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协同育人下的初中德育路径探究

2024-01-28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

家长 2023年30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德育班级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 刘 强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面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日益增多的德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教育主体要明确各自的德育责任,加强对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顺利推进家校社协同德育,采用科学的德育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育深厚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帮助初中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于家校社协同下的初中德育意义

(一)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品德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生内心的情感培养、行为习惯的塑造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家校社协同背景下的德育,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德育知识,弥补由单一德育主体造成的不足,让学生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受到德育氛围的熏陶,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习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改正不良的道德行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力量,加强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同,逐渐培育起深厚的道德情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多种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拓展德育途径

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开展德育,扩大了学生的德育学习范围,使学生在家校社合育的背景下接受德育。家庭、社会与学校三大德育主体可以分别发挥各自在教育中的优势,为学生设计更加灵活开放的德育活动,制定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德育计划。家庭、社会与学校三方加强各自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了德育资源的互通,最大限度地展现合作的优势,提高德育的效率。并且,在家校社合育下,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使德育计划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由此可知,家校社联合的德育充分增强了三者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德育活动的形式与活力,拓展了当前德育教学的途径。

二、基于家校社协同下的初中德育路径

(一)家校社共育,加强政治教育

政治认同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初中生正处于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缺乏的阶段,因此家校社三者应将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维护中国共产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的意识。

在政治认同的共育中,教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将学校的政治认同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贯彻到学生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天然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如每周星期一开展的升国旗活动。在升国旗活动中,校长与教师可以根据每周各年级各班的表现情况,为优秀班级与优秀学生颁发流动红旗与小红星奖励。每个班级的学生要推选两到三名的学生加入国旗护卫队。护卫队的学生要训练升旗技术与踏步技术,每周对升国旗的情况进行检查,查看国旗有无污渍或破损情况,并对其余学生随意丢弃国旗、弄坏弄脏国旗的行为进行提醒,发挥学校教育的职能,使学生对国旗产生敬畏之心。

学生在参与升国旗的活动前,要熟悉国歌,在演唱过程中保持肃静,不嬉戏打闹,不对国歌进行私自改编,在集体的国歌声中培育爱国情怀,增强自身对国家的认同感。家长与社会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家长可以陪伴学生共同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为学生讲解革命烈士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在先辈的激励下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怀;为学生讲述五星红旗的来历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有关国歌与国旗的知识,感受国旗与国歌背后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曲折历程,养成爱护国旗、尊重国歌的良好习惯,感受祖国取得现今成就的来之不易。社会也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德育环境,宣传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制作建党一百周年的主题海报、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科学技术等,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使学生爱党、爱民族、爱国家,加强对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

在本次政治认同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发挥了主要的作用,通过升国旗仪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观念。其中,家庭与社会也积极发挥配合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了浓厚的德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明确了方向。

(二)家校社共育,加强道德教育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且需要家校社三者密切配合,各自承担在品德教育中的责任,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德育的灵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德育中接受传统美德的浸润,培育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生本次的品德教育过程中,社会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场所,相关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等可以为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加实践经验,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为开展品德教育打下基础。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与广阔性特征,学生可以在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志愿服务活动与企业观光活动等。常见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组织交通、清扫街道、去敬老院、社区服务等。以社区服务为例,学生可以帮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如老人、小孩、孕妇等。学生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观察到该社区的老人普遍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大困扰。因此,学生可以为老人讲解如何使用移动支付,如何使用微信等通信软件,如何给儿女拨打视频电话等。部分老人存在行动不便,或是口齿不清、听力退化等情况,学生可以采用上门一对一教授的形式,耐心地为老人讲解。为了让老人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操作的流程,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步骤图的形式,将操作步骤一一呈现出来,并将要点击的位置用显色的笔重点标出,帮助老人顺利地根据步骤图操作智能手机。

在学生的帮助下,老人可以熟练地掌握智能手机的使用技能,便于老人加强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帮助老人通过与他人的线上交流缓解心灵的孤独,使老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学生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可以通过创意写作的形式巩固本次实践的成果,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谈谈本次社区服务的收获,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也可以将本次社区服务经历讲给家长与教师听,将所写的创意作文读给家长与同学,与家长、教师、同学共享活动成果,分享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在本次社区服务的活动中,社会发挥了主要的德育作用,并在家庭与学校的帮助下巩固了学生的德育成果,使学生在服务老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养成了乐于助人、尊重老人、关爱弱势群体的宝贵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家校社共育,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意识是人行为举止的前提,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开展合理行动的基础。家校社三大德育主体要以思想为准绳,规范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培育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及时扭转学生错误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家校社要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果单纯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则难以使学生信服,难以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与模仿。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和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涵养,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端正仪态、使用文明用语、不乱开玩笑、不随意侮辱他人等。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正面影响,改正不礼貌与错误的交往行为,达成文明交流、平等待人、和睦相处的交往共识,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更要注意日常的言行举止,懂得“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使学生在家长良好思想行为的耳濡目染之下,学习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思想,辨别不良思想与封建落后思想,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社会教育主体可以推选思想模范,选择家风最好的社区家庭进行奖励,提高社区家庭培育良好家风的积极性,增强各个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营造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为创建文明社会与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家校社三方德育主体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除了为学生树立思想模范以外,还要倡导学生树立“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学校、家庭与社会主体可以为学生列举非三思而后行的范例,使学生认识到按照自己的思维一意孤行,做事不考虑后果,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教师、家长和相关社会主体可以为学生讲述曹操因为没有做到三思而后行,虽然权倾一时却盲目自大,最后遭受赤壁之败的故事,也可以为学生讲述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战败身死的故事。学生从这些真实历史故事中受到触动,认识到只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引还远远不够,还要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在思想转变成行动的时候谨慎决策,全面看待事物与考虑问题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家校社三者的融合式思想教育下,学生不仅可以在榜样的带领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客观世界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还可以树立三思而后行的思想,有效指导学生从思到行,促进自身的言行统一,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使思想指导实践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行的结合。

(四)家校社共育,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教育是德育的关键任务,也是对我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集体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强调学生的团结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乐于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的巨大力量,培育集体的真挚情感,养成集体主义的行为与习惯。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以及学校德育要重视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在集体中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建立友好的集体关系,打造和谐的集体环境。

由于学校中学生人数众多,学校可以划分灵活多样的集体,如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学校为单位。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型运动会的形式,让各个班级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运动中来。班级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可以为所在的班级加一分,最终学校将会根据每个班级总分的高低决定最佳班级的评选,最佳班级将会获得丰厚的奖励。在这样的比赛规则指引下,学生自觉秉持先公后私的原则,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努力为班集体争取更多的分数。不参与运动的班级成员可以一起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为运动员跳啦啦操、唱加油歌、喊班级口号,激发运动员的比赛斗志。同时,教师可以联合家庭的力量,积极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次学校组织的大型运动会。家长则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运动员准备葡萄糖、温开水、搀扶体力不支的运动员等,保障运动员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开展运动。在全班学生与全体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发挥集体协同的优势,使大家感受到了学生为了班集体的顽强拼搏与所有后勤人员为了集体利益的辛苦付出,无形之中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使全班学生与所有参与成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学校在组织运动会的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的社会人员对运动员的运动风姿进行拍摄,同时记录下所有家长与学生的合作场景,并将拍摄的图片资料张贴在各个社区的宣传栏上,或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宣传本校运动健儿的体育拼搏精神,着重表现全体家长、师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对于学校评选出的最佳班级,相关社会团体可以对获奖班级进行采访,并且利用现代的媒体资源,帮助学校进行社会宣传,号召其余学校的学生向该校进行学习。通过多样的宣传形式,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先公后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本次运动会过程中,学校与社会、家庭都各自发挥了在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承办本次运动会,家长在运动会中也发挥了协助的作用,社会力量对于本次运动会大力宣传,三者都明确了作为德育主体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了集体情感,促进集体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语

德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发挥教育合力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学生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树立良好的思想行为观念,并在集体中涵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多个德育领域与德育主体的共同教育下,为学生的成才之路铺好进步的基石,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