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适应小学新生活

2024-01-29史玲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晶宫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35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小伙伴

文/史玲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晶宫幼儿园

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新生活,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必然途径。作为家长,我们要采用多元方法,尝试各种途径,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慢慢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能顺利地上小学,适应小学新生活,未来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大学生活,健康快乐地长大。

孩子迈入小学校园,开启小学新生活,是每个家长期待已久的事。但当孩子真的快要上小学时,家长们却焦虑起来了。这是因为,她们非常担忧自己的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的新生活,难以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

事实上,焦虑的何止家长,孩子自己同样忐忑不安。对他们来说,开启新生活固然令人欣喜,但让他们突然从熟悉轻松的幼儿园环境进入正式学习的小学环境,难免会有陌生感,会紧张不安、无所适从。因此,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新生活十分重要且紧迫。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样让孩子适应小学新生活呢?作为家长,我们怎样做才是正确有效的?其中,老师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经过与老师的深入沟通和交流,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即: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这里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的能力、自我解决冲突的能力等。换句话来说,家长若能帮助孩子养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作为家长,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了解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现状

社会适应能力内涵丰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培养、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学会独立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并自己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由此可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多重要!

然而,当今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认知误区。他们往往更重视孩子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反而忽视了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时,常常会互相攀比,这个说“我家孩子今天背了两首古诗”,那个说“我家宝贝这几天又认识了十个生字”,他们觉得孩子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是正确的教育。殊不知,这是在消耗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家长始终将眼睛盯在孩子的知识学习上,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此外,幼儿园虽有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大多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和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这也使得孩子在幼儿园中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较为有限,同时对家长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我们义不容辞,且甘之如饴。接下来,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多带孩子外出游玩,让其多接触新环境

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往往会产生忐忑、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

但家长不能任由孩子在新环境中无所适从,这对孩子未来适应小学生活、中学生活乃至大学生活都有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家长来说,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样以后无论孩子进入什么样的新环境,都能很快地适应、开启新的生活。

例如,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去博物馆看文物或展览、去公园踏青赏花、去热门的旅游景点打卡。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学会轻松面对各种环境,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够不怵千变万化的环境,始终勇敢地面对、自如地融入。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聚会

孩子得有自己的“小圈子”。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换言之,就是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而提高社交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在与朋友相处、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会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朋友之间的聚会,通过真实的社交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家长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觉得孩子不需要社交,只需要乖乖地待在家学习。这样做只会折断孩子的“翅膀”,使得孩子不能自由地飞翔。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选取一些与社交相关的绘本,如《利勒比找到一个好朋友》《我有友情要出租》《富兰克林还相机》《鸭子说“不可以”》《弗洛格和陌生人》等,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让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的妙招,从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教孩子控制不良情绪,自己解决问题

与人交往难免会产生矛盾,孩子也是一样。当他们与小伙伴闹矛盾时,会生气、会伤心、会难过,这种时候家长千万不能“火上浇油”,呵斥或批评孩子,让其不要和小伙伴再交往。

当然,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任由孩子的不良情绪泛滥。

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分析发生矛盾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教孩子有效的沟通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化解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这样,孩子不仅能与小伙伴和好,还能在此过程中积累社交经验,提高社交能力。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相信孩子一定能尽快消解不良情绪,妥善地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责任。在幼儿园,教师也会开展社会适应性主题的教学活动,如带领儿童参观小学,提前熟悉小学校园的环境,帮助儿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小学新生活。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园里有许多老师、小朋友,儿童每天都会与人交往、交流,无形中就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家长也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与老师讨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向老师请教如何科学地育儿,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小伙伴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我和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运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