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伦理促进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2024-01-27张功荣张吉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程伦理职业道德课程思政

张功荣 张吉

摘 要:加强工程领域课程思政教育,既是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筑领域违纪违规事件发生重大举措。目前各建筑领域的思政教育重点是停留在法治教育层面,较少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及伦理教育。建筑领域违法犯罪事件具有一定隐蔽性,加之法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围标串标、资质挂靠、工程质量问题等违法事件频繁发生。应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为切入点继续强化普法教育。同时,应由权威机构尽快出台建筑领域工程伦理章程,指导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考核机制。以期从法治、伦理、道德3个方面建立国家、社会、个人3个维度的思政教育体系及工程质量管控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伦理;职业道德;法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34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经济放缓,国际政治、安全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西方国家运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多方位意识形态输出,这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正处于伟大复兴关键历史时期的中华民族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建筑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及从业人员,如何面对挑战及巩固“四个自信”?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有效指导高校育人工作,教育部于2020年6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发挥每一门课的育人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要做好普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理工科专业,还特别强调要做好工程伦理教育。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再次发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工程类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及建筑业从业的主力军,是我国工程建设后备军,其思想政治素养将对建筑行业、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工程类专业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普法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及工程伦理教育涉及不多。法律是国家层面治理工具,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却具有一定滞后性。道德具有个体性、主观性,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从业者自律性。伦理是社会层面治理工具,具有他律性。本研究对建筑领域法治、道德、伦理教育三者关系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给出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议,以期对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1 法治的现状及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的全面推行,为适应市场化变革,我国建立健全了建设法规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统领、法律为骨干、行政法规为基石、各部委及各省规章为主要补充、地级市规章为次要补充的五级体系。该体系对工程建设程序、参建各方职责、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价款支付、违约责任等事项做了明确规定,已经完全实现了“有法可依”目标。然而,建筑市场围标串标、资质挂靠、违法转包、擅自降低工程质量等违法行为仍高频发生。比如,2021年云南省纪委省监委通报的“开尔行贿记”令人触目惊心,开尔公司采用围标、串标、行贿公职人员等违法犯罪手段非法获取工程项目,涉案公职人员达105人;2022年3~5月,云南省多名国有建筑企业高管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党和人民利益及政府形象,也扰乱了建筑市场行业秩序。

刑法及建设法规虽然规定了建筑领域刑事責任的种类,比如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串通投标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并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但这些案件在查处时存在两方面困难,一是作案的隐蔽性,比如受贿罪和串通投标罪,作案双方存在非法利益交换和捆绑,为规避法律责任往往提前规避相应查处路径,第三方机构和人员很难在事前或事中了解其犯罪经过。第二是这些罪行都存在一定的立案标准,比如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案标准是数额在3万元以上、重大安全事故罪需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安全事故。部分从业人员抱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侥幸心理,对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保质保量,对仅影响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采用偷工减料,在工程验收时采用违法手段规避相关部门检查。此外,由于法治存在一定滞后性,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违法事件通常都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倒查发现,若无事故发生,则被默认为“常态”。为实现“有法必依”目标,将工程领域违法犯罪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在对工程类大学生及从业人员继续加强普法教育的同时应创新教育路径,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

2 职业道德及工程伦理

2.1 现状

工程伦理即对从业人员开展伦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5月4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工程伦理课程列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2020年6月,教育部明确规定理工类大学生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目前各高校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均开始了工程伦理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伦理教育,但就建筑领域而言,工程伦理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没有建立行业领域统一的伦理章程,工程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简单的改造,还涉及公共安全、生态环保、投融资、社会稳定等多个领域。工程师在实践中将接收到多领域交叉或矛盾的指令或信息,为有效提高大学生伦理决策能力,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伦理章程。二是目前工程伦理教育基本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直接给受教育对象讲述工程伦理的理论知识,对于工程类学生而言,这些理论又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指导工程实践,迫切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开发本土工程伦理案例。三是缺乏工程伦理的考评的机制,目前,我国还未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中把工程伦理相关理论列为考试科目,对违背工程伦理的相关人员也未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

职业道德作为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标准,不同专业领域的规范具有不同专业属性。目前,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最健全的领域当属教育界,教育部不仅出台了十项行为准则,还出台了六禁令与高校教师师德红七条,明确规定了教师应该如何履职并划定了履职禁区,为教师教育和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会计领域,财政部于2022年11月1日公布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工程领域,“工程职业道德”是众多高校培养方案、教学文件、团学活动常出现的高频词汇,但工程职业道德标准是什么、哪些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哪些行为又是严重道德失范行为却很少被提及。

2.2 伦理与道德联系与区别

伦理与(ethic)和道德(moral)两个概念,都是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描述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公序良俗的专业词汇,都以追求“善”为目标,都倡导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在汉语语境中“道德”指因遵守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发展形成的规律而获得的德性,其目的是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伦理”指的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需要遵循的规律。在西方学术史上虽然康德、黑格尔、莫兰等思想家也曾对两个概念试图进行区分,但两个概念在理论边界上目前仍旧十分模糊,基本被视为是同义词。但两者在侧重点和使用功能上能作一定的区分,伦理是社会层面的治理工具,具有他律性,在日常用语中常用“某某行为符合或不符合伦理”来描述,伦理考查的是“行为是否正义,是否符合规范”。道德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其能否有效实行取决于从业者自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衡量一个人德性修养高低。

由于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十分相近,这就导致工程伦理和工程职业道德两个专业词汇在研究中经常被混淆。在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具有相同标准,在国内,也很难找到同时建立了职业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的行业。例如:1933年由中国工程学会发布了《中国工程师信守规条》被广泛认为是伦理守则;中国化工学会于2021年2月发布的《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守则》,但没有发布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被视为伦理章程或职业道德规范引用。

3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建议

3.1 建立工程伦理章程

3.1.1 由权威机构制定

在美国,美国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ABET)制定了工程通用人才培养标准,以此为依据,各专业协会制定了协会伦理章程。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各专业协会权威性以及执行力不足,必须由行业权威机构来实施才具有可推广性与强制执行力。目前国内初见雏形的行业伦理章程均由教育部、财政部、化学工程学会等权威机构来制定。

3.1.2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工程实体其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同使用目的将产生差异化价值导向,所以必须要解决“工程为谁服务”问题。部分观点认为,不应过分重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标准,应从社会伦理角度思考“为谁服务”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首先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其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祖国强大了,作为个体的我们才能在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资源与福利,无论其他国家如何强大与繁荣,他所代表的始终是他本国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三,没有任何工程活动可以脱离意识形态单独存在,比如一向标榜自由的美国,不但在移民签证时要求必须忠于美国,还以美国电影大片、美国工业产品的形式向世界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其四,坚持政治导向和工程伦理专业发展并不冲突,课程思政并不等同于思政课程,并非要弱化专业教育,而是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政治导向。政治导向目的是让广大青年学生及工程从业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有用之才。因此,我国在制定建筑领域工程伦理章程时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由权威机构来制定,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作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民族复兴的伟大要求。深入学习并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与工程伦理理论及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贯彻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住有所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键词,实际上也就是工程伦理所涉及到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党的二十大报告毕竟是宏观层面的指导,不可能对工程领域某一项具体事务怎么做给出详细解释,这就要求伦理章程的制定机构从专业的角度结合行业需求制定出详细细则。

3.2 工程伦理指导职业道德建设

为有效推动工程伦理普及教育、提高工程从业人员伦理素质,既要以工程伦理章程为依据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需要建立行业界相应的考核机制。高校应改革教学方法,依托工程伦理章程开发本国工程伦理案例,采用对分课堂、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相关工程企业应以工程伦理章程为依据,把职业道德考核列入年度考核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限制其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或参加职称评定。对已经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相关人员,建立负面清单,对严重违反工程伦理规范的相关涉案人员,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视情节采取批评教育、暂停执、吊销相关证书等处罚方式。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工程企业职业道德考核的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監督管理制度。

3.3 践行法治精神,培育学生规则意识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同理,工程伦理章程作为规范工程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能不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伦理素质,关键也在于执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依靠规则获得信任。综上,无论是从普及工程伦理教育的视角还是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视角都必须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培养。高校应依法、依规管理学校事务,把依法依规治校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为全体学生树立良好示范效应。如果高校各种规章制度定而不用,或因人而异、因关系而异,在这样的环境中向师生推广普法教育、谈规则意识,显然是没有公信力。学校应在校纪校规制定、重大事项决策、回应学生诉求、调节教职工矛盾等具体事务上,不因事小而徇私,不因事情棘手而打压弱势方,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规矩文化。广大教职工要从一些高校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规、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失范的恶性事件中深刻汲取经验教训。实行全员联动,严格落实“三全育人”方针,在小事上、在具体日常工作中培育学生规则意识。辅导员及学工队伍依法管理学生事务,班主任依班规管理班级活动,各专业课教师在严守校级校规同时,以身作则,建立健全课堂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刘青.百年变局下西方意识形态输出对我国文化安全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06):107112.

[2]共产党员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101]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3]云南省纪委监委.开尔行贿记[EB/OL].(20210807)[20221103].http://ynjjjc.gov.cn/html/2021/toutu_0806/102580.html.

[4]律界建工.2021年建设工程领域刑事案件研究报告(七).(20220721)[2022110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UzMDYwNQ==&mid=2247499768&idx=1&sn=9799000f41c257e0d33c7733dce77f4b&chksm=9f91247aa8e6ad6c216daa9cc9b576831b8dafc7b7afa5f6d67e850d2ef149d6496868ec3114&scene=27.

[5]李建华.伦理与道德的互释及其侧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3):5970.

[6]苏俊斌,曹南燕.中国工程师伦理意识的变迁——关于中国工程师信条19331996年修订的技术与社会考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06):1419+110.

[7]李雅丹.当代中国工程职业社团的伦理章程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0.

[8]共产党员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详解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EB/OL].(20210807)[20221103].

猜你喜欢

工程伦理职业道德课程思政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工科研究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研究
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