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基于金融市场开放视角

2024-01-26陈嘉乐杨栋旭

北方经贸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国际化货币

陈嘉乐,杨栋旭

(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 050061)

一、引言

2009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随后的十余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在波折反复中稳步前进,人民币的各项国际货币职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迫于美方压力,中国于2020 年4 月1 日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国际资本跨境流动将迎来更好的宏观环境,人民币国际化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因此,探究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增强,是中国十余年间不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成果,但是我们仍应正视当前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本文将从国际支付货币、世界储备货币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三个方面,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一)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现状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是一个连接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的高安全性网络,金融机构使用它来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由于SWIFT 的安全、规范、高效,目前几乎所有开办国际业务的银行都加入了这个系统,各国货币在全球的使用量有直接的展现。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为2020年,故本文截取2020 年前后人民币在SWIFT 中的国际支付份额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

图2 2020 年第二季度世界货币储备情况

图3 2022 年第二季度世界货币储备情况

根据SWIFT 统计数据,人民币占国际支付的比重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2019 年,人民币占比国际支付货币的比重大多数月份在2.00%以下,国际支付货币活跃地位可以稳定在第五位或第六位。2020年1 月至2021 年11 月期间,人民币占比国际支付货币的比重从1.65%逐渐增加,围绕2.00%上下波动;2021 年12 月至2023 年1 月期间,占比不断攀升,并在2022 年1 月达到峰值3.20%,一度超越日元,排到第四位。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2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带来贸易投资的迅速增长,带动了人民币用于国际支付的比重。在这之后,人民币占国际支付货币的比重迅速回落稳定至2.00%以上,但在2023年1 月的统计中人民币占比国际货币为1.91%,近一年内首次“破2”,出现新低。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时国家处于疫情管控放开的初始阶段,经济、金融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导致人民币国际支付比重降低;另一方面,人民币可能绕开SWIFT 支付,通过自身建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行结算,导致人民币国际支付比重降低。另外,从世界各国支付货币排名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基本可以保持在世界第五大支付地位,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虽然人民币在支付货币上进步较大,但仍和上述主流支付货币的比重相距甚远。

(二)人民币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现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探明的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由2020 年第二季度的2.05%提高到2022 年第二度的2.88%,目前是世界上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近年来,虽然人民币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相较于主要的国际货币(如美元、欧元占比之和约80%),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依旧较低。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依然是漫长而艰巨的。

另外,根据我国央行发布的《2022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在维持现有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的前提下,IMF 将人民币在SDR 中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下调,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此次审查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 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由于采用SDR 进行兑换时,是根据篮子里每个货币的比例,加权算出SDR 和美元的汇率。所以,此次上调人民币在篮子中的比重也说明了世界各国对中国贸易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认可。

(三)人民币在CIPS 中的现状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技术支撑。在CIPS 诞生之前,跨境人民币清算主要通过清算行模式与代理行模式(如图4 所示)。上述两种模式的清算流程为:第一,境外企业委托境外银行向境内企业付款;第二,境外企业通过SWIFT报文通知境外人民币清算银行或境内代理行借记其人民币清算账户;第三,境外人民币清算银行或境内代理行收到报文后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划拨资金至境内银行;第四,境外银行收到资金后向境内企业完成付款。由于清算行、代理行模式有自身的局限性,加之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 年初建立CIPS。CIPS 与前者相比的优势(如图5 所示),在于可以完成实时全额结算和定时净额结算,满足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

图4 清算行/代理行模式下境外企业向境内企业付款流程图

图5 CIPS 模式下境外企业向境内企业付款流程图

图6 2015-2022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收付情况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美英欧加等经济体在禁止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使用SWIFT 系统方面达成一致,这也给我国加快建设CIPS 带来警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5 年至2022 年期间,CIPS系统累计处理人民币支付业务从8.67 万笔增长至440.04 万笔,金额从0.48 万亿元增长至90.7 万亿元。2022 年较上一年总业务量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1.69%和13.94%,业务量稳步增长。截至2022 年10 月末,CIPS 系统共有参与者1 353 家,其中直接参与者77 家,间接参与者1 276 家,覆盖全球107 个国家和地区,CIPS 使用率及覆盖率正持续提升。其中直接参与者可以通过CIPS 办理人民币清算,而间接参与者经由CIPS 清算的交易全部需要通过SWIFT系统。所以我国在跨境支付结算方面不能完全脱离SWIFT 通信系统,CIPS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三、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一)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便利

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以后,将极大地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便利性。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某一行业的一项投资,不但可以提高该行业的收益,并将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产生连锁反应,由此提高了对其他行业的投入和收益,最终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同时人民币的流动性也大大增加。

首先,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便利,可以推进更高水平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带来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的吸引力,可以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其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促进其跨境流动便利。跨境流动增强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便于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便利境外投资者特别是央行类机构更多配置人民币资产。再次,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便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基础。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平台。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必然要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行使其交换及支付的职能,若缺少完善的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将缺少推进的基础。最后,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便利,是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良好契机。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将使更多人民币结算和融资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从而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二)倒逼金融基础设施发展

一方面,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将促使以CIPS 为代表的人民币业务相关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首先,金融市场开放使人民币相关业务量急剧上升,如果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能协同发展将造成人民币业务受阻,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次,在某些金融业务上,中国给予外资全面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再只是同国内竞争,还需要面对一众有实力的国外金融机构。所以中国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只有靠自身不断发展,才能避免被淘汰。最后,外资带来较为先进的金融管理技术与经验,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被中国相关金融机构有效习得,提高在金融业务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将促使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设发展。首先,金融市场开放可以增加区块链在其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与支付,与金融有天然的契合性。这将极有利于跨境结算的效率提高和安全性保障,从而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次,金融市场开放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了提高人民币运用效率,中国会将一部分的市场重心转移到发展数字人民币上。且央行数字货币有央行背书,币值稳定;不依赖银行账户,十分方便。最后,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数字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数字人民币走出去的速度会更快。如中伊两国石油贸易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结算,新诞生石油人民币体系,可以为产油国进行石油交易时再提供一个石油货币的选择,从而为那些有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更多国家接受石油人民币体系。

(三)提高人民币国际储备地位

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使全球其他国家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增加,从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储备地位。从官方储备来看,别国会根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金融市场开放有利于各国对于人民币预期收益的增加,并且随着各国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增加,会对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增加起到正相关的作用。从私人储备来看,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的吸引力。截至2022 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余额为9.6 万亿元。这将有利于各投资主体增加人民币的储备,从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储备地位。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使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的比重增加,从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储备地位。第一,在2015 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成为“篮子”里的第五种货币。而申请纳入SDR 需要符合货币“自由使用”和货币在贸易中有较高权重两个条件。我国为实现前者,不断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达到IMF 审查的要求,IMF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储备规模达到3 223.8 亿美元,占比2.88%,较2016 年第四季度刚加入SDR 时提高了1.81 个百分点。第二,中国国债三个月基准收益率纳入特别提款权利率(SDRi)篮子,并且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产品较为丰富、收益相对较高、风险较低,目前境外央行是国内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境外投资力量。通过金融市场开放,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促使SDRi 上升,从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四、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大

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会增加潜在的金融风险,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大。首先,金融市场开放后增加了资本流动,如果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不足,可能影响一国金融的稳定,从而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其次,金融市场开放需要面对国际游资的冲击,需要做好游资冲击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准备。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抓住泰铢汇率波动做空了市场,导致泰国的经济在而后二十年较难有起色。再次,金融市场的开放可能会使中国货币独立性的政策进行冲击。中国在三元悖论中选择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若损害其一也会对汇率造成影响。最后,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提高,可能面临特里芬两难境地导致币值不稳。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政府对金融机构和股市的监管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货币政策也缺乏公开性。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不具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所应有的保值、增值和变现便利等内在要求。

(二)国际货币竞争更加激烈

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的竞争上将更加激烈。第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可能有更多的国家选择直接跳过美元等强势国际货币用本币结算,这会引发美国的刻意打压。如白宫发言人“皮埃尔”表示,这种行为是对美国公民权利的侵犯,因此,美国将会对那些拒绝在结算中使用美元的国家实施制裁。第二,金融市场开放一旦未达预期或出现恐慌,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受到打击,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美元、瑞士法郎、日元成为主要避险货币。如2008 年金融海啸,2010 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危机,2015 年8 月人民币贬值等,上述避险货币的汇率强势拉升,充分发挥避险属性。第三,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数字货币的进入,不单单是传统纸质货币,越来越多国家在开发数字货币,未来在国际货币中的竞争势必加剧。如欧盟推出数字链,加快数字欧元建设,旨在未来五年内提升欧元国际化程度。加之目前外汇市场并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进而造成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的竞争上更加激烈。

货币竞争不可避免,在美元、欧元地位进一步加强的时代,人民币如何能占据一席之地变得尤为困难,“去美元化”的实现更加依靠人民币投入竞争中。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背景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要素与头部货币进行竞争,从而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三)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金融市场开放水平要与监管能力相适应,全面放开金融市场易造成监管难度增加。第一,中国金融市场是被迫提前放开,并未完全做好准备,在金融体系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漏洞,这会给金融监管增加一定的难度。而且,金融市场开放的初期,相关的法律亟待完善,或许不能限制某些非法投机活动。第二,外资带来的某些复杂金融产品增加了消费者的识别难度,造成信息不对称。虽然看起来似乎无明显违法违规且风险防控适当,但是这类产品存在诸多隐患,最终也会增加监管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第三,在数字经济时代易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现以区块链货币的监管为例,其监管难度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要求公开个人信息,意味着不需要实名认证,给违法犯罪者有了可乘之机,危害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监管困难。另一方面,高效率增加风险传播速度以及没有统一的监管体系和标准,金融监管难以发挥其作用。

五、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习借鉴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经验

中国应学习世界主要国际化货币国家,从美元、欧元、日元的国际化历程汲取经验。美元成功的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在于,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物质扩张”阶段,技术水平和金融实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阻力。中国目前应该以巩固“物质扩张”基础为首要目标,避免对美元霸权的正面挑战,为提高科技与金融竞争力创造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弯道超越奠定基础。欧元国际化的经验为人民币提供了一种依靠区域货币合作走向国际货币体系的有益的范式参考。为此,中国应充分利用当前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主动谋求区域货币合作的契机,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我国应倡导“东亚共识”,加强与日本在该领域的合作,致力于其制度化体系的建设。以此为人民而开辟出一条依靠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的有效路径。日元成功的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在于,应把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优先目标,再考虑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运用;应建设国内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使之成为扩大人民币国际交易的基础条件之一;应保持人民币价值稳定和汇率稳定,使之成为国际投资者偏好的国际资产。

(二)提升经济实力促进合作

国家间的合作能否促成,是否愿意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这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首先,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货币来自最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其历史传统这一事实。我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速金融体系改革,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让人民币逐渐走向世界。并且一国货币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参与度高低及其自身稳定与否决定着它能否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它的币值一定是比较稳定的,唯有发行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经济状况平稳,才有币值稳定的依据。这样可以加强国外对人民币的持有能力,对国际货币充满信心。其次,中国人民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央行的国际合作。相互扩大本币互换规模,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援助贷款,构建在货币领域良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同时加强与各国政府合作。例如,2023 年3 月30 日,巴西宣布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直接以本币而非美元进行双边贸易交易。再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需要借助一定的政治手段,在国际上积极寻求合作。如美元在20 世纪70 年代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以政治谈判的手段向沙特施压,通过“石油美元”协议,进而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最后,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初显。这背后实质上是中西方的利益诉求、文化根源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中国应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良好的大国形象。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会带来一系列的金融风险,为了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我国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第一,健全相关法律措施。要强化人民币国际流通监管等功能,需要政府出台一套有效的法案与措施,借此加强人民币与全球资本流动接轨,加强大型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全球真正统一授信制度。第二,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政府需要积极排除金融隐患,加强金融监管,避免资本过度流动给外汇市场带来影响与扰动。同时,为推动金融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应加强政府的监管创新,合理配置监管资源,进一步改革其分业监管的传统模式,赋予有关部门必要的统筹协调手段,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的风险防范。第三,结合实际情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是个漫长而又动态发展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中国的现状出发,与世界经济整体环境相结合,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同时,资本的跨国流动会增强各国的利率联动性,波动的传导效应会增大,汇率风险难以避免。因而,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是深化金融开放的前提条件,只有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才能更有效地稳定汇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过程当中,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有可能存在着种种风险,早做准备、防范风险,让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对世界经济良好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国际化货币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聚焦港口国际化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古代的货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