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陶笛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的策略初探

2024-01-26杨月娇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8期
关键词:读谱陶笛声部

■杨月娇

在音乐学习中,读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心理等原因,音乐课上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改变。如果仅使用单一的视谱歌唱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对乐器学习的浓厚兴趣,笔者选择陶笛作为课堂乐器,引导学生借助陶笛,进行识谱和歌曲视唱,激起学生对读谱和乐理的兴趣,从而发展其音乐表现力。

一、注重实践:激发学生识谱唱谱的兴趣

随着身心发展变化,特别是变声期影响,初中生普遍不愿意轻易开口歌唱,识谱意愿随之降低。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吹奏陶笛克服相关不利因素,持续激发音乐学习热情。

比如,在单声部旋律的学习中,首先让学生课前预习陶笛单声部旋律以及曲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吹奏并自主学习,对歌曲旋律、音高有初步印象,再进行读谱和歌曲视唱。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预留15 分钟让学生对照曲谱吹奏,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吹给父母听,然后将吹奏视频传到微信群里,教师再一一评阅。通过灵活的课堂教学、家校合作,有效化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扬长避短、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音高音准的把握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运用陶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时,要主动给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

比如,在进行两声部旋律教唱中,教师先带领学生探究如何分辨以及吹奏一声部和二声部,并提出问题:“一声部和二声部的五线谱以及陶笛吹奏手法有什么区别吗?”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相应点评。在厘清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吹奏不同的声部,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吹奏陶笛,帮助学生找音高、对音准,一吹一唱,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学生读谱过程中对乐曲的把握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能力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渴望获得同伴的接纳,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而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产生归属感、形成团队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在陶笛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加强学生对乐理、乐曲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进行《嘎达梅林》的乐谱学习时,笔者首先示范陶笛吹奏,并一一讲解曲谱中的C 调指法和F 调指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吹奏。学生学会之后,再将他们分为5 组,每组6 人,小组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陶笛学习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提出以下问题: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和力度进行创编,并用陶笛进行演奏,哪个组创编得最有新意,吹奏得最好听,就可以获得精美奖品。各小组制订目标,将任务分配给每一名成员,随后集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由组长介绍每个小组成员发挥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读谱能力是深入学习音乐的必备技能之一,运用陶笛来提升初中生的读谱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表现力,从而让每一名初中生在吹奏陶笛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的吹奏技巧和技能,提升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及音乐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读谱陶笛声部
晒谱护家乘 读谱知族史——让孩子读点家谱“史书”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读谱的能力
我的陶笛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合唱指挥读谱技能解读——2015美国合唱指挥联盟(“ACDA”)大会感悟
《333首读谱练习》中所体现的柯达伊教学法原则——纪念柯达伊诞辰132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