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机著作新识

2024-01-27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汪氏丹溪门人

马 强 王 茎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

汪机是明代著名医家,针药皆通且著作甚丰。钱超尘教授赞其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1]。汪机的著作有“编”或“撰”或“补订”等不同的成书方式,但常有学者统计其卷数、内容时视“编”为“撰”而不溯源明流[1-3],甚至有学者撰文时将薛己之言引为汪机之语,故我们对其著作及成书缘由考略如下。

本人撰著

1.《运气易览》

凡3卷,存。是书简介运气学说基本概念及临床运用,并配以图示歌诀,汪机在序言中称此为“卢扁弗稽,淳华弗议,吾所以不敢轻以传信”。故该书虽成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却未予刊行。后来门人程鐈以丹溪治疗瘟疫“亦言当以运气推之”而说服其师,方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此书刊行于世。汪机著此书力求简明,强调应该辩证地看待运气学说,做到“随机达变,因时识宜”。论运气注重临床是该书特色。如一中年瘦弱血少之人,庚子年岁金太过,又遇深秋(燥金用事)久晴无雨,其人“皮肤拆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故用生血润肤饮,方中多是补血、养阴、润燥之品。可见,汪氏亦以辨证用药为主,而不专泥于司天在泉之中。

2.《医读》

凡7卷,存。属歌诀韵语类书籍,成书后未予刊行,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首刻刊行,有程应旄作序。程氏为歙县槐塘人[4],在序言中称“余几上有石山先生《医读》一帙”,但多有缺损,程氏“补茸其缺,芟订其讹”,而“始成完本”。程氏对此书给予了肯定评价,称“网罗虽多,旨归颇一”“辞义贯通……人人可记可诵而可寻”,故予以刊行。因此,现在看到的《医读》,应题为:汪机编撰,程应旄补辑。该书分药性、脉候、病机、方括4部,前3部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则以七言为韵,内容简明扼要,可以作为研究汪机伤寒学术思想的依据。

3.《医学原理》

凡13卷,存。是汪机晚年历时八载所撰,称撰写此书是为使后学者达到“观病机即知病源之终始,阐脉法即知病症之生死,读方旨即知立方之主意”的目的,进而可以“事亲”“养身”“活人”,避免花费大量时间却仍未入医学之门。该书集汪氏一生临床经验、学术理论、诊疗得失于一体,与《石山医案》同为研究汪氏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著作。今人从不同方面,如中风、痹证、积聚等疾病的探讨出发[5-7],对该书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4.《朴墅宗谱》

卷数不详,亡佚。该书是汪机为其本族所立家谱。汪机本人常以家族大小事务为己任,李汛在《石山居士传》中记载了不少相关事件。如汪机的族人想立一间宗祠,但是因花费较大迟迟未动工,汪机听说之后便慷慨解囊,称“尊祖敬宗,又何惜焉”。今查《汪氏通宗世谱》中载有汪机曾“修家谱”,可佐证确有此书。

补订前贤

1.《读素问钞》

凡3卷,存。《读素问钞》为滑寿节要类编《素问》之作,汪机在称赞滑氏编次工作之余,又恐过于简略而使后阅者无所适从,故复取王冰注文“参补其间”,并附有自注。学者所争论者为《素问补注》(或《内经补注》)一书,源于汪机门人程鐈在《运气易览·跋》中称“《素问钞》……《素问补注》皆以梓行于世矣”,又李汛在《石山居士传》一文中有“《内经补注》若干卷”之语,至清《千顷堂书目》录“《素问钞》三卷,又《内经补注》一卷”,故有学者认为该书已亡佚。我们通过考证认为,《千顷堂书目》所录“《内经补注》一卷”即汪机门人程鐈所称《素问补注》,也是《读素问钞》后的“补遗”一卷,而李汛文中的“《内经补注》若干卷”则指《读素问钞》3卷。依据如下:其一,汪机素来推崇《内经》,称其为“刺法之正”,《读素问钞》中已经有汪机续注在内,且多有发挥之处而非平淡浅注者,若再撰写一本《素问补注》(或《内经补注》)则不太可能,且汪机喜好述而不作(后文有分析)。其二,汪机将自己所撰之文依附于所辑之书后是有他例的,如在编《脉诀刊误》时,就将自己所撰的《诊脉早宴法》和《矫世惑脉论》附于书末,钱超尘教授[1]在分析汪机著作时就将此两篇单作为汪氏著作而计数,故古人将汪氏之“补遗”一卷称为“素问补注”而单视为其著亦在情理之中。其三,汪氏与高徒陈桷在其后各书的“序”和“题”中皆未提及此书名,尤其是汪机在晚年力作《医学原理》一书序言中,回首一生著作时也未见“素问(内经)补注”,若此书为单行本且重要者,以汪氏重视经典医籍的态度,又岂会不录于序言中?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称“《内经补注》若干卷”者是指汪机续注的《读素问钞》,而称“《素问补注》(或《内经补注》)一卷”者,则是指“补遗”1卷。

(3) 养护温湿度控制。双块式轨枕采用蒸汽养护,养护温度低,混凝土强度增加较慢,脱模强度达不到要求会导致轨枕脱模时断裂;而养护温度过高,混凝土内水分受高温影响随蒸汽散失较快,养护通道内部干燥,轨枕脱模时极易出现脆性断裂。因此,选择合适的轨枕养护温湿度对轨枕挡肩裂纹控制至关重要。

此外,关于书名,有作《读素问钞》者,也有作《读素问抄》者。其实“钞”与“抄”同义,在古代皆有“誊写”之意,故二者均可取。今人“钞”字不作“誊写”讲,故有此差异。滑寿本作《读素问钞》,应从“钞”字为正。

2.《脉诀刊误》

凡2卷,存。自王叔和《脉经》以降,医家渐重脉诊。后因其文词较古,读来诘屈,故六朝人高阳生作《王叔和脉诀》,内容简要易懂,宋元时期流传颇广,不过文辞却浅鄙多谬,又为医家所反感。元人戴启宗的《脉诀刊误》既纠正了《脉诀》中的错误,又补充了新的见解[8],所以虽名“刊误”,实则为“刊误补正”。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明代开国谋士朱升在金陵节抄戴氏之书后携归歙县,汪机携重金购得。因此书在传抄过程中多有“脱误”,汪机不仅对其进行了补缺与正讹,还“取诸家脉书要语”以及汪氏自己所撰的《矫世惑脉论》1卷附于书后,于嘉靖二年(1523年)刊行。所以,汪氏对此书的整理工作不仅有“校正”,还有所“增补”,汪机对此书评价极高,称之为“诊家之主要”。

3.《推求师意》

凡2卷,存。此书本为戴元礼著述其师朱丹溪学术思想而成,汪机在歙县一医学名家处见到此书便抄录而归,加以编辑之后予以刊行。之所以命名曰《推求师意》,一因此书为丹溪门人弟子“推求其意,发其所未发也”,二因两位门人见到该书后,欲刊行之意与汪机相合,故命为此书名,后人因此认为此书为汪机所题名。我们查郑沂(明朝永乐年间人)在为戴元礼所作的“行状”中已记载了“公著有《推求师意》《本草摘抄》传于世”一语,说明此书是由戴元礼本人命名的。其实,汪机在刊行滑寿《读素问钞》及戴启宗《脉诀刊误》时就是按照原有书名刊行而未改动,所以“推求师意”这一书名是汪机继续使用戴元礼之命名也在情理之中。王讽在为此书作序时称“广丹溪之志者,元礼也,广元礼之志者,维石山作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对《推求师意》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该书可承丹溪之学术,不像俗医不学丹溪而致“寒凉杀人”,汪机是“有功于震亨”者。

4.《本草会编》

凡20卷,亡佚。该书是汪机在王纶《本草集要》的基础上编成的。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曾见过此书,但称此书“难以检阅”“零碎臆度疑似”,可取之处仅有数条,且将其“可取”之数条收入了《本草纲目》之中。学者方光禄[9]在《本草纲目》中辑出了71条属于汪机的按语,并依据其特点分为纠错、解释、心得、评议、摘引、置疑。我们认为,这些论述确属汪机之语,且得到了李时珍的肯定,故可作为研究汪机本草学术思想的依据。

编纂诸家

1.《伤寒选录》

2.《外科理例》

凡7卷,存。又有学者统计为8卷,是将附录1卷与正文7卷合计为8卷。该书是汪机广集诸家外科论著,又少附以己见而成。经我们对比发现,其中多半内容转自薛己的《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另有南宋陈自明《外科精要》与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皆在采集范围内。然汪机在书中对自己的见解和上述医家论著并未明确进行区分,故多有学者误将此书视为汪机所撰,甚至将薛己的医案误作汪机所治而分析引用,我们所作一篇论文(《汪机灸法学术思想探析》)中有一处便犯此错误,故特指出。

3.《针灸问对》

凡3卷,存。是汪机在读书过程中遇到有论述针灸之处便“日逐笔录”,采集各家针灸之论并“复序次其说,设为问难”而成此书。该书上卷论针灸基本原理有60问,中卷论针法有15问,下卷论灸法与经穴有10问,其中完全引自《内》《难》者占半数,其余则涉及《伤寒论》《丹溪心法》《医学启源》《标幽赋》《金针赋》《医经小学》《奇效良方》等书籍,网罗实为广博,故后人称其内容“尤为笃实”。汪机的学术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其按语之中[13]。

4.《痘治理辨》

凡1卷,存。汪机在自序中阐明了编写此书之因:“嘉靖庚寅年(1530年)冬,有非时之暖,痘灾盛行,而死者过半。”因此,汪机博览群书,凡是见到有论及痘疮者便“纂为一编”。痘疹即俗称“天花”,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病。明代新安地区的医家对该病防治作出了不少贡献,汪机便是最有代表者。明代中后期徽州地区瘟疫频发[14],政府又不作为,汪机常于瘟灾盛行之时购药济施,诚为良医。《痘治理辨》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成书的。

门人整理《石山医案》

凡3卷,存。由汪机高徒陈桷将跟诊记录汇集而成,书中共载有183个医案,汪氏亲诊者有171个[15]。汪机汲取丹溪、东垣两家学术思想于一体,又结合个人长期临床经验而有所发挥。此书除集中体现汪氏“营卫论”“参芪说”的学术观点外,还可窥其治病善于知常达变,不拘于一端,以及注重养生等诊疗特点[16]。

此外,《千顷堂书目》中载有“陈桷注石山医案,三卷,又许忠注,九卷”,但诸学者皆未见许忠九卷注本。许忠也是汪机的门人,李汛《石山居士传》的篇尾有“上传借观者众,因不能应,故共与梓之。嘉靖二年四月望日门人周臣、许忠谨识”一语。此传中载有汪机的病案达48例,按尾记当属周臣与许忠记录整理。嘉靖二年是1523年,远早于陈桷整理、程曾作序的1531年。因此,我们推测“许忠注,九卷”应是另有一书,但已亡佚,其中部分医案由门人陈桷整理时收录于《石山医案》中,得以流传至今。

后人合集《名医三要》

凡3卷,亡佚。该书最早记载于《澹生堂书目·子部》,称:“《名医三要》,三卷,刘守真,汪机,韩飞霞同著。”刘守真即刘完素,传其术予荆山浮屠,后者传予罗知悌,罗又传予朱丹溪,汪机又自称私淑丹溪。韩飞霞即韩懋,著有《韩氏医通》2卷存世,创制名方三子养亲汤。韩氏医案曾被收入汪机著作中,即《石山医案》下卷中“脉”“补阴”“惊”3条[16]。

河间学派人物众多,亲炙者、私淑者从金元延绵至清代。丹溪、子和皆为该学派名医,故河间学派实由火热、攻邪、养阴诸学派构成,对医学发展影响较深[17]。故后人将河间、石山、韩懋之书集为1册,称为《名医三要》有其可能。但此三位医家之著皆单行于世,后人不必非寻觅《名医三要》不可。且名为“三要”,疑多有删减而撮其要,故未能流传至今。此外,我们翻阅《澹生堂书目》时,发现“名医三要”这一条目前记有“丹溪纂要,八卷”,下又书“两种总名《名医四要》”,应是将《名医三要》与《丹溪纂要》合称之《名医四要》之意。因此,我们更加确定“三要”或是“四要”,皆为后人所合集,不计入汪机著作中。

汪机勤于医事,临证40余载,承丹溪、东垣之学,又不泥于“滋阴降火”之时弊,常能推陈出新,在金元诸医家与明末“温补学派”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汪机一生著作甚丰,自撰医学论著3部,然整理前贤者达8部之多,颇有孔夫子“述而不作”之风,且其勤临床、严教育、好赈济,是医家之典范。对汪机著作的相关梳理考证,有益于今后学者对汪氏学术研究相关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汪氏丹溪门人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八三感怀
浅谈丹溪学派传承悠久之因*
借衣访恩师
元代珍稀家谱《汪氏渊源录》简论
借衣访恩师
汪氏蜂蜜产品包装设计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元代巩昌汪氏家族研究综述
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