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粒香型优质稻“上优香8”选育概况

2024-01-24廖元德周玉明

种子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株系父本晚稻

廖元德,周玉明*,万 兴

(1.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荣合常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筛选高质量的不育系与恢复系十分重要,这主要归功于这二者能为优秀的混合品种提供基础[1]。

1 选育经过

1.1 母本“上A”

“上A”母本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以泰丰A 为母本、(深97B/粤香B//深95B///银丰B)复交后代优选株系为父本,经过多代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2009—2015年利用深97B 作母本、粤香B 作父本人工去雄进行有性杂交并以F1 单株作母本,深95B 为父本人工去雄复交,在F3 一株系中优选1 个单株作母本,银丰B 作父本人工去雄有性杂交,在株系中优选16 个优良单株与泰丰A 单株配对测交。根据测交F1 的表现,选择测交F1 杂种优势明显的目标不育株系进行复测,对应目标不育株系继续成对回交。2016年根据株行试验的田间表现,优选出其中BC71365 株系:群体表现相对稳定一致,镜检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粒形长,柱头白色、外露率高,测交配合力较强,测交F1 表现感温、杂种优势较强、米质好等特点。

2017年早稻优选组合在广西进行多点试验,表现优势较强,米质优;入选不育株系继续成对回交加代纯合、株系种混繁,并试制种。2017年晚稻优选组合在华南稻区进行多点试验,入选不育株系加代纯合、原种繁殖及试制种。入选不育株系BC71365表现群体稳定,农艺性状一致,暂定名为“上A”。

1.2 父本“恒恢8号”

2009年,南宁市以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R82076(F13003/R1293)为母本、R71104 为父本,通过有性繁殖技术,成功孕育了优质杂交水稻的新品种。同年,广东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通过人工去雄,将F1 代杂交种子播种在田间,终于收获了39 粒种子。2010年,南宁市开始种植这批新孕育的复交F1 代早稻。经过精细筛选,获得了约360 g 高质量稻米种子。同年,专家团队从F2 分离世代的2 500 株晚稻中,精选出具有优美叶形、分蘖能力强、稻谷紧密且粒形大的单株,最终从这些优质单株中收获了45 粒种子。

自2011年的早稻F3 代,到2012年晚稻的F6代,专家团队根据系谱法精选了Y22157 和Y22160两个目标株系进行测交,与骨干不育系测交后,成熟时在两个株系中各选取了5 个优良单株,其余的则混收种子。2013年,早稻进入F7 代,专家团队继续用系谱法筛选,同时进行复测交和广泛测交试验。同年,晚稻进入了F8 代,进行株行产比试验,并筹划优势组合小制种。F9 代进一步纯合,到了2014年晚稻的F10 代,专家团队优选了Y42030 为恢复株系,被定名为“恒恢8 号”。

1.3 组合“上优香8”

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院研发的“上优香8”为新一代三系杂交籼稻品种,母本为“上A”,父本为“恒恢8 号”,具备优秀品质,表现出稳定的农艺性状、美观的株型、精细长条的粒型,以及香气浓郁、品质优秀等特性[2]。

2 “上优香8”主要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上优香8”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其株型紧凑,叶鞘绿色,叶片色泽介于中绿到深绿,颖壳呈浅黄色,而叶耳、稃尖柱头呈白色,谷粒呈黄色。此外,谷粒长约9.6 mm,长宽比为4.1。此株系有效穗达283.5 万穗/hm2,穗长可达23.9 cm,每穗籽粒数量可达177.9 粒,千粒重为22.7 g,结实率高达79.2%。就生育期而言,在桂中和桂北地区,“上优香8”的早稻全生育期为126.2 d,而晚稻则为113.4 d。在桂南地区,“上优香8”的早稻全生育期为124.2 d,晚稻则为113.1 d。在高寒山区,“上优香8”的全生育期为127.4 d。

2.2 产量表现

2019年,在广西“恒茂”联合体的试验中,“上优香8”在桂中和桂北地区的稻田进行了中迟熟组测试,平均产量7.96 t/hm2,比对照品种提高了2.80%。2020年平均产量为7.70 t/hm2,比对照品种提高了3.65%。2020年的生产测试显示,桂中和桂北的晚稻平均产量为7.88 t/hm2,而桂南早稻平均产量为8.03 t/hm2,较对照组提高了2.93%,产量显著增加。在广西多个区域的试点栽培和示范中,“上优香8”的产量表现卓越,极具市场竞争力。

2.3 稻米品质

2020年,广西区试送样至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上优香8”的糙米率为81.7%,整精米率为63.6%,碱消值为6.5 级,直链淀粉含量为17.6%,垩白度为0.1%,透明度为1 级,粒长达到7.3 mm,长宽比为3.9,胶稠度为78 mm,均符合《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优质一等标准。此外,香味分值达到了67 分,表明“上优香8”具有卓越的稻米品质,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香味达到了《香稻米》(NY/T 596—2002)的最高标准。

2.4 抗性表现

2019—2020年,对“上优香8”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专业评估。在这两年中,“上优香8”的病情表现综合指数为6.0 和5.8,其中穗瘟的损失等级为5 级,整体看来,对稻瘟病的抗性属于中等。同时,“上优香8”的白叶枯病的发病等级分别为5 级和7 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病趋势。感染稻瘟病的群体中,白叶枯病的感染率较高。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早稻种植在3月10日前完成,桂中地区在3月15日前完成播种。晚稻种植在3月底前完成,桂南地区在7月15日前完成,桂中地区则需在7月5日前完成。中稻种植在6月25日前进行,高寒山区的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初。以上种植时间都旨在培育多分蘖壮秧,以获取最优产量[3]。

3.2 合理密植

“上优香8”水育秧田播种量225 kg/hm2左右,种子用量为18.75~22.5 kg/hm2,水秧龄秧4.5~5.5 叶、抛秧秧龄2.5~3.5 叶时即可移栽。插(抛)27 万蔸/hm2左右为宜(插秧株行距23 cm×17 cm,每穴插2~3 粒谷苗)。

3.3 水肥管理

秧地施足底肥,施用有机肥,播种前2~3 d 均匀撒施腐熟农家有机肥7 500~15 000 kg/hm2和复合肥(ω(N)∶ω(P)∶ω(K)=15∶15∶15,下同)150~225 kg/hm2,耙匀。秧田应有10 d 以上充足的沤田时间,耙田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质农家肥为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用农家肥7 500 kg/hm2左右和复合肥225~375 kg/hm2,施后犁耙田使肥料全层深施。移栽5~7 d 后结合除草进行第1 次追分蘖肥,施用尿素150 kg/hm2拌大田除草剂匀撒;10~12 d第2 次追促蘖肥,施用复合肥75~150 kg/hm2。幼穗分化期(俗称大胎期)施用氯化钾225 kg/hm2,视苗情施尿素37.5 kg/hm2。

3.4 水源管理

对水源和农田的科学管理,确保其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在秧苗移栽20 d 左右或移栽后单株分蘖达到10~12 个,需要排干田水进行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浅水环境下插秧,让植株在微水中复苏,再在浅水环境中分蘖,使其暴晒于阳光下。晚期的田间水源管理应注意干湿交替,避免根系过早衰退以及灌浆不足。

3.5 防治病虫害

在实施移栽前,应全面灭杀田鼠和福寿螺,同时在首次施肥时使用除草剂。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结合有效的施药技巧,配合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害预测和田间实践,把握施药的最佳时机。通过加强施肥和灌溉管理,能有效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以及螟虫等。

3.6 收割提示

“上优香8”抗性好、成熟时青枝蜡秆,应及时跟进和收割。九成熟时收割的口感、品质最佳。

4 制种技术

4.1 选择合理的制种时间和制种基地

选择合理的制种时间和制种基地对于种子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基地需田块连片、水源丰富,有规划地安排制种和安全隔离区,保证200 m 空间距离或20 d 花期隔离。桂中、桂北的中稻区以及桂南的晚稻区是最佳制种地。桂中平乐、桂北钟山等地区的抽穗时间应在8月20—30日,桂南博白等区则在9月15—30日。

4.2 合理安排播期

广西稻田是理想制种基地,特别是桂中平乐、钟山等地。建议抽穗时间:桂中、桂北8月20—30日,博白9月15—30日。钟山县中稻种植季分两阶段:6月15日和16日左右;母本播种6月18日。桂南博白龙潭晚稻育苗分两期:7月11日和7月15日,最终穗期预计9月21日。

4.3 培育壮秧

田块选择需土壤肥力充沛,避免落粒问题。大田制种母本播种量为26.25~30.00 kg/hm2,父本播种量为3.75~4.00 kg/hm2。父本初期水育出苗,后期转秧盘育苗,均匀稀播。施肥前2~3 d,施入45%复合肥450~500 kg/hm2。秧苗长到3 叶1 心期,施尿素和氯化钾75.0~112.5 kg/hm2。移植前优先母本,母本和父本行距10~12 m。两期移栽中,父本株行距25.3~26.7 cm,每穴插4~5 粒种子,用量为2.85 万~3.15 万/hm2。母本株行距13.3 cm×16.7 cm,每穴插2~3 粒种子,用量为27.50 万~34.50 万株/hm2。

4.4 科学肥水管理

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施用氮肥总量应严格控制在225 kg/hm2。同时,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5∶1,其中,基肥占总肥料量的60%、追肥占40%。在父本移栽之前,应进行耙田处理,并均匀撒施磷酸钙15~30 kg/hm2、45%钾肥及尿素135 kg/hm2。移栽后5~7 d,大田应补充1 次钾肥和45%高效复合肥187.5 kg/hm2,以助力父本更好地生长。在父、母本施底肥和追肥后,父本返青插植定根后,应再施用1 次促进肥,以达到最佳效果。

为防止父本后期追肥过晚,影响叶片贪青发育及开花期,应施用尿素75~105 kg/hm2、氯化钾75 kg/hm2。在母本幼穗分化Ⅴ-Ⅵ期施加尿素45~60 kg/hm2和氯化钾75~90 kg/hm2,以改善叶色早黄、落色较重的情况;对叶色浓绿的田块,可单独施用氯化钾112.5~135.0 kg/hm2。在水源管理方面,建议采取浅水灌溉的方式,处理插秧、移栽、分蘖、晒田、孕穗、“九二〇”喷施和授粉等过程。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应实行干湿交替[4]。

4.5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〇”

母本在收获30%后应立即施用“九二〇”,并分2 次连续喷施2 d。在第1 次和第2 次试验中,“九二〇”的用量均为60 g/hm2,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母本的异交结实率,建议采用人工辅助授粉。通过观察父本的开花状态,建议在每天10:30—12:30 使用绳索辅助授粉。在父本开花时进行2~3 次辅助授粉,每次授粉的时长大约为30 mim,持续7~9 d。根据父、母本的开花状态停止辅助授粉,并在2~3 d 内安排割除父本。

4.6 防杂保纯,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播种之前,秧田应提前一周左右进行充分的耙沤,以防止形成落粒谷;此外,还应把握三个关键时期,分别为在母本抽穗开花、“九二〇”施肥前后以及收割前,及时清除行内异型株、同型可育株和异型株。在农业生产的全部阶段,应特别关注“三虫两病防治”,包括三化螟虫、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纹枯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等。此外,还应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其他病虫害。

4.7 适时收割,烘干

当种子成熟度达到80%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避免在收获和烘干过程中出现机械性污染,同时,应尽快将种子运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烘干和晾晒,确保其品质。

5 结束语

“上优香8”综合优势明显,具有高产、优质且长粒、浓香等特点,在大田制种简单、易高产,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相当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株系父本晚稻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