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变迁对大连市出口的影响
2024-01-26邹亚新
邹亚新,丁 杨,李 辉
(大连财经学院 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由来及变迁
(一)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产生背景
普惠制的全称是普遍优惠制度,是受惠国出口的制成或半制成品能够普遍、非歧视、非互惠地享受给惠国优惠关税待遇的制度。具体表现为受惠国向给惠国出口的产品可以在享受最惠国税率的同时加上一定程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除关税。从某种程度上讲,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是比最惠国待遇更加优惠的一项关税政策,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真正的贸易平等,共同创造国际贸易的发展机遇,增强出口能力,联合起来努力争取更加优惠的关税政策。
(二)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发展与变迁
1964 年3 月,在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上,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会议报告——《论经济发展的新贸易政策》中,提议建立普惠制,对发达国家发起普惠性地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以关税减免的倡议。4 年后的第二届贸发会议通过了建立普惠制的提议,并在1971 年7 月1 日批准实施。随着当时欧洲共同体首次宣布落实普惠制方案,许多发达国家也陆续开始施行普惠制,但为了避免使其国内市场受到冲击,多数发达国家都把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加到了自己的普惠制方案中。在普惠制实施期间,许多受惠国家在出口市场上凭借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带来的低廉关税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优势,扩大了本国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情况逐渐向好,贸易逆差逐渐缩小,这对普惠制给惠国的本国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给惠国对普惠制方案进行不断修改,其中日本和欧盟分别于2003 年4月1 日和2006 年1 月1 日实施的新普惠制,引起了我国企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在经历了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不断修改后,中国迎来了普惠制的“毕业潮”。最早停止我国普惠制关税待遇的国家是乌克兰,紧接其后的是加拿大、欧盟和土耳其、日本这四个经济体,而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也在2021 年停止对中国普惠制待遇的给予。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海关总署网站2021 年12 月1 日发布了停止给输往对中国取消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国家的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公告。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增加,贸易竞争力的增强,从普惠制中毕业成为一种必然。
二、大连市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大连市出口的总体规模
自从中国加入WTO 以来,大连市外贸出口收效斐然,根据大连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见图1),2001年到2022 年期间大连外贸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1-2017 年的出口波动幅度较大,2018-2022年波动幅度逐渐趋向平缓。其中,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2009 年、2014 年、2015 年和2020 年出口额分别出现了四次下降的情况,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不难发现,大连市四次出口量减少的原因比较相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图1 2001-2022 大连市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图1 数据可知,2003、2006 两年出口增长有下降趋势,说明日本和欧盟实施的新普惠制,对大连的出口有一定影响,为了消除普惠制取消对出口影响,大连市政府把目光放在了稳定净出口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创新三个方面,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拓展外经贸合作空间,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出台多种措施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突破外贸企业瓶颈,努力确保外贸进出口稳定和质量,这使得2022 年大连市外贸迅速恢复,继续实现向好发展。
(二)大连市出口市场分布现状
作为毗邻日韩的外贸型城市,大连的区位优势为其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外贸主要市场以日韩两国为主。截至2019 年3 月,在大连市统计局对其主要出口市场的排名中,日本位列第一、韩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大连市第三大贸易市场。近年来,大连市不断抢抓开放机遇,拓宽外贸业务市场,努力推进与各个经济体的多双边合作,国际市场开拓有了新变化。据大连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日本、欧盟(不含英国)、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东盟分别成为大连市对外贸易前五大贸易伙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增强。
(三)大连市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因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成为大连市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大连市积极提高外资质量和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出台了多项有利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大连市逐渐不再局限于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机电商品、化工品在促进本市出口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劲的驱动力。大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大连市出口机电产品1109.8 亿元,占出口总额的57.5%,拉动外贸整体出口增长2.7 个百分点;对基本有机化学品的出口总额达94.5 亿元,较2020 年增长了98.9%。由此可见,当下机电产品成为大连市出口的主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不断提高,渐渐成为大连市第二大出口商品类型,出口比重逐步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变迁对大连出口的影响分析
(一)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变迁对大连出口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在多国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期间,我国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出口的产品在关税税率基础上进口关税的减免达到了25%;欧盟普惠制证书平均给我国企业减少了5%的关税;输往日本货物普惠制关税优惠幅度平均为5%。根据相关数据,以5%的平均关税减让计算,从1985 年至2019 年大连通过签发日本普惠制原产地证书获得出口至日本产品的关税减让高达419.49 亿元。这样的优惠待遇为大连出口企业降低了出口关税压力,提高了出口的竞争优势,使得大连的出口产品在给惠国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在各个给惠国普惠制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大连市的外贸企业虽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在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间接激励了一些企业积极寻找进步动力。特别是近年来欧盟、日本等经济体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已不再给予普惠制优惠待遇,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国、柬埔寨、秘鲁、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仍然被保留,虽然这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给惠国市场关税成本比大连市产品要低,一定程度上导致大连市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面临着来自这些国家的竞争与挤压,但大连市出口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这说明外来的压力促进了大连市企业增强忧患意识,逐渐减少了对关税优惠的依赖,积极拓展新的出口方向,体现了短期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大连市出口市场结构调整。
(二)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变迁对大连出口的消极影响
1.综合成本提高,加剧外贸企业出口压力
2022 年作为中国海关总署公告停止对非普惠制给惠国签发原产地证书的第一年,在第一季度大连海关对64 家外贸先导企业调研的结果中,有70%左右的企业明显感受到了出口综合成本上升,近一半的企业表示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减少。国际上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逐渐减少,一部分外贸企业不增加产品价格,仍旧沿用原价,使得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出口利润大大减少。另一部分企业为了保住利润,不得不把出口到原给惠国产品的价格提高,虽表面上保障了外贸企业的利益,但是失去了低价优势之后其产品在原有市场逐渐被其他同类低价的产品替代,产品销量下降,最终外贸企业的利润还是会加速下降。在短期内企业无法转型提高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是否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下的结果都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2.部分企业产能过剩,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出口抑制效应加强
由于普惠制原产地规则被调整,特别是欧盟、日本等地宣告不再对中国给予普惠制待遇后,大连许多以低价获得市场的企业出口订单被逐渐撤销,出口量一度减少,这样大连市与主要出口市场之间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原有产品大量滞销。此外,大连市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当时的投资生产超过了未来市场的需求,而且在享受普惠制优惠待遇期间,不少下游企业为了抢夺市场机会,一般都会提前规划产能,并窖藏部分本就超出当前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从而造成市场需求减少时的产能过剩。这种短期内的产能过剩,大大降低了当时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这就导致当时正常出口企业无法获取最优的资源进行出口产品的生产活动,从而抑制了其他正常企业的出口能力,造成了普惠制优惠待遇取消时的一段时间内大连市总体出口下降的现象。
3.企业出口量回缩使得大连市短期内贸易经济下行,出口环境恶化
普惠制待遇的变更或取消使得我国出口到原给惠国的产品关税向上调整,大连市贸易经济短期内受到了一定冲击,尤其是近年来绿色壁垒加剧了贸易摩擦,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扩大了国际贸易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出口贸易风险不断增加,对外出口的活力也大大减弱。普惠制的调整使得大连市对重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量短期内快速回缩,这十分不利于作为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一个城市经济下行对于城市中企业的成长有着不利影响,关税优惠取消容易导致来不及转型的企业继续降低价格,与同行恶性的价格竞争,产品价格越低,企业盈利就越少,这时候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继续扩张,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下降,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速度太慢,就使得大连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不利于大连市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变迁态势下调整大连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好自贸区建设成果,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大连市虽有积极开拓贸易业态模式,但目前只涵盖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和跨境电商三种,因此大连仍需加快跟上国家整体外贸发展脚步,进一步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海外仓、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发挥好大连市现有各业态功能独特优势,避免同质竞争,紧紧围绕自贸区的贸易结构特点,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增强企业与第三方海外仓企业合作,通过提升海外仓服务能级,构建新型跨境物流网络,为大连市外贸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劲新动能。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简化自贸区通关审批流程,加强自贸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治理相关政策,继续加大对数字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加入数字化贸易,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
(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大连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价值仍不算高,出口仍然集中在低端和下游的机电产品,不合理的商品结构使得大连对外出口企业的利润较低,难以支持企业快速成长升级。因此,建议大连市政府积极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立激励机制,对有想法、有产品的企业及时提供资金帮扶,对落后企业提出兼并、重组等相关建议激发企业自我革新动力。此外,大连市想要助力企业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建议积极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建议企业加大对产品创新项目的研发资金投入,积极主动地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才能使得创新成果产业化,加速企业转型。
(三)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促进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和高水平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建议积极推动大连海关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进一步利用好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提高口岸监管执法和物流作业效率,努力增强原产地签发证书业务的服务意识,让企业签证更加快捷便利。同时还应该积极学习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服务经验,主动响应企业的合理诉求,帮助企业解读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外贸形势的分析研判,围绕外贸形势变化和外贸新业态进出口等方面进行持续跟踪分析,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工具,让服务更便捷、更高效。建议大连市口岸积极发挥当地优势,加强大连港与铁路运输的联系,积极促进大连港口与铁路之间的信息互通,加快提高港口的进出港工作效率,为企业出口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四)聚焦RCEP 贸易新机遇,积极扩大出口享惠“朋友圈”
2022 年生效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形成的广阔贸易市场充分调动了国内外各领域合作的积极性,拉动了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国内地方也纷纷抢抓此次开放型经济的新机遇。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系统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RCEP 原产地证书签发了2.2 万份,签证金额高达11.2 亿美元,为我国产品在RCEP 进口成员国减免了约1700 万美元的出口关税,可见其潜力巨大。同时,RCEP 框架下促进了中国首次与日本正式建立区域自贸协定伙伴关系,而在中日经贸交往中,大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强本地发展与RCEP 的对接,必将为大连市外贸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建议大连市根据自身外贸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签证与管理的业务优势,帮助企业解读原产地规则、判定优惠类别、比对RCEP 各成员国关税减让要求,重点对本市内出口日本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有针对性业务指导和政策宣传。同时积极深入分析企业利用优惠政策的能力,引导企业充分运用RCEP 中的“原产地规则”带来的优惠关税,帮助企业降低出口成本,争先把握RCEP 机遇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提高参与合作和竞争的本领,从而加深与RCEP 各成员国的对外经贸往来,推动大连市走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