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法治素养培养的角度谈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2024-01-27周广仲

高考·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教材内容高中政治

周广仲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法治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品质。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重视,能够全面了解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政治教学内容,积极研究与探索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方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进而基于法治素养培养的视角具体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法治素养;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案例;实践情境

高中政治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法治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需要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能够具备法治思维,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但是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缺乏重视,未能充分分析法治素养包括的内容,也未能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法治素养培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导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未能深入落实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养,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1]。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价值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法治素养作为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要对其有准确的认知,了解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价值,才能将其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提升对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效果。具体来看,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推进国家法治教育

维护好社会秩序是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主要任务,法治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大力推进国家法治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所包括的相关思想、知识具体来讲就是立法意识、规范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等。在高中阶段推行法治教育能够使高中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掌握基本的法治知识,能够在规范自己言行的同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是推进国家法治教育深入落实的关键举措,通过挖掘政治课程中的法治内容,给学生渗透相关的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学实效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政治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也在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具体要求,以法治知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借助各种案例的教学以及真实情境的再现,使得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与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相比,基于法治素养培养的政治课教学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政治教学是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培育学生良好的素质、品德,健全学生人格,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形成正确的三观,而且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可以使高中生成长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还能够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由此可见,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至关重要[2]。

二、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但是从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并未得到深入落实,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对法治素养培养不重视

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未能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给学生灌输基本的政治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并没有考虑到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没有将法治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是影响当前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法治素养培养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式是“灌输法”,通过语言讲解或者课件展示,按照教材中知识的顺序给学生灌输,学生需要记录大量的笔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教师也缺乏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需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而这种单一老旧的教学形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法治知识,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形式的创新和优化,能够以生为本,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限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要对基本的法律知识、相关的法律案例等有一定了解,要具备健全、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拥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但是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来看,未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基础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在教学水平上也需要提高[3]。

三、基于法治素养培养的角度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培养法治意识

高中政治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给予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在政治教学内容中进行深入挖掘,找出与法治相关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的法治知识,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身能够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生活中要不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生的现实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法治知识体系,为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奠定基础。高中政治教材中包括丰富的法治内容,比如在必修教材“政治與法治”“经济与社会”这两个板块中就包含了丰富的法治内容,教师在这两个板块内容的教学中,要重点进行法治内容的挖掘与拓展,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给学生渗透法治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我国法律的功能有准确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法律意识。

(二)引入案例教学,培养法治思维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过程中,只通过理论灌输并不能让学生对法律法规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知,也不利于学生深入感知法治功能,不利于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要立足学生法治素养发展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指在真实的案例分析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知识运用能力有重要帮助。在法治素养培养中引入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中具体涉及的法治问题,为学生引入相关的案例,借助真实、具体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借助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究案例中的问题,实现学生深度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能够运用法律来处理问题,发展学生的法治思维。此外,通过案例教学的引入,还能够改善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沉闷的氛围,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保障。例如:在进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其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主要是《民法》,比如《民法》中具体规定了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以及人格权等,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这种灌输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和认知,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观看案例,并分析在案例中具体侵犯了哪种权利。比如:案例中小明在快餐店用餐,结果吃到一半感到肚子绞痛,头晕目眩,经医院检查,是因为餐馆食品卫生不合格导致,那么餐馆侵犯了小明的哪项权利?法律依据是什么?小明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这类案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但是由于以往学生缺乏法律意识,未能做到有效维护个人权利。通过案例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民法中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法律的角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构建实践情境,促进法治行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知法、懂法,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来执行,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给学生构建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入理解法律知识,感知法治的功能,并运用法律来处理各类问题,提升学生的遵法守法素养。实践情境的构建需要遵循教学内容,且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这样既能够确保政治课程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又能够为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律要求提供保障。另外,在实践情境的构建中,教师要立足以生为本原则,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教师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辅助和指导,这样一来,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效果。例如:在进行“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了解有关订立合同相关的内容,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从法律层面了解合同订立中的学问,在我国合同法中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转让以及合同的终止、合同的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给予了明确说明,最大限度保障了合同双方的权益,同时严格按照《合同法》来订立合同,也能够确保合同的有效性。高中生未来进入职场后,需要与相关单位、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劳动合同签订,开展实践情境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角色分工,并创建具体的工作情境,学生有扮演劳动者的,还有扮演企业方的,双方针对劳动合同进行编写,在完成合同的订立后,需要进行各项合同条款的审核,确保每一项条款都是合法的。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情境中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在自己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治,也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公民不只是通过法律来维护个人的权益,也要在生活中处处维护法律,遵守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

(四)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培育效果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老旧,主要就是教师利用课件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课堂教学环节缺乏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法治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形成“导学、探究、交流、反思、笃行”这样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模式,逐渐引导学生扎实理论学习、深入探究与实践,使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中能够实现知识、能力、品行的统一发展。例如:在进行“全民守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汇总时,教师按照“导学、探究、交流、反思、笃行”这一流程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首先在导入环节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借助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并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视频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违反了哪方面的法律规定?”“给错误的行为提出改正意见。”“思考为什么要实施全民守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在完成视频观看后,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法治素养发展水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优化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对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回顾实际生活,列舉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民守法的相关内容有了深入了解,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收获,说出在今后的生活中自己会用哪些行为践行全民守法,提升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力度,对推进国家法治教育、提升政治教学实效以及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等都有重要价值。高中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全面了解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政治教学的主要目标,基于学生法治素养发展需求进行教学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基于教材中的法治内容帮助学生扎实法治基础,增强法治意识,同时借助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情境教学等活动,使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小玲.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观”[J].教师博览,2023(30):88-90.

[2]张永军.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创新[J].教育艺术,2023(9):17.

[3]过军.议题式教学“三心”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4):7-9.

[4]张爱萍.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习得和养成校本评价的研究[J].吉林教育,2023(25):9-11.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教材内容高中政治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