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及对策

2024-01-28王昔泽

甘肃林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武威市森林草原县区

王昔泽

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地域广、蔓延快、处置难的自然灾害,火灾对森林草原的破坏性极大,危害极深。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的惨痛教训都充分说明,森林火灾重在“预防”,森林大火一旦形成,任何补救措施都将事倍功半。近年来,武威市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狠抓责任落实、火源管控、宣传教育、督促检查、联防联控、应急准备、值班值守等工作,保持了全市无较大森林草原火灾的良好成绩。随着近几年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的实施、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森林覆盖率及草原盖度不断提高,林草区可燃物不断增加,林区群众的生产性用火增多等因素,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现对武威市森林草原资源现状、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武威市森林草原资源分布及防火重点区域情况

武威市国土面积3234710 公顷,森林面积614666公顷,森林覆盖率19.01%,全市草原面积968286 公顷,草原植被盖度42.93%。目前,武威市有国有林场19 个,全市重点防火区域在南部祁连山区,防火的重点部位为民勤县青土湖、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古浪县铁柜山等区域。

二、森林草原防火机构设置情况

(一)市县组织领导结构。机构改革后,武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按照改革要求,设立在市应急管理局。市林草局按照“三管三必须”行业监管的要求,成立了火灾预防科,县区林草局设立了专门的森林草原防火股室,配备了专门人员,防火工作职责由相关业务股室承担。

(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武威市各乡镇目前建立以民兵为骨干的村民小组义务扑火队,县区建立了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2 支,分别在天祝县和民勤县。各县区林草局、国有林场成立了由干部职工组成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2 支。

(三)应急装备配备情况。全市现有扑火物资仓库11 个1965 平方米,2017 年~2018 年完成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建成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15 套,购置了各类防火扑救装备4668 套(台),修建防火物资储备库555.03 平方米、防火检查站800.04 平方米和扑火专业队伍营房1 处449.68 平方米,大幅提升了森林火灾综合防控和应对紧急火灾事件的硬件条件。

三、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有力推进,森林草原资源面积和林木蓄积持续增长,特别是林区灌草植被和牧区草原植被生长茂盛,可燃物逐年累积,一旦遇到明火,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武威市南部祁连山区地形复杂,森林草原火情发生难有预见性。再加上部分地区林地与草原犬牙交错分布,一旦发生火情,极不容易发现。

(二)人为因素。一是森林防火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林区与草场、村庄、城镇、厂矿企业插花交错,防火期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明显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特别是祁连山区山高路险、山大沟深,防火道路不畅,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扑救。二是武威市祁连山区大部分草地与居民居住地交织在一起,由于广大居民对森林草原防火意识薄弱,不按规定实行野外用火的情况时有发生,(如烧秸秆、烧荒和上坟烧纸)给火源管理增加了难度。三是武威市是农业城市,开春至冬季,农事活动几乎不断,生产性用火遏制难度大。

(三)森林草原火灾扑救队伍建设滞后。机构改革后,虽然县区林草部门设立了专门的防火办机构,但部分县区仍存在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各乡镇森林草原防火机构人员不固定,人员调动多,工作分工调整频繁,衔接不通畅,缺乏有效训练。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没有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实战经验;各乡镇村组成立的义务扑火队人员不固定,整体素质低,缺乏有效训练,流动性大,无专业扑火工具。由国有林场、林政执法人员和森林公安组成的半专业化消防队缺乏有效训练、扑火工具简陋,难以应对扑救森林草原大火的需要。

(四)森林草原经费不足,防火基础设施滞后。一是由于各县区财政困难,乡镇未将森林草原防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区防火车辆,灭火机具等物资短缺,扑火装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队伍缺乏实战经验,快速反应能力不高,现有的防火力量和装备很难满足扑救森林草原大火的要求。二是部分乡镇和林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灭火装备和器材短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火险预警监测技术手段和防火道路、隔离带、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需要。

四、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以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扑火队伍专业化、装备机械化、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防火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火综合控制能力。

(二)强化健全体制机制。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逐级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制。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护林员”五级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压紧压实属地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林草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确保责有人担、山有人看、树有人护、火有人管。

(三)加强防火队伍及制度建设。一是建议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市、县级森林草原防火专项编制进行规定,市级不少于4 名、县级不少于6 名、乡镇不少于3 名的专职森林草原防火编制,配齐森林草原防火人员,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全市各级护林防火组织在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同时,从扑大火、救大灾的实战要求出发,及时修订、完善扑火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办法,调整和补充护林防火委员会、护林小组和义务扑火队。

(四)抓实野外火源管控。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重点林草区划片包干、分兵把口,精准管控,各县区、乡镇、国有林场、保护站、管护点要在主要进山路口、重点区域设置科学的森林防火检查站,安排专人严防死守,对进山入林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检查,坚决收缴进山入林火源,坚决将火源堵在山下、防在林外。加大“互联网+防火督查”系统和“防火码2.0”推广使用力度,确保卡口使用率达到100%。

(五)强化督促检查。各级林草部门要会同应急、森林公安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林场、路口、山头、村社、护林站点,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安排部署、责任落实、火源管控、巡山查林、应急值班等工作进行常态化实地检查督导,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细落实。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群众的森林草原防火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森林草原防火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领域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视频、防火码等新媒体、新手段,采取设置固定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公益广告、编发防火短信视频、以案说法、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进山路口、林区道路、旅游景区和村庄宣传,重点抓好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关键时段的宣传教育和防火宣传周、宣传月等特殊时段以及春耕和森林草原高火险期的宣传,形成全民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围。

(七)加大对火案的侦办力度。一旦发生火灾,要依法严肃追究火灾肇事者和有关人员责任,森林公安机关要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失火案件查处一起,对失火案件要快侦、快结;检察机关要快捕、快诉,对重、特大森林失火案件要提前介入,法院要快审、快判。及时有效地打击引发森林火灾的肇事者,对个别群众随意生产用火形成一定的震慑力,让森林草原防火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八)强化应急准备。运用视频监控、高台瞭望、地面巡护、卫星等手段对火情进行全天候监测,及时发布高火险预警预报信息。要充分利用灾情速报员、护林员、草管员等各方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应急物资装备维修、保养和更新,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科学安全高效扑救。

(九)强化联防联控。县区、乡镇和自然保护区管护站之间要按照“行政有界,防火无界”原则,树牢“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联防联动机制,制定可操作的区域联防工作方案,健全县区、乡镇和自然保护区管护站之间联防联动机制,在灾情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共享、培训演练、日常监管等方面实现协同联动,堵塞管理漏洞,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到森林草原防灭火无缝对接、全域覆盖。

猜你喜欢

武威市森林草原县区
张旭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雷思维调研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小刺猬的秘密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中学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及教学方式探索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