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包:当代年轻人的嘴替
2024-01-24kakakakapi
kakakakapi
线下版的社交软件标签
早在2007年,抵制塑料袋的风潮开始兴起,设计师Anya Hindmarch(安雅·希德玛芝)适时推出的一款印有“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的超市帆布袋,吸引大众蜂拥而至。单是在英国,一天就有8万人排队等着购买。
时至今日,人们对帆布袋的期许早已不是环保,但表达欲依旧不减。细数那些帆布包上的个性语录:有的绣着奢侈品牌名,讽刺买包只为大Logo的趋势;有的绣上特殊流行用语,凸显不同的文化背景……
帆布包的“自嘲”潛力不断被发掘,就像在社交软件上用标签将群体分类一样。人们将包裹上消费文化的帆布袋当成进入某种特定角色的钥匙。法国女孩的帆布袋选择,是诠释所谓巴黎慵懒风情的点睛之笔;大众趋之若鹜的知识分子风,能在Bella Hadid(贝拉·哈迪德)的帆布袋中获得加成;而像City Boy(城市男孩)、老钱风,都能找到不同款式的帆布袋做搭配。社交媒体为图案色彩圈定风格,文字直白输出辅佐理解,只要是个识字人,多少都能透过帆布袋,一窥对方的喜好。
买的是帆布袋,更是文化价值
一如朋友圈的照片虽是“照骗”,但也是美化版的现实;帆布袋代表的是年轻人的立场,也是潜意识里对自我的宏大追求,这一点成为不少品牌的商业密码。
当你在小红书上输入“知识分子帆布袋”,推荐的不乏来自世界大型博物馆的周边产品。
博物馆的帆布袋售价几十元,定价远超成本。博物馆的馆藏质量、书店的名声都是帆布袋的附加值,人们花钱购买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奢侈品牌正是抓住了大众的这一心理,在线下活动中,抛出品牌Logo帆布袋当诱饵,进而宣传品牌文化,帆布袋成为一块性价比极高的广告牌。对于囊中羞涩的小品牌,成本不高的帆布袋更是扩大知名度的最好选择。于是,物美价廉的帆布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消费场景里。
时代精神的象征
帆布袋摘掉环保高帽,在当下成为任意文化价值的替身。实际上它如曾经的文化衫,投射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就穿着印有调侃式语录的文化衫:“别理我,烦着呢”“跟着感觉走”……文化衫上的图案、Slogan(口号)语录成为彼时人们告诉世界自己是谁的基本方式,成为人们情绪的代言人。
文化衫作为媒介的表达力量,如今的帆布袋同样拥有。御宅族“痛文化”的延续,可以通过在帆布袋上戳上各式徽章;含蓄表达对艺术的品鉴能力,那便在包上印上名家画作;如何暗示独到眼光和品位,那就选一个印有小众品牌Logo的帆布袋;上班的心情,印有叛逆语录的帆布袋最为贴切……
人们通过外观辨识同类,在共通的品位中感知群体归属感。无论是体面的呐喊还是调侃和自嘲,无论是通俗的涂鸦还是优雅的纹样,它们在帆布袋上,都不分高下。
栋梁//摘自那个NG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