建设,在满足教职员工基本社保需求的基础上,不断缩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福利差距。
4 产教融合下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4.1 “政府+行业组织+市场”:基于校企合作的师资培训机制
4.1.1 政府核心驱动 受限于企业和高校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且校企合作的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也不够完善。因此,民办高校依托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基于地方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师资培训机制,结合重庆市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政策制度,拟定聚焦地方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师资培训体系,从而为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1.2 行业组织核心驱动 行业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在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其信息优势,通过真实反馈行业、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发展趋势,弥补民办高校的信息获取滞后性问题。为此,民办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深化与行业组织的战略合作,扩大资金投入以确保每个专业有2~3个密切合作企业,同时要求各专业设置校外专家占40%以上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不定期监督评议和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使教师能在与业内专家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为重庆市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提供助力。
4.1.3 市场核心驱动 民办高校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根源在于增强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低端制造产业的外迁也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缺口。因此,民办高校不能局限于既有经验和调研成果,而是要紧随市场环境变化,通过政策建设和资金扶持鼓励教师参与市场调研,在增强其应用性技能的同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进而为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参考。
4.2 “利益+文化+资源”:基于利益共同体的师资建设参与机制
产教融合下的利益共同体,是以共同利益和价值愿景为准绳,由民办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的实体联盟[5]。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民办高校师资建设参与机制,应以利益互补为核心、以文化共融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纽带,通过与重庆市各大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以凝聚集体文化构筑共同的价值愿景,充分发挥产业链和教育链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来提高民办高校师资培养质量,进而完善技术开发和生产性实践的参与机制,实现产业链和教育链的合作共赢[6]。无论民办高校采取何种校企合作模式,都需要坚持利益互补、文化共荣和资源共享,才能建立起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7]。
4.3 “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综合性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平台
民办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必须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突破和创新,立足于三种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并建立课程教学研究、校内实践、企业实训、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六大平台[8]。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架构
在教学研究平台建设上,首先应建立“双带头人”制度,由理论和实践教育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校内学科带头人,负责理论教育和应用技术研究指导等工作;由校外聘请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学科带头人,负责实践教学指导和校外实习等工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指导、青年教师培训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各项工作,并建立形式多样化、课程模块化、组织生动化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从而推动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融合。
在校内实践平台建设上,民办高校应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并通过开发实训课程、聘请兼职教师,以实验室为支点开展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工作,进而建立“教学实践+师资培训”的双渠道教师培训体系。同时应依托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立足于教育规划和共同愿景,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9]。该合作应以企业提供的实训项目为训练内容,在提供实训机会的同时,将项目产出用于企业在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可有效激发企业的投入热情。
在企业实训平台建设上,民办高校需要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师资培训基地,每年提供一定的进修名额,以挂职实习的方式派遣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行业的发展态势,并在实训结束后,以教研室会议的方式分享见解、共同学习,从而培养出兼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行业经验的应用型教师。
在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建设上,应加大优势专业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力度。应用性技术研究是专业建设的先导,能够直观反馈出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民办高校应鼓励教师在授课之余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同时与企业联合申报符合市场需求、契合产业发展的科研课题,让教师深入企业获取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而为研究项目提供资料支持。
在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上,鼓励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并给予其配套政策支持,通过完善效益分配机制,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同时鼓励教师对重庆市各行业展开深入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服务于政府的决策管理,从而发挥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上,民办高校应大力推进多层次、跨学科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让教师能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掌握多种教育方法,并跟踪前沿应用性技术开发成果,依托产教融合的发展战略,突破民办高校面临的师资瓶颈问题,同时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承担起民办高校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5 结语
立足于产教融合推动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政策实施和组织建设落实政策支持、激活内源动力,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市场”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及“利益+文化+资源”的利益共同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涵盖教育理论研究、校内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等子平台的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可有效培养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而通过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