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路径研究

2024-01-26

广东蚕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助力棉花新疆

徐 园

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路径研究

徐 园

(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阿克苏 843100)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棉花产业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为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保障。文章介绍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从棉花种业、地膜污染、产业创新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种子品质,资源化利用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等优化路径,以期助力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优化路径;乡村振兴;新疆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一系列新要求[1]。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棉花种植、生产与加工的历史悠久,棉花产业发展条件优越。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产能优势十分雄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发展。202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实施棉花生产提质增效行动,划定棉花优势产区,加快突破性棉花品种选育推广,提高棉花就地转化率[2]。这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已成为新疆特色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在助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依然存在些许因素制约着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优化路径。

1 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新疆棉花产业在助力新疆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棉花产业是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发展壮大棉花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提升棉花品质、降低成本、实行优棉优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强新疆棉花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通过推进棉田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示范引领精准农业发展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通过推广机采棉专用品种等措施,可以提高棉花生产自动化水平,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2.1 棉花产业优势显著

我国最主要的棉花产地在新疆,新疆棉花产业具有高产、品质优的特点,其产能优势显著。中国棉花协会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年度,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3 786.11万亩,产量高达573.7万t;相较于2014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长了15.67%,产量增长了18.85%,彰显出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潜能[3]。同时,新疆棉花产业现已呈现出期现市场融合、国内外市场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特征。

2.2 棉花生产端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种植与采收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全区棉花机采率突破80%,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4%[4]。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新疆共有超7 000台采棉机投入全区棉花采收作业,是传统手采棉效率的3倍~5倍,实现机械化采收,显著提升了棉花采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新疆棉花产业经济效益[4]。同时,新疆多地积极推广“数字棉花”模式,即依靠人工智能,大力发展智慧型棉花种植。以托克逊县为例,该县8万亩棉花采用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棉花播种机开展一次性完成铺膜、铺滴灌带、播种、覆土等作业[5],明显提高了棉花播种效率,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推动了新疆棉花产业数字化进程。

2.3 棉花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

新疆棉花产业链不断延长,棉花加工附加值得以显著提高。以奎屯市某生物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研究棉籽精细深加工,培育出棉籽蛋白、棉绒、棉壳、棉籽油等多种产品,预计每年可加工20万t棉籽,实现利润4 000万元;同时,奎屯市政府积极与该公司合作,联合开发5 000 t棉子糖、10万t植物油精炼项目,有效延长了棉花产业链,提高了当地棉花加工附加值[3]。此外,阿克苏地区通过进一步研发棉籽,产出5个系列9个品种的产品,棉花秸秆用于制作高性能人造板材,不断探索延长新疆棉花产业链的新途径[3]。

3 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棉花种业存在“多乱杂”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棉花制品需求不断扩大,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带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既有学者研究发现,现阶段新疆棉花品种存在多、乱、杂的现象,同质化程度高,纤维类型单一,缺少植株形态流畅、生长有序、抗倒伏能力强且具有优良的纤维品质以及集中吐絮和结铃现象的机采性质,不利于培育机采棉品种。同时,新疆棉花种子管理不规范,即棉花品种的审定制度、流程与审定标准还有待完善;新疆棉花品种市场依旧存在同名不同品、同品不同名的现象,凸显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6]。

3.2 棉田地膜污染严重

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较广,地膜使用量巨大,进而导致残膜量较大。相关部门抽检结果显示,2021年废弃农膜抽检平均残膜量为2.66 kg/亩[7]。地膜在促进棉花种植增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使用一茬就报废,为棉田带来了白色污染,且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造成残膜回收困难,残留物较多,废弃后的残膜堆放在地头、回收站或加工厂,具有较大的污染风险[6]。此外,新疆全区地膜回收站点较少,大部分棉花种植户使用地膜后采取就地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进而污染了棉田土壤质量,使得土壤透气性、渗水性、抗旱性降低,阻碍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推进新疆乡村产业振兴。

3.3 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新疆多地大力推广“一主两辅”棉花用种模式,即主推一个优质品种,两个辅助品种,旨在鼓励区内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品”“多县一品”,从棉花培育选种的源头端控制种植品质,规范棉花种子市场。既有学者通过对区内棉花种子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多数种子企业认为“一主两辅”用种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棉花质量,保障棉花品质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地方保护政策,或是限制其他优良棉花品质的培育与推广,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不利于当地棉花种子企业创新发展[8]。

4 新疆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4.1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种子品质

首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新疆种子管理水平,制定新疆棉花种子管理条例,统一全区棉花品种审定流程与标准,进一步优化新疆棉种产业资源配置。其次,新疆多地政府在引导棉花种植户选种培育时,应重点推广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多纤维类型的高质量机采棉性状的机采棉品种,加速全区高质量机采棉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并根据南北疆各棉区的种植特性,选育合适的棉花品种。例如,北疆地区适合培育早熟品种,南疆地区可选择培育早中熟品种,有效优化新疆棉花种子种植布局[9],进而提高新疆棉花产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最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可建立棉花种子规范化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专项监管小组,定期开展市场检查工作,做好对市场流通的棉花种子的质量监管工作,规范棉花种子交易市场,着力解决新疆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

4.2 资源化利用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

首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内应完善地膜资源利用与回收体系,扩大机械化回收地膜的普及范围,同时推广种植户采用抗拉强度大、韧性强、抗老化程度高的节约型农用地膜,以解决因地膜长期使用而造成的残膜回收困难的问题。其次,新疆全区内应推广资源化利用地膜,通过充分回收利用资源,防止地膜产生二次污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各地政府应合理增设地膜回收站点,明确各回收站点的具体职责,增强其责任意识。同时,各地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积极参与地膜回收工作,引导农民树立绿色环保观念,提高新疆全区地膜回收率,进一步保护棉田种植条件,进而确保棉花生产效益。

4.3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

第一,发挥“优质优价”的导向作用,营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引导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优质棉,促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不断深化棉花种业研发体系改革,提高财政预算,加大对区内种子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开展科研创新,培育出更优质的棉花种子。第三,建立企业棉花育种研发中心,加强政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新疆全区光热分布差异以及种子供应状况,联合培育高产优质的棉花种子,提高新疆区内种子企业创新能力。

5 结语

新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棉花产业,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业优势显著,机械化水平较高,棉花产业链不断延长,棉花加工附加值持续提高。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升级,还需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种子品质,资源化利用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促使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1]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9-11].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EB/OL].(2023-02-19)[2023-09-11].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yw/202303/df25dbc77a8c476ea35ae59faf9f9954.shtml.

[3]孙世芳,刘瑾,乔金亮,等.棉花产业调查[N].经济日报,2023-07-13(9).

[4]刘毅.我区棉花收获工作基本完成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4%[N].新疆日报,2022-11-29(A03).

[5]苟继鹏.新疆棉花产业升级换代“数字棉花”显露头角[EB/OL].(2022-04-17)[2023-09-11].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417/c1004-32400915.html.

[6]蒙贞,冉亚清.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5):240-243,247.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之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地膜治理当好“生态卫士”[EB/OL].(2022-09-29)[2023-09-11].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lwrzlzxd/202209/t20220929_1337691.html.

[8]张若薇,陈玉兰,赵达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智慧农业导刊,2023,3(6):1-5.

[9]江玲,孙雷.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纺织报告,2022,41(8):26-28.

F326.12

A

2095-1205(2023)11-109-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32

新疆社科“新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023BJL043)

徐园(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助力棉花新疆
助力成功七件事
棉花是花吗?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棉花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新疆多怪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