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绩效管理生成性课程资源建设路径分析

2024-01-27刘燕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绩效管理混合式教学

刘燕君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未来将成为主流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成为重要研究主题。鉴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互补性,本文从课程资源角度,结合绩效管理课程活动,来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生成性课程资源如何动态生成。本文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征和意义,混合式教学对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行梳理后,具体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绩效管理课程生成性资源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生成性课程资源;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62

0 引言

近20年来,我国高校逐步开始进行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如2013年开启慕课,2014年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始推广。2016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知道意见》文件中提出“推动校际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要求,但一线教师普遍缺乏线上教学的经验,对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不太了解,线上教学较大程度上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仍有诸多教学实操问题亟待探讨。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教育者开始思考应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如何发挥“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的积极效应。

混合式教学能够把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将成为未来高校课程实施的一种主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多种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融合,能较大程度上帮助学习者利用好线上教学视频和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等,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因过分使用教授导致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强调实践导向的商科课程。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网络课程资源丰富,但对相关资源筛选力度不够,课程资源也不具有针对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商业模式和用工模式等发生巨大转变,绩效管理作为一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应与组织实践和变革紧密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展示最为前沿的管理举措,而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等较难给予支撑,对学生学习的时效性有所影响。因此,探究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结合绩效管理课程教师和学生活动建设动态课程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课程资源作为课程的来源,对课程活动的整个历程有重要影响。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状态,课程资源可被划分为预设性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预设性课程资源大多从教的角度出发,依照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对学习资源进行结构化预设,忽视了学习者动态学习过程的影响,而通过混合式教学能够建立一种更为开放的课程形态,教师允许学习者对已有的预设资源进行修正和补充,弥补预设性课程资源的不足。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与资源交互、与同伴协作,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深,能促进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因此,本文将首先阐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其次介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在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讲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绩效管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路径。

1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征和意义

1.1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叶澜首次明确提出“生成性资源”概念,具体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问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从课程来源来看,生成性课程资源是相对于预设性课程资源而言,通常“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更能够满足课程需要;从课程产生机制来讲,在课程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材料和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课程资源在这些动态变化中生成;从形态上来看,生成性课程资源不像传统课程资源以单分子元素呈现,而是在各種因素交融的关系中,通常会以新情况或新事件的形式表现。

安国琴基于学界达成的共识,将生成性课程资源界定为“在课程实现中,生命主体之间、生命主体与非生命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服务于课程的场域,表现为偶发事件、思维的碰撞、情景的交融、共鸣的氛围等”。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动态性,生成性课程资源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是教师与学习者对某一问题或材料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和深入讨论后产生的结果,是教育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后建构的产物;(2)主体依附性,教育活动的主体作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构者,他们的能动性、认知、观念和思维等可为课程资源的生成提供条件,而且课程参与者也会赋予生成性课程资源存在的意义;(3)即效性,教师积极引导学习者投入教学活动中,启发学习者的思维,不断优化课堂或教学活动,采取恰如其分的“即时行动”,这将有助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形成,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1.2 生成性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1.2.1 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体验式学习模式”“生成性学习模式”和“合作式学习模式”等已成为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重要影响。在这些新型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建构。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有助于学生解决新问题,将获得的新知识或新理解整合到其已有的认知图式,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此外,在生成性教学情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认可,进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1.2.2 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等有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教师创造机遇还给他们带来挑战。从教学目标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生成目标为主,以预设目标为辅,立足于学习者生命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教学过程来看,生成性课程资源产生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精心安排,全身心投入课程教学中,创设出有利于资源生成的教学情境;从教学评价来看,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对目标偏离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生成有意义的课程资源,促使教学结果变得多元化。

1.2.3 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的品质

随着教学活动开放性的增加,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性。生成性课程资源不再是以往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静态的、客观性素材,而是在课程活动中动态生成,作为一种教育主体参与建设的资源,是通过教师、学习者和材料等相互作用生成的有价值的新型课程资源。而且,生成性课程资源与预设性课程资源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即科学的预设是课程资源生成的前提,生成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学习预设性课程资源。因此,生成性课程资源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预设性课程资源,而是与课程实践活动形成更好的契合,最终提升课程资源的品质。

2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课程学习形式发生变化,教师逐渐掌握并能够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工具,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和认识也有所改变,同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的特有价值得到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认可,预示着混合式教学成为未来主流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组合来看,混合式教学指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或传统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的结合。但也有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简单结合,而是包含教学空间、时间、方式和评价四个方面的混合,即混合式教学是一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混合的教学模式。尽管在线教学对学习效果、进度和师生共情等有不利影响,数字鸿沟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不可避免,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线上教学的优势,然而在数字化时代更应认识到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加快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数字化教育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设施、教学方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体系方面都应该有所完善。尤其是,混合式教学下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以往的教学效果,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从教材扩展到紧跟时事的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混合式教学打破了高校线下教学的条件限制,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在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把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转变为情境创设、“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合作学习以及多方面检验和反馈等包含多个环节的新型教学流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师的课程安排更富有弹性,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更多课程资源的生成。

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路径

本文结合绩效管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路径,如图1所示。在课程开始前,除师生都有的教材外,教师通常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预设资源,如课程教学大纲、学习知识点和探究任务单等。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的生成和应用过程主要包括5个阶段:弹性预设,生成目标;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协作任务,生成资源;展示交流,共享资源;评价反思,更新优化。在每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应的课程活动,依托于這些活动课程资源得以生成。

3.1 弹性预设,目标生成

在课程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规划预先确定教学目标,即对学习者学习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设,但由于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对应,教师在确定初始教学目标时应弹性预设,以建立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目标为主。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预设教学目标为导向,发布相对应的学习资源,主要以中国大学慕课(MOOC)资源为主,筛选出MOOC视频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理解课程要求、思考学习任务,进而生成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将为他们指明方向,对整个课程起到督导和制约作用。此外,教师也应准备上课需要的课件、练习题和案例资料等并精心进行课堂设计,认真准备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

3.2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

教师在线下课堂发布自主学习任务,阐明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通过使用课件等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比如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等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对绩效管理工具的发展背景、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结合商业案例,让学生对绩效管理的实操有清晰的认识。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前提出的绩效管理问题进行着重讲解,为他们创设讨论情境,引导他们将先前已积累的旧知识与课堂中学习到的新知识建立起联系,并重新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利用 “云班课”平台设置一些围绕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实操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并结合线下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引导学生积极和同学交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发散学习思维。

3.3 协作任务,生成资源

资源生成和知识建构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探究互动,个体与群体、环境互动后产生新的理解、观点和问题解决方式等。学生采用线上协作的形式完成课后任务,可以避免教师因传统课堂后时间安排较难在固定时间给小组布置任务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我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协作过程中,小组内员工应分工明确,防止出现“搭便车”以及因分工不明确而导致学习不公的现象。在完成任务之前,每个学生应独立思考,带着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参与交流并可从同伴中获得灵感,补充自己想法的不足,对小组任务达成共识,最终完成任务。在学生协作阶段,教师应进行监督引导,发现学生思考方向有所偏离,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而且教师也要给学习者不定期地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完善自己已生成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学习者的知识掌握和任务完成情况,在后面的学习中能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讲解。

3.4 展示交流,共享资源

在线下绩效管理课堂上,教师安排各学习小组汇报和分享他们就某一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调研成果,每组学生展示后,教师应给予学生针对性评价并提供相应改进意见,促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和思考,引导其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并用于指导解决绩效管理实操问题,课堂上其他组学生也可对汇报内容提出质疑并展开合作探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反馈和评价方式,不仅要对学生取得进展和调研发现给予积极肯定,还要留意学生对绩效管理理论知识理解有误之处。学生理解不清或错误很可能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生成点,比如对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的理解和使用等,教师通过向学生反问或引导等引起学生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课下搜索阅读更多平衡计分卡相关的资料并理解相关的实操要点,为后续深入学习提供更多动态生成的绩效管理课程资源。

3.5 评价反思,更新优化

随着学生学习逐渐深入,动态生成的绩效管理课程资源也需要更新迭代,对生成性课程资源不断进行评价、筛选和优化,为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提供质量保障。教师可通过线上评价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评定,从他们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学习者从日常交流协作的过程中对其同伴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可对自己或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最后,资源的评价、优化贯穿于绩效管理课程资源生成和应用的每个阶段,鼓励学生在资源评价和筛选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还能让课程资源变得更为有效。

经过以上课程资源生成和应用的5个阶段后,生成的课程资源包括绩效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清单、问题探究材料、教师生成优质资源、课堂展示汇报资料(PPT、视频等)和师生反思建议材料等,这些生成性课程资源可转换为下一轮的预设性课程资源,通过资源的生成和应用促使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迭代循环,促进绩效管理课程资源的不断优化,进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清晰认识绩效管理工具的实操要点,也为学生职业学习奠定基础。

4 结语

数字化发展促使“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趋势,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绩效管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绩效管理课程生成性资源的建设路径,促使课程资源的不断完善,这不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操能力,还充分发挥线下加线上教学方式的协同效应,提升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新商科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07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18_272133.html.

[2]赖枫鹏,李治平,孟雅,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1):5659.

[3]余胜泉,万海鹏,崔京菁,等.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5,(6):716.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30.

[5]安国琴.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7477.

[6]郑宏,谢作栩,王婧,等.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5464.

[7]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8]张锦,杜尚荣.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9):1113.

[9]张倩,马秀鹏.后疫情时期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建议[J].江苏高教,2021,(2):9397.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绩效管理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