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分析

2024-01-26林汐澄张庆萍

北方经贸 2024年1期
关键词:伙伴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用

林汐澄,张庆萍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一、引言

我国农机出口正处于低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中,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1 年我国农业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 亿美元,同比上涨19.6%。其中,出口64.29 亿美元,同比上涨28.2%;进口7.03 亿美元,同比上涨14.4%,农业机械贸易顺差57 亿美元。[1]在我国农业机械的出口中,小型农业机械出口占比较大,其中泵类产品出口位列第二,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根据恒州博智的统计和预测,2021年全球农用泵市场销售额达到49 亿美元,预计2028 年将达到5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近年来,随着泵业制造基地不断向中国等亚洲国家转移,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泵生产国之一,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

农用泵主要运用于农业灌溉、排污领域。我国农用泵出口的市场比较集中,主要出口地区是亚洲和欧洲,其中东盟与欧盟占比较大。由于农用泵出口国家主要是“一带一路”中“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较少,因此研究分析中国与丝路带沿线国家,其中特别是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国家的农用泵产品的贸易潜力,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基于上述事实,面向现阶段我国农用泵产品的出口贸易现状,本文将深入研究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丝路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找出中国与沿线国家潜在的贸易机会,分析疫情时代下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的状况,探究中国与哪些国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市场挖掘,从而拓宽中国农用泵产品的海外市场。

二、文献综述

农机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不少学者纷纷展开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许多学者对于农机产品的研究主要采用贸易指数分析法,如陶忠元和唐秀玲(2019)基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比较中泰两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差异;[3]陈宁、王立群等(2020)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手段对我国农机产品进出口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机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水平;[4]黄孝岩、谢强和李剑(2021)采取对称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SCA)和拉菲指数(Lafay)指标,衡量中国和印度2005-2018年各自农机产品竞争力和贸易发展模式;[5]胡国良和刘鸣双(2021)分析了中国农机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的现状及市场开拓现状,运用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6]也有部分研究是采用计量模型分析法研究,如张萌和张宗毅(2015)构建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7]潘彪、赵金鑫和田志宏(2019)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机的效率和潜力;[8]赵明和杨孟卓(2019)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机械出口贸易效率、贸易发展潜力及相关影响因素;[9]黄孝岩和李国祥(2022)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机出口RCEP 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和潜力。[10]

而从研究范围来看,国内关于农机的出口市场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个国家或者某一经济组织联盟,也有少部分基于“一带一路”这一大范围,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联通中国和中亚以及欧洲各国的重要纽带,但很少有作者基于丝路带沿线国家研究我国农机产品的贸易状况。此外,泵类产品是农业机械主要产品之一,也是出口规模最大的农机主机产品之一,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泵类产品设计与试验等方面,尚怀元和董晓丽等(2021)表示,在农业生产中,泵的应用覆盖了灌溉、植保、施肥等作业领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1]然而综合来看,对泵类产品的贸易发展,以及其贸易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选取37 个国家为丝路带沿线国家,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丝路带沿线国家农用泵产品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充分挖掘双边农用泵产品贸易潜力,拓宽我国农用泵产品贸易市场。

三、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本文结合胡鞍钢[12]等人的方法,选取丝路带沿线国家中的37 个国家作为样本,并将其分为三个经济带,分别为中亚经济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环中亚经济带(阿联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孟加拉国、格鲁吉亚、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沙特、土耳其)、亚欧经济圈(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捷克、德国、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同时本文参照农业机械工业年鉴的分类方法,将农用泵产品按HS 六位码分为六类,分别为HS841330、841350、841360、841370、841381、841391这六类。

由图1 可见,中国农用泵产品对丝路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呈逐年递增状态,2007 年至2008 和2009 年至2011 年增长较快,2008 年至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出口额有所下降,从2011 年开始,增长速度落缓,农机开始处在了低速增长的黄金十年,甚至在2014 年至2015 年出现了负增长趋势,直到2020 年开始,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农机出口额增速明显增长。从各个经济带的出口额来看,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到环中亚经济带国家的贸易额要高于亚欧经济带国家和中亚经济带国家,中亚经济带的总体出口额最少。但中亚经济带的国家数量少,因而如果比较单个国家之间的出口额,中亚经济带的国家出口额是要高于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中出口额较低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丝路带沿线国家的市场比较集中,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可能存在较大的贸易拓展空间。

图1 2007-2021 年中国农用泵产品与各经济带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变化图

表1 列举了各类农用泵产品出口比例及主要出口国家,农用泵出口产品种类也呈现集中化趋势,HS 六位码841370 离心泵类目的出口额占比最高,达到所有农用泵产品的47.59%,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为俄罗斯、孟加拉国、德国、土耳其和阿联酋,主要是环中亚经济圈的国家。出口额较低的产品为HS841381 的多级泵类产品,仅占总出口额的1.42%,主要出口国为环中亚经济圈和亚欧经济带的国家;HS841330 的燃油泵产品和HS841350 电动齿轮泵产品的出口额也不高,仅为11.61%和5.82%,主要出口至印度,其次为德国、印度、意大利、英国等国;HS841360 的复式排液泵产品的出口比例为13.52%,出口市场集中在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国;HS841391 的泵用零件类目的产品出口比例也比较大,达到20.04%,排名第2,主要出口国家为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纵观不同产品类目的出口国家前五排名,基本都集中在德国、印度、意大利、俄罗斯这几个国家。

表1 各类农用泵产品出口比例及主要出口国家

四、模型构建与样本选择

(一)理论模型

通常用引力模型来计算贸易效率和分析潜力,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引入了随机前沿分析中关于生产函数误差项的分解,将影响因素中的人为因素归纳到贸易非效率项,仿照随机前沿模型,将误差项分解代入引力模型,得到如下公式:

(2)式由(1)式两边取对数获得,其中,Tijt表示t时期内中i 国对j 国的实际贸易额,Xijt是影响实际贸易额的因素变量;β 表示待估参数;νijt为随机误差项,指人为阻力存在的因素的干扰度;μijt为贸易非效率项;νijt与μijt独立分布,且和自变量不相关。μijt≥0 表示贸易非效率项人为阻力的阻碍远远大于其促进因素,当贸易非效率项μijt为零时,表示双边贸易中不存在贸易阻力,此时贸易潜力达到峰值,并且与技术效率公式相类比,算出贸易效率值,公式如下:

T*ijt表示t 时期内中国对j 国的贸易潜力,TEijt表示贸易效率。TEijt值越大,实际贸易和双方贸易潜力之间的差距就越小,贸易效率就越高;μijt>0,表示非效率项是影响因素之一。早期研究认为,贸易非效率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种模型也被称为“时不变模型”。然而,这一假设对于较长的跨时间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Battese 和Coelli[13]提出了时变模型的基本形式:

其中exp[-η(t-T)]≥0,η 为带估计参数。当η>0,η<0 时,贸易非效率项分别随时间递减和递增,而η=0 表示贸易非效率项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改变。

(二)模型构建

Armstrong(2007)提出只使用一些核心变量来评估贸易前沿,[14]根据Armstrong 的思路,本文设定如下随机前沿引力主模型:

其中,EXPijt代表第t 时期i 国(中国)对j 国(伙伴国)的农用泵产品出口贸易额;β 为待估计参数;CPGDPt和PGDPt表示第t 时期中国和伙伴国的人均GDP,反映了贸易各方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预计为正号;DISijt为中国与伙伴国的地理距离,用来反映双方的运输成本,预计为负号;CPOPt和POPt分别表示第t 时期中国和伙伴国的人口总数,表示了双方的市场需求和规模,前者预计为负,后者预计为正;IAt表示伙伴国的灌溉面积,伙伴国的灌溉面积越大,对农用泵的需求就越大,预期为正;BORij和LAND 表示中国与伙伴国是否有共同边界和伙伴国是否为内陆国,为虚拟变量(“是”赋值“1”,“否”赋值“0”),边界接壤的两个国家一般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关系,对两国的贸易成本和产品的需求程度也会产生影响,预期为正,贸易对象国是否为内陆国也会对贸易成本产生影响,内陆国家不方便通过实惠的海运来运输,因而增加了部分成本。由于该变量为引力模型的非基本变量,本文在估计前将采用最大似然比检验确定是否将其纳入。

同时设定如下贸易非效率副模型,来探究贸易非效率项的影响因素:

其中,GOVjt和POVjt表示沿线国家国内政治效率和政治稳定程度,取值为-2.5~2.5 之间,数值越大表示国内政治效率越高和政治局势越稳定;LPIjt为物流绩效指数,取值范围为1~5,得分越高说明国际货物运输的便利性越强,双边贸易效率也就越高;BFjt、TFjt和IFjt分别为丝路带沿线国家j 第t 年的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取值为0-100,此项指标得分与贸易自由程度相关,得分越高说明该国受到的贸易管制越少,经济体制越完善;WTOjt和FTAijt表示各沿线国家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是否与中国有自由贸易协定,若有,则取值为1,否则为0。

(三)数据来源

本文中中国对沿线国家农用泵产品出口贸易值均来自于UN Comtrade;各国PGDP、POP 数据和LPI(物流绩效指数)来源于世界银行WDI 数据库;DIS(两国距离)以及BOR(是否为内陆国家)数据来源于CEPII 国际中心数据库;IA(各国灌溉面积)来源于中国国家排灌委员会网站;GOV(政府效率)和POV(政治稳定性)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GI数据库;BF(商业自由度)TF(贸易自由度)IF(投资自由度)数据来自全球遗产基金会;是否是WTO 成员国依据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所获得,FTA 数据来自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采用相邻年份的数据予以补充。

五、实证分析

(一)似然比假设检验结果

为了保证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引入变量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首先进行似然比(LR)检验(如表2 所示),四个零假设的LR 统计量均大于1%临界值,说明四个原假设都被拒绝。中国与丝路带沿线国家农用泵的贸易效率变量在样本时期存在变化,并且应使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同时共同边界和内陆国变量应该被纳入模型。

表2 假设检验结果

(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进行似然比检验后,本文采用了OLS 模型、时不变随机前沿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2007-2021 年中国与丝路带沿线中37 个国家农用泵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见表3)。

表3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结果表明,大多数变量都通过了系数T 检验,时不变模型的γ 为0.006,时变模型的γ 为-0.280,说明贸易非效率项在复合误差项中的影响较大。时变模型的η 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表明时变模型更加适合衡量中国与丝路带沿线国家农用泵产品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

对时变模型结果分析如下: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PGDP)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相符,说明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拓宽了经贸往来规模,促进双边农用泵贸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CPGDP)系数为负,不显著,可能因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促使中国农用泵产品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弱;地理距离(DIS)系数为负,说明较高的运输成本会阻碍贸易的开展;伙伴国人口规模(POP)和中国人口规模(CPOP)均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中国与伙伴国人口的增加也会促进农用泵的需求增加,对贸易规模的扩大有正向影响;中国人口规模(CPOP)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丝路带沿线国家人口规模(POP)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中国人口增多会造成中国国内农用泵产品需求上升,部分产能从出口转为内销,农用泵产品的出口能力减弱,但伙伴国人口的增加也会促进农用泵的需求增加,对贸易规模的扩大有正向影响伙伴国灌溉面积(IA)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说明伙伴国灌溉用地的增多会增大对农用泵产品的需求,共同边界(BOR)也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说明伙伴国与中国是否接壤对双方贸易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存在共同边界的两个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双方在交往中往往能达成共识,积极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了贸易成本;内陆国(LAND)系数为正,并不显著,说明内陆国家并没有因为无法通过海洋运输而受到影响,可能是因为中欧班列的畅通运行,内陆国家纷纷采用铁路运输代替海洋运输,提高了贸易的便利性。

(三)贸易非效率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表4 的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的γ 为0.886 且结果显著,进一步说明了贸易非效率是阻碍双边贸易最主要的因素。

表4 贸易非效率模型结果

对贸易非效率模型结果分析如下:政府效率GOV 系数为负,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伙伴国较高的政府效率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从而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政治稳定性POV 系数为正,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一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执行,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展开。一般而言,经济贸易政策的持续性和执行力取决于政治稳定性,进口国的政治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贸易环境,有利于持续维护双边贸易关系。物流绩效LPI 的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丝路带沿线国家提升贸易和运输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减少通关管制手续和提高运输的便利性,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农用泵产品的出口。

商业自由度BF 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影响并不显著。由此可知,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越高,其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贸易自由度TF 与贸易非效率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疫情发生后贸易发展受到了限制;投资自由度IF 与贸易非效率也呈正相关,并在5%水平上显著,可能是因为进口国较高的投资自由度易造成贸易替代效应,从而对双边的农用泵贸易发展造成阻碍。

FTA 和WTO 两个变量虽不显著,但系数为负,说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贸易,且中国与丝路带国家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能够降低关税,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实现贸易自由化,目前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只有格鲁吉亚和巴基斯坦,未来中国应积极推进与沿线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四)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

通过对时变随机前沿模型的深入分析,得到2007-2021 年中国农用泵出口到丝路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并分类处理。图2 是对三个经济带进行分开计算得出平均效率并按其年份递增所作的折线图。由图2 可以看出,2007-2010 年三个经济带的平均效率波动较大,2010 年后开始波动平缓,因为2007-2010 年,农用泵产品处在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期,但由于农机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不够,农用泵乃至所有农机产品在此之后逐步进入了低速增长的状态;中亚经济带的平均效率从2007-2009 年大幅递增,可能是因为中亚五国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经济正逐步摆脱持续衰退、增长不稳定的状态,逐步进入持续稳定增长阶段,但中亚五国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使其难以很好应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其从2009年到2011 年呈现递减状态。2011 年之后,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的平均效率略高于环中亚经济带,表明中国对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沿线国家农用泵产品贸易发展相对稳定,而环中亚经济带有较大的农用泵产品市场可挖掘。

图2 2007-2021 年中国对丝绸之路各经济带贸易效率变动趋势图

贸易效率是实际贸易额和贸易潜力的比值,因此贸易潜力可以通过贸易效率和实际贸易额计算。本文计算了2021 年的贸易潜力值和贸易拓展空间,由于样本较多,表5 列举了贸易潜力值前5 和后5 的国家。由表5 可见,中国与印度的平均效率为0.50,2021 年的效率仅为0.34,但其贸易潜力值达到了6.76 亿美元,也是37 个国家中贸易潜力值最高的,印度是农业大国,如果印度之后成为RCEP成员国之一,那么我国对印度的农用泵产品的出口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同为南亚国家的孟加拉国的平均贸易效率仅0.58,但其贸易潜力值为3.28 亿美元,潜力值排名第4,孟加拉国也是农业大国,该国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依赖进口,孟加拉国和印度均位于南亚,Muhammad Waqar Akram 等(2020)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均耕地的同时减少,引起了人们对有机农业能否提高产量和维持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严重关注,这个问题对于人口密度高的南亚地区来说是非常现实的,因而南亚市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值得发展的市场。[15]

表5 中国与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

在排名后位的国家中,中国与爱沙尼亚的平均效率达0.50,但2021 年贸易效率也仅为0.06,贸易潜力值仅为0.12 亿美元,排名倒数第二,可能因为爱沙尼亚是欧盟与北约成员国之一,存在贸易壁垒,中国与其政治经济往来不频繁,中国与爱沙尼亚存在较大贸易拓展空间,应积极减少贸易壁垒,改善贸易环境。亚美尼亚的平均效率为0.24,贸易潜力值排名倒数第一,可能因为亚美尼亚国家体量小,农用泵需求不高,中国与其的贸易额也不高,中国和其农用泵的贸易已经达到了饱和。

总体来说,中国对环中亚经济带国家的出口存在较大潜力,特别是南亚地区,而中国对于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的国家的出口潜力较小,面临的贸易阻力较大,可以通过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拓宽出口市场,提高出口效率。

六、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2007-2021 年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丝路带沿线国家的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伙伴国的GDP、伙伴国人口、伙伴国灌溉面积、共同边界等变量和中国的农用泵产品出口为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国的GDP、中国人口、两国距离以及伙伴国是否为内陆国等变量与其为负相关关系。

在贸易非效率模型中,政治稳定性、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对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效率有阻碍作用,政治效率、物流绩效指数、商业自由度、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等变量都对中国农用泵产品出口效率有促进作用。

中国对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沿线国家农用泵产品出口效率高于环中亚经济带国家,说明环中亚经济带有较大的农用泵产品市场可挖掘。从贸易潜力来看,在37 个国家中,贸易潜力值最高的是印度,爱沙尼亚和亚美尼亚的贸易潜力值较低,其中印度和孟加拉所在的南亚地区是值得发展的市场,可见中国对环中亚经济带国家的出口潜力较大。

(二)对策建议

1.优化农用泵产业结构,助力农机供给侧改革。政府应加大农用泵购置补贴力度和新能源应用的政策补贴与支持力度,打造智能数字化平台,企业应注重品牌的经营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大力推广高质量的产品,抵御国外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推动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国外认可度。同时积极举办各类机电博览会,推动农机国际交流与合作。

2.积极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丝路电商,加强与丝路带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升级完善物流运输供应链。数字丝绸之路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选择,也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选择。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外贸业务受阻,跨境电商顺势而上,丝路电商成为经贸合作新渠道和新亮点。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拓展丝路电商,释放全球增长的潜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能保障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发挥,新冠疫情下出现海运一柜难求的局面,而中欧班列的运行逐步成为了物流运输模块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不仅提高了出口的便利性,也提高了货物、资金的中转效率,使运输变得更为可靠和高效,对农用泵企业来说,在政府补贴下,铁路运输无疑是跨国运输更适合的解决方案,对丝路带沿线的内陆国家来说是更便利的选择。因此,应持续助力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构建与贸易国在投资便利化方面的合作机制,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减少贸易壁垒。投资自由度对贸易非效率项有显著影响,中国可与贸易国建立两国之间便利化投资制度,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国投资自由度升温,并且中国泵企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和引进国外投资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提升两国政府效率,增进政治互信度,进一步降低农用泵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拓宽出口渠道,并且加快与中国-孟加拉国自贸区和中国-蒙古自贸区的研究和谈判进程。

猜你喜欢

伙伴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用
农用机械发展
中国OFDI对贸易伙伴国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本财年内缅甸增加了10个新贸易伙伴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农用履带式底盘技术及衍生产品概述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农用机井管理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