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得天趣
——从紫砂壶《倭瓜》之中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之美

2024-01-24马艳枝

江苏陶瓷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陵倭瓜筋纹

马艳枝

(宜兴 214221)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这是宋代文人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之中的描述,写出了作者和朋友在一起吟诵诗歌,并一同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的快乐,同时也羡慕朋友的潇洒和多情,这种惬意舒适的环境氛围因为有了紫砂的出现而更加受到重视,让广大的紫砂壶友们明白了紫砂器的人文价值远远超过了自身的实用价值。在今天的宜兴丁蜀镇依然能够看到“家家抟泥、户户制壶”的场景,尽管紫砂壶在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之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世世代代的紫砂匠人们依然坚守着最初的本心,力求保留最多的自然和纯真。

1 宜兴紫砂《倭瓜壶》的传统艺术

宜兴紫砂艺术作品《倭瓜壶》(见图1)采用了筋纹和捏塑器相结合的手法来展示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更多地考虑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和艺术赏玩的双重功效,带给大家不同的体验感。此壶壶身采用了八瓣筋纹的形式,把倭瓜的形态很形象地体现出来,特别是筋纹的阴阳凹凸以及明暗交接,带给我们很好的韵律感。壶嘴则是瓜叶包裹而成,小巧可人,出水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瓜藤缠绕蜿蜒向上,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端握恰到好处。更令人啧啧称赞的是藤蔓自然而然地贴塑于壶身,形成很好的视觉冲击力,壶盖呈现瓜蒂形态,贴合于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瓜蒂也是筋纹的设计,边缘舒展自然,和实物几乎一模一样,非常完美地展示出了紫砂筋纹器和花塑器的特征和灵魂。众所周知,《倭瓜壶》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器型,而且许多的紫砂艺人在历史上也留下了特点鲜明的作品,除了形态方面的演变之外,更多的是传承一种自然的田园之乐和人文风情。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倭瓜壶》,尽管没有过多的色彩搭配,但是用精湛的技艺和整体形态的把控,展示出紫砂最为纯正的状态,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非常贴近于生活的田园气息,似乎这样的作品是从泥土里面长出来的一样,上面的纹理和细节的处理都栩栩如生,把大自然的清新质朴和田园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去体会紫砂壶之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图1 倭瓜壶

2 宜兴紫砂《倭瓜壶》的人文之美

倭瓜,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南瓜,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的一种。尽管在历史上南瓜并不是我们国家的原产,但是很早就传入我国,并且被广泛地种植和食用。特别是在我们农村,过去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南瓜既是很好的蔬菜,也能够作为主粮陪伴和丰富着我们的餐桌,于是土味十足的南瓜也经常登上大雅之堂。《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所以,清代文人江林青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青枝蔓蔓叶滴翠,黄金灿灿玉雕琢。北岭一夕秋风过,南麓处处饭瓜香。”生动地描绘了南瓜的生存状态。南瓜还是田园诗人们淡泊明志的深情寄托,在紫砂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东陵瓜》其实就是表达了东陵侯不畏强权而归隐山林,自己种瓜自食其力,其中也蕴藏着对于田园闲适生活的满足感,充满了诗情画意,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具有很多的启迪意义。这件紫砂作品《倭瓜壶》正是延续着《东陵瓜》的那种精气神韵,把紫砂艺术的妙手天工和人文气息巧妙地融合起来,在“一啜始知田园乐,南风天气看瓜生”的闲情雅致之中,体会着我们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里面所感受不到的那种自然之乐,也通过这样的一件作品把大自然的清新脱俗和匠人们的思想情感一脉贯通,传递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在今天依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紫砂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氛围之中激发出最为和谐的生动乐章。

3 结 语

当我们在欣赏紫砂壶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紫砂本身的造型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是要探寻紫砂内在的文化韵味。因为紫砂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人文价值,实用的功能可以替代,但是文化的内涵却是可以击中我们内心、启迪我们心灵的存在。正是在匠人们不断地坚守之下,才能够涌现出更多的紫砂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东陵倭瓜筋纹
邻家大娘
倭瓜情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生活之上,最朴素的理想
——论紫砂壶“东陵瓜壶”的韵味与内涵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我爱种倭瓜
倭瓜
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