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财务审计的困境与对策

2024-01-27马兰英

中国市场 2024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马兰英

摘 要: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督促与监督的作用,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地,为乡村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提供助力。本次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层财务审计进行研究,目的是把握当前政府基层财务审计内容,在当前审计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基层审计,形成科学严谨的基层审计体系,搭建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基层政府审计体系。文章简要阐述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内容,分析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实施成效与面临困境,之后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财务审计的困境应对思路与推进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县级政府部门;基层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7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3-017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3.04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具有覆盖范围广、推进时间长、支持项目多的特点。开展基层财务审计,目的是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中投资的项目、开展的经济活动、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财务监督,加强对乡村振兴过程中资金流向的监控,强化经济责任的落实,杜绝基层干部的贪腐风险,同时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使用情況,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村民合法权益,辅助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提高资金使用率,缓解财政与经济压力。当前,农村基层财务审计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应当进一步加强各方联合,搭建多角度多方面的基层审计体系,同时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与引领职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强化审计效用,逐渐生成高效、现代化的基层审计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落实提供更多的保障。

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项项目落实情况复杂,涉及范围较广和流动资金较多,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应当加强基层政府审计,立足县级审计部门角度,根据本地区乡村振兴实施的进程与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基层财务审计工作,具体审计内容如下。

1.1 资金流向与转移支付审计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投入资金,且成立的项目较多,类型丰富,如脱贫攻坚项目、水利设施项目、道路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规划项目、生态保护项目、循环经济项目等,甚至有些是多个项目合并形成的多重项目。这些项目资金来源不同,有些资金有特定的专项用途规定,如扶持农村发展,国有金融机构特定推出的金融产品、“三农”保障资金等。开展基层财务审计,应当对这些资金的流动情况、流向及支付情况等进行审计,以此确保这些资金可以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支持,保证这些资金的归属明确、利用率符合要求。在财务审计中,应当综合分析判断资金的流动、转移支付是否存在不合规定的情况,是否存在不正当程序与理由。

1.2 对在岗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

基层政府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在前期大部分投资环节,资金主要源自于基层政府的决策,资金的使用具有明确指向性。在资金使用方面,基层政府及有关关键岗位的领导人员,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若基层政府决策失误,或者领导人员缺乏规范行为,就很难充分发挥行政权力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引导作用,而市场也无法持续优化配置资源。此时需要基层财务审计的介入,以审计加强约束,尤其是要加强对关键岗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以此强化制衡,抑制公权力。这样可以促使各级领导在组织开展决策时更加理性与审慎,提升各部门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性。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实施成效与面临困境

2.1 基层财务审计实施成效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各地区基层政府纷纷开展财务审计工作,以定期审计加强对资金流向与支付使用的约束、监督,加强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监控与追究,进一步规范了各项乡村振兴项目的落实过程,大大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与有效性,辅助乡村振兴获取丰富成果。

第一,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县级有关部门的科学财务审计辅助之下,乡村振兴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振兴成果,同时县级政府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以“整合统筹”“加强侧重”等方式不断增加地方级财政投入,并且对乡村振兴板块内的各项目开展纵向与横向的分析。目前为止,资金投入比重最大的三类项目分别为“农民增收项目”“生态宜居建设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在基层财务审计的监督与引领之下,基层政府领导及有关关键岗位人员,全面分析、科学决策,认为:这三类项目可以体现本县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根本的思想,能够加强对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在要求,并且将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核心。

第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基层县政府以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与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开展规模化的农业产业经营,引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模式,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牛、羊等特色产品。基层财务审计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项目相结合,在2019—2022年期间陆续获取了丰富成果,地区产业总值大大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绩突出,乡村经济环境与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2 基层财务审计实施面临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基层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广泛,不仅需关注重点领域,更需要克服较多的审计困境,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基层财务审计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更大的助力。根据当前基层财务审计的实施情况,面临困境如下。

2.2.1 立法与制度层面缺乏整体规划性

目前,我国国内的审计工作规范法律条文较多,在《审计法》《会计法》《预算法》中均有提到不同程度的审计工作法律的要求,且在各级行政部门中也有明确的审计工作规章制度。但是,目前的审计法律体系、审计制度体系较为复杂,法律与规章制度体系内,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从各个角度出发,并且存在各个时间阶段提出的“补丁式”法律、“补丁式”规章制度,这种“补丁式”虽然可以解决不同时期出现的新的问题,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依据,但是这种规章制度与法律体系存在混乱性,很容易影响实践过程,造成实际操作的混乱。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法律文件中,多次提到审计工作要求,如《乡村振兴促进法》,但是其中真正涉及审计工作的内容并不多,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文件支持,而有关部门的此类文件较多。由此可见,不仅财务审计的法律、制度体系本身存在混乱型,法律体系与财务体系之间也缺乏整体性,会导致实践中法律与文件要求契合性不足,影响最终的实践成果。

2.2.2 乡村治理环境难以真正发挥审计有效性

和谐有序的治理环境是有效落实审计工作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乡村环境差距较大,部分乡村环境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权力结构单一、产权责任不清、历史包袱沉重、缺乏有效內部控制、账目不清、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等问题,甚至有时乡村治理理念会与乡村振兴及审计工作理念相冲突,出现村民抵触审计、村集体组织与负责人抵触审计等问题。部分积极接受审计的责任人,也存在难以理解审计意见,对审计整改要求落实不到位的情况[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项目品类较多、领域较为分散,这种分散性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基层政府部门的审计人员注意力,加之农村环境错综复杂,导致原本规范的审计工作复杂起来,影响基层政府财务审计的有效性。

2.2.3 没有发挥出科学技术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先进技术及技术成果被运用于基层政府财务审计工作中,搭建审计系统,开展线上审计,开发审计工作App与软件工具等。先进技术成果的出现促使原本复杂、高难度的乡村基层审计工作得以开展,弱化了乡村振兴之下产业结构丰富、治理环境复杂、人口数量众多、地域广阔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财务审计成本。但是在实施基层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基层审计单位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利用程度较低,很多技术成果目前没有被应用于审计工作中,导致乡村审计工作困难无法得到解决,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计工作现代化发展进程。

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财务审计的困境应对思路

结合上述分析的基层财务审计的内容及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遇到的困境,认为应当针对当前困境做出应对,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基层财务审计的作用,稳步推进乡村治理发展、辅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获取良好的基层财务审计成果。

第一,应当优化开展基层财务审计的有关立法和规章制度。根据目前存在的基层财务审计工作中法律与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的情况,应当立足我国乡村振兴的整体角度,构建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法律与规章相互协调的体系。在体系搭建时,应当充分考虑基层财务审计的实施需求,开展立法与规章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当以法律条文明确审计工作法治边界,同时配合法律条文提出相对应的、有助于补充解释的规章制度,促使法律体系与规章制度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够形成系统化的基层财务审计法律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提供规范的、系统的、统一的支持。

第二,应当发挥基层财务审计的多方作用,共同搭建有序的乡村治理环境。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环境,并不是某方单独支撑的,而是需要基层政府、审计部门、社会企业、乡村自治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配合形成的。应当构建覆盖乡村基层组织、县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居民、社会企业等多方组织,形成协同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样既能够发挥多方人员的制衡作用,也可以发挥各方人员在主动监督、民主自治、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促使各方人员均可以积极主动配合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提升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效率[2]。

第三,以先进技术创新基层财务审计工作形式。现如今,各项科学技术愈发成熟,各种先进技术均可运用于基层财务审计工作中,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可以辅助审计工作人员快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剔除冗余数据,提取关键信息,为继续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依据。遥感技术可以为审计工作收集更多的证据,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软件系统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丰富的功能支持,也可以减少层级,促使审计工作呈现扁平化发展。同时,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由于乡村振兴项目分散化带来的审计工作困难,有效降低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4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推进路径

4.1 多方联动,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基层审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效用,就应当联动多方力量,搭建多方协同配合的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框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促使各组织、有关部门与机构纷纷参与到基层财务审计工作的推进中,以此确保审计过程规范、审计结果准确可靠。

(1)应当让县级政府基层审计与其他部门、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互相衔接的工作目标。基层政府财务审计工作目标,是以审计的形式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分析其真实性与合法性,判断其是否产生效益,以此维护基层政府经济安全,为乡村振兴项目落实提供更可靠的经济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项资金审计中,基层财务审计的目标是监督乡村振兴项目是否落实、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否满足要求等。采用审计的方式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惩处,以此打击滥用公权、收受贿赂、贪腐及以公谋私等现象。在这方面,应当分别从政府部门、基层群众角度入手,提出政府部门的反腐倡廉、财政资金控制目标,提出基层群众的自治与监督目标,促使三方目标相一致,以清晰一致的目标引导各方参与到之后的基层财务审计配合中。

(2)加强政府基层财务审计及其他部门监察对象的关联性。政府基层财务审计的对象,主要为本级政府、下级政府、事业组织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组织参与的建设项目、参与项目的有关人员等。而政府其他部门监察的对象,是党领导范围内的党组织队伍、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等。可以说,基层财务审计人员与政府部门监察对象之间是存在关联性的,可以加强基层审计工作单位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公职人员、基层党员、农村自治组织人员的检查与审计,促使审计对象与检查对象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基层审计强度。

4.2 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贯彻落实责任机制

基层政府的财务审计工作,是针对各项政府项目、政府经济活动的监督行为,本质目的是监督资金的流动与使用,在规避发生贪腐的同时辅助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真正发挥效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财务审计工作,主要面向各乡村振兴项目,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既要加强审计约束与督促,也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贯彻落实责任制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把好关卡。

(1)建议进一步完善基层财务审计的整改责任制度体系。整改责任制度体系的搭建,能够进一步促进各乡村振兴项目的有序落实,规范审计组织的管理与工作,获取良好的审计成果,充分发挥审计的防护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整改的重视,將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决策议事范围之内,根据基层政府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与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展,制订针对各项目的专项整改计划,明确提出整改范围与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应当重点阐述各项问题,依据跟踪检查制度构建问题整改台账,并且对各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环节与整改环节的联动,既要确保追溯责任归属,也要加强惩处与整改约束,贯彻落实审计整改[3]。

(2)搭建全覆盖的审计整改工作模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政府财务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流动审计与问题整改方面。为了更大程度上确保整改效果,基层政府审计部门应当积极借鉴先进整改经验,对当前的整改工作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以提升审计质量。一方面,应当遵循制度先行原则,根据上级单位出台的整改方法明确地方部门的审计责任,设计回审监督机制,按照不同的问题类别进行分类汇总,以此确保有效整改;另一方面,应当调整审计操作流程,提升审计的规范性。根据上级政府开发的审计整改系统,县级政府审计单位应当积极引入这一系统,同时根据系统的处理要求优化调整审计操作流程,确保审计工作与审计整改工作相协调。

4.3 立足乡村角度,以科学计划引领审计

科学的审计计划有助于规范落实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财务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应当更多地考虑乡村振兴战略下各项项目的落实情况。因此,建议立足乡村振兴视域,根据乡村振兴实施过程情况,分析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制订科学审计计划,以科学计划推进审计工作[4]。按照这样的思路,既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可控性与规范性,也可以通过达成审计计划的目标辅助乡村振兴战略。

(1)制订科学审计计划,引领审计工作实施。基层政府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单位根据党中央、上级政府单位下发的文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科学理解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方向制订审计计划,同时将“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项目、农民生活富裕等内容一一纳入审计计划中。在制订审计计划时,应当尽可能保证审计计划全面覆盖审计范围,分别针对各单位、基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提出相应的审计计划,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产生的全部经济活动作为审计对象,包括集体资产、资源环境、建设项目、经济责任等,搭建全覆盖、多角度、动态化的审计工作计划,以科学严谨计划为审计工作的推进提供指引。

(2)兼顾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逐渐深化,我国乡村环境逐渐改善,如何更有效、更深入地开展基层财务审计工作,是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建议审计工作人员制订分阶段的审计计划,包括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在审计计划中,贯彻执行穿透式审计,同时制定审计工作思维导图,形成兼顾长短期阶段的全面审计计划。长期审计计划,应当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角度,明确战略定位,以辅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为乡村振兴的达成提供审计指引。中期计划的制订,应当具备明确重点内容,把握某个阶段乡村发展任务,利用基层财务审计手段对涉农资金、乡村振兴资金进行监控,同时围绕重点任务安排这一阶段的各项审计工作[5]。短期审计计划,应当以当年的上级要求、政府政策落实情况为依据,以当年的审计计划为核心,关注当年审计的设计效用,突出强调审计的短期工作效用,并且将审计落实到具体的财政投入审计、资金绩效审计中。此外,还应当突出每个阶段审计工作的重难点,明确区分主次,围绕生态、经济、文化、治理等目标对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经济活动、政策落实、自然环境效益等进行审计,确保政策合规有效运行的同时落实阶段性年度审计任务,落实各项审计目标。

5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基层财务审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本次研究内容,当前基层财务审计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辅助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改进。在今后的乡村基层政府财务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基层审计的导向职能,以科学严谨的审计督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应当立足乡村政府角度,发挥审计科学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审计工作,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整体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明佳.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有效性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11):74-79.

[2] 魏德富.基于“审纪监联动”模式下的研究型审计探索——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为例[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2(11):10-12.

[3] 王红兰,魏嘉.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5):59-64.

[4] 石先华.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财务审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2021(30):151-152.

[5] 李阳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财务审计的困境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1(18):109-110.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