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大葱高效种植技术探析

2024-01-24周鲁强

种子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露地植株病虫害

周鲁强

(单县人民政府南城街道办事处,山东 菏泽 274317)

露地大葱具有抗寒耐热性,适应能力较强,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具有杀菌功能。在露地大葱种植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基于露地大葱的生长特性和要求,制订适宜的种植计划,提高露地大葱种植技术水平,保障露地大葱的种植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推动露地大葱种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露地大葱介绍

露地大葱的根部呈白色弦线状须根,无根毛,一般分布于土层内,横向扩展半径为20~30 cm,水肥吸收能力并不强,但是有着较强的新根发生能力;茎的上部有叶片生长,下部长根。当露地大葱处于生长期时,生长点会停止分化叶片,开始分化花芽,形成花薹。抽薹之后,内层叶鞘基部可萌生1~2 个腋芽,形成分蘖;叶子由叶身、叶鞘两部分组成,是大葱贮存营养的主要器官,叶片中含有乳管,当细胞破碎之后会产生辛辣气味;大葱属于两性化花,是异花授粉,果实为蒴果,每颗果子中含有6 粒种子。

露地大葱的生长发育周期主要有以下2 个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包含发芽期和幼苗期。从播种到子叶出土直钩,温度适宜的前提下一般需要14 d。2)生长发育阶段。包含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包含葱白形成期和贮藏越冬休眠期,其中葱白形成期缓苗到越夏期需要60 d,葱白形成盛期需要60~90 d,葱白充实期需要20~30 d,大葱在低温状态下会被迫休眠。生殖生长阶段包含抽薹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其中抽薹开花期是指花薹抽出叶鞘至破苞开花期,是花器官的发育期;种子成熟时间并不相同,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要20~30 d[1]。

露地大葱栽植对环境条件有着一定的要求。1)温度环境。大葱发芽期的适宜温度为7~20 ℃;叶片生长适宜温度为13~15 ℃;葱白生长适宜温度为10~12 ℃;春化适宜温度为2~5 ℃。2)光照条件。露地大葱栽植对光照强度没有太高要求,属于中光性植物。3)水分环境。露地大葱耐旱但不耐涝,叶片生长需要较低的空气湿度。4)土肥环境。露地大葱喜欢较厚的土层,土壤排水性要好,疏松壤土最佳。

2 露地大葱高效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育苗技术应用

在应用露地大葱高效种植技术过程中,需要把控好育苗环节,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着手。

1)选择适宜品种。一般来说,在选择露地大葱品种时,需选择具有抗病能力较强、抗逆性较强,能够实现优质丰产的品种,比如章丘大葱、辽葱8 号、盖县大葱等。同时,还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相应处理。种子的纯度要保持在92%以上,净度要达到97%,发芽率要高于85%。可以使用30 ℃温水浸泡种子1 d。完成浸泡后冲洗种子,再使用湿布包裹,便可开始催芽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催芽温度应为16~20 ℃,每日清洗种子1~2 次,当超过60%的种子露白时便可以播种。

2)准备苗床。播种前要先进行整地处理,需深耕土地并施足基肥,耕地完成后再细耙,整平土地。施加有机肥90 000 kg/hm2、尿素150 kg/hm2,同时施加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180 kg/hm2。

3)播种管理。春播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秋播时间一般是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天播种的平均温度应保持在16~17 ℃。同时,控制播种量,可以采用条播法。设置2 cm 浅沟,浅沟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5~20 cm,可在浅沟中撒入露地大葱种子,然后填平畦面,踩实后浇水[2]。

4)苗期管理。如果在秋天播种,6~8 d 即可出苗,如果气温相对较高,则要进行保湿处理,完成播种后需要覆盖一层地膜,出苗时揭开地膜。根据苗床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浇水以及浇水量,通常情况下,种子出齐苗后可以少量浇1 次水;土壤封冻前需要浇越冬水,将马粪、草木灰、土杂肥等撒在苗畦上,厚度保持在1~2 cm 即可,其目的在于保护幼苗,提高幼苗的防寒性。露地大葱的秧苗长出3 片真叶后,需要再次浇水并施加追肥2~3 次,可以施用硫酸铵或尿素。返青后需要做好杂草处理工作,实施二次间苗,定植前7 d 不可再浇水。

2.2 定植技术

在种植露地大葱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应用定植技术。

2.2.1 定植时间

如果定植时间过早,会影响幼苗的生长速度;如果定植时间过晚,很容易导致秧苗徒长,出现倒伏,而且缓苗期很可能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导致露地大葱种苗感染病害,甚至使种苗死亡。基于此,种植户需尽早做好整地工作,在高温雨季到来前保证露地大葱苗缓苗返青。等到立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植株能够形成强大根系,有利于吸收丰富营养,使露地大葱快速进入生长旺盛期,从而保证露地大葱的生长质量。

2.2.2 整地开沟

在收获前茬农作物后,需要及时进行地块清理工作,将落叶、枯草清除干净,施加腐熟农家肥,根据地块大小控制肥料施用量。同时,做好深耕工作,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对其进行耙平后再开沟栽植。需要注意的是,栽植时最好保持南北方向,使幼苗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另外,不同的品种在栽植时的开沟间距也不同,如果种植短葱白品种应开设窄行浅沟,行间距应控制在50~55 cm,沟深应保持在8~10 cm,植株间距保持在5~6 cm,可栽苗2 万~3 万株/hm2;如果种植长葱白品种,要使用宽行深沟,行间距控制在70~80 cm,沟深保持在40~50 cm,植株间距保持在6~7 m,可栽苗1.2 万~1.5 万株/hm2。栽植大葱秧苗时,深度应该控制在7 cm 左右,不可过深。

2.2.3 起苗、选苗

起苗前1 d 需要给苗床浇水,起苗后抖掉带起的泥土。选苗的时候要分级,筛除病苗、弱苗、残苗等,可以将大葱苗分为3 级,按照大、中、小划分移植。如果是小苗,移植的时候可稍微紧密一些;如果是大苗,移植时可适当稀疏些。如果起苗后无法在当天全部栽植完,要及时将大葱苗放在阴凉位置,根部朝下,防止秧苗出现发热、腐烂等情况。

2.2.4 定植方法

常见的定植方法有排葱法和插葱法。1)排葱法。一般情况下,栽植短葱白可以使用排葱法,先确定植株之间的距离,然后沿着葱沟壁陡一侧将幼苗摆好,从苗根部深入到沟底松土内,使用小锄于葱沟另一侧取土,覆盖葱苗外叶分杈位置,然后将土壤踩实,顺着葱沟灌水。也可以直接引水灌沟,然后摆放好葱苗,再盖土。排葱法的优势在于栽植速度相对来说较快,种植户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2)插葱法。栽植长葱白可以使用插葱法。一般是种植户一手插葱身,一手拿着杈,葱杈下端需要按压葱根基部,保持葱秧垂直入土,将两边压实再灌水。插葱法属于干插法,若是先灌水再插秧,则属于水插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插葱时,叶片分杈方向要与葱沟方向一致,以免损伤叶片。

2.3 田间管理技术

在露地大葱栽植过程中,需要实施有效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 中耕除草

在完成露地大葱定植工作后,葱苗处于缓苗状态,此时外界气温逐步上升,但理论上无需浇水。如果遇到长期降水,则要进行田间防涝工作,实施中耕保墒,定期清理田间杂草,以免其争夺葱苗营养,不利于葱苗的茁壮生长。

2.3.2 合理灌溉

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以免雨水灌溉葱沟,造成积水,使葱眼淤塞,致使葱苗根系缺氧,出现腐烂。这一阶段通常无须浇水,旨在使葱苗植株返青。等到8月中上旬时,天气逐渐变凉,生长初期的葱白栽植环境温度依旧偏高,植株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无需过多水分,因此在实施灌溉工作时应尽量少浇水,避开中午时段,此时土地温度骤降,不利于葱苗根系发展,此阶段浇水2~3 次即可。8月下旬至10月下旬气温下降,大葱处于生长旺盛期,叶片、葱白的质量都有所提升,同时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应综合考虑培土、追肥状况浇水,一般每隔4~5 d 浇水1 次,保证浇水量充足、均匀。10月下旬后,大部分大葱已经进入葱白充实期,植株生长逐渐缓慢,对水分的需求逐渐减少,但仍然要保持其水分充足,每天至少要浇灌2 次,以免葱白缺水,致使葱白松散。收获大葱前7~10 d 应停止浇水。

2.3.3 追肥工作

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大葱生长状况判断是否追肥,制订适宜的追肥计划。大多数情况下,完成定植工作后40~45 d 内进行第1 次追肥,以施用腐熟有机肥为主,配以适量的尿素和过磷酸钙,可直接将肥料喷施在沟内;定植后80 d 左右进行第2 次追肥,以施用硫酸钾为主,中耕后要及时培土;定植后100 d 左右进行第3 次追肥,以施用尿素、硫酸钾为主,进行浅中耕,不可施用硝态氮肥。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葱收获前10 d 不可施加肥料。

2.3.4 大葱培土

实施有效的大葱培土工作,能够软化葱白,避免大葱发生倒伏现象。在8月上旬进行第1 次培土,8月下旬进行第2 次培土,9月上旬进行第3 次培土。其中,前2 次培土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5 cm左右,平沟工作要在完成第2 次培土时进行;第3 次培土的深度为8 cm。

3 露地大葱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措施

3.1 病虫害防治

露地大葱的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1)霜霉病。可以使用75%百菌清、瑞毒霉、波尔多液喷雾防治。2)锈病。可以喷洒粉锈灵1 000 倍液防治。常见的虫害有小菜蛾、葱潜叶蝇、斜纹夜蛾等,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将其捕杀、除尽。

在进行露地大葱种植时,一定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常见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农业防治。种植露地大葱时,选用优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使用的种子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可种植2年以上葱类以外的农作物,进行有效轮作。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拔出,然后集中处理。完成大葱采收工作后,要将田间的植株残体清理干净,于田外销毁。同时,还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保证大葱健康生长。2)物理防治。对于一些常见的害虫,可以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防治效果显著。3)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或一些植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4)化学防治。针对不同病害,需要施用相应的药物,可以轮换用药,并将农药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3-5]。

3.2 采收措施

大葱的采收期一般在每年10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15~20 d 开展。当大葱的外叶基本停止生长,叶子颜色呈黄绿色,植株高度达1.0~1.3 m、葱白长度达50~70 cm 时即可采收。使用先进的大葱收获机挖出大葱并晾晒2~3 h。挑选出标准大葱,摆齐大葱根部并捆绑。将大葱贮藏于阴凉通风处,按照品种进行分类贮藏,防止其受到病虫害侵染,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暴晒。同时,保证运输工具干净、干燥。

4 结束语

在种植露地大葱时,种植户应实施有效的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实施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重视采收和贮存管理工作,提高露地大葱种植产量,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猜你喜欢

露地植株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豫西北春季露地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高山露地番茄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