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门林场场外租地桉树高质量造林技术

2024-01-25蓝珠剑

南方农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东门桉树林场

蓝珠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广西崇左 532100)

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以下简称东门林场)从2002 年起便开始积极探索场外租地造林模式,林地方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林场,林场向林地方支付租金,或者林场与林地方依约分成(含利润分成和立木分成)。该模式扩大了东门林场的造林面积,到2022 年,东门林场在广西各民族地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面积将近2.67 万hm2,占林场经营总面积的61.10%[1]。桉树是东门林场场外租地造林的主要树种,然而桉树场外租地造林项目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保障租赁土地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如何提高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水平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基于东门林场的实际经营情况,深入总结桉树场外租地高质量造林技术要点,为东门林场乃至其他地区的桉树场外租地造林工作提供科学和实用的指导。

1 东门林场概况

东门林场创建于1965 年,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该林场拥有的桉树良种数量居全国之首,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也是广西最大桉树苗木研发与生产基地,同时是首批公布的国家桉树良种基地。目前,东门林场经营以速丰林、良种苗木、土地开发、林下经济等为主,2022 年经营总面积达4.37 万hm2,森林蓄积总量260 万m3,年可采伐木材30 万m3,资产总额超24 亿元[2]。

2 桉树场外租地高质量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2.1 林地租用

为避免桉树场外造林后期出现林地纠纷等问题,所租用的林地必须确保土地权属清晰,然后才能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签订租赁合同。同时,为确保场外租赁林地的有效利用和良好经营,还要选择水热环境、立地条件优越的地方进行造林。目前,东门林场场外造林基地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在800 m 以下的林地占90.7%;气候类型为中亚至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5~25.1 ℃,最冷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在0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 080~2 750 mm、年日照时间在1 165~2 220 h;所经营林地母岩类型主要是花岗岩类和砂页岩类,其中以砂页岩类母岩占绝对多数,约占场外林地总面积的90%;林地土壤种类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石灰土及紫色土等。

2.2 林地准备

2.2.1 清山

近年来,东门林场持续推行免炼山造林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炼山环节对林地内原生植被环境的影响,保障土壤肥力不退化。因此,在实施桉树场外造林项目时,东门林场主要采用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两种方式清理造林地,时间一般在秋冬季节,清山后不炼山。其中,在人工清理方面,主要使用油锯、锄头、镰刀、斧子等工具将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逐一砍伐、割除,伐根要求低于20 cm[3]。在机械清理方面,东门林场除了使用传统的钩机清理林地之外,还率先引入智能割草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除草效率。

2.2.2 归带

因免炼山造林,林地内存在大量的覆盖物,影响了后续的造林及抚育管理工作,所以在清山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归带作业。根据桉树种植的株行距设计情况(东门林场桉树场外造林株行距为2 m×3 m),沿等高线方向人工或机械移除覆盖物,并将其环山带状堆积,带下方打入木桩防止滚动,从而清理出一条用于造林的种植带,带宽1.5~2.0 m[4]。

2.2.3 整地

东门林场桉树造林主要采用局部整地法,即带垦整地和穴垦整地两种方法。对于坡度10°以下的缓坡地主要采用机械带垦整地,整地后按“品”字形排布,挖规格为50 cm×40 cm×30 cm(面宽、底宽、深)的明穴;坡度10°~25°则采用人工带垦整地,深度在30 cm 以上,带宽0.6~1.5 m。对于特殊生态区位,如水土流失严重、风蚀和水蚀严重的地方,则采用穴垦整地。人工带垦或穴垦整地后挖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的明穴待栽。

2.3 施足基肥

在东门林场桉树场外租地造林项目中,桉树基肥主要采用的是m(N)∶m(P2O5)∶m(K2O)=8 ∶8 ∶4、总养分≥30%的复合肥,施用量500 g·穴-1。要求明穴至少风化30 d 再回坎,回坎一半再施基肥,将称量好的基肥施入穴中与泥土拌均匀,最后再用除净树根、石块的表土(泥团直径要<3 cm)回填至满穴,以高出穴面形成反坡面为宜。

2.4 良种选择

2.4.1 品种选择

在东门林场桉树场外租地造林项目中,桉树品种选择应该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主要考虑因素,且必须通过国家或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例如,在东门林场田东分场场外营林地区,低温阴雨、冰雹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较大,应选择抗逆性强、耐寒性较好的桉树品种进行种植,如林场基地选育出的东门尾赤桉无性系DH32-29、DH32-26、DH32-28 及广林巨尾桉9 号等。

2.4.2 壮苗选择

东门林场桉树场外租地造林所选择的苗木主要为本场苗圃基地采用轻型基质育苗技术生产的组培苗,苗木质量等级为Ⅰ、Ⅱ级合格苗,达到地径>0.17 cm、苗高>25 cm、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主干明显、无明显开叉及无病虫害的要求,苗龄为2~3 个月。

2.5 苗木栽植

2.5.1 苗木定植

东门林场桉树造林时间普遍选择在春季雨后,在土壤完全湿润时即可定植,也可使用保水剂全年造林。栽植苗木前,可使用45%毒死蜱乳油100 倍液对苗木进行浸根,能有效防止蚁害的发生。定植时,用锄头挖出适当大小的栽植穴,保证根团土完整的情况下将轻基质杯苗置于穴正中间,再由四周(距离苗杯10 cm左右)向内分层覆土压实,注意不能用力踩踏,整个过程要保持苗木竖直垂于地面。苗木实际栽植的深度比杯面高出2 cm 左右即可,不宜过深或过浅,过深会导致苗木生长缓慢、抗逆能力下降,过浅则会导致苗木倒伏或被风吹走。需要注意的是,旱季造林时应将苗杯尽量往定植穴上坡位的内壁靠拢,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5.2 苗木补植

桉树完成定植30 d 内,造林人员要加强林地的巡查工作,发现有缺株、死苗或弱苗情况的,要及时用相同批次的苗木补植1~2 次,以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

2.6 抚育管理

2.6.1 除草松土

在桉树造林前3 年,每年的夏季(4—5 月)和秋季(9—10 月)要分别除草1 次,避免影响桉树的生长。首次除草可采用环树盘铲法,即以桉树幼树植株为圆心,将半径50 cm 范围内的杂草连根铲起,同时在相同的范围内扩穴松土,深度以15~20 cm 为宜,由内向外逐渐加深,避免伤到树根。造林后2~3 年可采用带状铲草和全山砍草的方式进行幼林的除草工作。带状铲草以种植行上、下方75 cm 范围内为铲草区域,范围内的杂草、小灌木通通除净,范围外的杂草、灌木砍至20 cm 以下[5-6]。全山砍草主要使用除草机进行,需要在杂草、灌木长至0.5~0.8 m 时进行。4~7 年生桉树林每年除草1 次,待杂草长至0.5~0.8 m 时进行,采用全砍杂灌或喷除草剂的方式。

2.6.2 追肥补养

在东门林场,桉树场外造林后首次追肥时间一般是在种植后30~60 d 或幼树长至1 m 后,追肥种类主要为m(N)∶m(P2O5)∶m(K2O)=15 ∶6 ∶9 的复合肥,每株施0.5 kg。在植株左右两侧30~50 cm处(树冠滴水线外约10 cm)各挖一个长20 cm、宽20 cm、深17 cm 的坎施入肥料,每坎施肥250 g。2 年生桉树林在植株的行距上方50~70 cm 处(树冠滴水线外约10 cm)挖长40 cm、宽20 cm、深17 cm的坎施肥,株施复混肥0.75 kg。3 年生桉树林在植株水平方向任一侧50~70 cm 处挖一个长40 cm、宽20 cm、深17 cm 的坎施肥,株施有机无机复混肥0.75 kg。4~7 年生桉树林在与树水平方向任意一侧70 cm 处挖一个长40 cm、宽20 cm、深17 cm 的坎追肥,要求与前一年追肥位置对称,每年株施有机无机复混肥1.0 kg。根据东门林场多年场外造林经验,桉树树龄在达到7 年后仍具有很高的年均生长量,因此,可根据场外基地经营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抚育施肥年限,以进一步增加桉树蓄积量及出材量等。

2.6.3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东门林场场外租地造林中,常见的桉树病害有青枯病、焦枯病,这两种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可通过雨水、空气进行传播[7]。因此,桉树青枯病、焦枯病以预防为主,造林时使用脱毒苗,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时除草和疏通林地积水。一旦发现有患病植株,应立即将病株移除并烧毁,病灶用石灰粉进行消毒。

2)虫害防治。东门林场场外租地造林中,危害较严重的桉树虫害主要有白蚁和油桐尺蠖等。其中,白蚁可通过苗木移栽前的浸根处理有效预防。油桐尺蠖可在其幼虫盛发期(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在林间使用风炮机喷雾防治,药剂可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或2.5%敌杀死粉剂6 000~8 000倍液。

3 东门林场场外租地桉树高质量造林技术应用成效

3.1 经济效益

东门林场场外造林基地分布在全区10 个市35 个县(市、区),基地较集中,林地规模最大的是百色市。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桉树场外租地造林已经成为东门林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都能为林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以东门林场位于百色市田林县高龙乡者车1000 林班23.47 hm2的10 年桉树植苗林伐区为例,2022 年3 月,该伐区总蓄积量达9 753 m3,总出材量7 939 m3,667 m2出材22.6 m3,创东门林场场外桉树造林667 m2单产新高[8]。

3.2 社会效益

东门林场在发展桉树场外租地造林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带动林区附近居民通过植树造林增收致富。在各民族地区发展的近2.67 万hm2场外租地造林项目中,通过支付地租和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民族地区人们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林业改革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截至2021 年底,东门林场通过场外租地造林,仅在扶绥县自尧村、隆林各族自治县弄昔村两村便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0 多万元,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3]。

3.3 生态效益

东门林场桉树场外租地造林在生态效益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桉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桉树的茂密林冠可以遮阴,减少地表温度,调节气候,改善微气候条件。同时,桉树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桉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因此对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桉树场外租地造林是东门林场森林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扩大林场经营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桉树场外租地造林过程中,必须结合林地的实际情况,在林地租用、林地准备、施足基肥、良种选择、苗木栽植和抚育管理等重要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以有效提高桉树场外租地造林的质量与效益,促进林场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东门桉树林场
向着目标拼搏
东门渔村渔文化的构成及其传播路径策略分析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东门老街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林场住宅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