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智能化技术在皖南地区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2024-01-25马泽同
马泽同
(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成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机械化是一种将农事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目前,已有很多省市将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从而让农业可以在为市场提供不受季节、地域限制的多样化农产品,让人们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皖南地区隶属安徽省,包括黄山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宣城市及池州市6 个城市,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农业发展潜力,总面积约3.65 万km2。近年来,智能化技术在皖南地区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虽然皖南地区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本文着重探讨了皖南地区数字和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和主要发展阻碍,重点对皖南地区农业机械智能化应用场景进行论述,并针对性提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数字与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促进皖南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发展概述
1.1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概念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系统中,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农业机械的自主决策、智能操作和远程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管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并将农业生产推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1.2 皖南地区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现状
与皖北地区相比,皖南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以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经济作物(如茶叶、油菜)为主,并兼有畜牧业和渔业。同时,部分农村地区有一定规模的果树种植和蔬菜种植,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具的使用广泛。
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皖南地区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呈现出以下4 个方面的特点。1)农机配备率逐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皖南地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大部分农户拥有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基础农机具,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机械化率总体在40%以上。2)机械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马鞍山市含山县为例,仅该县就拥有农机化服务组织141 个,服务能力占总面积的65%以上。3)农业智能化创新应用不断推进。例如,芜湖市借助科技力量,全市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已达35 家,应用后效益提升6.63%,目前已建成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6 家,“智慧蔬菜”“智慧畜牧”“智慧渔业”应运而生。4)皖南地区鼓励农业机械的创新和应用,推动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如黄山市一直深耕茶叶智能化机械领域,突破了多项山区特色作物农机“卡脖子”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一批新装备。
1.3 皖南地区农业机械智能化应用场景分析
皖南地区应用农业机械数字和智能化的场景较多,主要分为以下3 个方面。
1)丘陵地区山区特色作物农机应用。皖南6 市中,黄山市的屯溪区和泾县、池州市的青阳县和石台县及宣城市的祁门县等都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作物以茶叶、山核桃和山区中草药等为主。智能化应用主要体现在茶叶生产方面,规模以上茶企已基本实现茶叶采摘、炒制筛分、包装和贮存等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池州市为例,全市各乡镇共建立规模不同的茶叶初制加工厂近220 个,共拥有茶叶生产相关机械近3 200 台(套)。
2)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应用。皖南6 市中,芜湖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大部分区域地形为平原,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坡地种植玉米、薯类及经济作物。上述地区对农业智能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稻无人机喷药和收割方面,联合收割机应用率超过80%。此外,在农场化种植方面,比较典型的是芜湖市三山经开区133.33 hm2的智慧“芜湖大米”核心示范基地。该基地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和农机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流程,实现精准农业。
3)畜牧业养殖智能化应用。皖南地区畜牧养殖比较分散,主要在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目前,两市的大型畜牧公司均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和数字化,以芜湖市无为县温氏家禽有限公司为例,采用“公司+高效生态养殖小区+屠宰加工”模式,建设62 座高效自动化养殖基地,配套建设天然气基站、污水处理中心及超声波消毒系统,通过物联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鸡舍,打造“人养机器,机器养鸡”的高效小区模式,全方位监控鸡群生长情况。此外,马鞍山市淤东镇是皖南山区畜牧业养殖重要基地,具有规模大、养殖品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等特点,在牲畜生长数据采集和监测、自动化饲料供给系统、智能化环境调控、健康监测和疾病预警等方面都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2]。
虽然皖南地区的农机配备率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来说,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存在部分地区农机配备率较低、农机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机装备结构需要调整与优化等问题。
2 主要问题
1)农用机械使用受限。皖南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地势多起伏不平,地形复杂,为农机作业造成不便,增加农机作业的难度和风险。且丘陵地带的土地广泛分布着高坡耕地、坡耕地和谷地等,茶叶、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广泛种植于此,却没有与地形相适应的农机能够使用,导致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并且经济基础相对较薄弱;此外,农机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成本较高,超过了许多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导致农机的使用程度较低。2)政府部门政策导向和驱动存在不足。政府对数字与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资金支持,导致农民和农业企业在引进和应用这些技术时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压力,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地方政府在推动这些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和行动,缺乏对农机发展需求的了解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控。3)地方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缺乏数字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农机智能化的推广和应用困难重重。4)接受程度较低。目前,皖南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存在技术壁垒。
3 路径探讨
针对皖南地区在农业机械智能发展方面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路径探讨。
1)区域突破,补齐特色经济作物装备短板。针对皖南地区多丘陵地形的问题,相关部门须加大对丘陵山区机耕路、田间道路和排水渠道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明确“宜机化”要求,通过土地集中、平整,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推动低丘缓坡田块“小变大”和标准化建设,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针对皖南地区丘陵和山区特色作物种植农艺特点,积极研发轻简型农机装备和高适应性专用机械。着力围绕山区茶叶、板栗、山核桃、油茶、中药材等特色作物,加快种植、管理、收获和初加工等关键环节新型农机装备的研发,解决“无机可用”问题。发挥省农机装备应用产业技术体系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围绕皖南山区特色经济作物装备短板,研发新机具,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3-5]。
2)政策驱动,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和补贴。根据《安徽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相关部门需要精准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并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具购置实行重点补贴,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鼓励、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整乡、整县、整市推进全程机械化。此外,要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全面梳理皖南地区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重点研发制造农机精细作业远程监测终端、无人作业多功能精量播种机等大中型智能机械,研发丘陵山区轻便小型作业机械、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械、新型茶叶萎凋保鲜成套设备、大宗茶自动上料机、高效山核桃采摘加工等特色小型机械等[4-6]。
3)服务联动,培养一批农机化管理人才。针对皖南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偏少问题,当地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培养懂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的人才,造就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有技能、会经营、思想业务过硬的农机化产业大军。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农机手机械操作技能大赛和技术培训,提高机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农机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确保智慧农机装备的保管存放环境安全可靠,指导帮助农机合作社和农户及时进行农机具检修调试保养工作,同时采取线上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专项培训,培训农机手,提升农机人员操作技能,确保智能农机“拉得出、用得好、有效益、促发展”[7]。
4)推广带动,积极搭建智慧农机推广平台。针对皖南地区留守老人多、大多数农户习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有所抵触等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可在区域内组织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现场展示活动,组织农作物机收和人工采收效率竞技比赛,用量化方式凸显智慧机械优势。还可以通过全程机械化示范推介会、农机推广田间日等活动,为智慧农机、智能终端等生产企业搭建展销平台,对无人植保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联合整地机等智能作业机械进行现场展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现增产增收实效,引导农民主动接受并使用新技术、新机具。通过实地指导等形式,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使年龄稍大的农户也能熟悉和掌握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操作和维护[8-9]。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皖南地区,农机智能化的发展应用路径需要从提升特色经济作物装备短板、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和补贴、培养一批农机化管理人才和积极搭建智慧农机推广平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施。此外,需要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以及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技术在皖南地区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