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翻译观指导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外宣英译研究

2024-01-29覃雨薇

名家名作 2023年26期
关键词:译法服饰文化服饰

覃雨薇

民族服饰源于该民族不断进行的社会民俗活动,它不仅是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丰富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从交流层面上看,民族服饰能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等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文化层面来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世居民族社会文化的图腾,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因子。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广西居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历史悠久的民族,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是展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西身处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与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力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译介工作是顺应时代之势。本文将基于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开英译研究,以发掘适用于经贸往来、文旅宣传和学术研讨的翻译策略,为促进广西本土文化走出去,保持民族服装文化的多样化面貌,发挥积极意义。

一、文化翻译观

20 世纪20 至60 年代,以语言学派、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始从语义学、描写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角度对翻译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拆分,划分出最基本的翻译单位,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方法进行诠释(张莉萍,2015)。而步入20 世纪80 年代,随着翻译文化论的兴起,翻译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 年,苏珊·巴斯奈特和美籍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编撰并出版了《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巴斯奈特(2004)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文化,这就由人们所接受的词、句、语篇的“语言学角度”转变到“文化角度”上,即所谓的文化转向(腾威,2006)。

之后,巴斯奈特又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1)翻译应该把文化作为基本单位,由语言层面拓展到文化层面;(2)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对应过程,还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诠释,而应在译语文化功能上达到同样的效果;(4)翻译的原则和规范应随历史时期的发展而发展,以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求。

简言之,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核心思想是:翻译并非纯粹的语言活动,它与语言所依存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她认为,翻译就要做到文化外部与文化内部之间的交流,力求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二、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翻译原则

巴斯奈特对文化翻译观所做出的阐释中提道:翻译侧重于文化交流,文化处于首位,信息处于次位(许,2004)。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涵盖文化信仰,并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为确保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进而做到文化移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翻译原则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翻译应该以文化为基本单位,注重文化内部之间的交流

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中,翻译就是要探讨语言、文化、翻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其说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与转换,不如说翻译是翻译过程、功能及超语言文化因素的移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无论是艺术样式还是它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都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少数民族服饰独特的魅力,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但正因其文化的独特性,许多服饰所表达的意义都是独立的。在翻译中,如果仅仅注重“等值”转换,不仅会使译文艰涩难懂,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这一角度来看,基于文化翻译观下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英译能较大地发挥其文化价值。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英译过程涉及较多文化负载词和生僻晦涩的表达,因此,在翻译此类词汇时,应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对蕴含在文本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子尽量保留差异进行移植。即遵循“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原则,宜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注释法(音译加注、直译加注)、图像法。

例如,在广西盘瑶的婚俗文化中,结婚仪式上盘瑶新娘会穿上传统的新娘服,头戴“嘎杂”。瑶族认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可以辟邪除疫。因此红头瑶的新娘不仅全身上下都身着精工绣制的衣服,并且件件用品都是红色,头上要戴上多层锦瑶和以红定为主织的红、白、黑花边的斗篷。根据查询到的资料,斗篷为塔形尖状头饰,先用一块黑布将头发包扎成尖形,之后用十多色的大布帕围圈成三角形的帽,并呈尖塔状。层层叠叠的帽檐有数寸厚,前高后低,露面遮颈,配以挑花锦带,帽檐两边系彩色飘带和用丝线串的珠串,整个头饰丰艳华丽、光彩照人,状如五彩缤纷的塔。由此得知,“嘎杂”即为由不同色彩的布堆起来的塔形尖顶帽子。由于这个文化负载词在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若直译或音译为“Gaza”而不加以解释,读者会产生迷惑,不利于文化交流。若加以解释为头饰、头巾的一种,即“Gaza”(a kind of headdress),虽然进行了概念上的解释,使读者能够理解,但无法准确展现“嘎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因此,按照以文化为翻译基本单位的翻译原则,类似在少数民族语有独特称谓的意义重大的物品的翻译中,应先将物品的性质大概翻译出来,再将其少数民族语称谓进行音译,最后附上解释说明。由此可以将“嘎杂”翻译为A veil (called “Gaza” in the Yao language,a tower-shaped pointed hat made of multi-colored cloth,which covers the bride’s face, expressing the good wish of offspring prosperity.)。这样既能在翻译中确保忠实对等,准确全面地传达文化信息,又能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彰显出瑶族服饰别具一格的设计。

再如,瑶族婚礼仪式上,作为婚仪祭师的“师公”也称“清水翁”,要身着“师公服”作为整个婚礼活动和祭祀仪式的主持人。请师公(巫师)主持祭祀仪式时,“师公”作为人与神的中介,戴面具、扮诸神、娱歌舞、祭天地、求四方(刘红晓,2016)。若根据师公的身份“瑶族婚仪祭师”,对照到西方国家,与其对应的是祭司、神父,译为wedding ceremony priest,能做到语言意义上的大致对等,但西式意味太重,没有体现出瑶族文化中对师公身份所代表的神灵崇拜信仰的文化内涵。也有版本译为Taoist priest,该译法比较新颖,运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Taoist 和priest。但此种译法仍没有解释清楚师公身份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因此可以采用注释法译为Shigong(also called as Qingshuiweng) costume, is a costume that was worn by the Taoist Master, who hosts the wedding。这样既能做到语言层面上的对等,同时又进一步保留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令读者感受到瑶族文化的神韵。

(二)翻译应做到源语和译语之间在文化功能上等值的转换

在文化翻译观的理念里,翻译的最终目标和追求应当是在功能上促进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鉴于少数民族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英文翻译中很难直接找到一个恰当或匹配的版本,所以不能机械地复制搭配。同时,因民族文化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间信息传递的不对称以及不同语体之间使用同一词语时出现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原文本传达出的意义或价值。因此,翻译者在深入了解两地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变译”这一策略。翻译方法主要是对民俗文化的信息进行扩展、筛选和删减,首先寻找与目的语文化尽可能相匹配的词语,再运用增译补充法、释译法或改译法等,目的是为了传达其核心思想。这种“变通”的策略和效果有助于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文化层面上的平衡。

例如,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臧迎春,2004)一书中,描述侗族男服为“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衣,立领,配长裤。贵州南部山区男子穿右衽无领短衣”。此处的“对襟”及“右衽”是中国特有的服饰设计,其英译值得进行分析。根据查询到的资料,“对襟”为中装上衣的一种式样,因两襟对开,纽扣在胸前正中,故称之。《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此处的“对襟”也称为“对面襟”。由此,有译文将“对襟”翻译为double-breasted,意指西装里翻领的双排扣外套,这显然不符合侗族服饰里对襟的样式。另一版本为parallel/straight-collar,侧重于体现衣领的特点,使译文读者能够通过描述想象到衣物的样式,但中式与西式的差别没有体现出来,容易造成误解。修改后的译文如下:parallel/straight-collar (a kind of Chinese-style jacket with buttons down the front),这样读者不仅可以对这个表达有一个熟悉且大概的认识,同时也可明白中式“对襟”的设计和造型,最大化地保证译文在文化上的对等。

在中国服饰中,衽指的是衣襟,左右衽就是指衣襟开口对于穿衣服的人自身而言的朝向。右衽在穿的时候右边衣领在里面,左边衣领在外面,掩盖住右边的领,同时衣领的开口向右,正面看起来就像字母“y”。有译文版本译为“button to the right”-style jacket,突出了衣物扣子的特点,却省掉了衣领交叉的设计,不够达意。“衽”在英文中有对应的词为lapel,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译为right lapel,容易使读者联想到西装上右边的翻领,与侗族右衽短衣样式有出入,在回译过程中也验证了这个猜测。因此,为了达意且把词汇所包含的核心信息翻译出来,宜采取增译补充法,译为right lapel(collars diagonally cross each other, with the left crossing over the right.)。

再如,广西各民族刺绣“总五色而极思,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常用绣法主要有平绣、锁绣、打籽绣、辫绣等。此处对“打籽绣”的英译进行分析,“打籽绣”俗称“结子绣”,民间称为“打疙瘩”,其方法是采用丝线缠针绕圈形成颗粒状,绣一针成一籽,主要用于表现花蕊、眼睛等。有译文版本采用音译法译为“Dazi stitch”,“打籽”这个词是从汉语拼音中音译出来的。从文化翻译的交流角度看,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他们无法理解该词指代的意思。因此,尽管这个译文通过音译方式保留了原始语言的形态,但在文化交流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经过查询对照,西方刺绣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绣法,称为法式线结,也叫法国结针法,其作用与中式的“打籽绣”相似,可以直接选择近似的表达为French knots,或是采用释译法为Node stitch(a stitch used for making nodes and forming a dotted pattern for decorating) ,从该绣法的作用入手,有助于译语读者快速准确地接收到信息,并减少因缺乏特定文化背景而对目标受众产生的困惑。

(三)翻译的原则和规范应随历史时期的发展而发展,以具备时代性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生命力,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和发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行为,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附着于语言上的翻译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翻译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考虑具体的时代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在确保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寻找最符合当前语境和读者习惯的译文版本。

例如:仫佬族女子“着蓝黑宽筒长裤,衣襟、袖口、裤脚镶阑干或刺绣花纹”。“阑干”为少数民族方言音译而来,指镶在衣服襟边、下摆和袖口等部位一道宽约一寸的丝织和棉织的五彩花边,用作装饰点缀服装,与刺绣、织锦用途一致。有译文将其译为embroideries on cuffs,采取了意译对“阑干”的内涵进行解释,但译文较为简略,没有体现出“瑶族服饰纹饰繁缛”这一文化内涵,更有译文直译为balustrade jacket,缺乏对“阑干”的深层理解,使译文闹出笑话。根据“阑干”的概念,可以选用服饰领域内的词汇lace 并稍加解释如下:A kind of lace (called “Langan” in the Zhuang language,embroidered on the lappet, cuff, and bottom of trousers,which is made of colorful silk and cotton.),lace 这个词有“花边”的意思,指衣物上的装饰品,相对于传统民族服饰,其在西式服饰领域也是流行设计,能体现出衣物精致与繁复的设计。这个译法既保留了传统方言,又引入译入语文化流行的表达,使译文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也具备时代性,更利于西方年轻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扩大文化传播的目标受众。

三、结语

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点来看,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互动。在翻译时,应遵循文化为基本翻译单位的原则,保存与传达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层含义,强调文化功能的对等交换,并使译文具备时代性。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地采用注释法、图像法、增译补充法、释译法或改译法等翻译策略,确保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望,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核心目标,帮助我国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猜你喜欢

译法服饰文化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雪人的服饰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