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简讯
2024-01-29孙烈,李昕
为进一步推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学术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带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与该学会的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研究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科技与经济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按拼音排序),并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和兵器史研究会,于2023年7月20日—23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
论坛吸引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博机构等40余家单位的近200位国内外学者专家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理事与常务理事。
1 开幕式与大会报告
2023年7月21日上午举行论坛开幕式。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立昇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冯立昇回顾了论坛缘起与发展状况。2008年,技术史专业委员会等几家国内技术史学术团体和部分科技史学科点的负责人就共建一个技术史联合交流平台达成共识。当年11月2日举行首次技术史联席会议,商定创建系列的“中国技术史论坛”;2018年,论坛更名为“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近5年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特别是在3年疫情期间办会,尤显难能可贵,对全国技术史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而持续的促进作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研究员代表承办方致辞。关晓武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等更多学术团体加盟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预示着论坛继续走在跨界联合、共同发展的大道上。
共有5位学者受邀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研究员报告题为《传统工艺研究与传承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一方面由于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层面重视,加上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技术助推,以及国际传播交流的需要,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徐祖哲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两弹一星工程和中国电子计算机》的报告,回顾1956年编制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计算机列入“四项紧急措施”这一重要举措,促使计算机技术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佩尔·赫格塞利乌斯(Per Högselius)教授报告题为《东欧的创新体系》,认为虽然东欧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创新体系,但未能发展出有效的社会主义创新体系,而最近中国创新体系的强势崛起表明,若东欧没有转向资本主义,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有望成功。
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制化历程》的报告,分析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经历了发展、分化、重组和整合等阶段,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已近40年,学科知识层面体现出从宽广到细分、再从细分到综合的规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报告题为《论传统工艺的传承及传承人的培养》,认为传统工艺对无形文化价值的强调,直接催生了“活态传承”和“活态保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传统工艺核心价值传承机制,“活态传承”应成为传承的主渠道和有效方式。
2 分组论坛与学术研讨
分组报告在7月21日下午至22日举行。本届论坛分设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史与农业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材料史与科技考古、计算机史、物理学史与气象史、军事技术史、水利史与航运史、科技创新史、科技传播史共10个专题,与会专家学者共分享了78场学术报告。
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组有5个报告。广西民族大学张学渝报告题为《云南楚雄彝族乃苏支系火草纺织工艺调查》,江苏科技大学汪萍和刘海峰合作报告《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初步调查和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文帝杰和张学渝合作报告《贵州雷山苗族传统酿酒工艺考察》,山西大学王坚报告题为《运城池盐生产技术及文化概述》,景德镇陶瓷大学吴军明和曾茜合作报告《景德镇传统镇窑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农业史与农业遗产分组有12个报告。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韩玉芬报告题为《20世纪以来太湖地区湖羊养殖技术发展与演变研究——以湖州为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胡燕和胡茜茜合作报告《基于文化聚落的金陵梅栽培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王保宁和张平合作报告《清代中后期东南地区玉米为害形象的生成与传播》,广西民族大学李岚和吴致远合作报告《原始技术创新的社会化路径:技术-技术系统-社会技术系统——以粉垄技术为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贾泽宇和孙烈合作报告《20世纪50、60年代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白地霉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苹和李晓岑合作报告《药毒合一:中国古代大麻的药用研究——兼论中国古代对大麻的和平利用》,东华大学杨小明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任春光合作报告《機,何以是中华文化体悟天道、把握人生的大智慧?》,西华大学李钊报告题为《川西林盘农耕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历史嬗变》,广西民族大学翟清筠、翟鹏玉和黄雪梅合作报告《生态文明视域中的中越占城稻交流及其对海上丝绸之路建构的文化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图力古日报告题为《“纵横驰骋” 背后的技术:十三世纪的蒙古吊马法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袁慧报告题为《景观、技术与韧性:“墨西哥奇南帕”和“兴化垛田”对比研究》,南京农业大学胡燕和林美静合作报告《基于文化聚落的大豆驯化与炎帝神农氏探源》。
工业史与工业遗产分组有13个报告。景德镇陶瓷大学刘培峰报告题为《传统煤铁业与山西“保矿运动”》,菏泽学院杜垒垒报告题为《我国铁路工业遗产申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景德镇陶瓷大学曾志文报告题为《十大瓷厂工业遗产现状调研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文平和王冬冬合作报告《矿业遗产技术价值及特征要素研究——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例》,北京科技大学魏东、潜伟和雷丽芳合作报告《工业文化视域下从工业遗产到博物馆展陈的转变——以重工业遗址为例》,天津大学陈印政报告题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与近代工业标准的制定》,北京科技大学吴熙和潜伟合作报告《技术维护的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报告题为《中国对越南电力工业成套援助考论(1956—197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桢浩和王安轶合作报告《改革开放初期贵州铝厂160kA预焙槽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内蒙古师范大学张翔宇报告题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关键——苏联专家与北京电子管厂的建设》,海南师范大学霍知节报告题为《走向稀土大国的创新之路:包钢稀土一厂鼎盛期的全面自主创新(1982—199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书敏、方一兵和周文丽合作报告《从知识传入到工业实践:近代江南制造局译书中的炼锌知识及在湖南水口山的早期应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昊报告题为《20世纪中国聚碳酸酯的发展(1949—2000)》。
计算机史分组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加盟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主办方后,论坛新增设的专题分组,又名第四届中国计算机学会“难以计算的贡献:中国计算机历史记忆论坛”。本组有10个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司宏伟报告题为《钱学森与中国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赵轲和王念慈合作报告《磁芯及其在我国早期计算机的应用》,中国林业集团股份公司王伟军报告题为《销轮式机械计算机发展沿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徐泽凡和包云岗合作报告《复现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朱丰勋和孙烈合作报告《751小型多功能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合肥子木园博物馆谭丽娅报告题为《博物馆里的“神机妙算”》,中国铁路总公司上海铁路局培训中心周坤报告题为《建设中国计算机博物馆的思考》,清华大学杨欣童报告题为《不是硬盘而是系统:阿尔贝蒂〈论密码〉中“formula”涵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柯含和姚大志合作报告《性别、技术与帝国——评〈程序化的不平等:英国如何抛弃女性技术人员并失去其在计算领域的优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崔晋报告题为《中国电子计算机史研究综述》。新增设的计算机史分组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专业与科技史专业跨界交流。
物理学史与气象史分组有7个报告。山西大学杨阳报告题为《稷益庙明代戏台中的哈斯效应研究——兼议在古戏台上唱戏为何不用专职指挥?》,上海交通大学姜蔚和姜玉平合作报告《对于钱学森建立物理力学失败论的质疑与再解释》,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恩泽报告题为《基于不同文本对〈墨经〉力学问题的对比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洪君报告题为《明清之际中西气象知识的交汇与分流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宋雨轩报告题为《亚里士多德海洋鱼类活动气象思想及其方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倩和李晓岑合作报告《竺可桢与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网》,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和何海鹰合作报告《气象学家章淹对我国暴雨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的贡献》。
军事技术史分组有4个报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叶琳报告题为《几枚出土宋代铁雷爆炸经历初探》,广西梧州学院王立本报告题为《1930年代国民党陆军的坦克购入及其得失》,原解放军轻武器研究所马式曾报告题为《兵器发展简史》,内蒙古师范大学杨帆报告题为《晚清水雷制造技术的传入与发展》。
水利史与航运史分组有3个报告。西华大学龚珍报告题为《陂池泉凼与中古时期成都平原精细化灌溉体系的完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方志龙报告题为《明清时期吴淞江、黄浦江水势转换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焦敏和路璐合作报告《大运河文化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史分组是论坛依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外科技创新史比较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而增设,共有8个报告,报告人大多来自科学史。孙烈报告题为《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对科技创新史研究困境与机遇的思考》,王斌报告题为《创新与融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海带养殖技术体系的建立》,吴苗报告题为《国际合作与本土化:中国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检定规程制定的历史与启示》,王公报告题为《从导弹精度测量到飞船交会对接——新体制雷达“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李明洋报告题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造船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以江南造船厂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轮为例》,李云逸报告题为《法国空间政策的起源与技术上的自立自强之路(1945—196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晶金报告题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重大专项立项过程的历史考察》,李昕和孙烈合作报告《中国红色荧光粉基质原料的早期发展》。
科技传播史分组完成了3个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巍报告题为《作为技艺实践的古代丝绸之路》,内蒙古师范大学刘超报告题为《地理学与科学教育初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梁小娟和宋超合作报告《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外交研究》。
3 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换届、论坛联席会议与闭幕式
7月21日晚,论坛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联席会议。
在换届大会上,参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举出新一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理事63人,其中常务理事15人(名单附后);选举李成智为新一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海龙、高瑄、姜玉平、潜伟、孙烈(兼任秘书长)、杨小明(按姓名拼音排序)等6人为副主任委员。
在联席会议上,有意承办下一届论坛的单位介绍了各自的有利条件和支持力度。经集体协商与表决,同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第十一届论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司宏伟青年副研究员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教授分别代表新加盟论坛的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和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发言,表达持续推进科技史不同领域交叉与交流的意愿。
7月22日下午,论坛举行闭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冯立昇教授、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小明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主任委员张柏春研究员,以及下届承办方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晓岑教授,先后代表论坛主办单位与下届承办单位发言,回顾了本届论坛学术交流的收获和对下一届论坛的期待。
本届论坛年轻学者居多,涌现出若干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交叉显著的学术报告,反映了当前中国技术史研究的潜力与活力。但是,高质量、突破性或具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相比于ICOTECH(国际技术史学会)大会、SHOT(美国技术史学会)年会等同类学术活动,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发展势头良好,也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