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024-01-30李春燕
李春燕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从我国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看,创新教育是大多数民办高校在认知层面偏差最大,在资源和基础方面最薄弱,在执行层面阻力最多的难点问题。[1]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了“破除思维枷锁—拓展认知边界—塑造创新人格”的三段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一、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破除学生的思维枷锁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有创新潜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取得创新性成就的人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却与创新无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们头脑中,有许多阻碍创新的思维枷锁,如惯性思维、点状思维和从众思维,这些思维枷锁或让人对创新机会视而不见、望而却步,或让人在做事过程中因思维的守旧、片面而无法创新。[2]因此,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首先破除学生头脑中这些阻碍创新的思维枷锁。
(一)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破除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影响
惯性思维指人们倾向于沿用已有思维模式去看问题,暂时排除其他潜在思路,这属于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方式源自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大脑倾向利用已经形成的神经路径和模式去理解新信息,以减少认知处理的负荷。但是,过度依赖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也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的不同方面,忽略可能存在的更好解决方案。[3]人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但会形成一些做事的经验,而且会形成运用这些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虽然能让人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少走弯路,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但是当人面临新情况和新任务时,它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其突出表现在:
(1)惯性思维会让人做出错误选择。人的选择通常都是根据事先建立的联系做出的,如果这样的联系是错误的,或者当前的背景与之前建立的联系有出入,人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2)惯性思维会让人无法适应新变化。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于变化,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新鲜事物被创造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凭经验做事的人便很难生存,因为老办法已经无法解决新问题。(3)惯性思维会阻碍人的发展。由习惯性思维产生的成功经验,会在无形中成为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参照。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成功经验就会成为其发展的束缚。
面对惯性思维阻碍学生创新的问题,我们的对策是: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先让学生了解人脑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知晓惯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方式,并通过针对性思维训练,学会有意识规避惯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师资虽然学历层次偏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较多的特点,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骨干教师培训”,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破除点状思维对学生的影响
点状思维是一种过分注重细节而忽略整体的思维方式,容易形成“看不见森林,只见树木”的认知定势。这种思维方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经常会对某类人或事物产生固定而笼统的印象,形成所谓的“刻板印象”。例如,“长沙姑娘不可交,面似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等语句,都反映出人们根据有限经验对地域人群产生的刻板看法。形成这类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大脑处理复杂信息时倾向采用简化和分类的方式。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简化印象,而没有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就很容易产生错误认知。[2]点状思维的弊端是:
(1)点状思维会让人视野狭窄。具有点状思维的人就像井底之蛙,既看不到头顶之外的天,也不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所以总是自以为是、主观片面和目光短浅。(2)点状思维会让人以偏概全。具有点状思维的人,看到的虽然只是事物的一个部分,但却总是由部分推知全部,并自以为看到的是全部。(3)点状思维会让人做出错误选择。点状思维造成的视野狭隘和以偏概全,会让人形成错误的判断并做出错误的选择。
为了破除点状思维对学生创新的阻碍,我们一方面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类课程、讲座和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点状思维的危害和克服点状思维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融合创新教育并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学专业领域的典型现象和实践性问题,并逐渐学会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和创新性解决问题。
(三)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破除从众思维对学生的影响
从众思维是一种群体行为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心理现象,当个体处在某种外部环境或压力下,为迎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做法,其知觉和判断会不经意或被动表现出符合大众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和依从心理。[2]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例如,当获知一个产品已经获得许多人的选择时,更多的人就会加入购买。从众思维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1)从众的思维会淹没少数人的观点。从众思维及其导致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很容易淹没少数人的观点。历史上许多创新性观点,起初都是少数人提出,不被多数人认同。(2)从众思维可使个人因“匿名性”而我行我素。当群体意见高度一致时,个人会因感觉不为大众所注意而肆无忌惮。(3)从众思维会扼杀创新的勇气。创新意味不同凡响,但在从众思维导致的求同文化中,人会因害怕被孤立而不敢创新,宁愿做一个明哲保身的普通人。
从众思维是大多数人都很难避免的事情。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在考虑他人态度的基础上,去决定自己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此,我们一方面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从众思维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民办高校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勇闯新路的办学历史,以及融合创新教育的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在专业知识产生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独立思考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
二、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
大脑内在存有一套算法系统,该系统由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按照特定逻辑关系构成,它是个体从出生至今在环境影响和自我意识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以说,这套算法就是人的认知结构,它阐明了人的一切行为背后的内在逻辑,而人的外在行为也印证了认知结构的存在。[4]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个体都有各自的认知边界,这既决定认知水平,也左右着人生轨迹和事业发展。那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来拓展学生认知边界呢?
(一)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理解认知边界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由于受时间空间、社会环境、个人兴趣、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明显的个人认知边界。而人的认知边界一旦形成,不但会决定其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而且会决定其眼光、格局和选择倾向,进而影响其人生发展。[5]
人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和选择,永远不可能超过自己的认知边界。正如当我们与学生探讨其职业发展时,即使我们立足自身专业,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看似中肯的建议,但学生们却常常我行我素,丝毫不听从建议。其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对问题的认知和界定都有自身的边界和限制,这决定了他们能够接受哪些看法,对哪些建议视而不见。当那些建议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知边界,他们就难以听进去。
《认知突围》中有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本质上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二是格局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下层没法看清上层的世界。而在通常情况下,只有拥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善于打破常规,用更宏观的眼光看待问题。而要提升人生格局,就要提高认知能力。因为改变认知层次的根本,在于能否认知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能否从繁茂芜杂的信息中,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寻找出事物核心的运行原理和规律。[4]
因此,要想培养创新人才,我们不但要帮助学生破除其头脑中的思维枷锁,而且要帮助其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具体做法是:通过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让学生了解认知边界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方式;通过融入创新的应用型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认知边界对个人专业发展的影响。
(二)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识别认知边界
从认知过程来看,人脑就像一台CPU,其信息处理能力再强,也需足够的信息输入,以及足够高的反思频度,才能做出恰当判断。因此,识别一个人认知边界的简单办法,就是看其认知态度和所拥有知识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认知一旦形成,就会有意无意捕捉那些与我们心智模式和观点一致的东西。而那些与我们的认知相左或矛盾的东西,因为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就会自动被我们的选择系统屏蔽掉。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习惯性防卫”,其具体表现是:当我们遇到自己的观点被某人质疑时,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于是就条件反射选择与其对着干。[6]
因此,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边界。此外结合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与创新教育融合的专业知识传授,以及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案例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探索,让学生明白不能指望在导致问题发生的层次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升维思考、降维攻击”才能有效解决问题。[7]
(三)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边界
美国百森学院的教育实践表明,打破个人认知的边界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陌生且变换的环境——这是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的多棱镜;二是全新且多样的观念——这是打破已有观念和认知边界的锤子;三是系统的思维方式训练——这是拓展认知边界的指南针。[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观过真实的世界,才有形成世界观的前提。拓展认知边界,需要置身陌生多变的环境,丰富生活阅历。这能让我们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接触新的观念也可冲击原有认知,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人都倾向于维护既有观念,这是难以跨越的障碍。而新观念带来的认知冲突,可助我们突破这一障碍。学习新观念时,仍需开放包容的思维。
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根本方式。为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我们不但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而且特别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和从不同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对专业学习主题和专业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设计。
三、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不但曲折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古今中外创新者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从事这种艰苦的劳动,不但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需要具有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者特有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也是创新者创新成功的有力支撑。[2]
(一)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了解创新人格的特征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特征,它由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要素构成。关于创新者人格特征的研究很多,其中以罗杰斯和斯腾伯格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的研究表明,卓越的创新者至少具有下列特征:(1)能接受一切经验;(2)自我与经验和谐一致;(3)个性因素都发挥作用;(4)有自由感;(5)具有高创造性;(6)与他人和睦相处。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的研究表明,卓越的创新者应具有下列主要特质:(1)去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2)不顺从别人;(3)不按常理出牌;(4)质疑社会规范、道德和假设;(5)愿意表明立场。
基于对以往创新人格的研究,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课程和创新活动,让学生了解创新人格对创新实践的影响;二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通过真实的案例和项目帮助学生理解创新人格的特征。[8]
(二)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创新人格的作用
在人的学习和事业发展中,虽然智力因素看似具有更直接的作用,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人格因素,却起着更大和更加决定性的作用。对具体的创新活动而言,创新人格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2]
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目标导向的行动,而目标又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是人终身追求的东西,表现为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等。近期目标是人在短期内所追求的东西或要解决的问题,如加薪、升职和表扬、奖励等,它能对人近期的工作、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创新是极具挑战性劳动,它需要凝聚全部力量集中到一点上去突破。因此,能否最大限度集中注意力,也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通过自我调节系统,抑制头脑中的各种杂乱活动,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所从事的创新活动之中。
创新过程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持续自我激励。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者人格特征中强烈的成就动机、强大的自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等,将对创新者不断产生自我激励作用。
鉴于创新活动的上述特征,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通过融入专业的创新课程和融入创新的专业课程,揭示创新人格在科技发明、社会创新和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省检视自己的人格特征,找到自己与创新者的差距。
(三)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进行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的作用虽然毋庸置疑,但创新人格的塑造却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虽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在积极倡导创新教育。但是迄今为止,创新人格的塑造主要还是要靠创新者自己。相关研究表明,在创新人格的自我塑造过程中,如下人格特征具有基础性作用。[9]
一是追求卓越的成就动机。动机是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而动机的形成则根植于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通常,人各层次的需要都能激发创新动机,但高层次需要所激发的创新动机往往更为强烈。
二是自信独立的个性特征。自信独立是创新人才的关键心理品质。此类人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见解充满自信,不因外界压力轻易动摇。在生活工作中,他们能跳出既有经验的束缚,不依赖任何权威观念,而是坚定自信地持续创新实践,展现对创新的自信、果断和坚持。
三是果断坚韧的意志品质。创新机会转瞬即逝,需要创新者果断抓住;创新过程极为艰辛,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支撑。像爱迪生为发明电灯进行上百次实验,弗莱明研究抗菌药物辛勤15 年,都展现出创新者的果断与坚持。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我们在专业课程中通过融入创新的项目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和调节,让自己的各种需求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因低层次需求的畸形膨胀,导致无暇追求向往创新、追求卓越的高层次需要。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科学的结构设计,也需要与之相配合的运行机制建设。[10]我们在民办高校的三段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上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教育融合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我们将通过不断反思实践,深入探索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之道,以期为民办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