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1〕

2024-01-25邱丽芬杨漓江刘雪喻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胃脘二者健脾

邱丽芬,杨漓江,刘雪喻

(樟树市中医医院,江西 宜春 331200)

胃脘痛常见于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溃疡等疾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胃脘痛是以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伴有腹胀、嗳气、胁痛、口干、纳呆、嘈杂等疾病[1-2]。胃脘痛涉及多脏腑经络,与诸邪皆有相关,病机较为复杂[3-4]。中医认为胃脘痛的病机虚多为脾胃虚弱,实多为气滞、食积、血瘀,虚实夹杂多见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5-6]。目前尚无统一的症候及治法,但是不同医家根据其认识,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陈贱平是江西省基层名中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至今30余载,创立了多种学术思想,对于胃脘痛的临床诊治体会颇深。TCMISSV2.5软件集各类挖掘分析方法于一体,通过多种方法和技术能够高效、高质量地为传承名医经验提供帮助[7]。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陈贱平主任诊治胃脘痛的一诊及复诊纸质处方为来源,共筛选500条。本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TCMISS V2.5)”软件,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的病案,将病案详细基本信息录入TCMISS V2.5软件,并统计分析症状、方药、病机等。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以胃脘部疼痛(胀痛、隐痛、刺痛、绞痛等)为主症;可伴吞酸、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次症;常反复发作,以情绪不佳、饮食失节、劳累等为发作诱因。纳入标准:符合胃脘痛诊断标准;年龄18~65 岁;本研究获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签署知情同意书;病情相对稳定者等。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精神异常或者认知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治疗者;随访中途退出者等。

1.3 分析软件

使用“TCMISS V2.5”软件,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录入、整理、保存、分析等。

1.4 数据的录入和核对

将规范化处理后的胃脘痛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西医诊断、中药处方数据分别录入Excel及TCMISS软件中,构建“胃脘痛患者数据库”。资料录入时由双人录入,数据完全录入后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核对数据库信息,避免录入数据信息时发生错录、少录等情况。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收载的中药名称,对500条处方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将筛选后的中药处方信息准确地录入“TCMISS V2.5”,且安排两人核对录入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

1.5 数据分析

1.5.1 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TCMISS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功能对处方中关联性较强的药物进行分析,明确处方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

1.5.2 层次聚类分析

采用TCMISS系统中的复杂熵层次聚类分析功能,对处方中药物相似性较高的处方进行分析,挖掘药方隐性用药规律及新药方组合。

1.5.3 数据管理

研究者按照要求填写病例观察表,并采用Excel软件双份录入法,由两人独立完成数据录入及审核,比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与病例观察表中的一致。

1.6 数据分析

收集整理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选取其中调理脾胃的药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明确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处方中各种药物及其使用频次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总结其用药治疗胃脘痛经验。

2 结 果

2.1 用药频次

通过对陈贱平主任135条治疗胃脘痛处方的分析,发现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中药使用频次较高(见表1)。

表1 135条处方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

2.2 核心处方

通过对陈贱平主任135条治疗胃脘痛处方的分析,发现12个核心处方组合(见表2)。

表2 12个核心处方药物组合

2.3 新处方

通过对陈贱平主任135条治疗胃脘痛处方的分析,发现6条新处方(见表3)。

表3 6条新处方药物组成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的剧增以及不良饮食作息习惯的养成,胃脘痛患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居高不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医院医疗资源处于紧张状态[8-9]。目前,临床上治疗胃脘痛主要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两种方式,其中西医治疗胃脘痛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西药以改善胃肠蠕动,抑制胃酸的大量分泌,调节胃底舒张状况,进而改善胃脘痛的症状。西药治疗短期内疗效显著,但是患者长期服用易出现恶心、胃胀等诸多不良反应,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胃脘痛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医疗负担重等特点[10-11]。目前本病就诊率低、治疗率低,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重视[12]。胃脘痛属于中医病症名,多由寒邪侵袭机体、饮食不佳、忧思烦躁等因素引发机体气血不畅、经络循环不佳,进一步导致胃部病变,诱发胃部疼痛、食欲不佳、形体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社交[13]。此外,胃的受纳、腐熟以及消化等功能,又与机体脾气运行密切相关,肝气外泄又与肾阳的温煦有关,故此胃脘痛的发病与脾、肾、肝等病变密切相关。胃脘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完全治愈难度较大,且临床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疾病难以根除,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4]。现代医学中将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的疾病均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如急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胃溃疡等疾病,均易引发胃部疼痛、胀痛,并伴有纳差、嗳气等,中医将上述疾病均按胃脘痛进行辨证治疗。祖国中医认为胃脘痛以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脾虚湿滞者居多,治疗时以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等为主要原则,为胃脘痛患者选择适宜的药方,以减轻病痛[15]。

本研究发现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中药使用频次最高,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条新处方。炒白芍养血调经、炙甘草补脾和胃,二者联用最宜治疗气虚型胃脘痛。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胃阴亏耗类胃脘痛。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乌贼骨制酸止痛,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血郁类胃脘痛。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肿,二者联用最宜治疗中气下陷类胃脘痛。三棱活血化瘀,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血郁类胃脘痛。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二者联用最宜治疗气虚类胃脘痛。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阿胶补血止血,二者联用最宜治疗气虚型胃脘痛。代赭石凉血止血,旋覆花降气行水,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胃阴亏耗类胃脘痛。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解毒,藕节收敛止血化瘀,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血郁类胃脘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二者联用最宜治疗中气下陷类胃脘痛。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火麻仁云长通便,二者联用最宜治疗气虚型胃脘痛。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二者联用最宜治疗血郁类胃脘痛。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陈贱平主任对胃脘痛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胃脘痛多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且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陈贱平主任认为:胃脘痛发病主要在人体的胃部,并与机体脾、肝等脏器联系密切。脾胃在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者在机体中以升、运为贵,后者在机体中以降、通为顺,肝脏疏泄可有效促进脾的运化,帮助胃部通降,调节机体的正常运行,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脾主升清主要是指脾有效吸收营养物质并将营养物质输送至机体的心、肺等脏器,借助心肺功能储于气血之中,借气血运行将营养运送至全身,以供机体生长发育所需。陈主任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实践过程中将中医辨证治疗化繁为简,主张胃脘痛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证,即胃脘痛的辨证要实施首辨虚实,虚为脾胃虚弱、中焦运化失常,实为“不通也”,不通则痛,包括气滞、外泄、痰饮等病理产物,导致中焦气机枢纽异常,不能正常运行,因此中医药治疗需要主抓病机,将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作为核心。同时,陈主任又强调胃脘痛以脾胃虚弱为主,但同时还要兼顾“标实”,分清患者的虚实轻重及主次,辨证施治。陈贱平主任在临床治疗胃脘痛时首辨虚实,遵从“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他认为胃脘痛的主要病因是脾虚胃气上逆,且常伴有肝郁气滞、感受外邪等,中医药治疗时以健脾和胃、理气散寒止痛为主要原则,同时结合不同证型分别给予温中化饮健脾、疏肝理气的疗法,进而促使枢机转顺,降低胃气。用药以芳香轻灵、平补平泻、安全无毒为特点,常采用药食两用之品,如藿香叶、鸡内金、白豆蔻、莲子、炒麦芽、炒谷芽等合四君子汤加减组方,正如《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方中茯苓用量较大,且使用频繁。陈贱平主任认为:茯苓性温,可健脾利湿,升脾胃之阳气,还可作为食材制作成茯苓膏、茯苓饼等使用。茯苓补虚而不恋邪,利湿而不伤正,实乃治脾胃之要药。随着病情的演化,常因脾胃虚弱、肝气郁滞、气血郁滞、热从毒化等,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此时需加三七、白芨、海螵蛸以及浙贝母,可起到收敛止血、制酸消痛以及活血祛瘀的功效。

综上,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丰富,善用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

猜你喜欢

胃脘二者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