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2024-01-24蔚海涛

种子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整地籽粒机械设备

蔚海涛

(西华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0)

随着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玉米种植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机械化生产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玉米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1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优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中包括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玉米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流程。利用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种植优势。

1.1 保证玉米产量

与传统人工种植相比,玉米机械化生产可提高玉米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田间调查研究表明,机械化种植可提高玉米产量5%~12%,还可以减少玉米籽粒损失率3%~6%。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支出,降低劳动强度,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玉米收获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作强度大,作业量大,还要严格控制好收获时间,太早会影响玉米籽粒灌浆,太晚会增加倒伏率和掉穗率,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玉米籽粒还可能发生霉变,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利用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收获效率。

1.3 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玉米机械化高效高产生产技术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与传统人工播种相比,机械播种效率可提高50 倍。和传统的人工收获技术相比,机械化收获能够节约人工成本3 675 元/hm2。国家高度重视生产机械化,出台了一系列购买机械设备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也加大了对农户的服务力度。一些机械化生产设备节省人工投入、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实现玉米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1]。

1.4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但是我国有些种植地区受到栽培管理模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玉米机械化种植推广率不高。应该加大对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既可以解放劳动力,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因此,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使用,才能更快、更全面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2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遇到的瓶颈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但受到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玉米种植模式存在差异性

我国玉米种植范围广,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种植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导致种植模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垄作、间作和套作等种植模式,在长期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同地区形成了差异化的种植习惯,种植农艺标准不同,一些设备需要适合农业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研发成本和难度加大,并且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也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作业效果。

2.2 机械装备关键技术需要攻关

与国外玉米种植相比,我国机械化玉米生产技术起步较晚,一些设备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例如,籽粒收获等关键技术还没有实现突破,导致收获损失率和破损率较高。在未来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应该在实现低破碎、低损籽粒直收等方面加强攻关。

3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3.1 翻地和整地

利用机械设备整地可提高效率,也是玉米种植中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当前比较常见的耕整地机械设备包括旋耕机、深松机、圆耙机和联合整地机。通过机械设备耕整地能提高土壤透气性,高效处理杂草和残茬,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不同的玉米种植地选择的耕地方式不同。针对重茬的玉米种植地,在前茬玉米收获完成之后,应该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进行全面施肥,利用机械设备保证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匀,深翻深度应该控制在23~25 cm。在整地的过程中,应保证翻耕深度一致,避免出现漏耕[2]。

在玉米种植中,利用机械设备整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农田的地表状态,保证后期播种顺利,主要包括春季整地和秋季整地。如果选择秋季整地,在翻耕后2 d 内完成整地工作,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将大土块打碎,保证地面平整。需要注意的是,地表不平整度应该控制在5 cm 以下。如果选择春季整地,应使用缺口耙,完成2 次整地之后,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12%~20%。

3.2 机械化播种施肥技术

3.2.1 种子选择和处理

为了保证玉米高产和稳产,玉米品种的选择很关键,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玉米品种,保证籽粒饱满,并且发芽率、纯度和净度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种子纯度应该超过98%,净度超过97%,发芽率达到98%以上,含水量要小于13%。

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选择60%吡虫啉悬浮溶液剂拌种,能够预防苗期的蚜虫和灰飞虱[3]。选择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照种子量的0.2%拌种处理,能够预防地下害虫。另外,要认真做好种子筛选工作,种子中不能存在杂质,确保机械化播种作业顺利开展。

3.2.2 机械化播种技术

播种是玉米种植的主要环节,播种质量直接影响玉米出苗效果。可以利用铺膜播种机械设备播种,配套拖拉机,提高玉米播种作业效率。可以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控制播种量,减少资源浪费。

1)全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在播种过程中应该考虑深度、行距和株距,播种完成之后及时镇压土壤,具有节约良种的优点,不需要后期间苗。但该播种技术对土壤和种子的要求比较高,要确保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并且种植地块的病虫害较少。

2)半株距精密播种。使用该播种技术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这是因为受到种子挑选不当以及整体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缺苗现象。发现缺苗之后及时补苗,确保玉米出苗率。该播种技术种子量消耗多,在土壤肥力相对较差和不稳定的田块可应用该技术。

3)半精密播种技术。使用该播种技术,每穴播种1~3 粒,避免因为气候和其他因素造成缺苗,在间苗之后保证每穴有1 株玉米苗。有些苗穴的种苗数量多,很容易争夺土壤中养分和水分,要及时间苗。

3.2.3 施肥技术

在机械化播种中,还可以将种肥施入土壤中,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使用一次性机械化深度施肥技术能够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施入氮肥,机械施肥的利用率高8%~14%,玉米产量可增加5%~10%。传统玉米播种技术的种子用量约为60 kg/hm2,所用肥料总量约为525 kg/hm2。在精量播种中,要控制好播种深度,肥料深度控制在耕层下6~10 cm,同时与种子保持3~5 cm 的距离,播种量大约为37.5 kg/hm2。

3.3 玉米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

3.3.1 玉米机械化植保技术

在玉米播种之前,做好种子选择和土壤处理。可选择除草机和灭茬机进行土壤处理,能够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根茬。在播种完成之后,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定期喷洒,避免在高温和大风等天气环境下喷洒,会影响用药效果。

在玉米出苗之后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如果是大面积玉米种植地,选择自走式喷雾机械设备进行植保作业。如果是小面积种植地,可以选择背负式喷雾器进行植保作业。此外,要加强苗期中耕管理。及时除草,选择机械设备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施肥,在玉米出苗后,结合秧苗生长情况追肥。为了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要做好追肥工作。如果基肥和种肥施加量正常,并且土壤肥力好,可以集中追肥1 次,深度控制在12 cm,追肥之后及时覆盖土壤。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前,可选择施用尿素300 kg/hm2。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时期,可以再次追施尿素150 kg/hm2,更好地促进玉米穗分化。在追肥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玉米植株的间距。结合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控制好灌溉次数和灌溉频率,避免因为大水漫灌而出现烂根的现象。

植保机械设备的选择很关键,可利用手持式或者背负式的机械设备,手持式喷雾机械设备器型小巧,便于在玉米田间作业,适合在小规模的玉米种植田推广;背负式超低容量喷雾机械设备能够喷洒药液和粉末,可以在大规模玉米种植田中推广和应用。

3.3.2 机械化中耕技术

在玉米田间管理中要做好中耕工作,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为玉米根部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降低玉米倒伏率。在玉米苗期进行3 次中耕作业,玉米4 叶期进行第1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4 cm;在玉米苗长至30 cm 左右时进行第2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7~8 cm;在玉米拔节期进行第3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5~6 cm。

玉米苗期进行深松作业,能够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并且打破犁底层,但是要注意不伤害秧苗的根部。深松的机械设备在完成深松之后能够进行镇压操作,比较常见的机械设备包括1LSI-2 型和SZF-2 型行间深松机械设备。要配合大功率拖拉机进行深松作业,可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操作之后要观察土壤镇压情况,为玉米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4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

3.4.1 收获时间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最佳时期是玉米籽粒含水率为21%~24%,如果在该时期出现秸秆倒伏的现象,不能强行进行机械化收获,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4.2 注意事项

在机械设备收获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路线行驶,保证设备匀速直线行驶。如果玉米种植地势平坦,含水率适合,可以适当提高驾驶速度。如果收获时含水率偏大或者降水之后作业,玉米籽粒含水量偏低和籽粒松散,可降低行驶速度,减少籽粒的破损率[4]。如果坡度较大,在作业之前要测量坡度,田间坡度大于8°则不适合机械设备作业收获。在果穗箱显示即将满箱之后,要缓慢降低驾驶的速度,停车之后将果穗箱玉米全部拿出之后再重新启动机械设备,否则会造成零部件负荷运转,造成零部件损坏。在机械收获中要控制好秸秆粉碎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0 cm 以下,行驶过程中注意躲避石块或其他障碍物,避免破坏刀具。在玉米收获完成之后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选择机械设备深耕土地,保证秸秆和土壤充分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提高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措施

4.1 利用智能技术

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应该推动农业生产设备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深度融合,重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大对农机装备数字化和绿色化改造力度,为推动玉米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种植奠定基础。

4.2 重视农机和农艺设备的融合

为更好地推动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机械化发展,应加快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优化玉米种植体系,通过标准化种植更好地适应机械化发展。另外,提高地块平整度,配套机耕路,改善机械化作业条件。加大对农业机械设备研发和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机装备研发生产新模式,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田要求的农业机械设备。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创新,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玉米在我国栽培范围广泛,而且玉米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玉米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整地、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可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推动玉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整地籽粒机械设备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