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温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宫缩痛的影响

2024-01-26王慧敏徐萌艳蔡锋成杨若冰

护理与康复 2024年1期
关键词:宫缩痛后宫穴位

王慧敏,徐萌艳,蔡锋成,杨若冰,徐 静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2.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8

产后宫缩痛是指产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出现阵发性痉挛和疼痛,中医称之为“产后腹痛”。以经产妇、阴道分娩产妇多见,一般在产后1~2 d出现,持续2~3 d。近半数产妇在产后48 h内宫缩痛的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可达3分以上,不良的疼痛体验干扰产妇睡眠及休息,导致产妇疲乏程度加重[1-2]。70%产妇产后疲乏是由于产后疼痛和不适引起的[3]。早期产后疲乏降低了产妇活动意愿及参与度,干扰产妇思考及注意力的集中,甚至不利于产后恢复[4-5]。目前,临床常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缓解产后宫缩痛[6]。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但产妇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胃肠道反应,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因担心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潜在的影响而拒绝药物的使用。因此,临床上更多通过体位改变、热敷、按摩等一般护理措施缓解产后宫缩痛,但简单措施干预的效果欠佳。穴位按摩作为一种常用中医疗法,具有通经活络、祛寒活血、祛邪扶正的功效[7]。产后早期中药热敷不仅有利于改善组织新陈代谢和外周血流动力学[8],还可通过热作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皮肤组织被吸收,利用药效与温度达到温经止痛、调理气血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应用恒温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干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宫缩痛,以期缓解产妇产后宫缩痛及疲乏程度,为促进产妇积极的产后体验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宫缩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学》中产后宫缩痛的诊断标准,且为气虚血瘀型产后宫缩痛;年龄20~35周岁;足月单胎头位顺产产妇;母婴同室;具有认知沟通能力。排除标准:妊娠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者;伴有妊娠及产后并发症者;腹部皮肤受损伤者;对本研究所用物品出现变态反应者。脱落标准:研究过程发生变态反应、烫伤等终止试验;研究过程使用镇痛药物者终止试验。采用样本量计算公式估算样本量,结果为每组样本量为42例,考虑15%的样本量的流失,每组纳入50例,共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研究过程未发生脱落病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出血量及产后宫缩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1】医伦审A第(016)号,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表1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产妇产后按照阴道分娩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重视产妇主诉,定时巡视观察,评估宫体收缩情况,观察恶露的量、色和性状;向产妇讲解引起宫缩疼痛的原因,稳定产妇情绪;安置产妇舒适的半坐卧位或侧卧位,以缓解疼痛程度;疼痛加剧时,指导产妇及家属环形按摩下腹部,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若产妇自述症状无法缓解,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产妇产后宫缩痛。

1.2.1对照组

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产后第1天,嘱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取关元穴、子宫穴、三阴交,使用手掌根部推揉关元穴,用双手中指和食指缓慢点揉两侧子宫穴,用拇指指腹揉按双下肢的三阴交,每个穴位2~3 min,以产妇自觉热度或局部酸胀感为度,按摩期间注意保暖,按摩力度均匀、轻柔。产后第1天开始干预,连续2 d,每天1次。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恒温中药热敷包热敷。产后第1天,将两片热敷贴放入固定带(产品执行标准:Q/JSH001-2015)独立网眼布袋中,将盛有艾叶105 g、红花42 g、花椒63 g、小茴香63 g、佛手84 g的中药包放入固定带热敷贴对应位置并用两条带子固定,进行预热。按摩结束后先将预加热的中药包对产妇腹部试温,产妇自觉温度适中后,使用中药热敷包覆盖产妇下腹部关元穴、子宫穴,将固定带环绕腰腹部后粘搭固定并调整到松紧度适宜,热敷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妇局部皮肤情况,使用4 h后协助产妇取下热敷包。产后第1天开始干预,连续2 d,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1.3.1宫缩痛疼痛程度

采用VAS[9]评估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宫缩痛疼痛程度。该评分法分值0~10分,分值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7 分: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8~10 分: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

1.3.2产后宫缩痛发生次数及每次宫缩痛持续时间

记录干预期间(2 d)产妇每天产后宫缩痛发生次数及每次宫缩痛持续时间。宫缩痛频率=产妇产后宫缩痛发生次数/2。宫缩痛平均持续时间=2 d内产妇发生宫缩痛持续时间之和/宫缩痛发生次数。

1.3.3疲乏程度

采用中文版产后疲乏量表(Postpartum Fatigue Scale,PFS)[10]从躯体疲乏(6个条目)和精神疲乏(4个条目)2方面(共10个条目)评估产妇干预前及干预2 d后疲乏程度。每个条目得分1~4分,分别表示“从来没有”“有时如此”“经常如此”和“总是如此”,总分范围10~40分,分值越高,提示疲乏越严重。该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8,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5、0.707,重测信度为0.949,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例(%)进行描述,采用2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P25,P75)进行描述,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α值取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产妇产后宫缩痛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后V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2),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产后宫缩痛VAS评分及差值比较

2.2 干预后两组产妇产后宫缩痛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干预后产妇产后宫缩痛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宫缩痛平均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比较

2.3 干预前后两组产妇产后疲乏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疲乏总分及躯体疲乏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3 讨论

3.1 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可以缓解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症状

产后宫缩痛是因子宫复旧时肌肉不同程度的收缩导致血运不佳,使周围组织暂时性缺血低氧及神经纤维被压迫,所引起的持续阵发性疼痛[11]。中医认为气虚血瘀型产后腹痛为分娩后正气受损,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恶露排出不畅易成瘀滞,不通则痛[1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环形按摩下腹部、热水袋热敷腹部及穴位按摩等,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中药热敷包热敷可通过对体表腧穴的温热及药物刺激,起补气益血、化瘀止痛之效,从根本缓解产后宫缩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后产后宫缩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且干预后疼痛持续时间及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恒温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优于普通干预及单一穴位按摩。分析可能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药热敷包的恒温热力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子宫肌肉痉挛[13],且热敷可充分发挥中药温经化瘀止痛之效,有助于缓解疼痛,与李婷婷等[14]研究结果相似。中药热敷包采用的艾叶温阳补气,小茴香、花椒可温经散寒,红花主活血去瘀,佛手辅以理气,五味药配伍使用,可温阳腹部经络,化解宫内瘀滞,使得疼痛缓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艾叶、红花具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15-16],敷包热效应可促进中药成分渗透至宫体,加强止痛效果。另一方面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腧穴及经络施加压力、热能、中药三重刺激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按压疗法,与谭健娜等[17]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的联合疗法作用于关元穴、子宫穴等腹部腧穴,关元穴与胞宫位置临近,热敷可松弛腹部肌肉紧张,关元穴作为任脉腧穴,按压及药物刺激该穴可通过任脉调节肝脾肾,达到缓解妇科痛症的效果[18]。刺激子宫穴可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起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19],辅以红花、佛手等药物热敷,两者相辅相成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宫体功能,缓解产后宫缩痛。

表4 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疲乏评分比较

3.2 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

产后疲乏作为一种强烈持续且伴随着体力和脑力下降的疲惫感,不仅是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失血耗气,导致气虚血弱以至气短懒言、体倦乏力,而且受产后宫缩痛等不适体验的影响,对产妇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等生理、心理方面产生不良影响[20]。常规环形按摩下腹部、热水袋热敷腹部及穴位按摩等方法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程度有效,但疗效不够理想,导致由宫缩痛引起疲乏处于较高水平。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症状,增强产妇舒适体验感,从而减轻产后疲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后产后疲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证明中药热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分析可能原因,使用艾叶、小茴香、花椒等药物热敷关元穴,一方面起补气补虚之效,调节脏腑功能,另一方面温热刺激不仅可以放松神经,而且使药效快速作用于机体,发挥温经散寒、镇静安神的效果,缓解产妇疲乏。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后精神疲乏改善程度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究其原因可能是中药热敷包中镇静安神效果的中药占比不高,对中枢神经的调节效果较弱,不能更好发挥联合疗法的协同作用。因此,今后可根据产妇疼痛及疲乏情况,对中药包药物进行加减,在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的同时,改善产妇精神疲乏状况。

猜你喜欢

宫缩痛后宫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后宫正传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的疗效分析
超前应用羟考酮对慢性乙型肝炎产妇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艾灸三阴交、合谷穴对宫缩痛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产后宫缩痛的效果分析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