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志峰教授论治“脾胃之湿”经验探析*

2024-01-26武正权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志峰论治中焦

武正权,廖 挺,廖志峰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廖志峰教授系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他行医五十余载,在论治“脾胃之湿”方面颇有见解,主张从脾胃本脏论治脾胃病,提倡“治湿当治脾,脾旺湿自除”。此外,他还注重使用理气药、消导药,创立健胃化浊汤应用于临床。现对廖志峰教授论治“脾胃之湿”的思想进行阐述。

1 “脾胃之湿”的来源

《素问·调经论篇》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阳,或生于阴。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1]就湿而言,其内涵丰富,虽为六气之一,但如太过,则成为病因之湿,其中人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丹溪心法·中湿》中说:“湿之为病,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审其方土之病源。”外感者,源于自然之湿气太过,内生者,由饮食起居致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所致。由此可见,外感与内生,均可导致湿邪为患。

1.1 外湿侵袭湿邪外感多由六淫之湿气所致,与地域、气候密切相关。《医学入门》曰:“长夏郁热,山泽熏气,冒雨行湿,汗透沾衣,湿邪自外入。”对外湿侵袭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帝内经》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此,外湿侵袭人体,其人必存在正气亏虚,中气不足。又《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外湿侵袭人体,湿性重浊黏滞,易损伤脾胃阳气,阻碍脾胃升降之枢,导致外湿困脾,脾胃运化水液失常,又可滋生内湿。故湿邪伤人,其病位在脾,脾为太阴湿土,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

1.2 湿浊内生内湿即内生之湿浊,系脾运化水湿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其为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亦为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素问·经脉别论篇》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肾的气化为基础,以肺的宣降为动力,以脾胃的升降为枢纽,是故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主要依赖于肺、脾、肾、三焦以及膀胱的气化作用。廖志峰教授认为,其形成有二:一者土不生金,若脾胃虚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肺气虚弱,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致水液内停,酿生湿浊;二者土不制水,若脾肾阳虚,气化不利,则水液运化失常,致水湿内停,酿生内湿。此外,廖志峰教授在临床中尤其强调,今时之人或多贪凉饮冷,而致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致脾失健运;或长夏之时,坐卧空调室内,汗不能外泄,致水湿潴留,脾运失常,以上均可致湿浊内生。故廖志峰教授认为,内湿的产生虽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但脾之运化失常是其产生的关键。

因此,脾胃之湿就其来路而言,可分外湿和内湿。外湿与气候、地域密切相关;饮食失宜,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则内湿由生。二者成因虽不同,但常相召相引,相兼而发。内湿素盛之体,易感外湿;而外湿伤脾,脾失健运,亦可滋生内湿。[2]

2 “脾胃之湿”的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趋下,就湿邪困阻脾胃而言,廖志峰教授认为,从病因病机看,湿邪致病有如下特点:

2.1 “脾胃之湿”的病因特点一是湿邪起病隐匿。《杂病源流犀烛·湿病源流》云:“湿病之因,内外不同如此,然不论内外,其熏袭乎人,多有不觉。”湿邪致病,徐而不骤,潜伏于内,积久乃发,故曰常发病于冥冥中。二是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浊,脾为湿土,其性喜燥恶湿,湿邪致病易阻滞中焦,蒙上欺下。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脾为湿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运化失职,水谷不能被运化,则脘痞纳呆、腹胀、大便不爽或泄泻等;湿困肌肤则头身困重。其三为湿性黏腻,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故又称黏湿。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曰:“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3]

2.2 “脾胃之湿”的病机特点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但“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心典·痉湿暍病》曰:“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机不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4]湿邪之为病,其前提必为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职,如是则湿浊内生,若复感外湿,则内外合病。湿之入中焦,易伤人阳气,则湿从寒化,曰脾胃寒湿;湿邪易阻滞气机,郁久生热,则湿从热化,曰脾胃湿热。湿为阴邪,其伤脾胃之阳者十之八九,得理之正,故临证以脾胃寒湿多见。脾胃寒湿日久,亦可见郁而化热,而见寒热错杂与脾胃湿热之证。故廖志峰教授认为,湿邪致病,其基本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3 “脾胃之湿”的临床论治

张仲景及金元明清时期的医学家,对寒湿、湿热论治均有详述。《伤寒指掌·湿证合参》曰:“阳体多成湿火,而阴体多患寒湿,又当察其体质阴阳为治。用药之法,当以苦辛寒治湿热,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之品,在所禁用。”[5]临床论治过程中,依据湿邪及其与脾胃的关系,廖志峰教授提倡:“治湿当治脾,脾旺湿自除”的观点。正如《证治汇补·湿症》说:“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廖志峰教授认为,治脾、理脾时,一是健脾,恢复脾之健运功能,使脾之散精功能正常,则湿自除;一是理气,恢复脾之气机升降功能,则三焦气机通利,气行则水行,气化湿亦化。临床中,依据湿邪寒热属性不同,他确立了健脾燥湿、温化寒湿、清化湿热之治疗大法。然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非燥不除,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廖志峰教授尤其强调苦温燥湿为论治脾胃湿邪之正治[6]。

3.1 健脾燥湿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脾虚湿困,治宜健脾燥湿。《医宗必读》云:“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故临床论治脾虚湿困、湿阻中焦之证,廖志峰教授强调首应健脾燥湿,临证常用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前者燥湿醒脾,行气和胃,后者健脾益气,化湿畅中,在用药上遵循“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原则,常用药有苍术、厚朴、砂仁、白术、茯苓、藿香、半夏等[7-8]。

3.2 苦温燥湿寒湿困脾的病理特征是脾阳不振与湿邪内盛。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饮食减少或不思饮食,口中黏腻,大便溏泄,头重如裹,肢体困倦沉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增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寒湿困脾,易伤脾阳,当选用温热药助阳以燥湿,除选用苦温燥湿的药物如厚朴、苍术、半夏之外,还要配合使用温运脾阳的药物,如干姜、附子等。常用方如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实脾饮等。

3.3 苦寒燥湿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治宜理气运脾、清热化湿,用药以燥湿为主,清热为辅,盖“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当以治湿为本。”由于湿热证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可选用加减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重于热者;热重于湿者较少见,但亦不能过用寒凉,选方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此外,选用半夏泻心汤、连朴饮等加减化裁治疗湿热并重者。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甄别,力求用药精确,勿使伤阴[9-10]。

3.4 注重理气与消导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故临证治疗湿邪为患时,廖志峰教授尤其强调理气药的应用,他临证用药常用枳壳、莱菔子、陈皮、杏仁等使中焦气机得畅,脾运健旺,则湿邪得去。脾胃为后天之本,湿邪伤脾,易致水谷不运,而见脘闷纳呆、不思饮食,故廖志峰教授在论治脾胃之湿时,亦常酌加消导之品,如焦山楂、焦神曲等以助脾胃运化。

4 典型病例

案1张某,男,36岁。2019年9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饮食生冷后肠中鸣响,夜间加重10 天。患者平素进食生冷易腹泻,一二日自愈。患者10天前因天气炎热,午餐食浆水面及排骨。2 小时后肠鸣频作,解稀便1 次。入夜肠鸣如雷,夜不能寐。自服保和丸、小檗碱2 天无效。饮食、精神如常,但睡眠不佳。后服中药5 剂(附子理中汤化裁),效果不理想。至门诊就诊。症见:肠鸣沥沥有声,距远而闻其声,入夜益甚。无腹痛、腹胀。食纳、二便如常,精神不振,睡眠不佳。舌淡,苔薄白水滑,脉沉弦。辨证:饮停胃肠。治法:健脾化湿,温中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良附丸,药物组成:茯苓20 g,白术 10 g,桂枝 10 g,良姜10 g,香附15 g,枳壳15 g,小茴香15 g,甘草6 g。共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9年9月19日二诊:患者自诉服3剂药后,肠鸣明显减轻,夜已能寐,精神好转。上方加陈皮10 g,继服5剂。

2019 年9 月24 日三诊:患者自诉肠鸣消失,嘱服香砂养胃丸,每次10 粒,每日3 次,连服10日,巩固疗效。

按廖志峰教授指出,此案患者原本脾胃虚寒,湿浊滞中,从食生冷作泄可知。贪凉恣食寒凉之品,寒饮流于肠间,肠鸣暴作而沥沥有水声。仲景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患者曾服附子理中汤不效,是虽温中阳,而未化饮的原因。中阳不足,饮停于胃,则见泛吐清水,饮走肠间,则肠鸣有声。治宜温阳化饮,健脾行气。以《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合良附丸治之方效。仲景以己椒苈黄汤治水饮留积肠间,水饮内结,郁而化热,虽肠鸣有声,但大便秘结,属痰饮实证的另一种类型。苓桂术甘汤在《金匮要略》中是通治饮证方,方中茯苓、白术、桂枝、甘草健脾、渗湿、温阳、益气。药与证相合,疗效显现。

案2刘某,男,45岁。2020年6月14日初诊。患者自述间断腹泻3 年余。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泻,多在午饭后出现,未见脓血便、黏液便,期间当地医院检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稍见缓解,但后又反复。为求中医诊疗,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午饭后易腹泻,稀溏便,每日2~3次,时夹杂未消化食物,味臭,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口不渴,自觉头部昏蒙感,纳食可,偶有失眠多梦,小便调。舌胖大,苔腻、舌根尤厚腻,脉滑实有力。辨证:湿浊阻滞证。治法:健脾利湿浊。方选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茯苓20 g,泽泻30 g,猪苓15 g,桂枝12 g,白术20 g,柴胡15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党参15 g,甘草15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20 年6 月25 日二诊:患者自述腹泻次数减少,稀溏便,余症皆见缓解。效不更方,继续原方加减。药物组成:原方加丹参20 g。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早晚分服。

按本病属慢性腹泻,归于中医“泄泻”范畴,此案患者四诊合参,系湿浊阻滞之病,湿浊内生,中焦不运,治以通利湿浊,温阳化气,方选五苓散加减。方中茯苓、泽泻、猪苓通利水湿,桂枝温阳化气以助行气利水。白术、茯苓、党参益气、健脾化湿。柴胡增强中焦运化、升举阳气之力,合用黄芩,以疏利胆腑气机。全方共奏通利湿浊、温阳化气之功,湿浊一去,症结所在一解,则泄泻可愈。

案3马某,女,45 岁。初诊2019 年9 月2 日。患者自述间断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反酸、呃逆10 年余,加重20天。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反酸、嗳气,未予重视,未做其他特殊治疗。症状仍存,时常反复。20 天前或因饮食不节上述症状加重,未见缓解,伴进食有阻塞感,查胃镜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C1)伴糜烂;2)霉菌性食管炎?口服雷贝拉唑及中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就诊。刻下症见:间断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烧心,嗳气频作,口干口苦,易出汗,五心烦热,稍见不欲饮食,夜寐欠佳,大便黏,小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湿热中阻。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痛。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物组成:藿香15 g,厚朴10 g,半夏10 g,茯苓20 g,陈皮10 g,苏梗20 g,竹茹15 g,枳实10 g,莱菔子20 g,薏苡仁30 g,杏仁15 g,蒲公英30 g,甘草6 g。共12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9 年9 月20 日二诊:患者自述上腹部疼痛较前略缓解,反酸烧心,嗳气减轻,口干口苦,易汗出,五心烦热,食纳尚可,夜寐欠佳,大便黏,小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滑。药物组成:原方去莱菔子予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按此案患者病程日久,湿邪困遏中焦,郁久化热,中焦不运,枢纽不利,发为不适,治以清热利湿、和中止痛,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方中藿香芳香理气化湿浊;厚朴、半夏、陈皮理气燥湿;莱菔子、苏梗调畅胃气、助饮食;杏仁开宣肺气以调水道,助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竹茹、枳实、蒲公英取温胆汤之意以清利湿热。湿热一利,中焦得和,则疾自去。

猜你喜欢

志峰论治中焦
韩志峰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一题多变各显其彰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Effect of Starch Dodecenylsuccinylation on the Adhesion and Film Properties of Dodecenylsuccinylated Starch for Polyester Warp S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