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葱栽培技术及冬储技术探讨

2022-11-16侯秀艳

吉林蔬菜 2022年3期
关键词:壮苗发芽率幼苗

侯秀艳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0302)

1 引言

葱蒜类蔬菜原产于大陆性气候区,其中大葱作为北方人所喜爱的蔬菜之一,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吃的需要,例如搭配豆瓣酱、甜辣酱等直接食用;也可以满足人们熟吃的需求,例如大葱炒肉段、清炒大葱等;亦可为各类佳肴进行必要的调味,例如葱油拌面等。大葱这种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口福需求的农作物,不仅耐寒抗热,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四季均可上市;同时,作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的东北部分地区,夏栽秋收冬储成为了大葱主要的栽培方式及储藏需求。

2 播前准备

2.1 选择地块:大葱由于自身特性,其对土壤地块的要求并不高,地块的酸碱度在6~8.5之间,以7.2左右为佳。这也直接导致前3年左右播种过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的地块不适合大葱生长。土地平坦、地势稍高有利于大葱生长,因此将其视为大葱播种地块的选择指标之一。

2.2 施肥、整地、作畦:大葱由于在幼苗时根系短、入土浅,使得其在土壤中吸收营养能力较差。在育苗地采用土杂肥作为基肥,或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一定数量的磷、钾肥等,使大葱幼苗能够培育成壮苗。

为能够降低与预防地下虫害对大葱幼苗的危害,采用炒黄及辛硫磷稀释液结合配置溶液散布至地面,随基肥一同翻入土中。耕翻过的土地,要充分耙细、耙实、整平。做畦前先在地的一边开好浇水用的垄沟,然后再做畦。畦净宽1~1.2米,畦埂宽20~23厘米,高8~10厘米(踩实)。

2.3 播种时间:作为冬储的大葱,一般播种时间在夏季,在秋季进行收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在播种时间选择上,考虑到葱苗生长期在50~60天,以此推论出在白露前10~15天即可进行壮苗培育。在具体的播种时间上,则需考虑当年的温度、湿度、季节变化特点,依据经验进行掌控。若播种时间过早会产生抽苔现象,而过晚则会使得大葱小苗较弱,在冬天抵抗能力差等。

3 播种与苗期管理

3.1 种子处理及播种:种植大葱时,大葱收割期质量的优劣,播种时种子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选取发芽率(5天)≥50%,发芽率(10天)≥70%,发芽率(12天)≥85%的种子为佳。在新种子培育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添加专用的溶液进行浸种,一方面能够杀灭病菌,一方面也能够提升种子的发芽率。

在撒种之前需要将苗床浸透,等水完全渗下后,再进行均匀播种。将符合要求的种子混合细土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然后用细土进行覆盖,土厚在0.5~1厘米为佳。

3.2 苗期管理

3.2.1 葱苗生长前期管理:由于葱苗播种时间的区分,从葱苗播种至停止生长周期大约为60天左右,当有明显的气温变寒时,蒸发量减小,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需要对葱苗进行及时的补水,使葱苗更好生长。

3.2.2 葱苗生长中期管理:当葱苗出现返青现象时,需对栽种土块区域内的葱苗进行除草与浇水,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需对土块区域内的葱苗进行疏苗或者补苗,使得一定区域内的葱苗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有较好的收获效果。

3.2.3 葱苗生长后期管理:葱苗生长后期,也是壮苗关键时期,需对葱苗及时浇水与施肥;预防可能发生的虫害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之一。

4 大葱定植

4.1 定植时间:大葱由于自身的生长特性,使其在定植时间上要求较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决定,用于冬储的大葱,定植时间在6~7月即可。

在定植时,需要将葱苗依据等级进行划分,选取最优的葱苗,辅以40%毒斯本乳油1000倍水液浸葱根,减少幼虫或虫卵带入葱田,导致产量降低。定植沟内最好施用农家肥,满足大葱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4.2 定植密度和插栽方式:在种植密度上,以葱苗大小、水资源、环境变化等因素作为参考,结合自身所种植的葱苗数量及对应的种植人员数量决定。

冬储大葱定植上,水插技术是独特的适用方式之一。具体采用葱沟注水,等水完全渗入土壤之后,进行插葱。插葱过程中,需使叶面与沟行平行,且葱根须进入土壤。需要注意的是在栽植过程上,注意埋葱根须的土壤高度不得超过心叶,否则将会影响葱的生长和质量。

5 收获与储藏

当经过霜降,北方气温整体处于降低状态,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趋势接近于停止,这也意味着冬储大葱开始进入收获期,结合天气进行收割,及时进行收获与存储。收获过早或过晚则使得葱白未长成,降低产量;或导致假茎,引起腐烂。

冬储大葱收获后,需将大葱根底部的泥土抖净,并将其放置在地面进行晾晒。晾晒完成后要分级打捆,存储中尽量减少挤压。

猜你喜欢

壮苗发芽率幼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人工干燥水稻种子二次休眠及不同破除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