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性的刻画和探索出发(评论)

2024-01-30远人

椰城 2023年12期
关键词:藤壶惠子人性

◎远人

大凡小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依靠情节取胜,一类以描写人性见长。二者相比,总是描写人性的小说更能吸引读者,这也是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的根本分野。黄惠子的这个短篇不以情节取胜,尽管小说首先会需要情节,但黄惠子的《藤壶》显然不是为情节而追求情节的小说,而是利用情节深入到人性的深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时感受一股内在的冲击。

所谓深入人性,也就是在小说的情节之下,作者展现出一种更耐人寻味、更撼动人心、更具普遍性和隐蔽性的复杂心理。这些心理并不属于哪个个人,而是在一个并不公开和被他人揭示的领域中令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地感同身受。

但严肃小说也不能就依此等同于心理小说。纯粹的心理小说更像与读者展开智力博弈,它有阅读上的快感,但很难吸引读者去反复品味。黄惠子的《藤壶》具有令人反复品味的要素,就因为她对人性的刻画到了一个不寻常的高度。

不以情节取胜,其实就意味情节简单,《藤壶》的情节毫不复杂,很像是作者信手拈来。小说主人公是在某文学杂志社做编辑的吕晴晴。理所当然的是,作为杂志社编辑,吕晴晴不可避免地会与作者发生往来,哪怕这种往来局限在邮箱中的稿来信往。作者强调了一点,吕晴晴是富于责任感的编辑,生怕漏掉哪个作者的好稿而每稿必看,同时被强调的还有,吕晴晴是杂志社的散文编辑,不论散文的种类如何繁复,终究还是像三毛说过的那样,“散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意思是多数散文不过是作者在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要不就是对某个历史或生活现象进行个人性较强的抒发。因此散文编辑相对于小说编辑而言,会有比较单纯的一面。最起码,小说比散文复杂,前者的容量更大,表现的事物也更多。

这篇小说的转折是吕晴晴的一个叫何行的散文作者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而且,何行告诉吕晴晴,他(她) 想写的第一篇小说名叫《藤壶》。就黄惠子的这篇小说而言,自身的小说名又是小说中何行的小说名,该手法并非黄惠子独创,但它在这里产生了某种专属小说的魅力。

何行的小说名引起了吕晴晴的兴趣,她特意查询了“藤壶”究竟是什么,结果使她“本能感到生理不适”。这是极具深意的一笔,也似乎是整篇小说的伏笔。因为“她想象藤壶根须在雄蟹内脏、大脑蔓延,吸收养料,取而代之,雄蟹虚弱地产下藤壶卵,陶醉在成为母亲的幻觉中,疲惫而喜悦,不知自身已消耗成一副空壳”。

从这里开始,读者才跟着小说进入吕晴晴的生活。就小说而言,黄惠子已经在一开始就安排了吕晴晴丈夫钟义的出场。

钟义在整篇小说中的第一句话以“我是为你好”结束。这句话看似平常,在小说的展开中却让读者发现,这其实是钟义为掩盖自己内心活动的一句核心之言。甚至,他与吕晴晴的婚姻就掩盖在“我是为你好”这句话的下面。因为“我是为你好”,钟义对吕晴晴的工作从未抱以真正的关心,他的每句话都在表面上有逻辑的勾连,譬如他不喜欢吕晴晴与那些他无从认识的作者发生往来,就劝妻子“少跟那些作者往来,现在作者就知道无病呻吟,整一堆自以为是的文字,写出来没人看,自己活得拧巴,还老觉得别人不懂自己,你说我分析得对不对”。这些话的确富于逻辑,也不无很现实的一面,钟义恰恰就在这些很现实的一面中展开他的逻辑性劝诫。人往往容易屈服于逻辑。因为逻辑从来不是用于反驳,而恰恰是充当反驳的工具。

钟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呢?从他所有的谈话来看,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甚至温情脉脉的一面,但他总会不经意地提及自己的“前女友”,似乎一点不觉得会对吕晴晴产生看不见的伤害,因为他总会貌似大度地以“你不会生气吧,大度点,这有什么好介意,我不是都跟你结婚了么”的话来营造夫妻间可以无话不谈和相敬如宾的感觉。但究其根,是因为吕晴晴在嫁给钟义之前,有过和前男友上床的经历。钟义似乎对此并不介意,但总又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让读者发现他的内心其实充满着介意。吕晴晴或许能体会到丈夫的介意,但丈夫又时时表现出一股他并不具备的大度,这就是掩藏在钟义一类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翻滚。

为了寻求平衡,钟义在微信上和其他女人不无暧昧,但即便吕晴晴发现,也很奇异的保持沉默。这同样是微妙的人性在发生作用。在夫妻间,钟义的表面大度和吕晴晴内心感觉自己曾经失身的苦痛就成为他们手指碰触到窗户纸,但谁又不愿意捅破的深层面对。所以从钟义的种种行为和种种话语来看,他对妻子有种特别的在乎,但在读者那里,产生的却是钟义只对自己保持了全部感情。他对吕晴晴的感情无不流于无可反驳的表面,包括一步步将吕晴晴的朋友圈全部关闭等等。这些表面掩盖了深层,但旁观者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就连吕晴晴的母亲也在女儿流产后的床边认为,“凭良心讲,你找着钟义,是福分。像他这么好的,上哪找去。这不是我一人说,你小姨也说过。那次在她家吃饭,钟义给你夹菜,不小心夹了点鸭血,你一吃马上吐出来,抓起一个空的高脚杯,朝他头上敲一下,怪他明知道你不吃,还不注意。你小姨看在眼里,后来跟我说,晴晴平时挺温和,其实心里有什么,嘴上不说,也就在钟义跟前,她还发发小脾气。还有,我住你们家那段时间,小区里那些牌友,都羡慕我找了个好女婿。我说你啊,别再任性了。”

对吕晴晴来说,也想要全力以赴地配合丈夫“我是为你好”的种种行为。至少,她接受钟义对她的种种表面温和实则内在不无冷酷的行为,但她终究能体会丈夫自私和冷酷的内心,乃至宁愿撒谎单位开会也不愿回家吃饭。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家庭是每个人都必须回归的场所,这也就导致最后吕晴晴因为钟义在背后的一句呼喊而失足跌下楼梯,导致最终流产。

小说最意味深长的是,吕晴晴和钟义究竟想不想要这个孩子?在钟义那里,始终占据着道德高地,在吕晴晴那里,日复一日地感到自己的生活找不到出口。这种内在的折磨最难令人忍受。难忍受的迟早会到边界。所以,黄惠子这篇小说对某种人性的追踪刻画堪为鞭辟入里,尤其她的小说手法异常娴熟,那个从未出场的《藤壶》作者何行最后成为吕晴晴最为渴望的对象,原因不外乎何行在自己的小说创作和与吕晴晴沟通的过程中,令吕晴晴明白自己的生活“被消耗成一副空壳”的真相。

而生活的所有真相,都是因为人性的存在和如何去接受它的考验。

猜你喜欢

藤壶惠子人性
藤壶——密集恐惧者慎入!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可乐
选住处,藤壶比人更挑剔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郑合惠子:率真Lady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