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2024-01-25周娜彭旺高俊李佳唐莲莲陈晓敏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公共卫生管理者

周娜 彭旺 高俊 李佳 唐莲莲 陈晓敏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河北秦皇岛 0660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事件,具有突然发生的特点,医院作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织机构,应对此类事件的能力直接影响公众健康乃至生命安全[1]。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护士(指工作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护士)在救援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不但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还要近距离接触隔离、疑似甚至是确诊患者,较其他岗位感染风险高,心理会产生负性应激,进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自身身心健康[2-3]。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护士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20年2月选取某市四所医院(包括所有定点医院及三级综合医院) 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92名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的注册护士;直接接触隔离、疑似或确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不直接接触发热隔离患者的护士;调查期间不在岗的护士。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研究对象

1.2.1调查工具 采用电子问卷调查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职称、性别、文化程度、婚否、子女情况、工作岗位、工作时长、心理援助需求、有类似灾害救护的经历、自感防护到位、是否进行防护培训。

1.2.1.2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4]评估一线护士近三周心理健康状况,包含3个维度:社会功能低下、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共12个条目。采用双峰计分法对每个问题的4个选项进行评分,总分≥3分为阳性,即疑似有心理健康问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1[5]。

1.2.1.3护士职业获益感调查表 采用肖晓玲[6]编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由职业保障、工作价值和医疗资源3个维度构成,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完全不赞同”到“非常赞同”依序赋分1~5分,得分范围15~75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获益感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83,CVI指数为0.96。

1.2.2收集方法 使用问卷星平台录入问卷,联系各医院护理部,解释说明本次调查目的及意义,征得同意后进行问卷发放,备注说明此次研究的目的,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调查问卷,统一下载结果,共发放195份,回收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6%。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192名一线护士中女182名、男10名,平均年龄(33.49±5.80)岁。已婚145名,未婚47名;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174名,大专16名;护师104名,主管护师78名,副主任护师10名,均进行过防护培训。

2.2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获益感得分 GHQ-12≥3分者98名,占51.04%(98/192)。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44.25±9.90),平均得分(2.95±0.66)。

2.3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显示不同职称、子女情况、工作时长、心理援助需求、有类似灾害救护经历、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对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或阴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例(%)]

2.4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以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因变量(0代表阴性,1代表阳性),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7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Logistic Backward-LR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长、有类似灾害救护经历、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最终进入回归方程,是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赋值表

表3 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1.04%(98/192)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护士疑似有心理问题(GHQ-12≥3分),出现了失眠、紧张、忧虑等症状,高于王金龙等[7]的研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的患者突然增多,人力、物资相对匮乏,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时间紧迫,护理人员经过防护培训后即进入一线工作,尚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未能充分做好进入封闭环境与传染病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心理准备,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增高[8-9]。建议医院管理者适时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为一线护士提供系统的心理指导,使其掌握在应激状态下稳定情绪、释放压力的技巧,比如呼吸训练、正念冥想、想象放松等,促进一线护士从容应对压力,增强心理调适及自控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0-13]。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4.25±9.90)分,低于肖晓玲等[14]的研究,标化后得分也低于唐丽梅等[15-16]的研究。笔者分析主要是由于本研究的护士是从多个专业科室抽调,临时组成的团队在管理和沟通上仍处于磨合期,可能会影响本次调查的职业获益感得分。

本研究表明,工作时长、有类似灾害救护经历是一线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结合两两比对结果显示工作5年以上的一线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与郑静等[17-18]研究一致。可能是由于此群体护士家庭负担较大,进入一线后无法照顾子女及老人而易产生负面情绪。同时她们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中坚力量、工作任务较重。有研究显示家庭及工作的双重压力易使护士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9]。建议管理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关注一线护士的家庭情况,尽可能协助解决照顾子女和老人等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其次,本次研究发现工作时长≥8h是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与Sami等[20]的研究一致。一线护士需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工作中无法饮水和上厕所,工作时间超过8h,会使生理、心理、负荷增加,易出现倦怠、焦躁情绪,导致护理工作没有耐心,引起患者的投诉和抱怨,加重护士的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21]。护理管理者应与多部门协作,制定可行性高的筛查、隔离、标本送检等流程,保证各环节的顺畅;根据患者病情分区,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配备训练有素的护理员进行生活护理、物品环境消毒等辅助工作;充分利用对讲系统、智能换液机、机器人运送等现代化手段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建立人员梯队,有计划的补充和轮换一线护士。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地分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每班工作时长≤6h,保证一线护士的休息时间,有效缓解压力[22]。最后,有类似灾害救护经历的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一结果提示管理者可优先安排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等救护任务的护理人员进入一线工作[19]。而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护士需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10]。也提示管理者,在平时注重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减少医护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焦虑和恐慌心理[23]。

本研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两者呈负相关,与贺春艳等[24]的研究一致。高水平的护士职业获益感可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在突发状况下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16,25-26]。护理管理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积极建立磁性管理,采取措施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减少其心理问题[10,25-27]。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成立应急防控办公室,保证一线护理人员调配及时,物资供给充足,体现组织的有力支持[28];选派业务及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长进行管理工作,带领一线护士实施高质量护理的同时,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促进其心理健康[28];组织医护共同查房,学习并严格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疗指南,对护理工作的配合要求达成共识,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使医护紧密合作成为提高一线护士职业获益感的重要资源[29-30]。医院领导、护理部主任可与一线护士建立通讯群,关心一线人员需求和感受,及时帮助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管理者还可考虑对一线护士给予绩效倾斜,提高福利待遇,在晋升、晋级、升职中给予优惠政策等[31]。另外,加强媒体的正向宣传,对于优秀的一线护士进行表彰,先进事迹进行实时报道等也可以增加一线护士的价值感。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护士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需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改善,帮助一线护士提升职业获益体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本研究只对本地区的一线护士进行统计,有一定局限性,建议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追踪调查。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公共卫生管理者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