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教育的变革路径*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2024-01-28张婧

中国德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气候变化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上,将我国首倡的“生态文明”写入文件,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丰富内涵,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落实到青少年行动中。2022年11月,教育部颁布《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方案》,强调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国家更加重视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双碳教育与气候变化教育亦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学习者的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人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生态文明素养是新时代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态情怀、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等内容。生态文明素养立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促进人的系统性思维、预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价值观导向、自我意识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素养保持一致外,还重点突出人的社会价值、公民责任、绿色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当前,全球面临诸多环境污染与生态治理问题,人们应当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命共同体理念出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这进一步凸显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重任。

2.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铸魂育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培养具备生态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引领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绿色发展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3.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今世界亟须建立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全面合作机制,实现命运共通、优势共享和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一直以来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更为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落实,积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协力解决全球性环境与生态问题,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挑战

1.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在许多地区和学校仍然处于边缘状态,普及程度较低。诸多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家庭、个人等对生态教育内容的了解不够充分,对生态文明理念认识不够清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升。

2.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有待加强

当前,生态文明教育从国家政策上虽然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但育人目标、保障机制等维度仍缺乏进一步明确、落实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整体建构,相关生态学思想、知识、意识、价值、伦理、行为、文化等内容目前还没有做到整体性、一体化、系统性地呈现。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理念与价值观教育方面,在气候变化教育与双碳教育、生态思维等新的教育实践生长点上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行动力不足。

3.教育方法与教育资源有待创新与丰富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目前主要为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渗透等,缺乏深度互动性与创新性。学界尚未充分关注生态问题与各领域的耦合效应,学校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应对的研究能力不足,课程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升,难以引起青少年的真正的兴趣和深度参与。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如师资、教材、课程等方面,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

二、青少年需要怎样的生态文明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面向未来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教育?

2022年11月6日至19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全球调查报告——《青年对高质量气候变化教育的需求》(Youth Demands for Quality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具有的全球性、复杂性、严重性和紧迫性,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教育也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合作领域。可以说气候变化教育与“双碳”教育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次调研对166个国家的近17,500名年轻人进行了在线调查,其中约88%的被调查者年龄在11至19岁之间。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气候变化教育的地位、青少年对当前气候变化教育实施情况以及对气候变化教育教学五个要素(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学校管理、学习合作伙伴关系)的评价与未来期待。通过这份报告,或许我们可以窥见青少年需要怎样的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的相关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气候变化教育质量

70%参与调查的青少年认为现阶段气候变化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在参与调查的国家中,近一半国家的课程框架里没有提到气候变化;70%的青少年在接受调查中表示,他们听说过气候变化,但是不能解释到底是什么(27%)或仅能解释其大概的内容(41%),或一点不知道(2%)。至少90%的被调查者认同学校应该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准备的地方。20%的被调查者表示,基于在校学习情况,没有感觉到学校已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91%的被调查者想让学校多教一些气候变化方面的内容。

(二)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者大多了解气候变化教育的目的,即获取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结果,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导致气候变化,能够采取行动使之产生积极变化。大多数青少年认识到,教育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这应该是新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基础。

(三)希望获得系统认知

在气候变化教育的认知维度,被调查者表达了想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气候正义以及气候变化在他们的国家和地区的背景下意味着什么等问题的意愿。欧洲和北美的22%的被调查者表示气候变化教育被整合到多个学科中,在所有地区中占比最高。大洋洲只有5%的被调查者表示气候变化教育被整合到多个学科中。东亚和东南亚的38%的被调查者表示气候变化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授,在所有地区中占比最高。

(四)关注学习方式与学习场域

64%的被调查者指出,他们通过绘画、创作海报及图表等活动学习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项目式学习(33%)、与当地组织和专家合作(12%)、实地考察(9%)等形式则相对较少。当被问到更喜欢参与哪种类型的气候变化活动时,他们表示更喜欢体验式的、项目式的主动参与性活动。同时,77%的被调查者强烈同意应该由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共同学习和处理气候变化这一复杂性问题。被调查者表示,当前的气候变化教育不能引起更多青少年的兴趣,与社区活动的关联度也较低。此外,年轻人希望能够获得表达气候焦虑的空间,如通过艺术、地方文化展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青少年参与互动;希望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提高认识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紧急行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调查显示,学校气候变化工作多由校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与成年人主导(53%),少数相关工作由学生或学生社团主导(20%)。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经历,32%的被调查者表示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关的头脑风暴,3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学校垃圾和能源使用情况评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应该让学生在政策制订过程中起更大作用,并将政策制订与气候变化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学校成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气候行动的创新中心。学校最普遍的气候变化教育方式是借助电视、报纸和广播(33%)等媒体开展相关活动,29%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开展过节能活动,更多的青少年希望本地社区能开展更多有组织的气候变化主题的活动。

三、调研报告对中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青年对高质量气候变化教育的需求》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少年比我们想象的关注生态文明教育,他们与周围世界有较深的情感连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教育教学方法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以此份报告为启发,我们试图探寻未来中国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的几个方向。

(一)教师层面:开展培训,提升素养

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推动者,教师相关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成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为更为生动地阐述清楚如何提升教师素养,仍以气候变化教育为例。

现阶段气候变化教师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一是开展理论学习。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学习目标》中的气候变化学习案例模板,组织教师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学习,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二是教育科研部门与中小学校积极合作,组织研究编写气候变化教育校本课程或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导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将气候变化教育融入具体的生活中,引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三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教师教育的项目培训、评估与监测,持续培养教师气候变化教育的相关能力(见表1)。

(二)学校层面:提高认识,创新教学

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领域。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加强“碳中和”学校建设,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生态公民,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议题。因此,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亦可以以此为契机,建设“碳中和”学校。具体而言,学校可从两个方面开展实践。

一是梳理资源,调整教育蓝图。学校可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师生可持续生活方式养成、节能减排降碳基地建设、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等方面进行重构,依据各校具体情况,做出生态文明教育新探索。例如,在“碳中和”长远目标背景下推出“零碳校园”方案,通过打造任务驱动下的情境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参与企业走访、特色实践活动过程中自主整合地理、物理、化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助力碳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教育目标。

二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议题,通常都是跨学科的。例如,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全球变暖”问题,更是能源问题、消费方式问题等,要让学生把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与地球的未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途径可以涵盖基于课堂教学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主题教育、校本课程的跨学科实践,通过项目式学习、大概念教学与大单元设计等学习方式,实现在核心科目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社会层面:协力合作,全员参与

一是需要政府积极动员、吸纳与整合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积极打造“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治理模式,并协调多元主体地位,强调通过联动协作的方式形成多元治理。例如,上海创建了青少年碳中和学院,共聚集全国各地28所示范基地学校,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华环保基金会、专家学者团队等参与其中,合力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开发了青少年碳中和科技示范课与低碳科技系列教育课程,举行碳中和科普实践活动,联动青少年碳中和实践基地等单位,极大推进了青少年碳中和课题研究的进程,深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是积极打造“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以联系学科、联系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世界为实践依据,强调学习内容应联系国家政策。例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引领下,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及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气候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气候变化教育的区域推进模式与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教育故事。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气候变化文明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