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念疗法的心理护理在MRI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4-01-25张欢
张欢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 350014
MRI 即磁共振成像技术,属于断层成像技术,是临床用于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向人体发生一种射频脉冲,引起体内磁共振,进而获取影像,判断疾病。该技术的优点在于精准定位、清晰成像、操作简单等,备受患者及医疗人员的好评[1]。然而该检查项目仍存在不足,可划分为三点:①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内,可能引起心理及身体上的不适;②多数患者缺少对该检查项目的了解,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③检查时设备发出的声音较大,可能使患者感觉恐慌[2]。因而,重视患者检查前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常规护理过程比较简单,无法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正念疗法下心理护理基于“正念”理念,配合多种形式护理予以患者心理方面的安抚,从而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问题,间接提高检查质量[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院接受MRI 检查的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符合MRI 检查指征;②年龄均超过20 岁;③同意参与配合此次检查研究。排除标准:①有金属植入手术史;②合并精神方面疾病;③伴听力、视力、语言功能障碍;④抵触配合检查研究。本研究经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院批准。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的接受MRI 检查的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检查期间配合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包括:向患者讲解MRI 检查的基本原理、过程,叮嘱患者检查期间制动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语言安抚患者紧张情绪,解答患者相关疑惑等。
观察组检查期间开展正念疗法的心理护理模式:
1.2.1 建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 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每周定期组织组员参与培训活动,组员熟练掌握正念疗法的方法、相关概念等。
1.2.2 检查前宣教及心理干预 患者确定进行MRI 检查前1 d 开始予以正念疗法的心理护理,向患者科普正念疗法的基本概念、实施过程、目的、优点等,同时告知患者检查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感。宣教过程中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知识手册、播放相关视频等,使患者对正念疗法有简单了解,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1.2.3 检查过程中正念疗法心理干预 协助患者变换体位至平卧位,叮嘱患者全身放松,双眼闭合,将注意力放于自身,建立身心联系,同时配合正念呼吸方法。正念呼吸训练时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坐直上身,闭合双目,双手交叠放于腹部,以鼻吸气,以口呼气,该过程患者保持专注于腹部,进入冥想状态。另外可开展五官训练,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外界,维持心态的稳定。检查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及肢体动作予以患者安抚。预先准备好增强扫描检查所用对比剂,进行注射操作时,可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内容,缓解不安情绪,保障顺利完成检查。
1.2.4 检查后心理干预 检查结束后,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尽快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减少其担忧情绪。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以下指标:①影像质量对比。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得到的MRI 影像质量,分析其统计伪影发生原因及总发生概率。诱发伪影发生的原因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血管搏动。②依从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依从性情况,依从:能够积极配合且顺利完成检查,过程中屏息、制动质量佳;部分依从:基本顺利完成检查,过程中存在未按指示屏息,肢体躁动等情况;依从性差:检查期间肢体躁动不安,甚至由于恐惧幽闭空间而致检查中断。总依从性=依从患者占比+部分依从患者占比。③心理状态评估。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分别对各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涵盖内容包括9 项,即焦虑、抑郁、恐惧、偏执、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各个分项评分1~5 分,1 分即最轻,5 分为最重,评分与不良心理状态呈正相关。④满意度调查。待患者完成检查后调查其满意度,使用医院自主拟定问卷,总分共计100 分,如患者评分超过85 分为满意;如患者评分60~85 分为比较满意;如患者评分不足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计算=满意患者占比+比较满意患者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8.0 进行结果数据统计学分析,n(%)以用作计数资料数据记录采取的格式,χ2以用作检验;以用作计量资料数据记录采取的格式,t以用作检验,P<0.05 表示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共纳入接受MRI 检查的患者90 例,对照组患者总计45 例,男性23 例(51.11%),年龄20~74 岁,平均(41.28±3.55)岁,检查部位包括:9 例接受头颈部检查,14 例接受胸腹部检查,22 例接受下肢检查。观察组患者总计45 例,男性22 例(48.89%),年龄21~75 岁,平均(41.31±3.57)岁,检查部位包括:10 例接受头颈部检查,15 例接受胸腹部检查,20 例接受下肢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影像伪影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检查期间因呼吸运动而引起的伪影为2 例(4.44%),血管搏动为1 例(2.22%),无肢体运动,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因肢体运动导致伪影的为4 例(8.89%),呼吸运动5 例(11.11%)血管搏动3 例(6.67%),总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伪影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480,P=0.011)。
2.3 两组依从性对比 检查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依从28 例(62.22%),部分依从15 例(33.33%),依从性差2 例(4.44%),总依从性43 例(95.56%);对照组患者依从14 例(31.11%),部分依从20 例(44.44%),依从性差11 例(24.44%),总依从性34 例(75.56%);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7.283,P=0.007)。
2.4 两组心理状态评估 护理干预前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予以评估,结果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心态均出现改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心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1 两组心理状态评估(分)
表1-2 两组心理状态评估(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31 例(68.89%),比较满意13 例(28.89%),不满意1 例(2.22%),总满意率97.78%;对照组满意20 例(44.44%),比较满意17 例(37.78%),不满意8 例(17.78%),总满意率82.2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444,P=0.035)。
3 讨论
MRI 是通过磁共振成像,获取人体电磁信号,再结合相关技术重建人体信息,获取影像,进而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其容纳了生物学、物理学、医学等多方面内容[4]。该技术用于疾病检查具有不对患者造成创伤、多方位、多层次检查、分辨力强、影像清晰等优点,为临床疾病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5]。然而该技术检查所用时间较长,检查过程中噪音较明显,患者检查过程中处于狭窄、昏暗的环境内,心理方面易恐惧、惊慌,往往检查期间会出现不自主移动,心率和呼吸频率过快等情况,进而影响检查质量。因此,重视MRI 检查患者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基于正念疗法的心理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内容更细致具体,时刻关注患者心态变化,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态[6-7]。“正念”重点强调未带评判且有意识的观察当下,属于禅修的方法之一[8],该理念首次应用于美国,目前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认可,其成果受到神经学科、心理学科等多方面支持,且医学研究发现该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循环系统、缓解疼痛、调节心态[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MRI 检查期间经正念疗法心理护理干预后,出现伪影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通过该模式护理患者能够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进而减少躁动不安,提高影像质量。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正念减压心理护理时配合宣教,帮助患者更深入了解MRI 检查技术,消除顾虑,从而积极配合完成检查。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由于正念疗法心理干预予以患者心理安慰,通过自身扫描、呼吸训练、冥想训练等缓解不安情绪,有效调节心态,确保检查顺利完成。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出患者对正念疗法心理护理的接受及认可程度更高,护理人员通过持续性心理干预,安抚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而言之,患者接受MRI 检查过程中通过开展正念疗法的心理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减少伪影的产生,同时调节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